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Lysholm评分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激光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熨背散热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侧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熨背散热敷,对照组仅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标(VAS)、Lysholm’s膝关节评分,以及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VAS、Lysholm’s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膝关节液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熨背散热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症状积分、LKS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予针刀治疗,Ⅱ组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Ⅲ组予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优于Ⅰ组、Ⅱ组(P0.05);Ⅲ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尤其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小针刀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铍针松解术联合手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铍针松解(每周治疗1次)联合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治疗1次),治疗及观察周期共为5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3、5周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VAS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治疗5周后观察组局部压痛值、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铍针联合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但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不及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5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和对照组(口服塞来西布)。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VAS膝关节疼痛评分、L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差异。结论: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K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束悗治疗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KOA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束悗治疗后注射液玻璃酸钠,对照组单纯注射玻璃酸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疗效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论:观察组患者疗效(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65.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束悗治疗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符合标准的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进行膝关节疼痛评估,Lysholm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并在治疗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骨性关节炎中疾病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K/L分级为Ⅰ~Ⅲ级的KOA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骨四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而治疗组给予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患者所接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观察组加用中药湿热敷。结果:治疗2周后、5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起效快,疗效好,优于单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证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治疗组同时给予烙灸治疗,每周2次,取穴膝眼、梁丘、阳陵泉、血海、阿是穴、大杼、腰阳关。两组均5周为1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VAS)、Lysholm’s膝关节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s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两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较单纯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证膝骨性关节炎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针刀治疗,跟踪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半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分别为(92.13±4.72)分、(3.02±0.3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DOA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独活寄生通痹汤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通痹汤口服,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仅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VAS积分、KSS评分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独活寄生通痹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6,(8):1015-1016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方熏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温经通络方熏洗,6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疼痛评分(VAS)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Lequesne指数、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更加显著(P0.001)。结论:采用温经通络方熏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必来 《新中医》2016,48(10):105-107
目的:观察强筋壮骨汤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筋壮骨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月,观察2组治疗后膝关节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症状改善良好率观察组为87.80%,对照组为63.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强筋壮骨汤辅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KOA能有效减轻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日常活动能力,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静脉注射丹参川芎嗪,观察组加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ROM值均升高,但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ROM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胡建雷 《新中医》2017,49(4):62-6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改善,而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有改善,而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应用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杨昆  房芃 《河南中医》2016,(11):1878-1880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85.0%、60.0%,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小敬  杨胜武 《中医药学刊》2013,(10):2330-2332
目的:评估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外治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9月—2011年6月,门诊共收集膝关节骨性炎患者54例共70膝,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33膝行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27例37系行玻璃酸钠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根据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临床治愈率对比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2%,对照组92.5%,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薰药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和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可取的一定疗效,但中药熏药配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更好改善早期症状及巩固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陈若晨  余祖年  窦鹏 《河南中医》2013,33(1):106-107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加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采用Lysholm's 膝关节评分评定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采用(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Lysholm's膝关节评分存在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优于单纯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