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鼻三针配合热敏灸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鼻三针配合热敏灸治法,对照组用针刺配合艾条灸治法。1年后对两组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经统计分析,治疗组方法优于对照组。结论 :鼻三针配合热敏灸治法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且疗效优于针刺配合艾条灸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灸配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天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灸法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此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比较两组鼻部症状及体征总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第1个疗程,两组鼻部症状及体征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个疗程、随访后,两组鼻部症状及体征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高于对照组的51.61%(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九灸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10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三九灸)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九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5次,以VAS评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面瘫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02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热敏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针刺、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结论:针刺、热敏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隔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隔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进行观察。治疗组采用隔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针刺运动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敏灸治疗。结果: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肩部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VAS评分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莹  彭伟 《河南中医》2016,(2):346-34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针刺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热敏灸组给予热敏灸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结果:热敏灸组有效率为80.0%,针刺组有效率为82.0%,治疗组有效率为94.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热敏灸组和针刺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热敏灸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法对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以72例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改善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腹部胀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后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法治疗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能显著改善患者腹部胀痛症状,加快其肠鸣恢复及提前排气和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11.
方芳  龚燕 《中医药学刊》2014,(10):2323-2326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虚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虚型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对照组30例。针刺对照组和热敏灸治疗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便秘外,热敏灸治疗组采用艾灸热敏腧穴方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除外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及功能康复治疗。2疗程后观察患者便秘症候评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近期疗效及疗程结束第10天观察远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5.22±2.68),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6.35±3.05)(P〈0.05);2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组治疗后26例患者的大便性状正常,优于针刺对照组(19例)(P〈0.05).32个疗程治疗后,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近期愈显率为63.33%,优于针刺组36.67%(P〈0.05);4疗程结束后第15天,热敏灸组与针刺组的好转率分别为66.67%与53.33%,均能改善中风后虚型便秘症状,两者疗效无差异(P〉0.05),但热敏灸配合针刺组的远期愈显率(46.67%),优于针刺组(20.00%)(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虚型便秘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珂 《中医药信息》2018,35(3):94-9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进行治疗,1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鼻部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鼻部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部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鼻部症状及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或形成息肉、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紧靠等鼻部体征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显著增强,鼻黏膜纤毛运动速率与PEF显著加快,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腔总阻力与PEF昼夜变异率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皮疹、咳嗽、头痛、头晕、腹泻及困倦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及体征,在促进鼻部功能恢复的同时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谢氏温督祛霾针灸疗法配合热敏灸治疗阳虚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阳虚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1星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谢氏温督祛霾针灸疗法是一种治疗阳虚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热敏灸结合针刺)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比较两组疼痛及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SF-MPQ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表明热敏灸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更能缓解疼痛程度,促进功能恢复。结论:热敏灸结合常规针刺法治疗KOA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桂枝汤对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热敏灸联合桂枝汤治疗,对照组予氯雷他定、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两组均治疗20天。治疗前后及随访2周,采用鼻炎症状体征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下降,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总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差值、日常活动、非/鼻眼症状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随访2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3.3%,与对照组86.7%、80.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对其日常活动、非鼻/眼症状方面的改善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鼻炎病人108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天灸组、针刺配合天灸组,每组36例,连治3a后评价各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效果(P〈0.05),且针刺配合天灸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天灸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汤联合补中益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内服宣肺通窍汤配合补中益气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中,治疗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积分(P0.05);治疗组显效率(55.6%)和有效率(9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0.0%)和有效率(77.8%)(P0.05);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为19.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68.6%(P0.05)。结论:宣肺通窍汤配合补中益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热敏灸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P物质(substance P, 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热敏灸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药物对症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热敏灸组采用热敏穴悬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评定表、便秘临床评分(clinic constipation score, CCS)量表、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PAC-QOL)评分及血清SP和VIP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热敏灸组低于针刺组;两组治疗后CCS均下降,且热敏灸组低于针刺组;两组治疗后PAC-QOL评分均下降,且热敏灸组低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P水平升高,血清VIP水平下降;且热敏灸组血清SP水平高于针刺组,血清VIP水平低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敏化温和灸配合火针阿是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疗法。方法:8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热敏化温和灸配合火针阿是穴治疗组(42例)和针刺治疗配合火罐疗法对照组(40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后观察热敏化温和灸配合火针阿是穴与针刺治疗配合火罐疗法两种不同方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3.33%、52.5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热敏化温和灸配合火针阿是穴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针刺治疗配合火罐疗法对照组。结论:热敏化温和灸配合火针阿是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8例并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热敏灸组各34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热敏灸组则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实施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热敏灸组总有效率为94.11%,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的76.47%(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且配合对应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