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留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的康复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69例体外循环术后留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患者,其中男26例、女43例,平均年龄(50.2±11.5)岁。予术前及术后干预措施、出院指导和随访,评价康复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8±2.6)d,69例患者均顺利出院,其中57例患者顺利拔除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导线,1例患者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继续留置临时起搏器电极,11例患者残留临时起搏导线出院,出院后两周随访发现2例患者的临时起搏导线体内残端露出体表。结论心外膜临时起搏电极是心脏外科术后常见的风险防范手段之一,掌握临时起搏器导线的管理及临时起搏器应用的相关知识,合理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做好患者宣教,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术中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9~11月,50例有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适应证的心脏病患者在我院心外科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治疗,按照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改良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6±15.7)岁;传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4.2±17.7)岁。比较两组放置起搏导线时间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无术中出血、心脏压塞、起搏导线引发的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改良组起搏导线放置时间较传统组短(P0.001)。所有患者在中期随访期间,未发现中量以上心包积液、起搏导线移位等情况。结论在完全胸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中经我们改良的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放置方法简单易行缩短了术中起搏导线的放置时间,效果良好。短期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但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微创心脏外科和传统的心脏外科技术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体外循环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介绍了微创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微创心脏外科和传统的心脏外科技术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体外循环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介绍了微创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杨青  方芳  虞敏  杨富  张娟 《护理学杂志》2020,35(20):79-82
目的 促进老年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方法 将79例心脏及大血管疾病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与干预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制订和实施低强度床上早期康复方案。结果 干预组术后第7天Barthel指数、出院时Rivermead运动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康复相关不良事件;干预组康复依从性好者(35.14%),较依从性一般患者(64.86%)体质量更轻、术前内生肌酐清除率更低、有医保率更低(均P<0.05)。结论 低强度床上早期康复可提高心脏外科术后老年患者近期运动功能水平,应加强针对性教康教育,提高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乐晓平 《护理学杂志》1996,11(3):150-150
心脏临时起搏术后的遥控心电监护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乐晓平1989~1992年笔者运用日本光电产品—心脏遥控监护仪(Model—8430A/J/K),对12例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患者术后进行心电监护,为及时发现起搏并发症。提高起搏效果起了重要的作用。主...  相似文献   

7.
8.
谵妄是心脏外科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老龄化的加重,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谵妄不仅延长患者住院和康复时间,而且还可能增大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心脏术后谵妄的检测方法、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预后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3例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152例)和对照组(61例)。临时起搏治疗期间(连续7d),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密切护患沟通、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播放舒缓音乐、阅读报刊等心理调适措施,于行临时起搏治疗首日和结束当天采用综合心理健康指数评分量表(PGWB)、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PGWB评分(除生活满意度方面外)均较干预前提高,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PGWB中的身体机能、生活满意度2项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常规治疗护理可显著改善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强化心理干预后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行I临时起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3例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152例)和对照组(61例).临时起搏治疗期间(连续7 d),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密切护患沟通、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播放舒缓音乐、阅读报刊等心理调适措施,于行临时起搏治疗首日和结束当天采用综合心理健康指数评分量表(PGWB)、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PGWB评分(除生活满意度方面外)均较干预前提高,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PGWB中的身体机能、生活满意度2项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常规治疗护理可显著改善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行临时起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强靠化心理干预后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横肌平面(TTMP)阻滞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TTMP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TTMP组患者双侧采用超声引导下平面内进针技术将0.25%罗哌卡因20 ml注射在肋间内肌和胸横肌之间的平面。对照组未进行阻滞操作。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ICU滞留时间、拔管后再次插管、出ICU后再次转入、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TMP组术中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ICU滞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拔管后再次插管率及出ICU后再次转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TTMP阻滞可为开胸心脏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术期镇痛并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顾志英 《护理学杂志》2013,28(18):45-46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胃癌术后患者留置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改进管道的护理方法等.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留置管道中运用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1年5—12月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10例,男468例,女242例,年龄≥18岁,ASAⅠ—Ⅳ级。采用医疗电子信息系统收集患者资料。记录术前抑郁筛查量表(PHQ-9)评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采集的整个数据集按照训练集(75%)和测试集(25%)的比例进行划分,其中训练集和测试集中POD发生率相同。建立6种机器学习模型,包括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ogR)、K最邻近法(KNN)、深度神经网络(DNN),基于这6种算法以5折交叉验证的方式对训练数据集的数据进行模型的学习训练,通过测试数据集的数据对模型性能进行验证。基于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模型的有效性,并找出适合本研究数据框架的最佳模型。结果 有151例(21.3%)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POD。本研究进行了6个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比较,在使用全部...  相似文献   

14.
施舟  陈振星  王斌  张野 《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10):1023-1028

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PCs分为两组:并发症组(n=271)和无并发症组(n=331)。提取性别、年龄、ASA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脑血管病史、手术史、术前房颤、肺动脉高压、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乳酸脱氢酶、血糖、手术时间、心肺转流(CPB)时间、术中药物使用情况、术中输血量、术中液体输注量、术中尿量、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心电图等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PPCs的相关性。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脏外科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年龄、左心房直径明显增大,ASA分级、糖尿病和术前房颤比例、肺动脉高压分级、淋巴细胞含量、尿素氮、球蛋白、总蛋白、乳酸脱氢酶、AST浓度明显升高(P<0.05);手术时间和CPB时间明显延长,术中输注血小板比例明显升高,晶体液输注量明显增多(P<0.05);术后尿素氮、肌酐浓度明显升高,引流量明显增多(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A Ⅳ级(OR=1.886,95%CI 1.030~3.456,P=0.040)、术前房颤(OR=1.526,95%CI 1.031~2.257,P=0.034)、CPB时间≥2 h(OR=2.418,95%CI 1.692~3.456,P<0.001)是心脏外科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房颤、ASA Ⅳ级、CPB时间≥2 h是心脏外科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粘连是结缔组织纤维带与相邻的组织或器官粘附在一起而形成的异常结构,其形成打破了组织正常愈合的生理过程.在心脏外科中,由于损伤心脏、大血管及旁路血管的存在,手术时间延长、失血及感染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心脏术后心包粘连会使再次手术的风险增高[1],再次开胸大血管损伤发生率为2%~6%[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心脏外科术后大量输血并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7~71岁;输血量2000~8700 ml.监测输血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计算APTT比率,同时监测血小板计数(Plt)及全血生化.结果:全组治愈20例,死亡3例;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正常,输血后PT、APTT、TT时间明显延长(p<0.01),APTT比率增高,同时FIB、PIt、下降明显(p<0.01),血Na+变化不明显(p>0.05),血K+、Ca2+、白蛋白与输血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接受大量输血后由于可能出现的代谢问题,应综合分析,才能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心脏术后胃肠道的并发症包括轻微的消化道出血至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虽然这些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低,但心脏术后胃肠道并发症一旦出现,会导致心脏术后很高的病死率。由于多种因素,胃肠道并发症的诊断困难。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有很多,目前已经确定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多种危险因素。因而在围手术期早期识别并发症并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本综述通过相关医学文献检索,对最近重要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的文献进行整理后总结了关于心脏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预防和管理最新进展,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新发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传统观念认为术后房颤是继发于炎症或手术刺激的良性心律失常,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术后房颤显著增加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针对术后房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心脏手术术后房颤的围术期处理展开讨论,总结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性队列研究, 分析心脏外科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阜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的1 562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 其中男1 084例(69.3%), 女478例(30.7%);年龄(50.3±11.4)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 将患者分为谵妄组(503例, 32.2%)和非谵妄组(1 059例, 67.8%),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指标, 分析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外科术后48 h内为谵妄高发时间段, 占总谵妄发生率的87.2%(438/503)。不同心脏手术类型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差异较大。谵妄组失业及无业比例较高(7.3%对4.8%, P<0.05), 高血压及颈动脉狭窄比例均高于非谵妄组(P<0.05)。两组手术类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术中低血压事件(MAP<40 mmHg, 1 mmHg=0.133 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组术后首次血糖水平高于非谵妄组(P<0.05), 首次血气氧分压及首次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谵妄组(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全目标管理在胃癌术后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目标管理小组,调查并分析留置胃管安全管理现状、设定管理目标、制定留置胃管护理工作流程与标准、组织全员参与实施、进行效果评价,不断改进留置胃管的护理方法。结果实施安全目标管理前后胃管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实施安全目标管理有助于规范胃管护理流程,降低胃管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