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弹簧圈及带线锚钩用于肺部微小结节及磨玻璃结节术前定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286例肺结节患者,其中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微弹簧圈定位(微弹簧圈组)139例,男49例、女90例,平均年龄(57.92±10.51)岁;带线锚钩定位(带线锚钩组)患者147例,男53例、女94例,平均年龄(56.68±11.3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微弹簧圈组共定位173个结节,带线锚钩组共定位169个结节。两组定位成功率相近,但微弹簧圈组的定位时间[(9.53±3.08)min vs.(8.15±2.55)min,P=0.001]及手术切除送检时间[(34.96±19.75)min vs.(30.46±14.41)min,P=0.029]明显长于带线锚钩组;微弹簧圈组气胸发生率低于带线锚钩组(11.0%vs. 21.3%,P=0.006),但肺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带线锚钩组(30.1%vs. 10.7%,P=0.001)。结论带线锚钩与微弹簧圈在小结节定位中均有良好的效果,二者成功率相近。带线锚钩定位时间更短、血肿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联合医用胶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68例术前定位并接受胸腔镜下肺小结节(直径0.7~2 cm)切除术的病例资料,2个手术组分别采用联合注射ICG加医用胶(A组,30例)或单纯注射医用胶定位(B组,38例),2组性别、年龄、病灶直径、结节距胸膜距离和结节密度无统计学差异,比较2组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结节切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理结果。结果 A组定位成功率[100%(30/30)]高于B组[84.2%(32/38)](Fisher精确检验,P=0.031),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时间A组[(19.5±3.8)min]短于B组[(44.3±15.2)min](t=-9.655,P=0.000),2组病灶定位时间[(19.7±4.3)min vs.(18.7±2.8)min],气胸发生率[6.7%(2/30)vs. 10.5%(4/38)],定位后胸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1.4±1.2)分vs.(1.3±1.3)分],术后病理恶性占比[73.3%(22/30) vs. 63.2%(24/38)]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医用胶定位相比,ICG联合医用胶在胸腔镜下肺小结节手术定位中能提高定位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效果。方法 55例亚厘米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最大径4~10 mm,距胸膜<50 mm)患者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前48 h内接受CT引导下定位病灶,其中30例采用肺结节定位针(定位针组)、25例采用弹簧圈定位针(弹簧圈组),对比2种方法定位时间、CT扫描次数、定位成功率、病灶楔形切除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55例均顺利完成术前定位且VATS均成功切除病灶。2种定位方法之间,CT扫描次数、病灶楔形切除时间及气胸、肺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定位针定位时间长于弹簧圈(P=0.001)。结论 术前于CT引导下以肺结节定位针与弹簧圈定位针定位亚厘米肺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后者操作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4月,对21例单发肺部小结节病灶经术前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结节直径7~21(10.3±8.0)mm,距离脏层胸膜深度5~23(10.2±4.3)mm。术前1日在CT引导下行"拖尾法"微弹簧圈术前定位,胸腔镜下行病灶楔形切除术,送冰冻病理,如为恶性继续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21例肺小结节均成功经皮肺穿刺置入微弹簧圈。定位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3例,均无需处理。胸腔镜术中发现微弹簧圈脱位3例,定位成功率85.7%(18/21)。21例均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原位癌5例,腺癌11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例,炎症2例,炎性假瘤1例,肺内转移瘤1例。结论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用于肺内小结节术前定位是一种简单、直观、有效、精确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双弹簧圈标记定位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下双弹簧圈精准标记定位在胸腔镜下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经胸部CT发现的45例SPN患者,术前采用CT引导下双弹簧圈精准标记定位,然后于当日或次日行胸腔镜楔形切除肺内病灶。记录弹簧圈定位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弹簧圈在术中的引导作用。结果 CT引导下双弹簧圈可精准标记、定位肺内微小结节,成功率100%,定位操作平均时间为(18.0±5.3)min。定位后无气胸、咯血发生,沿穿刺针道及弹簧圈周围少量渗血8例(8/45,17.78%);未发生弹簧圈移位、脱落。患者均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镜进入胸腔后均能看到标记弹簧圈并可迅速找到病灶,获得病理结果。结论采用双微弹簧圈进行SPN胸腔镜手术前精准标记定位,具有安全、准确、方便、易于操作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在肺小结节(直径≤15 mm)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175例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将患者分为定位组[84例,其中男34例、女50例,年龄(57.8±8.8)岁]和非定位组[91例,其中男46例、女45例,年龄(57.6±10.8)岁]。对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及术后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定位组84例患者均定位成功,定位时间为(19.0±3.6)min。发生少量气胸19例(22.6%)、肺内出血4例(4.8%)、弹簧圈移位2例(2.4%);轻度疼痛6例(7.1%)、中度疼痛3例(3.6%)、重度疼痛1例(1.2%)。两组性别(P=0.181)、年龄(P=0.673)、结节位置(P=0.167)、病变性质(P=0.244)、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率(P=0.414)、结节一次性切除率(P=0.251)、术后住院时间(P=0.20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节大小(P<0.001)、结节性质(P<0.001)、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一次性使用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针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为40例单发肺小结节患者经术前定位后行胸腔镜切除术。结节直径5~19 mm,平均(11.0±4.1)mm;距脏层胸膜深度5~23 mm,平均(10.2±4.3)mm。胸腔镜术前在CT引导下采用一次性使用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针定位。结果:全组40例肺小结节均成功经皮肺穿刺置入记忆合金定位针,“宝塔形弹簧圈”前端均锚定在肺结节附近。定位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3例,少量肺内出血3例,均无需处理。术中发现定位成功率100%,无“宝塔形弹簧圈”脱位。手术时间平均(31.7±10.4)min,术中出血(8.7±4.5)mL,术后平均住院(3.0±1.5)d。结论:CT引导下一次性使用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针用于肺小结节术前定位是安全、有效、简单的定位方法,尤其对于体积小、实性成分少的磨玻璃结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重建肺结节定位法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66例,.平均年龄(57.62±12.13)岁。三维重建肺结节定位组45例,CT引导Hook-wire肺结节定位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肺结节定位失败率(4.44%vs.5.88%,P=0.633).手术时间[15(12,19)min vs.15(13,17)min,P=0.956].术中出血量[16(10,20)mL vs.15(10,19)mL,P=0.348].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2.2)d vs.2(2.2)d,P=0.841].切缘距离[2(2,2)cm vs.2(2.2)cm,P=0.272].TNM分期.(P=0.1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引导Hookwire肺结节定位组出现2例气胸,2例血胸,4例脱钩;三维重建肺结节定位组无穿刺定位相关并发症。结论基于三维重建定位肺结节准确。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医用胶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最大径≤30mm)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肺段或肺叶切除术的肺小结节患者的资料。按术前定位方法分为医用胶组(88例,共90个结节)及Hook-wire组(19例,共19个结节),比较2组病灶位置、结节大小、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结节良恶性、胸腔镜手术方式及并发症(包括气胸、肺出血、局部疼痛、咳嗽)的差异,并对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病灶位置、结节大小、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结节良恶性及胸腔镜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定位成功率均为100%。医用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肺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ook-wire组(P均0.01)。定位方法为总体并发症、肺出血、局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节到胸膜的距离为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医用胶可用于肺小结节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定位,且相对于Hook-wire定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肺内小结节电视胸腔镜切除术前CT定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指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肺内小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7例肺内小结节患者(共53个结节,直径30mm)行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将微弹簧圈植入紧邻肺小结节边缘的肺组织内,使22个结节内的微弹簧圈的尾部位于脏层胸膜之外。于定位当日或次日行VATS切除肺内小结节,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VATS下完整切除全部肺内小结节(直径3~26mm)。51个(51/53,96.23%)肺内小结节应用微弹簧圈定位成功,2个(2/53,3.77%)微弹簧圈植入后发生移位;定位术中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气胸6例、轻微肺泡出血9例。结论术前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小结节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VATS切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胸腔镜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时运用CT引导微弹簧圈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治疗的32例SPN患者,术前做好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在胸腔镜观察下对患者SPN进行楔形切除。计算微弹簧圈定位的准确度、定位后平均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微弹簧圈定位十分精准,全部患者均成功定位,手术时间(15.61±5.23)min,其中出现3例(9.38%)肺组织局部出血、2例(6.25%)气胸、1例(3.13%)肺组织局部出血合并气胸,手术全部成功,未出现术中中转开胸的情况,也未出现因微弹簧圈被缝合器切断而残留于体内的情况。结论 SPN切除前使用微弹簧圈进行定位,具有精准度高,并发症少,方法简便、易行,廉价,微弹簧圈不易滑脱等特点,是一种适合临床推广的术前定位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用胶用于肺微小结节术前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25例患者的28处肺内微小结节病灶经术前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3~67(43.00±3.54)岁。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局部麻醉下用23G穿刺针行经皮肺穿刺注射医用胶进行肺结节定位。定位当日或次日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结果全组2 8处肺内微小结节病灶直径0.42~1.34(0.82±0.12)cm,距离脏层胸膜1.51~3.26(2.31±0.42)cm,均成功实施经皮肺穿刺并于结节周围注射医用胶,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气胸5例,疼痛2例,均不需特殊处理。术前定位后,肺内微小结节的切除成功率为100.0%,其中2例因结节同肺内动脉、支气管毗邻而直接行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原发性肺癌12例,结核瘤8例,机化性肺炎2例,转移癌、错构瘤、肺内淋巴结各1例。结论医用胶术前定位肺内微小结节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定位后可提高胸腔镜下肺内微小结节的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肺结节胸腔镜手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肺结节胸腔镜手术的22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再行电视胸腔镜下肺结节部位楔形切除术,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分析。统计结节定位的准确率、切除准确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①CT引导下Hook-wire肺结节定位的准确率为100%。肺结节胸腔镜切除术成功率为100%,结节平均直径为(15.07±3.16)mm,平均定位时间为(15.88±1.25)min;②有1例患者出现了轻微气胸(4.5%),但无需进行额外治疗;未出现中等量气胸、对侧气胸、血胸等并发症,且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发生定位针脱落和移位。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肺结节定位在胸腔镜切除术中具有定位准确率高、切除准确率高、定位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三维导航下免穿刺定位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268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193例,平均年龄(56.55±12.10)岁。穿刺定位组89例,免穿刺定位组179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资料。结果穿刺定位组平均靶区CT扫描次数(3.01±0.98)次,穿刺数字疼痛评分(3.98±1.61)分,穿刺后肺压缩30%以上气胸7例(7.87%),肋间血管损伤出血8例(8.99%)。穿刺定位组与免穿刺定位组均顺利发现和切除结节。两组结节位置(P=0.466)、手术时间[(151.83±39.23)min vs.(154.35±33.19)min,P=0.585]、病灶切缘宽度[(2.07±0.35)cm vs.(1.98±0.28)cm,P=0.750]、切除亚段数(2.83±1.13 vs. 2.73±1.16,P=0.5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导航免穿刺定位解剖性肺段切除技术避免了穿刺不利因素,可替代穿刺定位技术应用位于肺段或亚段中央区域,或邻近段间静脉的肺GG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使用2μm铥激光进行肺楔形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进行胸腔镜下2μm铥激光肺楔形切除术和一次性切割缝合器肺楔形切除术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激光组64例,男22例、女42例,平均年龄(58.39±10.40)岁;吻合器组73例,男33例、女40例,平均年龄(60.79±10.96)岁。比较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天数、日均引流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激光组术中出血量[(16.05±23.67) mL]明显短于或小于吻合器组[(28.56±32.09)m L,P=0.011],激光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明显短于或低小于吻合器组[(4.72±2.49)d vs.(5.67±2.02)d,P=0.015;(37 127.33±9 302.14)元vs.(49 545.76±13 831.93)元,P=0.000],激光组与吻合器组在手术时间[(116.38±41.91)min vs.(108.36±47.25) min]、总住院时间[(10.13±2.98)d vs.(11.05±3.26)d],术后日均引流量[(138.38±72.23)mL vs.(152.7±77.54)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天数[(2.89±2.34)d vs.(3.52±1.48)d]和术后发热次数[(0.89±1.55)次vs.(1.23±1.70)次]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μm铥激光应用于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可以达到和切割缝合器相近的效果,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带线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8月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411例483枚肺结节资料,带线锚钩组237例(273枚),微弹簧圈组174例(210枚).比较2组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微弹簧圈组相比,带线锚钩组定位时间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前CT引导下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对精准定位肺小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92例患者共102个肺小结节(直径≤ 2 cm)于VATS前行CT引导下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定位,定位后24 h内行VATS手术切除结节,观察定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02个肺小结节定位成功率为98.04%(100/102),定位操作时间8~45 min,平均(17.26±5.92)min;2例2个结节VATS术中发现弹簧圈自肺组织内脱出滞留于胸壁;定位后少量气胸发生率10.78%(11/102),少量肺泡出血发生率12.75%(13/102),均无症状而未予处理。102个结节均经VATS成功切除,无中转开胸病例。结论 VATS术前CT引导下肺结节记忆合金定位弹簧圈可有效定位肺小结节,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肺小结节术前穿刺中应用微弹簧圈定位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肺小结节患者100例,依据术前穿刺中定位情况分为微弹簧圈定位组(定位组,n=50)、未定位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中转开胸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病理结果。结果定位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0%(50/50)显著高于未定位组84.0%(42/50)(P0.05),中转开胸率0显著低于未定位组16.0%(8/50)(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未定位组(P0.05)。定位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0%(7/50)显著低于未定位组24.0%(12/50)(P0.05)。定位组和非定位组患者的恶性率58.0%(29/50)、62.0%(31/5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肺小结节术前穿刺中应用微弹簧圈定位的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与弹簧圈定位在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比较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与弹簧圈定位在肺结节定位中应用效果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0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1 117例患者,其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组473例患者,CT引导下弹簧圈定位组644例患者。纳入文献NOS评分均>6分,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Hook-wire定位组与弹簧圈定位组定位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4,95%CI(-3.43,3.71),P=0.940]。Hook-wire定位组定位成功率优于弹簧圈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17,0.72),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引导下肺结节术前定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接受ENB术前定位并手术治疗的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NB定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ENB定位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初步纳入200例患者,排除17例同时进行术前定位及活检的患者,最终纳入183例患者,共230个结节行术前定位。男62例、女121例,平均年龄(49.16±12.50)岁。ENB定位方面,导航成功率达88.7%,定位成功率达67.4%,定位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中位定位时间为10(7,15)min。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定位成功的相关因素包括距定位点距离[OR=0.27,95%CI(0.13,0.59),P=0.001]、染色材料[OR=0.40,95%CI(0.17,0.95),P=0.038]以及染色剂量[OR=60.39,95%CI(2.31,1 578.47),P=0.014]。结论 ENB引导下肺结节术前定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