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晓霞 《新中医》2016,48(11):117-1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子宫腔粘连(IUA)临床疗效。方法:60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在B超监视下于宫腔镜下行IUA分解术。对照组术后口服人工周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仙子益真胶囊、仙芪益真胶囊治疗。结果:月经有效恢复率治疗组93.3%,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再粘连率治疗组10.0%,对照组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妊娠率治疗组53.3%,对照组2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UA评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配合术后中西医干预方案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配合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中风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组31例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2组34例给予基础治疗加针灸治疗,治疗组32例给予基础治疗加用中药封包及针灸治疗,疗程为1个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最显著,与对照组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组评分低于对照组1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组总有效率为67.7%,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为76.4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1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配合针灸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中药热敷+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茂南区新坡卫生院收治的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加中药热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综合(LK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75.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L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中药热敷+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于单一玻璃酸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梅花针结合针灸分期治疗风寒型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结合针灸分期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针灸分期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对称性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面部静态对称性SFG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静态对称性SF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动态对称性SFG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面部动态对称性SFG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60.00%,对照组愈显率为2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结合针灸分期治疗风寒型面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超激光、超短波治疗慢性腰腿痛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腰腿痛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超激光、超短波治疗)和观察组(100例,针灸结合超激光、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高于对照组的8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超激光、超短波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更好的达到温经通脉、消炎、止痛的目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护膜汤配合雌孕激素序贯给药对宫腔粘连(IU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I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TCRA)并在宫腔内放置节育环,对照组术后常规雌孕激素药物(戊酸雌二醇、黄体酮)序贯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补肾护膜汤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一定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4%,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护膜汤配合雌孕激素序贯给药可有效促进IUA患者TCRA术后子宫内膜生长和月经恢复,且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半年内复发率为5.77%,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确切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粘连肌肉定位诊断,观察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3例,A组采用反阿是穴-阿是穴温针灸,B组常规腧穴温针灸。通过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疗效标准等评价其疗效。结果:A组和B组的愈显率分别为55.49%和4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A组优于B组。结论:基于肌肉定位诊断温针灸反阿是-阿是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收效满意,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有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5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2),两组均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比较两组总有效率、MUNSH幸福感量表评分和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4%(14/22),通过x2检验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66,P0.05);两组治疗后MUNSH评分高于治疗前,S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UNSH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显著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6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推拿治疗,治疗组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54.2%,对照组为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部疼痛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腰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李丽芸经验方补肾化瘀方对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发生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患者42例,按照简单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TCRA联合上环术,术后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方中药,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主症评分、宫腔粘连评分、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中医整体疗效、中医主证的经量、色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U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IUA评分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内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内膜厚度比较及两组治疗前后内膜厚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方能够有效预防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再粘连,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增加月经量、改善月经色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一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药外敷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PI、VAS以及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药外敷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选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高(7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M-JOA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直腿抬高角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swestry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患者28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安慰剂中药颗粒配方联合安慰剂穴位贴敷。干预24周后比较两组症状评分、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呼吸困难指数、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AT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T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降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降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可降低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患者症状评分、CAT评分、急性发作、呼吸困难指数,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析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理疗结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起效快、疼痛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复方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独活寄生汤,比较两组总有效率、JOA评分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和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复方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腰部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取腰夹脊穴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推拿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疼痛指数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安全简单、无毒副作用、痛苦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Vitalstim电刺激,观察组在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4d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实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对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60)与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1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华康骨伤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4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20),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n=22)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效减轻了抑郁症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