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2例有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植入VVI起搏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RVS)起搏24例为实验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18例为对照组.术后1周复查心电图,术后3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观察各个起搏参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组QRS间期 (0.11±0.02)s与术前(0.10±0.01)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QRS间期(0.15±0.03)s与术前(0.10±0.02)s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LVEF、E/A比值(0.61±0.06,1.4±0.3)较术前(0.63±0.07,1.5±0.2)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对照组(0.62±0.05,1.30±0.25)较术前(0.66±0.10,1.45±0.30)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RVS起搏极大地改善了起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器,并分为RVOTS组和RVA组,进行起搏参数、术后心电图及12个月后超声下心功能测定、血浆BNP检测对比。结果手术时两组患者电极均能到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OTS比RVA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心室起搏中主动固定式电极导管和被动固定式电极导管应用结果,探讨主动固定式电极导管在右室高位间隔部(high right ventricular septum,HRVS)起搏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4例具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指征的患者,47例采用螺旋电极行HRVS起搏(主动组),27例采用翼状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组),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组电极置入即刻起搏阈值、固定次数、曝光时间均明显高于被动组,主动组即刻导线阻抗明显低于于被动组。术后1、3个月时,两组各起搏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见电极脱位。结论:使用螺旋电极行HRV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50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的形态、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LVEF、SPWMD及IVM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波间期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S组显著延长(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RV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与RVS组相比,RVA组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均P〈0.05)。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与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急性期及慢性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3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RVS组行RVS起搏,RVA组行RVA起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术后随访起搏器心室起搏率、心电图QRS波宽度、心脏功能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术中电压阈值、阻抗、感知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急性期心搏出量、心指数、每搏量及平均肺动脉楔入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内径缩短分数、左房室瓣口E峰血流速度与左房室瓣口A峰血流速度的比值、QRS波宽度及6 m 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起搏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更好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效应,长期起搏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较少,是一种更理想的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搏螺旋电极永久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安装起搏器患者,随机分成了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组及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比其起搏参数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两组间起搏参数无明显差异,6个月后流出道室间隔组心功能无明显变化,心尖部组心功能变差。结论:流出道室间隔起搏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减轻少了对起搏后心功能的损害,且起搏参数稳定、理想,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安装起搏器前后的心电图QRS波群、射血分数(EF)、二尖辩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的比值(E/A).结果: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QRS波群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QRS波群宽度都有所增加,但RVA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的QRS波宽度明显宽于RVS组患者心电图的QRS波宽度(P<0.05).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EF、E/A比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RVA组患者的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的EF、E/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与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心室室间隔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起搏Ⅰ类或Ⅱa类适应证并接受DDD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30例,其中螺旋电极组右心室室间隔(RVS)起搏及翼状电极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各15例。术前及术后第1、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及心超检查,测定QRS波时限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内相关指标的变化,了解两种不同起搏部位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DDD起搏器置入术后3月内,螺旋电极组右心室室间隔(RVS)起搏对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翼状电极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造成明显不良影响。结论:与RVS相比,RVS对心室起博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右室间隔(RVS)和右室心尖(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天长市人民医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需要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54例,随机分A组(RVS起搏,26例)和B组(RVA起搏,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起博参数、术后1个月、3月和6月心功能指标和NT-proBNP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起博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QRS时限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B组,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VA起博相比,RVS起博能够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和重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术前所测定的LVEF、SPWMD及IVM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RVA组和RV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RVOTS起搏和RVA起搏相比,使双心室开始除极时间差缩短,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安装埋藏式DDD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QRS波宽度、术前和术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结果两组患者QRS波宽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LVEDD、LVEF、LA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LVEDD、LVEF和LA的影响无差别,但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者的QRS波宽度明显较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生理性起搏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要做到生理性起搏不仅要保证房室顺序、频率适应性起搏,还应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保持心肌电-机械收缩活动的同步性(最大化近生理起搏部位的选择)。在接近正常传导束(His)处行电极起搏可以提供接近人体正常的生理性传导,由此减少双心室非同步运动带来的种种弊端,这种起搏方式称之为选择部位起搏。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作为选择性起搏的一种已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该文就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右心室的心尖部位起搏会导致心脏的正常激动收缩顺序受到影响,出现心脏组织、心脏收缩、电学重塑等能力下降,导致心力衰竭。对右心室间隔处起搏,能促使心脏取得正常心室激动顺序,促使双心室均可保持正常的收缩同步性、电激动顺序;经右心室间隔部心脏起搏能对左心房及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有效改善,促进左心室中保持足够的舒张充盈,避免出现二尖瓣返流,由此可减少对心功能、心脏血流动力学等造成影响,维护心脏正常收缩状态。近年来,随着右心室间隔部心脏起搏相关研究的不断开展,表明其可对心脏活动取得良好同步性,对于心脏疾病患者改善心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其中17例行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RVS组),18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比较研究不同起搏部位的右心室电极在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电压阈值、阻抗、感知的差异,以及手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后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的差异。并且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地进行了右心室间隔部(RVS)的电极固定,未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使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的电极植入,发生1例电极脱位,重新植入后随访3月起搏功能正常。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时心室电极的电压阈值、阻抗和感知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术中电极到位的X线曝光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样安全,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右心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的起搏及心动功能参数.方法106例安装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心尖部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进行起搏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对比.结果两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尖部起搏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心功能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6.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江红  胡冬青 《甘肃医药》2009,28(3):216-217
目的:通过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的起搏,比较其对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8例RVS与RVA起搏患者,术后随访3~5年(平均4±1.6年),分析两种不同起搏方式的心电生理学效应,对比其超声心动图心脏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RVS较RVA起搏QRS波群时限明显缩短,LVEF明显高。结论:RVS起搏更符合生理,优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左心室功能受右心室流出道(RVOT)与右心室心部起搏的影响。方法选取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或Ⅲ度)患者80例,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A组)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组(B组),各40例,对左心室功能向进行比较。依据左心室12节段达峰时间(Ts-SD)标准差,右心室内收缩不同步为>32.6 ms,A组13例,设为A 1亚组,B组19例,设为B 1亚组,≤32.6 ms A组27例,设为A 2组,B组21例,设为B 2组。结果治疗后, A 2、B 2亚组Ts-SD较术前升高(P=0.024<0.05)。治疗后,A 1亚组Ts-SD较术前降低,而B 1亚组手术前后Ts-SD无变化。结论短期内RVA和RVOT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重构均未造成影响,患者术前收缩不同步,应用RVOT可明显保障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并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分为两组,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2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40例,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并检测血浆中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对比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和NT-proBNP的动态变化。结果:到12个月随访时,RVA组病例EDV明显大于术前(P?0.05),EF明显小于术前(P?0.05),血浆NT-proBNP值明显大于术前(P?0.01);RVOT组EF值大于RVA组(P?0.05),血浆NT-proBNP值小于RVA组(P?0.01)。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的近半个世纪 ,电生理起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简单的单腔起搏到房室顺序起搏 ,再到近年对新的起搏部位的探索 ,无不体现了追求生理化的发展趋势。右心室 (rightventricle ,RV)间隔部位起搏顺应了这种要求而日益得到关注。正常窦性心律时 ,心室激动沿希氏 浦肯野系统迅速扩布 ,均匀地扩布到左、右两心室。传统的RV心尖部位起搏由于电极容易固定且相对牢固而得到推广。但明显的缺点是完全改变了心脏的激动顺序 ,当起搏时电脉冲由心尖部向室间隔逆行传导 ,而左心室 (leftventricle ,…  相似文献   

20.
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电生理起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简单的单腔起搏到房室顺序起搏,再到近年对新的起搏部位的探索,无不体现了追求生理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