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灭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50例)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次,1次/d;治疗组(1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我院自制灭荨汤,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于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7.33%,对照组复发率为34.6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荨麻疹血清Ig 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13.24,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 E无明显变化(t=1.46,P0.05)。结论灭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能明显降低血清Ig E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50例口服消风止痒颗粒、对照组加例口服西替利嗪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有效率、复发率及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近,但复发率及血清总IgE值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风止痒颗粒能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gE和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gE和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gE和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0.73%,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改善血清IgE及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IgE及类胰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与单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予左西替利嗪和润燥止痒胶囊口服,单一治疗组仅予左西替利嗪口服。治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及类胰蛋白酶水平,同时检测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组(62.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总IgE及类胰蛋白酶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与类胰蛋白酶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5)。联合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和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均下降(P0.05),而单一治疗组仅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比单用左西替利嗪好,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总IgE及类胰蛋白酶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gE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明确,治疗后短期复发率较低,且该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E、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观察组给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IgE、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 0.05)而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 0.05)。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IgE、IFN-γ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益气养血祛风法以慢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慢荨汤,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2组均治疗28 d。观察风团控制、瘙痒缓解情况,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Ig 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变化,停药1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在控制风团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瘙痒的控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6.7%,高于对照组的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粒性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23.33%,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养血祛风法以慢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可以降低患者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4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替利嗪口服用药的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枸地氯雷他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的总有效率(P 0.05);同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与治疗4周在血清IgE指标水平上两组均降低,而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指标降低幅度要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P 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及症状稳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中采取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西替利嗪的治疗方法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并可降低血清IgE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在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59例,其中含人工划痕症1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4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红细胞CR1的表达,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补体C3、C4、CH50及IgE水平.2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ONE-WAY ANOVA进行三组样本间均数比较,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外周血红细胞CR1的表达水平人工划痕症组为35.06±2.06(10 000个红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为29.17±1.5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0.46±2.57),t值分别为4.20、3.33,P值均<0.05,人工划痕症组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gE水平人工划痕症组为(769.89±123.06) μg/L,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为(340.09±29.74) μ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07.63±88.79μg/L),t值分别为5.58、5.85,P值均<0.05,人工划痕症组高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组(t=3.49,P< 0.05).慢性荨麻疹患者中IgE为0~240 μg/L的22例患者CR1水平(24.45±10.83)与IgE为500 μg/L以上的17例患者CR1水平(33.09±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5).血清总IgE与CR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7,P< 0.05),与C3(r=0.16,P> 0.05)、C4(r=-0.08,P> 0.05)均无相关性.C3与C4具有正相关(r=0.54,P< 0.01).3组C3、C4和CH50水平经ONE-WAY ANOVA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细胞CR1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0.
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检测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及治疗前、后的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为71.25%,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74.2%),明显高于食入性变应原25.8%(P<0.05);吸入性变应原中尘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猫、狗毛皮屑,蟑螂等.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且总IgE水平显著下降并低于对照组(均P<0.01).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9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咪唑斯汀及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风止痒方,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IgE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愈显率、复发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无论近期、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消风止痒颗粒,左西替利嗪,对照组口服左西替利嗪。疗程为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及IL-4和IFN-r浓度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另外,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止痒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YKL-40(人软骨糖蛋白39)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YKL-40、IL-4、IL-10、IFN-γ水平。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组血清YKL-40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H1型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YKL-40水平与荨麻疹症状评分正相关(r=0.43,P0.05),与病程不存在相关性(r=0.05,P0.05);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患者血清YKL-40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组血清YKL-40的变化与IL-4变化正相关(r=0.43,P0.05),与IL-10、INF-γ不相关(r=0.16,0.10,P0.05)。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血清YKL-40高表达,且与病情正相关,可能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60例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8. 8 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5 mg,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血清IL-2、IL-10、IgE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Ig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血清IL-2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IL-10、Ig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试验组IL-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能通过调节Th1/Th2的失衡及降低血清IgE水平而有效改善慢性荨麻疹的症状,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及血清总IgE和补体C3水平变化。方法采取体外生物共振系统检测患者的变应原;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总IgE和C3的含量,进行血清总IgE和C3相关性分析。结果246例患者至少一项变应原阳性,235例(95.5%)患者有2项或者2项以上的变应原阳性。患者病程12周时,165.3IU/mL≤总IgE300IU/mL、总IgE≥300IU/mL水平均低于病程在6~12周的患者(P0.05);C31.6 g/L、C30.8g/L水平高于病程6~12周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得出本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见变应原种类,其血清总IgE和C3的含量在慢性荨麻疹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为慢性荨麻疹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杰     
目的 观察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以及对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44例,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与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血清IgE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且前者血清IgE水平较后者更低,两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整体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以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32例)以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均下降(P 0.05),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提升(P 0.05),试验组的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应用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次/d;观察组同时予我院消瘾方,辨证加减,日1剂,分2次口服,第3煎外洗患处,疗程4周。治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同时检测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类胰蛋白酶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对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比单用依巴斯汀好,且能明显降低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粉尘螨舌下含服治疗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Th1/Th2细胞因子[IL-2、IL-4、γ-干扰素(IFN-γ)]之间的平衡以及血清IgE水平的作用.方法 粉尘螨变应原皮试强阳性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2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粉尘螨滴剂,对照组应用咪唑斯汀缓释片,在研究前、后分别测定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4的表达,同样检测血清IgE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IFN-γ、IL-2表达均增加,而IL-4表达及血清IgE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FN-γ、IL-2表达均增加,而IL-4表达及血清IgE水平也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FN-γ、IL-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4及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可纠正Th 1/Th2表达细胞因子功能的失衡,可能与其疗效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缪仕栋 《皮肤病与性病》2014,(2):35+95-93,9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126例,用自拟滋阴健脾活血消疹汤,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加咪唑斯汀1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个月。中药组63例,用自拟滋阴健脾活血消疹汤,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1个月。西药组63例,咪唑斯汀1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χ2=5.16 P0.05;χ2=9.36,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也均有显著性(χ2=3.16 P0.05;χ2=16.77,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