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蜡疗在脑卒中所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做20分钟蜡疗后,再做40分钟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对照组32例,只给以40分钟常规康复训练,每天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上肢肢体运动功能,比单纯康复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非指导,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采用了Brunnstrom分级评定;ADL能力运用中国康复中心临床改良的Bathe1旨数量表.结果3个月后指导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出院康复指导能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出院康复指导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非指导,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全部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采用了Brunnstrom分级评定;ADL能力运用中国康复中心临床改良的Bathel指数量表,结果:3个月后指导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结论:出院康复指导能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黄莉梅  卢小莲  黄晓云  莫新贤  滕丽 《广西医学》2021,43(11):1406-1409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家庭照护者进行家庭照护培训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及160例照护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及其照护者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培训,观察组给予照护者家庭照护培训,分别于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采用脑卒中照护者综合照护能力评估问卷评价两组照护者的照护能力。结果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SS-QOL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出院前,并且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照护者的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度、照护技能、自我压力和健康管理、应对策略维度评分均高于出院前,并且观察组照护者以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照护者进行家庭照护培训,能有效提高照护者的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及照护技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随机将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41例),对照组(41例),康复组综合应用以促进技术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进行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经治疗后,Ⅳ级以上运动水平康复组由治疗前的2%上升到了34%,对照组由治疗前的2%上升到1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的治疗效果。上肢严重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功能修复,如增强肌力,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增强日常生活基本活动能力,并且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直接关系到出院后在家庭中的生活质量,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患者得到有针对的训练,早日的生活独立,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是上肢功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方法:将60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接受治疗为期8周的康复治疗,两组在入院时病程严重程度、年龄、文化程度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接受常规作业治疗结合E-LINK上肢康复训练器,使患者在肌力增强,耐力增加的基础上提高手指灵活度,且E-LINK中的E4000上肢运动控制训练系统,通过手腕、肘、肩部的主动抗阻运动来为患者提供功能性运动控制训练,在训练时该系统还能够为患者储存具体数据,康复师通过数据对其做出有目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只接受作业治疗,康复师利用Bobath和Brunstrom及PNF疗法对患者进行的肩胛带,肘、前臂及手指进行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尤以手指为主,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和生活技能训练。通过比较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Fugl-Meyer评分(FMA)。结果:患者在入院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MA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经过8周时间的作业疗法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经过8周普通的治疗训练。患者在出院时,治疗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8周对肩关节和手部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了不同的方法。通过Fugl-Meyer评分表明治疗组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早期的作业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为患者在日后进行上肢活动康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患者能够不因为上肢的功能不足从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制,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了患者的因上肢的问题影响到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脑卒中患者经康复护理后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康复组患者的FMA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康复护理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9.
10.
康复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科学、系统的康复护理程序对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减少致残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5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122例,在入院和出院时均对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1人,其中A组按脑座中康复的Brunnstrom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B组为对照组。两组均持续康复,并于1个月后再次进行评价,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提高,但是A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针对病人Brunnstrom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分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付亚力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15-1015
脑卒中患者常因脑部病变致智力和肢体运动障碍;约75%患者日常生活(ADL)能力下降。部分患者由于忽视早期或较早的功能训练而导致永久性残损,如何帮助患者康复治疗,使其回归家庭、社会,获得躯体、精神、社会和经济能力以及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是我们护理工作的艰巨任务。为此,我们对68例急性脑血管病重度偏瘫患者采取分期康复护理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世敏 《黑龙江医学》2021,45(2):134-135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150例予以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150例予以认知行为康复干预,对比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及康复自我效能感.结果:康复干预后,研究组Fugl-Meyer量表评分为(5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组外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由专人进行双盲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基础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另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2组均干预3周。比较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手功能Brotez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手功能Brotez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28.73±4.88、84.32±15.27、27.28±4.83、81.47±12.81)高于对照组(24.62±4.35、76.15±13.44、23.54±4.19、73.58±12.25)(P<0.05)。结论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可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88-90+94
目的评估强制性运动训练(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6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训练组与CIMT组。普通训练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2 h/d,每周5 d,连续3周;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训练疗法,6 h/d,5次/周,连续3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olf运动功能试验(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与日常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改善情况。结果 CIMT组患者的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评估分值和BI评估分值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值得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患者脑中卒后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的研究进展。方法选取在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中卒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他们分为4组,分别是双侧上肢训练组、镜像疗法组、虚拟现实组和音乐疗法组,比较4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康复效果。结果在经过康复治疗之后,双侧上肢训练组在双手协调能力和单侧患手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镜像疗法组在降低疼痛和肌肉张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虚拟现实组可以改善患者的指关节活动范围和手指分离运动,音乐疗法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日常活动能力康复效果较好。结论在康复训练中,应当综合运用双侧上肢训练法、镜像疗法、虚拟现实法和音乐疗法,提升康复效果,让患者更快地康复。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我们对临床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与93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脑卒中是指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的局限性或全脑性功能障碍,常遗留肢体活动障碍等,是引起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其中40%为重度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理论和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脑卒中治疗中,从临床护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完整住院病历的脑卒中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形式护理,干预组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24 h后行早期康复训练,内容为肢体活动训练,4周后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相比较,采用肢体早期康复训练后干预组的各个肢体运动功能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障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康复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萌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5):158-158
目的探讨康复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功能的评价,并对其中30例进行康复早期介入治疗,30d后再次评价。结果康复组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介入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