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病人122例,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使用新鲜马铃薯薄片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比较2种方法治疗药物渗出性损伤的疗效.结果 同一类药物渗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疗效显著,其消肿被祛瘀、止痛效果好,且无刺激性,病人感觉舒适,取材方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
白彩萍 《家庭护士》2008,6(1):24-25
[目的]观察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和温热水湿热敷对68例静脉输液导致的液体外渗病人进行处理。按液体外渗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对其显效率、有效率、显效时间及更换次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显效率、显效时间、更换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液体外渗处,其消除水肿效果明显优于温热水湿热敷,无任何副反应,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谢建欢  尹冬梅  张秀梅 《全科护理》2008,6(36):3328-3329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马铃薯外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28.3%,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榆液外渗用马铃薯外敷,可显著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静脉输液外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马铃薯外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28.3%,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输液外渗用马铃薯外敷,可显著提高静脉输液外渗治愈率,延长静脉使用寿命,保证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5.
伤科黄水纱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伤科黄水纱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使用伤科黄水纱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药物渗出性损伤的疗效。结果同一类药物渗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伤科黄水纱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疗效显著,其消肿止痛作用快,且无刺激性,病人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上,静脉输液中常出现渗漏现象,特别是患儿和危重患者输液更易发生,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皮肤瘀血、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自2003年1月以来,我们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患者药物外渗(化疗药物除外),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外敷及其它方法治疗液体外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新鲜马铃薯片外敷与50%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对治疗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所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120例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漏至皮下组织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50%硫酸镁湿敷及温水热敷治疗,观察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结果:马铃薯外敷组局部组织肿胀消退时间最短,温水热敷组时间最长,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肿痛、损伤具有独特疗效,且取材方便、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输液外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和神灯(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55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00%,显效时间(0.07±0.07)h;对照组显效45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93.75%,显效时间(3.31±0.6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中药外敷治疗输液外渗疗效好,安全方便、经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郭翠华  陈瑞玲 《护理学报》2009,16(17):23-25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据报道,有近80%的输液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轻者造成患者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皮下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1].输液外渗所致损伤是长期困扰护理界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于马铃薯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所致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观察,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2008年10月,我们应用马铃薯局部外敷治疗100例静脉渗漏性损伤,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鲜土豆片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本院的需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新鲜土豆片外敷预防,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敷预防,比较二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静脉输注化疗药外渗患者及早应用新鲜土豆片外敷,可明显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临床可以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马铃薯匀浆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 共有320例患者入组,按随机方法分组,将输液外渗患者分为马铃薯匀浆组(A组)102例、马铃薯薄片组(B组)106例和硫酸镁对照组(C组)112例,各组分别采用马铃薯匀浆、马铃薯薄片和33%硫酸镁外敷,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 A组总体疗效优于B组和C组,B组优于C组.A组治愈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和C组,B组少于C组.结论 马铃薯外敷治疗输液外渗性损伤优于硫酸镁外敷,马铃薯匀浆优于简单的马铃薯薄片外敷,可以明显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治疗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病人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持续外敷,观察组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持续外敷,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治疗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病人的疗效优于50%硫酸镁持续外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早期处理不同药物外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化疗药物外渗、高渗药物外渗及血管活性药物外渗患者各12例,即刻采用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封贴处理,每3天更换1次敷料,观察期14 d,观察处理前后红肿或水肿及疼痛缓解情况,比较水凝胶敷料对3类药物外渗处理处理的效果。结果与处理前比较,3组患者处理后7d红肿或水肿及疼痛情况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4 d效果更理想。水凝胶敷料对不同类型药物外渗的处理效果依次为高渗药物外渗处理效果最佳,起效最快;其次为血管活性药物外渗,发泡剂型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效果不佳。结论水凝胶敷料早期处理药物外渗能消肿减痛,连续使用14 d效果最佳,不同药物外渗的处理效果也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发泡剂型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液湿敷对小儿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85例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采用75%酒精、地塞米松和654-2联合或交替湿敷,对照组仅给予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敷起效时间和恢复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75%酒精、地塞米松和654-2联合或交替湿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致单纯肿胀型损伤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新鲜马铃薯片早期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静脉保护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完成5~6个疗程的60例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马铃薯外敷组:在输入化疗药物开始时将马铃薯切成片,贴敷于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皮肤;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观察和彩色多普勒定期探查,发现马铃薯外敷组血管保护效果明显,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采取同步新鲜马铃薯片早期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延长血管化疗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50%硫酸镁与冰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10mg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输液外渗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外渗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实验组予冰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10mg湿敷;对照组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病人使用药物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盐水100 mL加地塞米松10mg湿敷输液外渗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找出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常见的风险问题和临床表现特点,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渗出标准,结合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生长发育特点,探索小儿静脉渗出的分级标准,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对症护理措施,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重点评价Ⅲ级及以上渗出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度及对症护理措施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Ⅲ级及以上渗出发生率为0.85%,低于对照组的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5,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观察组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3,P〈0.05);经对症处理后渗出全部吸收治愈,无不良后果。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标准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特点,便于临床护士实际掌握和应用;风险护理措施制定和实施,规范了渗出护理专业行为,有利于临床护士对输液渗出护理达成共识,提高输液护理质量,减少输液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不同静脉输液途径在肠外营养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长期肠外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留置针、B组深静脉置管(CVC)、C组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置管成功率为93.0%,B组为96.7%,C组为96.7%,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A组平均(1.5±0.14)d,B组平均(6.5±0.19)d,C组平均(138±4.03)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静脉炎发生8例,B组3例,C组1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为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对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完成营养支持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