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针对气血两虚型产后身痛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气血两虚型产后身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临床治疗,即予TDP照射、针刺配合电针等处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两组疗效,且观察治疗前、后的VAS及EPD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EPDS评分与治疗前、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气血两虚型产后身痛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曹海波 《新中医》2014,46(3):179-18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产后身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产后身痛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针刺配合电针、TDP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愈显率观察组90.0%,常规组7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对产后身痛患者的身心症状改善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将8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疗效、血压变化以及伴随症状积分。结果: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9 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颈性高血压病,可有效辅助控制血压,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60例气血亏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_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疗法对气血亏虚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眩晕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眩晕发作持续时间对两组的病情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后第8周进行随访,观察VM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的DHI评分、VAS评分及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可显著改善VM气血亏虚型患者的眩晕症状,缩短眩晕持续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范书萍  齐向红  冯静  李丽  牛云霞 《河北中医》2006,28(11):855-856
目前对于产后病的临床治疗强调中医疗法,同时也广泛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尝试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气血两虚型产后病,并对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作出评价,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600例均为2004-06~2006-06本院妇产科住院单胎,足月  相似文献   

7.
孙远征  聂雪莲 《山西中医》2013,(11):39-40,4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然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的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PSQI中各因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70例颈性眩晕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就针灸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就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针灸治疗,显效5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患者恶心消失时间(4.75±1.23)d、呕吐平均消失时间为(4.53±1.08)d、头痛消失时间为(6.12±1.28)d、眩晕消失时间为(9.45±2.16)d;治疗前,70例患者症候积分等级情况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疗法,使用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效果较好,能快速改善患者眩晕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黄芪生脉饮在气血两虚型失眠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气血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实施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占86.21%,总有效率占96.55%;观察组治愈率占62.07%,总有效率占89.66%。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O.05)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黄芪生脉饮在气血两虚型失眠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具有改善机体内环境和抵抗能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正产后身痛为产褥期常见病之一,以遍身酸痛、肢体麻木为主要症状,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会转为慢性,甚至产生痿痹等后遗症。本病患者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西医无对应病名,主要对症治疗,常用激素、解热镇痛药,可以暂时改善症状,但有停药易复发、副作用大等缺点,且影响患者哺乳,依从性不佳~([1])。中医温针灸治疗能够通经络、温阳活血,能够将艾灸的温通、温补之力从体表直达深层;汤药治疗从整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两虚型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骶髂关节炎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成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口服配合温针灸外治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温针灸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3.5%(25/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17/34),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及PRI评分治疗后同治疗前对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及PRI评分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温针灸疗法是治疗骶髂关节炎的一种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产后身痛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并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产后身痛可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妇女每逢经前、经期或经后,出现以身体疼痛为主症者,称为"经行身痛",其特点是身痛每随月经周期而发,经净后逐渐减轻,严重者则经净数日仍身痛不止,多发于行经期妇女。笔者采用温针灸结合趁痛散治疗本病40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症的效果。方法:10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及温和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入睡时间得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两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气血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SBP、DBP、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两虚型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且用药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圣愈汤治疗气血两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0例气血两虚型缓慢性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圣愈汤加味,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对照组:西药沙丁胺醇片2.4 mg口服每日3次。临床观察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效评介及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圣愈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缓慢性心律失常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能明显改善临床证候,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气血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41例。埋线组予穴位埋线疗法,针刺组予相同穴位针刺,药物组予艾司唑仑口服。各组疗效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睡眠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埋线组40例、针刺组39例、药物组38例。(2)疗程结束时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7.18%、65.7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埋线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与针刺组相当(P0.05)。随访时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61.54%、39.47%。与疗程结束时比较,各组病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埋线组明显优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又优于药物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PSQI总评分埋线组与针刺组相当(P0.05),且两者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从各项睡眠因子比较分析,埋线组与针刺组无显著差别(P0.05),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4)治疗后与随访时组内比较,各组总评分及各项睡眠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P0.05)。组间随访时比较,总评分埋线组分别明显低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与药物组相当(P0.05);从各项睡眠因子分析,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方面依然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方面也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5)治疗后与随访时组内比较,各组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各组病情均出现反复。组间治疗后比较,睡眠时间埋线组明显长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和药物组时间相当(P0.05);组间随访时比较,睡眠时间埋线组明显长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又明显长于药物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失眠症的近期及持续疗效满意,同时与传统针刺疗法或助眠药物相比,其治疗频率低、时间短,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90年以来针灸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文献,总结其选穴、归经规律,为制定针灸防治该病的规范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将纳入的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腧穴进行腧穴、经脉等方面的统计及分析。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21篇,涉及65个穴位、频次277,平均每个穴位使用4.27次。所有穴位累计使用频次由大到小依次为肾俞、足三里、曲池、大椎、命门、风池、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合谷、太冲等。按主穴、配穴分别统计使用频次,前六位分别是肾俞、足三里、脾俞、关元、大椎、三阴交,曲池、犊鼻、合谷、风池、环跳、太冲。常用经脉主要集中在膀胱经、大肠经、胆经、胃经等。结论:针灸治疗产后身痛所选穴位以肾俞、足三里、曲池、大椎、命门、风池、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合谷、太冲等最为常见,主穴可针对病因病机,起到补肾健脾、养血化瘀、祛风除寒的作用;配穴可兼顾伴随症状,起到疏经活络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美君  刘志诚  孙志 《新中医》2014,46(1):138-14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针刺组予单纯针刺治疗;温针灸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于足三里(双侧)、中脘、气海加用温灸治疗。2组均治疗3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FBS、FINS、Homa-IR、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Homa-β、ISI、HDL-C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温针灸组FBS、FINS、ISI、Homa-IR、Homa-β的改善优于针刺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与温针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具有良性调整作用,且温针灸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等相关参数方面的作用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身痛逐瘀汤与针灸并用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从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急诊科选择10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身痛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94. 00%)远比对照组(80. 00%)高,且P 0. 05。结论坐骨神经痛患者给予身痛逐瘀汤与针灸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而且还能改善其下肢疼痛情况,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