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跟痛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跟骨跖面疼痛、跛行,甚者行走障碍。多为跟骨骨刺、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或萎缩、滑囊炎等引起。自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本门诊对经药物、局部注射、中频电穴等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跟痛症46例,采用跟部痛点阻滞治疗,并经1年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敏 《安徽医学》2000,21(4):28-29
目的:阐明跟痛症只是跖筋膜炎与跟骨高压症的共同症状,后二者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诊断为跟痛症的病人586例,均先采取了保守治疗,无效病例则采取跟骨钻孔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有效的586例均符合跖筋膜炎的诊断,跟骨钻孔减压才有效的18例则为跟骨高压症。结论:跟痛症应有跖膜炎与跟高症之分。且两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此外,两者间没有任何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跖筋膜的起点是跟骨跖面的全宽,在这个部位发生骨质增生,可形成横跨跟骨跖面的骨嵴,在跟骨侧面的X线片上如针形,这就是人们常讲的“骨刺”。它与跟痛症的关系很不明确。在临床工作中不可能为每例跟痛症患者,或更不可能为正常人摄X线片。患有跟痛症者有多少人,以及正常人有多少人有跟骨“骨刺”,很难得到正确答  相似文献   

4.
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 ,近年来一些作者主张将其作为一个症状看更有利于治疗 ,我们将一年中收治的 2 5例病人区分为跖腱膜炎和跟骨高压症 ,分别给予跟内侧皮神经及跖腱膜起点封闭和跟骨穿刺减压 ,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跟痛症患者共 2 5例 ,男 19例 ,女 6  相似文献   

5.
<正>跟痛症(painful heel syndrome)是临床上对站立或走路时引起足跟部周围慢性疼痛的骨科疾病的统称,可一侧或双侧发病,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2∶1~[1]。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足底部酸胀、刺痛,主要由跖腱膜炎、受伤或退行性变导致的足跟脂肪垫萎缩、跟骨骨刺、跟骨滑囊炎、神经卡压、跟骨高压症等原因引起。笔者采用独活寄生颗粒剂辨证加减治疗跟痛症89例,  相似文献   

6.
跟痛症是指各种慢性疾患引起的足跟部跖侧疼痛。常见的病因有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跟骨骨刺等。通过跖腱膜牵拉、跟骨结节处的损伤、慢性炎症、骨质增生而引起足跟部疼痛。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采用局部药物注射保守冶疗跟痛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跟痛症是足部周围疼痛疾病总称,其包括了跟骨结节周围慢性劳损所引起的多种伤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尤其为中老年患者为著。我们通过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对48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治疗观察,认为发病与跖筋膜慢性损伤及跟骨高内压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治疗术式上有所改进,可明显减少了既往久治不愈的痛苦,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选病例为单足)。男性19例,女  相似文献   

8.
小针刀治疗跟痛症37例报告青海红十字医院李兴林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症,多发病,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 ̄[1].1993年9月采用“朱氏小针刀疗法 ̄[2],治疗跟痛症3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9.
跟痛症是由一系列疾病(多数为下肢疾病)所导致的踝部、足跟部疼痛,临床多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一侧发病居多,也可表现为两侧同时发病。其发病的因素主要有:跟骨滑膜炎、足底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垫病变、跟骨骨刺及组织对神经的卡压等[1]。中医方面,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在其著作《诸病源候论》中,将足跟痛称为"脚跟颓",其书所述:"脚跟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跟颓。"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则将此称作"足跟痛"。足跟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可分为三类: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及肝肾亏虚型。本文通过归纳整合了近10年来单纯针刀治疗或配合封闭、中药、手法、激光等其他疗法治疗跟痛症的文献,了解针刀疗法对治疗跟痛症的研究进展,分析其疗效,并总结针刀疗法的优劣,从而不断完善它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神经封闭法治疗跟痛症蓝晓军新疆钢铁公司医院骨科(830022)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一侧或双侧同时痛,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作者采用神经封闭方法治疗跟痛症52例73足,效果满意。本...  相似文献   

11.
陆斌  毛鹏  赵新生 《北京医学》2013,35(4):309-310
跟痛症是疼痛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中根骨跖下面痛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以跖筋膜炎和跟下脂肪垫炎最为多见.对我科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门诊90例跟痛症患者分别采用药物痛点注射法、物理治疗法、O3注射疗法3种不同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为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跟痛症患者.男63例,女27例;年龄39~73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临床表现:根骨结节下方疼痛,晨起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时间长时疼痛又加重.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下方及足跟周围有压痛.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跟下及足心疼痛.本组90例中伴有跟底肿胀48例.患者均常规行患足正侧位片检查,其中侧位片53例有根骨结节前角骨刺形成.  相似文献   

12.
跟痛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在农村尤为多见。仅1998年我们采用封闭加药饼灸治疗跟痛症56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经治的56例均为得到随访的门诊病人,男9例.女47例;40岁以上51例.病程1周至3年不等。临床表现为足跟痛,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与跖筋膜附着处或足跟处有1~4个压痛点,重者,晨起或久坐、站立时足跟不敢着地,步履艰难。56例均行跟骨正侧位摄片检查,共计64个跟骨,伴足底肿胀11例.其中48个跟骨有骨刺形成。痛点封闭:用地塞米松sing.压痛点多可用IOmp,256利多卡因l~Zml.严格消毒后在压痛点进针深达筋膜,出针后5分钟…  相似文献   

13.
足跟痛是一种临床症状,是指由多种疾患所引起的足跟部的急慢性疼痛。可见于跖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止点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跟骨内压增高症等多种疾病。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刀二步治疗法,即松解应力点与神经卡压点治疗跟痛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综合手术治疗跟痛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0月对63例跟痛症患者采取跟骨刺骨切除、选择性胫后神经跟骨下支切断同时跖腱膜松解综合治疗跟痛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跟痛症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病症,引起跟痛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见于跖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止点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垫炎等多种疾病,治疗较为困难.自2000年2月至2007年6月以来,作者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跟痛症4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跟痛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宾尧 《中国医刊》2005,40(11):7-9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部包括跟后、跟跖、跟内和跟外侧急、慢性疼痛.跟痛症是一个症状性名称.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2:1.特别是男性肥胖者及运动员,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针刀微创切割跖腱膜法在治疗骨刺性跟痛症中的疗效。方法:局麻下用4号针刀切割附着在跟骨骨刺上的跖腱膜,配合术后手法推压以达韧带纤维更多的脱离骨刺。结果:1次治愈56例,2次治愈30例,本组单足治愈率:75%。结论:针刀切割跖腱膜法治疗骨刺性跟痛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跟痛症俗称足跟痛。为跟骨跖面多种组织慢性损伤所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足跟跖面疼痛,步行或站立时加重.局部无红肿.跟骨跖面内侧有一局限性压痛点,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底面结节前缘有大小不等的骨刺。西医治疗多用痛点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配合鞋内放置橡皮或海绵足跟垫.这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甚理想。近几年来,笔者运用棍棒按摩法配合三粒散外治本症,收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831-831
足跟痛,也称跟痛症,通常是趾跟骨跖下面局限性疼痛,是一组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是临床常见足部疾病之一,多见于40岁~60岁的中老年人,体型肥胖更易患此病。它包括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跟滑囊炎、跟骨骨刺等。本病起病缓慢,少数可急性发作,多发于一侧,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以行走、站立时明显,部分患者踏地时局部有刺痛感,  相似文献   

20.
杨智 《河北医学》1996,2(5):462-463
跟骨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301900)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骨科杨智跟骨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其病因很多。临床常见的病例多为用足走路过多,跖筋膜劳损造成跟骨内压力增高所致。此病如不及时治疗,可日益加重,最后严重影响功能。临床上对跟痛症治疗方法很多,例如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