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62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8年3月—2020年7月接受治疗,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给予中药组患者以活血化瘀法,共有31例患者入组;给予西药组患者传统西药米非司酮药物治疗,也有31例患者入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7,(13)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低于对照组的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疗法能够有效的减小肌瘤体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7,(1):66-6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9)和对照组(n=68)。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激素(P)水平变化、肌瘤及子宫体积大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5.51%,高于对照组76.4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激素各项指标LH、FSH、E2和P水平、肌瘤及子宫体积大小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7.25%,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子宫肌瘤瘤体缩小程度、月经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曾国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10):124-127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方辨证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3周后的临床效果、性激素水平[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0.00%(2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2、P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期异常、下腹胀痛、乳房胀痛、肛门下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16.67%(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辨证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性激素水...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发病率较高,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多为经期缩短,经量增多,甚至如注,伴有血块,淋漓不断,所以数日即可形成失血性贫血。临床扪诊可于小腹部发现凹凸不平之包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单用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3月后记录2组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大于对照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的单一症状改善情况发现,观察组除经期延长的改善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贫血、痛经、月经过多、阴道出血、腰腹胀痛等症状的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9.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和对IL-2R、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L-2R、TNF-α的水平.结果:子宫肌瘤患者IL-2R、TNF-α的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 <0.01).经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后IL-2R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正常人组水平(p<0.01),TNF-α下降至正常人组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L-2R、TNF-α水平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20)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方联合中医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活血化瘀方联合中医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29/6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50/6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活血化瘀方联合中医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给予降糖、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率高。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2 84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2 84例 ,男 14 1例 ,女 14 3例 ;年龄 14岁~ 71岁 ,以 2 0岁~ 4 0岁者居多 ;病程 12周~ 2 4年。对照组 14 1例 ,男 6 9例 ,女 72例 ;年龄 15岁~ 70岁 ,以 2 0岁~ 4 0岁者居多 ;病程 3个月~ 2 2年。诊断标准 :(1)上腹痛或不适 ;有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嘈杂、反酸等症状 ,至少持续 4周。 (2 )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未发现食管炎 ,也无…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是我们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从近30年来治疗银屑病的临证观察发现,运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静止期银屑病有很好的疗效.现将我从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应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静止期银屑病52例患者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究辨证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辨证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大大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煎剂对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柳氮磺吡啶加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煎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纤维蛋白原及晨僵情况。结果:①2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93.6%和73.9%(P〈0.05);②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案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优势,且能较快控制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