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9,(5)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贵州地产钩藤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方法:以贵州地产钩藤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贵州钩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过氧化氢酶在林地、荒地和钩藤基地的根区与非根区土壤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林地钩藤基地荒地;土壤磷酸酶与土壤脲酶成显著正相关,土壤磷酸酶和土壤脲酶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均表现为:林地荒地钩藤基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的活性均表现为:根区非根区。总体上来看,钩藤产地的土壤酶系统活跃,能够较好的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氧化分解,加速土壤中的能量流动、矿物质的循环。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氮、磷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及来源。结论:长期翻耕容易造成钩藤产地土壤养分含量减少,对土壤微生物的繁衍不利。研究结果可为贵州地产钩藤的高产优质栽培及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分析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产地,相同立地环境下栽培与野生,及不同生长年限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及pH的差异。结果:茅山(MS)、罗田(LT)及妙峰山(MFS)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及pH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6项指标平均值都是MS样品最低,MFS样品最高,而LT样品居中;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显著低于野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1),有效磷,pH高于野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5),有效钾没有差异(P>0.05);2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1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1),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及pH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茅山苍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较重养分缺乏胁迫,主要表现为缺钾胁迫。  相似文献   

3.
新疆伊贝母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伊贝母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有效成分含量的主导因子。方法:理化分析法进行土壤因子(pH,总盐,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新疆不同产地土壤因子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产地的土壤因子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总生物碱含量与速效钾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盐有显著正相关(P0.05);西贝母碱与9种土壤因子无明显的相关性;西贝母碱苷含量与总盐有显著正相关(P0.05);水溶性成分腺苷含量与总盐、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β-胸苷含量与全氮有显著正相关(P0.05)。上述相关分析结果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一致。伊贝母最佳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为pH 6.4~6.9,总盐2.3~5.6 g·kg~(-1),有机质118~231 g·kg~(-1),全氮5.8~11.9 g·kg~(-1),全磷0.85~1.28 g·kg~(-1),全钾10.4~29 g·kg~(-1),速效氮428~906 mg·kg~(-1),速效磷31~57 mg·kg~(-1),速效钾424~494 mg·kg~(-1)。结论:综合考虑,土壤中速效钾、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及总盐对伊贝母中有效成分的合成和积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无论选择土壤,还是生产中施肥,都应重视和合理使用速效钾、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及总盐对伊贝母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摸清党参半野生种植模式下,党参土壤理化特性及其对党参性状的影响。方法: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35个土壤剖面样品与党参样品采集点,对党参生长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的分析和党参性状的测定。结果:党参半野生种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质地为粗粉质中壤土;土壤以中性偏碱为主;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较丰富,35个剖面耕作层有机质平均60.66 g/kg、全氮平均2.99 g/kg、碱解氮平均115.46mg/kg、全磷平均0.8 g/kg、有效磷平均6.43 mg/kg、全钾平均23.69 g/kg、速效钾平均124.48 mg/kg;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等对党参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结论:半野生模式种植党参,能够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与丰富的养分,适宜优质党参生产和建立规范化党参生产基地,在生产上应增施氮、磷肥,以提高党参产量。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8)
目的:为摸清党参半野生种植模式下,党参土壤理化特性及其对党参性状的影响。方法:采取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置35个土壤剖面样品与党参样品采集点,对党参生长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的分析和党参性状的测定。结果:党参半野生种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质地为粗粉质中壤土;土壤以中性偏碱为主;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较丰富,35个剖面耕作层有机质平均60.66 g/kg、全氮平均2.99 g/kg、碱解氮平均115.46mg/kg、全磷平均0.8 g/kg、有效磷平均6.43 mg/kg、全钾平均23.69 g/kg、速效钾平均124.48 mg/kg;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等对党参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结论:半野生模式种植党参,能够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与丰富的养分,适宜优质党参生产和建立规范化党参生产基地,在生产上应增施氮、磷肥,以提高党参产量。  相似文献   

6.
刘照东  杨林林  张阳  韩梅  林红梅  杨利民 《中草药》2020,51(20):5328-5336
目的土壤是影响中药材活性成分形成和积累的重要生态因子,以11个省市自治区29个样地野生和栽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为研究材料,采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柴胡皂苷积累与土壤因子的关系,为实施土壤生态调控提高北柴胡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不同产地北柴胡柴胡皂苷a、c、d、e、f的含量;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样品的pH、有机质、电导率、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镁、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锰;通过聚类分析研究不同产地北柴胡皂苷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解释不同产地土壤因子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土壤因子与北柴胡柴胡皂苷含量的关系。结果北柴胡的柴胡皂苷测定结果显示河南禹州的柴胡皂苷含量最高,其中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分别为0.71%、0.80%。对不同产地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柴胡皂苷差异29个样地分为3类。对柴胡皂苷含量与土壤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的有机质、有效铁与各柴胡皂苷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效铜、有效镁与各柴胡皂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产地土壤主成分分析表明,得分较高的是样地9、10、11、14、19、28,这与不同产地北柴胡柴胡皂苷含量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不同产地北柴胡主要土壤指标分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有效铁含量与柴胡皂苷含量显著正相关,这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在北柴胡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铁肥等农艺措施调控北柴胡柴胡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7,(1)
目的:通过探究重庆地区撂荒多年皱皮木瓜地土壤养分与皱皮木瓜指标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皱皮木瓜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和开展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测定皱皮木瓜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皱皮木瓜种植区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撂荒多年皱皮木瓜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普遍偏低,且样地间差异显著。熊果酸与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土壤pH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氮和有效磷。齐墩果酸与有效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和pH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有效磷和速效钾相关性不显著;其中有机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pH和有效氮。回归方程系数分别为0.931和0.781,表明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可以较好地解释熊果酸含量,但不能完全用来预测齐墩果酸指标的水平。结论: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皱皮木瓜质量的重要因素,各影响因子具有协同效应,其中土壤有效氮和pH可能是影响其药材品质的土壤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主产区枳壳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为实施土壤生态调控,提高枳壳药材品质及揭示枳壳道地药材成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不同产地共计25批次枳壳样品中的柚皮苷、新橙皮苷、总黄酮、挥发油的含量及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等17种土壤因子相关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分析,解析影响枳壳有效成分含量变异的主导土壤因子。结果 土壤的pH介于4.83~8.21,整体呈弱酸性和中性的特征;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与枳壳4种有效成分最相关的土壤因子是全磷、有效态铜、有效态锌、交换性镁、有效态硫、有效磷、有效钼。主成分分析表明全氮、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有效态锌为土壤中的主要特征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影响枳壳有效成分的主导土壤因子是全磷、全氮、有效态铜、有效态锌、交换性镁、pH。结论 在枳壳的种植栽培中可以通过调节土壤中有益因子的水平,适当改良土壤质地等措施,提升枳壳药材品质。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5,(8)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野生仙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仙茅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采自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6个地方的野生仙茅生长土壤的p H和养分含量,以及各地仙茅的仙茅苷含量。结果:仙茅生长土壤呈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中下水平,速效氮缺乏。p H与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氮、速效钾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全氮与速效氮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仙茅生长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与其仙茅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仙茅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全氮、速效氮,其次是全磷、速效磷和全钾。以影响仙茅苷含量的5个因子进行聚类,仙茅的生长土壤可明显划分为4类。结论:仙茅生产中应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同时,在酸性土壤中应添加石灰调节p H值,以提高速效氮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产地野生仙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仙茅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采自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6个地方的野生仙茅生长土壤的p H和养分含量,以及各地仙茅的仙茅苷含量。结果:仙茅生长土壤呈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丰富,速效磷中下水平,速效氮缺乏。p H与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机质与全氮、速效钾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全磷有显著相关关系;全氮与速效氮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仙茅生长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与其仙茅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影响仙茅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全氮、速效氮,其次是全磷、速效磷和全钾。以影响仙茅苷含量的5个因子进行聚类,仙茅的生长土壤可明显划分为4类。结论:仙茅生产中应重视氮肥、磷肥的施用,同时,在酸性土壤中应添加石灰调节p H值,以提高速效氮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强正泽  王燕  王明伟  李成义 《中草药》2015,46(22):3409-3413
目的以甘肃不同产区栽培红芪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营养成分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与红芪中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uncan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对土壤营养成分量及红芪活性成分量进行分析。结果毛蕊异黄酮与土壤中全氮、全钾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有机质、速效磷呈正相关,与速效钾、全磷呈负相关;芒柄花素与土壤中全钾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与全氮、速效磷呈正相关,与速效钾、有机质、全磷呈负相关。结论红芪对土壤中不同营养成分具有选择性,全钾、全氮、速效磷量高的土壤适合于红芪中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素成分的累积,说明全钾、全氮、速效磷较高的土壤有利于红芪药材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阐释不同栽种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参照行业标准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平板稀释计数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结果 随栽培年限不断增加,人参(2年生除外)根区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量及丰富度均呈逐年降低趋势,土壤碱解氮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纤维素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土壤脲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他土壤养分因子呈不同程度降低趋势。分析发现,相关系数(r)≥0.2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的80.88%。结论 土壤微生物、矿质元素及酶活性等土壤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人参栽培过程中土壤微生态失衡及病原物生物量增加是人参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川芎有效成分与土壤营养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品质与产地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影响川芎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TFW-VII型土壤养分·水分综合测定仪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及硝态氮等土壤营养值,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土壤营养值与川芎有效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速效钾与川芎有效成分相关性最大,速效钾与川芎总荧光物质、藁苯内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洋川芎内酯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有机质、土壤pH、速效磷,而硝态氮与所选有效成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影响川芎有效成分的主要土壤因素是速效钾和有机质。同时通过分析还发现川芎有效成分之间、土壤营养值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由此说明土壤养分对于川芎药材品质的影响并非单因素作用,而是由协同作用来共同影响川芎药材品质。该结论可为川芎的合理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土壤理化因子与滇龙胆中药有效成分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采集大理市、保山市、临沧市和毕节市4个产地7个样点滇龙胆植株及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因子、滇龙胆中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当药苷、马钱苷酸)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pH、全钾、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獐牙菜苦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呈极显著正相关;当药苷含量与全钾和多酚氧化酶呈显著正相关;马钱苷酸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龙胆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全钾、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影响獐牙菜苦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多酚氧化酶、全磷等;影响当药苷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有机质、脲酶;影响马钱苷酸含量的主导土壤因子为pH、多酚氧化酶。结论 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滇龙胆中药品质的重要因素,且各土壤因子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党参中4种功效成分的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为实施土壤生态调控,提高党参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不同产地共计24批次党参样品中的党参炔苷、苍术内酯Ⅲ、醇浸出物和党参多糖的含量及土壤肥力、16种土壤相关因子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寻找影响党参化学成分含量变异的关键土壤因子。结果 陇西党参所含有的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含量均为最高,而党参多糖含量最高的地区为壶关。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与党参炔苷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1),有机质、pH、有效态锰和有效态锌与党参炔苷含量之间呈明显相关性(P<0.05),pH与苍术内酯Ⅲ含量间呈明显相关性(P<0.05);全钾与醇浸出物和党参多糖含量间呈显著相关性(P<0.01),而有效态锌则与醇浸出物和党参多糖含量均呈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产地土壤主成分分析表明,得分较高的样地是平顺、壶关、陇西,这与不同产地党参多糖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党参栽培中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有机质水平,增施特定营养元素肥料等农艺措施来调控党参功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杜仲药材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杜仲皮和叶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产地差异性的主要环境因子. 方法: 利用HPLC同时测定10个产地10年生杜仲皮和叶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流动相分别为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25 min,5%~13%A;25~45 min,13%~15%A;45~80 min,15%~21%A),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20 min,5%~12%A;20~35 min,12%~13%A;35~45 min,13%~19%A;45~65 min,19%~25%A),检测波长均为210 nm.检测杜仲生长地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pH,获得土壤因子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4种有效成分与气候及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10个产地同一生长年限杜仲皮、叶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最高气温对4种成分在杜仲不同组织中的影响较大. 结论: 杜仲不同组织部位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明确了主导环境因子,为合理施肥及环境调控来提高杜仲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提供参考,为杜仲的适宜种植区选择及其道地性产生原因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窝儿七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测定窝儿七产地土壤因子的含量,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不同产地窝儿七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土壤因子的含量进行偏相关系数分析,筛选影响窝儿七有效成分的主导土壤因子。方法:HPLC法,常规土壤测定法,偏相关分析法。结果:窝儿七中总木质素含量与速效氮呈显著负相关性,与速效钾、pH呈正相关性;总黄酮、槲皮素的 含量与锌、铜呈显著地负相关性;鬼臼毒素的含量与全氮、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与速效氮、铁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山奈素的含量与土壤中pH呈显著地负相关性,与全磷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窝儿七的有效成分与土壤中的氮、钾、铁、 铜、锌、pH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广东从化猴耳环栽培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基地4个坡向0~20cm和20~40cm的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状测定和分析,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台评价。结果:土壤pH偏低,有机质含量贫乏,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低。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较低,矿质元素含量偏低。东坡和西坡的有效氮,有效钾与有机质含量比南坡和北坡高。结论:所有样品的土壤综合肥力系数均低于0.9,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川芎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丰缺状况。方法:测定成都平原33个乡镇173个土壤样品pH,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铁,分光光度法测定色度,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养分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相关性。结果:川芎主产区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分布均呈现中等程度(25%块基比75%)的空间自相关性,受土壤类型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其高值区域分别分布在眉山东北部和彭州-什邡一带。川芎主产区土壤的酸碱度基本适宜(pH=5.77);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平均值分别为2.18 g·kg~(-1)和72.07 mg·kg~(-1)。除邛崃和绵竹外,川芎其他产区的速效钾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100 mg·kg~(-1)),占总样品的18.50%。除眉山外,川芎其他产区的有效锰均存在不同程度缺乏(5 mg·kg~(-1)),占总样品的14.45%。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的质量分数极高,平均值分别为5.82、8.83、371.33 mg·kg~(-1)。土壤色度L值与全氮、有效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色度a、b值与有效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川芎主产区全氮、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含量丰富,而速效钾、有效锰存在不同程度缺乏。7个营养元素的空间自相关性均较低,其质量分数的变异度较大,提示施肥等人为因素对川芎产地土壤养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滇重楼总皂苷含量和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滇重楼总皂苷含量和AM菌根侵染率与根际土壤性质的相关研究和通径分析,探讨土壤因子在滇重楼品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25个主要分布区滇重楼根茎总皂苷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根系AM菌根侵染率,并应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滇重楼总皂苷含量和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在自然条件下,滇重楼根系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侵染率在36.41%~83.37%.总皂苷与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AM菌根侵染率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滇重楼总皂苷含量主要受其根际土壤碱解氮的影响,其次为土壤有机质和脲酶活性.而菌根侵染率主要受土壤pH制约,其次为碱解氮、脲酶活性和速效磷.结论:滇重楼品质形成与土壤因子密切相关,通径分析更能反映土壤因子对滇重楼总皂苷含量和菌根侵染率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