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加味左金丸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左金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0%(P0.05)。治疗后,两组烧心、反酸、疼痛、反食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烧心、反酸、疼痛、反食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黛力新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qd)、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tid)及铝碳酸镁片(0.5 tid)治疗4周;观察组加用黛力新(1片,bid)治疗4周。治疗前后观察烧心、反流、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并采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进行症状积分,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4%、95.6%(P0.05);治疗后2组HAMD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酸暴漏特点及雷贝拉唑试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3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5例,其中异常酸反流型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1,食管对酸高敏型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2,功能性烧心型患者18例作为观察组3。采用雷贝拉唑10 mg,口服,2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的酸暴漏特点、症状评分及雷贝拉唑诊断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酸暴漏特点:观察组1的24 h酸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p H4时间及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症状积分:治疗前3组的典型症状积分与总积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的食管外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观察组3虽较治疗前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1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3)雷贝拉唑诊断试验疗效:治疗1周和2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5%和67.7%;观察组1最佳,其次为观察组2和观察组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在治疗1周时其雷贝拉唑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5%(35/47)、83.3%(15/18),在治疗2周时分别为87.2%(41/47)、83.3%(15/18)。结论异常酸反流型患者的酸暴漏特点为酸反流和长反流的次数增多,p H4的时间延长;酸高敏型患者更容易发生食管外症状;雷贝拉唑试验诊断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简单、安全且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根据GERD蒙特利尔的标准、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等,将GERD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与中青年组(年龄<65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2组GERD患者的食管裂孔疝(HH)、食管炎(洛杉矶标准)、临床症状(反流、烧心等)、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GERD患者比较:老年患者重度食管炎(LC级+LD级)比例高(P<0.05);典型反酸、烧心症状轻(P<0.05),食管外症状发生率高(P<0.05);但H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生理健康总评和精神心理健康总评积分与年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积分较中青年组高(P<0.05).结论 老年GERD患者典型反流症状(反食、烧心)较少见,易发生重度食管炎,但老年GERD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Fan YH  Lü B  Zhan LX  Zhang L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6):475-477
目的 研究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各亚型食管酸暴露特点,探讨雷贝拉唑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32例NERD患者分成3组,异常酸反流组14例,食管对酸高敏组11例,功能性烧心组7例,并以雷贝拉唑10mg,2次/d治疗2周。结果 (1)各组酸暴露:异常酸反流组酸反流总次数、长反流次数、pH〈4时间及其百分比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食管对酸高敏组症状指数显著高于功能性烧心组[(81.0±22.5)%比(8.6±14.8)%,P〈0.01]。(2)症状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典型症状积分和总积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食管对酸高敏组患者食管外症状积分显著高于异常酸反流组患者(4.0±3.8比0.9±2.2,P〈0.05)。(3)疗效:异常酸反流组、食管对酸高敏组患者在雷贝拉唑治疗1、2周后均有食管外症状积分、总积分的显著下降;而功能性烧心组患者仅有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常酸反流组与其他两组治疗后2周比较,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雷贝拉唑对NERD患者1、2周治疗后总体有效率分别为56.3%、68.8%;雷贝拉唑诊断试验对异常酸反流和食管酸高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1周时分别为64.0%、71.4%,在2周时分别为80.0%、71.4%。结论 (1)异常酸反流组酸暴露主要表现在酸反流的总次数、长反流次数增多,pH〈4时间延长。(2)食管对酸高敏患者可能更易发生食管外症状。(3)雷贝拉唑诊断试验对NERD有较好的诊断和分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bid)、莫沙必利分散片(5mg,tid)治疗4周;观察组加用黛力新(1片,bid)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烧心、反流、焦虑和抑郁等症状,采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进行症状积分对比及HAMA及HAMD评分对比,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9.58%,2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及HAMD评分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规律,加深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方法]通过症状频次、证候比率,分析228例胃食管反流病证候分布特点、主症情况。[结果]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中虚气逆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证候。其最主要的症状依次为反酸烧心、心烦易怒、嗳气呃逆、腹胀满、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背疼痛、口苦。不同证候的症状又有各自特点。[结论]反酸烧心、心烦易怒、嗳气呃逆、腹胀满、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背疼痛、口苦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肝胃郁热证占51.3%,是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证候,其主症为反酸烧心、心烦易怒、嗳气呃逆、腹胀满、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背疼痛、胁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陶氏柔肝饮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N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予陶氏柔肝饮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主要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在改善烧心、胸痛、泛酸、反胃症状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陶氏柔肝饮改善NERD主要症状优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组对烧心、泛酸症状改善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陶氏柔肝饮改善烧心、泛酸症状的有效率高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结论]陶氏柔肝饮能够有效改善NERD患者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对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双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所有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20 mg qd)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 tid)治疗4 wk;治疗组另加用文拉法辛(25-50 mg tid)治疗4 wk.观察烧心、反流、抑郁和焦虑等症状, 并用症状积分及有效率评价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烧心、反流积分均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患者烧心、反流积分均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及HAMA积分均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1% vs 79.1%, P<0.05).结论: 对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文拉法辛和埃索美拉唑及莫沙必利联用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证候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反流证候的疗效。[方法]对77例GER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治疗组47例予中药清肝泻火、和胃降逆等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药奥美拉唑标准剂量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反流证候除反食外,均明显好转(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反流比较,对照组对反酸的缓解优于治疗组(P<0.05);对烧心、反食、胸痛的缓解,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100.0%。[结论]中药治疗GERD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雷贝拉唑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临床反流症状、食管 2 4hpH监测以及胃镜检查结果 ,将 93例有反流症状的病人 (78例GERD病人和 1 5例非GERD病人 )随机分为试验组 (雷贝拉唑组 ,45例 )和对照组(安慰剂组 ,48例 )。试验组用雷贝拉唑 2 0mg/d ;对照组用维生素B1 口服 ,2 0mg/d。两组均用药 2周 ,记录服药前后病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症状积分的改变 ,按症状积分下降值判定诊断 ,与食管 2 4hpH监测以及胃镜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GERD病人服药后 5d、7d、2周症状积分下降值分别为 5 .4± 3 .7、7.1± 5 .3、9.8± 6.4,下降率分别为 34.7%、46 .3%、62 .6 %。以症状下降 3分为标准 ,雷贝拉唑试验诊断GERD的价值最佳 ,对服药时间分析 ,则以服雷贝拉唑 5d为佳。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试验是GERD临床诊断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脾虚湿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滞证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行Stretta射频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服用调中化湿汤,2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对照组:Stretta射频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调中化湿汤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2组改善反酸、烧心、反食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改善困倦乏力、肩背酸痛、便溏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愈显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2组治疗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改善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DeMeester计分均明显下降(P0.05),LES压力均明显升高(P0.05),2组改善DeMeester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在提高LES压力方面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2组均能明显降低SAS、SDS量表评分(P0.05),但观察组降低SAS、SDS量表评分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停药4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症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Stretta射频治疗相比,辨证应用调中化湿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降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酸反流百分比以及DeMeester计分方面与Stretta射频治疗疗效相当,而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病.在西方人群,每周出现烧心和/或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高达20%[1].近年来,GERD在亚洲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我国部分地区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率也高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北京、上海两地对5000例18--70岁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胃食管反流(GER)症状发生率为8.97%,GERD的患病率为5.77%,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生率为1.9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与分析柴胡温胆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80例胃食管反流病胆热胃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温胆汤联合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19991118)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占比96.67%(87/90),与对照组的88.89%(80/90)相比占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情况,观察组有效率占比94.44%(85/90)与对照组的85.56%(77/90)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反酸、口苦咽干、嗳气、吞咽困难等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温胆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雷贝拉唑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疗效。方法 156例军人NERD患者随机分为A组(UDCA 250 mg 2次/d)、B组(雷贝拉唑20 mg 1次/d)、C组(UDCA 250 mg 2次/d和雷贝拉唑20 mg 1次/d),共治疗4周,每组各52例;疗效应用症状积分来评价。结果 UDCA和雷贝拉唑各单独应用,对NERD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两组在治疗后第1、2、3、4周,对烧心缓解,UDCA比雷贝拉唑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口苦缓解,雷贝拉唑比UDCA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雷贝拉唑缓解反酸明显优于UDCA(P0.01)。两药合用缓解NERD的症状缓解率为83.3%,明显高于A组(16.7%)和B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A组(66.7%)和B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的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DCA联合雷贝拉唑治疗NERD临床疗效明显提高;UDCA可减少胆汁反流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相似文献   

17.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3,8(4):193-19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所致的烧心、反酸症状或食管下段组织病理学改变。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是GERD的一个亚组,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参考1994年洛杉矶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分类)。如胃食管反流引起烧心、反酸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而24hpH监测显示食管有异常酸暴露,这一GERD亚组称为内镜阴性反流病(endoscopic negative 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60例GERD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辛开苦降方,疗程为8周。以反流性疾病问卷量表(RDQ)、胃镜检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组治疗后RDQ各症状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治疗后2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镜下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0.8%,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和SDS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8周后可有效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奥麦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胆胃方治疗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53例患者,均经内镜检查、食管24hpH及胆红素监测证实为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且为单纯性胆汁反流,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证,给予胆胃方口服,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以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烧心、反酸、胸痛、胃脘灼痛等主要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1),中医证候愈显率为66.0%,总有效率为96.2%。[结论]胆胃方治疗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烧心和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二)吞咽困难、吞咽痛. (三)非典型症状胸骨后痛,多数患者由烧心和反酸发展而来,但亦有部分患者单独出现而醋似心绞痛.声嘶、呼吸道症状为反流物刺激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