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肌皮)瓣结合密封负压吸引(VSD)修复高能量损伤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先采用密封负压吸引(VSD)创面覆盖1~3次,待创面条件明显改善后切取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肌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创面18例。皮肤缺损范围9cm×4cm~19cm×10cm.皮瓣切取面积10cm×6cm~22cm×10cm,携带的深层腓肠肌肉面积2cm×3cm~4cm×5cm.供区部分拉拢缝合后剩下创面全部游离植皮。结果:术后18例肌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修复。随访6~12个月,无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行走正常,术后皮瓣感觉恢复欠佳,早期供区足背部外侧皮肤感觉明显减退,6个月后患者感觉部分恢复。结论:密封负压吸引(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肌皮)瓣,是修复足踝部高能量损伤造成的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褥疮创面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确诊为骶尾部褥疮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24例患者,应用臀上动脉浅支为蒂的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术后2例皮瓣血运不良,创面延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皮瓣边缘坏死,换药之后创面肉芽长出,再行2期植皮手术,术后伤口愈合;其余皮瓣均能够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的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6例患者出现了皮瓣移植后的臃肿;其余18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均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一定程度的深浅感觉功能障碍,3~6个月感觉逐渐恢复。结论: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好地修复骶尾部褥疮合并组织皮肤缺损,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与封闭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肢体皮肤缺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创伤后肢体皮肤缺损10例,应用湿性敷料及封闭负压引流术配合治疗。结果:10例患者中,6例1周后去除负压吸引敷料,发现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3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污染特别严重创面,行负压引流治疗2~3次,伤口处于上皮爬行期,预后良好。1例行皮瓣转移术,皮瓣成活,伤口愈合。结论:湿性敷料配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术是治疗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7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行伤口清创、VSD负压引流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37例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后,细菌培养阴性,创面长新鲜平整肉芽组织,经Ⅱ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术,创面均愈合,无感染发生。结论VSD负压引流敷料有极好的组织相容性,对组织无毒副作用,不会引发再感染;使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可促进创面大量渗液吸收,引流完全,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交叉感染率,减少换药次数,节省材料,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对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司徒娇 《中医正骨》2014,(4):318-319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应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18例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男13例,女5例;年龄35-61岁,中位数45.5岁;均为开放性跟骨骨折;软组织缺损面积5 cm×9 cm至10 cm×23.5 cm。结果:本组18例患者,术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17例;术后肌腱外露1例,二期行皮瓣移植术后创面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10.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中位数5.5个月;患肢踝关节功能均恢复。结论:对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促进创面愈合,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梨状肌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确诊为梨状肌综合症的患者,应用B探讨和研究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方法和疗效。采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46例,男33例,女13例,年龄16~70岁。交通创伤致软组织缺损23例,机器压伤12例,重物压伤5例,烧烫伤3例,糖尿病足2例,其他1例。缺损位于踝部20例,足跟部10例,足部16例。皮肤缺损范围5 cm×3.5 cm~18 cm×10 cm;39例采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7例采用肌皮瓣修复创面及骨髓炎。结果:46例病例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46例皮瓣均存活,部分坏死2例,予以清创、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良好;边缘坏死6例,予以创口换药3~9周后创面愈合;皮瓣臃肿8例,术后3~9个月行皮瓣修整术后外形满意。结论: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液供应可靠,对组织损伤小,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皮瓣外形美观,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行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均采用逆行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根据皮肤缺损大小扩大10%设计皮瓣,将腓浅神经外侧支与腓肠神经吻合,观察皮瓣的成活、足外缘感觉恢复情况。结果:12例术后均得到有效随访,皮辩均存活;住院期间皮瓣边缘部分坏死1例,发生创面感染2例;10例于术后3月足外缘感觉逐步恢复。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具有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且血管蒂解剖恒定、蒂长,血管外径粗、血供充分、对供区损伤小、厚薄适中、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例创面应用负压引流技术,待肉芽组织新鲜后,行植皮或植皮联合皮瓣转移术。结果:术后5~7d引流后揭除敷料,创面无感染迹象,肉芽新鲜,12例行自体皮移植后创面愈合;5例行植皮联合皮瓣移植后创面愈合;3例再次VSD负压引流术后行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电烧伤创面,可控制感染,改善创面条件,促进创面愈合,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软组织较大面积缺损创面的使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VSD治疗损伤创面患者30例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30例患者行负压吸引7-14d后,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术闭合创面后,未见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术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尤其术前积极充分准备,术后维持有效负压吸引,密切护理观察是护理的关键环节,能加快创面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18例有多处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术前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及B超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术中比较血管定位位置后行血管蒂分离。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及软组织修复效果,同时观察术后患者移植皮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8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中有16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患者出现静脉回流障碍,1例患者术后皮瓣血循环良好。术后随访4~24个月发现患者皮瓣开始恢复知觉,且皮瓣质地柔软、耐磨,色泽正常,所有患者局部功能恢复良好,下肢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不仅供区外观、感觉恢复较好,也较容易解剖,同时能够很好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其是临床中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6例接受VSD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1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VSD治疗损伤创面,可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经久难愈的创面;缩短创口愈合时间;为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高能损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小腿及足踝部高能损伤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采用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创面的效果.结果:46例患者54个创面,胫后动脉主穿支供血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块,其中,游离4块,穿支蒂6块,腓动脉主穿支供血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4块,其中,游离11块,穿支蒂33块.修复手术成功,皮瓣均成活.给予患者为期15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上述两种主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确切,一期修复手术灵活、能有效降低肉芽瘢痕及其他感染的几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薄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对采用超薄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6例患者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男2例,女4例。年龄20~38岁,中位数31.5岁。左手3例,右手3例。手背4例,手掌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5 cm×5 cm至5 cm×8 cm。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腱和骨质外露。创面经一期处理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细菌培养阴性。受伤至手术时间12~20 d,中位数16 d。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区皮肤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皮瓣护理。观察皮瓣成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较为严重,经心理治疗后焦虑程度减轻,术后情绪稳定。4例患者皮瓣出现水疱,给予常规护理,术后7 d水疱消失。6例患者中5例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远端1/4坏死,经二期换药植皮处理后成活。均未出现血管危象、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及切口感染。结论:对接受超薄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皮瓣成活,降低血管危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面动脉蒂折叠穿支皮瓣一次性修复鼻翼缺损达到形态相对完美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鼻翼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组,分为鼻唇沟任意皮瓣组(A组)和面动脉蒂折叠穿支皮瓣组(B组)各10例,对2组皮瓣存活、皮瓣外观、皮瓣修复后感觉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B组病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4个月~2年,瘢痕不明显,修复鼻翼无变形,外观形态满意,无臃肿,部分保留神经皮支患者,修复即刻鼻翼感觉已良好,未保留皮神经者皮瓣感觉在半年后逐渐恢复,患者对手术效果较为满意。A组8例皮瓣存活,2例皮瓣末端稍有坏死。4例部分存活,未存活上皮清除后通过自身上皮化修复创面。A组2例病例因术后修复鼻翼臃肿行再次修复,3例鼻翼稍臃肿但未再修复。所有病例修复鼻翼即刻均无感觉,半年后感觉逐渐恢复,创口瘢痕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穿支皮瓣血供可靠、蒂长转移范围大、修复区域广,皮瓣厚薄适宜,外在皮肤衬里同时修复,修复后鼻翼形态满意,避免了术后皮瓣臃肿二次修复的问题,同时保留了外鼻的感觉功能。面动脉蒂折叠穿支皮瓣是修复鼻翼全层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桡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于术前对所有患者应用多普勒探测仪检测桡动脉外侧穿支血管情况,确定桡动脉穿支血管的穿出点及走向,尔后精确切取皮瓣,施行动静脉与受区血管吻合术,重新建立血液循环,皮瓣供区采用植皮或直接缝合。记录和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功能评定。结果:7例皮瓣移植中有6例完全存活,1例患者皮瓣远端发生坏死,经后期换药治疗后痊愈。术后2例发生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修复后发现为血栓形成,给予血栓去除,重新吻合后皮瓣存活。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0.2±3.3)个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均良好,皮瓣较薄,外形较好,均未作二次整形。评定结果为优5例,良好2例,所有患者达到良好及以上。结论:对手部皮肤缺损患者使用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能够有利于患者恢复及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玉峰  王龙强  倪伦  张芳 《中医正骨》2012,24(10):62-63,65
目的:观察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6~52岁,中位数30岁。示指指腹软组织缺损6例,示指指背软组织缺损4例,中指指腹软组织缺损3例,中指指背软组织缺损2例,环指指腹软组织缺损2例,环指指背软组织缺损2例,小指指腹软组织缺损1例。合并肌腱损伤、骨折13例。手指皮肤缺损面积3.0 cm×2.0 cm至6.0 cm×3.5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患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第2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10例,其中6例修复示指软组织缺损,4例修复中指软组织缺损;采用第3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8例,其中3例修复中指软组织缺损,5例修复环指软组织缺损;采用第4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软组织缺损2例。1例皮瓣在术后20 h出现明显肿胀,皮瓣远端出现皮下瘀血、水疱等,给予抬高患肢、拆除部分缝线、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处理后,症状改善,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20例患者中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4年,中位数2年;4例失访。2例术后出现手指活动受限,行肌腱松解术后,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皮瓣均红润、质地柔软、无明显色素沉着,皮瓣两点分辨觉距离18~40 mm。结论:采用掌背动脉指蹼穿支蒂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成活率高、皮瓣外观好等优点,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手指皮肤缺损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对17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1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12月,皮瓣质地、弹性均正常。按MacKinnon–Dellon感觉功能评定标准:皮瓣感觉恢复至S3~+,静态两点辨别觉为6~8 mm,术后均无骨间背神经损伤表现。结论:在拥有较高显微外科技术团队的医院,采用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掷硬币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n=42例,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缺损部位血运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86%)较对照组(76.19%)高(P0.05);观察组术后缺损处周围血流灌注量相对值 (BPR) 及血流速度 (BFV)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较对照组(19.04%)低(P0.05)。结论: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相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缺损部位血运情况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在小儿下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34例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对创面进行治疗后进行外科换药或者整形修复,并进行个性化护理,分析患儿创面愈合程度、是否出现功能障碍。结果经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34例患儿的创面愈合良好,经过出院随访3~6个月,未出现瘢痕粘连而导致功能障碍的患儿。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小儿下肢软组织缺损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皮肤软组织的愈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价值。方法: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面积较大的累及前足的软组织缺损16例。蒂部的宽度减少至2cm,蒂部的旋转点下降至外踝上2cm。面积过大的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加游离皮瓣联合移植。术中创面彻底清创,防止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影响皮瓣成活。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可以减少皮瓣切取时的组织损伤;将皮瓣的应用范围延伸到前足;扩大皮肤缺损修复的面积,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足踝部乃至前足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