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伟菁 《光明中医》2021,36(13):2207-2209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62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8年3月—2020年7月接受治疗,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给予中药组患者以活血化瘀法,共有31例患者入组;给予西药组患者传统西药米非司酮药物治疗,也有31例患者入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低于对照组的1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疗法能够有效的减小肌瘤体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7,(1):66-6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9)和对照组(n=68)。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激素(P)水平变化、肌瘤及子宫体积大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5.51%,高于对照组76.4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激素各项指标LH、FSH、E2和P水平、肌瘤及子宫体积大小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7.25%,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子宫肌瘤瘤体缩小程度、月经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方辨证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3周后的临床效果、性激素水平[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0.00%(2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2、P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期异常、下腹胀痛、乳房胀痛、肛门下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16.67%(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辨证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性激素水...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发病率较高,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多为经期缩短,经量增多,甚至如注,伴有血块,淋漓不断,所以数日即可形成失血性贫血。临床扪诊可于小腹部发现凹凸不平之包块。  相似文献   

7.
戚文丰 《新中医》2015,47(9):136-138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单用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法中药治疗,3月后记录2组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大于对照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的单一症状改善情况发现,观察组除经期延长的改善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贫血、痛经、月经过多、阴道出血、腰腹胀痛等症状的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55-1657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和对IL-2R、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L-2R、TNF-α的水平.结果:子宫肌瘤患者IL-2R、TNF-α的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 <0.01).经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后IL-2R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正常人组水平(p<0.01),TNF-α下降至正常人组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IL-2R、TNF-α水平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方联合中医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活血化瘀方联合中医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29/6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50/6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活血化瘀方联合中医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患者47例,中医组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西医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缩小程度明显优于西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有效、安全,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常规组仅采用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法。观察2组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临床效果较好,可作为中医内科常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性肝硬化(以下简称肝硬化)临床颇为常见,治疗上一直没有理想的办法,特别是晚期肝硬化,治疗更为棘手。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疗效仍不太满意。 1972~1978年,我院共收治肝硬化病人194例,根据中医辨证均有典型的“血瘀”见证,而且其病理基础也符合现代医学对“瘀血”的认识,故选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以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给予降糖、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率高。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2 84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2 84例 ,男 14 1例 ,女 14 3例 ;年龄 14岁~ 71岁 ,以 2 0岁~ 4 0岁者居多 ;病程 12周~ 2 4年。对照组 14 1例 ,男 6 9例 ,女 72例 ;年龄 15岁~ 70岁 ,以 2 0岁~ 4 0岁者居多 ;病程 3个月~ 2 2年。诊断标准 :(1)上腹痛或不适 ;有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嘈杂、反酸等症状 ,至少持续 4周。 (2 )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未发现食管炎 ,也无…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是我们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从近30年来治疗银屑病的临证观察发现,运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静止期银屑病有很好的疗效.现将我从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应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静止期银屑病52例患者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或鼻饲。结果:治疗组总疗效、脑血肿吸收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证类间疗效相近。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脑挫裂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治疗急性期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挫裂伤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服中药后5d、10d及3月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以活血化瘀法为主的25例中药治疗组患者昏迷时间缩短、致残率降低。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治疗急性期脑挫裂伤对促进早期清醒、降低致残率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辨证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辨证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大大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煎剂对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柳氮磺吡啶加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煎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纤维蛋白原及晨僵情况。结果:①2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93.6%和73.9%(P〈0.05);②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案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优势,且能较快控制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