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呃逆是指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呃逆可分为一过性及连续性(顽固)两种类型,前者多可自行痊愈[1],无病理现象,后者治疗难度较大且容易引起严重后果[2]。西医认为呃逆是由膈神经、膈肌、中枢神经、迷走神经等受到一系列刺激导致的双侧或单侧膈肌出现的阵发性痉挛[3]。临床上将呃逆持续时间超过48h者称为顽固性膈肌呃逆[4]。顽固性呃逆症状易反复,难以自行缓解,给患者 相似文献
2.
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他病之兼症,呈持续或间歇性发作。其证有虚实之分,一般轻微病变较易治疗,若呃逆持续不断,则较难治。笔者近来临证采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呃逆俗称打膈,中医学称之为“打呃”,“哕症”,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一种症状。若呃逆发作频繁,症状典型,持续时间大于24h者称顽固性呃逆。外科手术后常见呃逆症状,有的反复发作,不仅使病人感到痛苦,也可继发失眠、呕吐,甚至切口进裂。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予以对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中医针灸治疗,治疗过程中结合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从而更好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综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降低了西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还对患者起到了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呃逆,俗称"打嗝",相当于西医学的膈肌痉挛。是由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不能自制病症。所渭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数周乃至数月不止,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者,多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中医临床研究》2019,(3)
目的 :观察并研究治疗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针灸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治疗的5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符合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理念,值得大力度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病证。西医认为由膈肌痉挛所致,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隙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证。轻者可持续几小时、几天、几十天,经治疗难以治愈的呃逆为顽固性呃逆,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讲话,致使患者苦不堪言。笔者自1997~2003年运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辨证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本组173例中,男121例,女52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26天。临床采用辨证分型取穴。胃寒型取内关(双)、梁门(双)、中脘、上脘、脾俞(双),除脾俞向内斜刺0.5寸外,余穴均直刺0.5~1寸,得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研究治疗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针灸的临床治疗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治疗的5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符合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理念,值得大力度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林某,男,52岁,1994年4月17日初诊。因受凉后出现呃逆不止5个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虽经维生素B6、维生素B12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及氯丙嗪25mg肌注等治疗,症状无改善。刻诊:呃逆不止,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予丁香柿蒂汤、旋复代赭汤等治疗16日,症状仍无改善。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在出现呃逆前曾受凉感冒10余日。遂取双侧内关穴行温针灸。令患者平卧,常规消毒,针刺双侧内关穴,得气后在针尾上缠绕少许蘸95%酒精的棉球并点燃施灸,火熄灭后再用酒精蘸湿针尾上棉球继续点燃,持续20min,每日1次,3日后呃逆自止。按:祖国医学认为,呃逆的病机主要… 相似文献
17.
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4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与40例西医治疗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采用针灸治疗的40例患者,治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西医治疗的40例患者,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62.5%,两组治疗效果对...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呃逆者,轻者自愈,重者呃逆频作,不由自主;虽经治疗仍呃逆连续不止,顽固者可持续数日之久,严重地影响饮食与睡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呃逆是一个病,也是一个症,多由邪气与积滞中阻,或暴怒气逆,使胃膈气失宣降所致.若针刺证治得法,多获效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顽固性呃逆患者行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8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49(100.0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6(53.06%)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呃逆患者行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呃逆现象,缓解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