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狼毒历代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狼毒历代本草的考证,证实瑞香科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根应为历代本草中狼毒药用的主流品种.而目前在众多本草中当作狼毒记述并广为使用的大戟科的月腺大戟Euphorbia ebiacteolata Hayata.和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为狼毒的混淆品.  相似文献   

2.
对中药狼毒进行了本草考证,认为瑞香狼毒为历代本草记载的正品狼毒;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应与瑞香狼毒区别列为大戟狼毒(或闾茹和草闾茹)较合适。  相似文献   

3.
狼毒考证集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临床有关狼毒的使用颇为混乱,狼毒同名异物品主要有瑞香科、大戟科、天南星、科毛茛科等植物;《本经》中蘆茹和草蘆茹两药如今却已消失。虽然发现并指出该问题的文献数量已是不少,然而影响却不甚大,今就历代本草专著及先贤已发表的论文为参考,经考证集纂最后得出结论,狼毒正品应为瑞香狼毒,大戟科的狼毒大戟即是蘆茹,大戟科之月腺大戟即是已经消失的草蘆茹,其他科属均可视为伪品。  相似文献   

4.
通过本草考证,作者认为狠毒的正品应为瑞香科的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的根。而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作为狼毒使用的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fischerianaSteud.和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Hayata的根则是历代本草中所记载的茹及草茹。  相似文献   

5.
中药狼毒及其混淆品苘茹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本草考证,作者认为狼毒的正品应为瑞香科的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根。而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作为狼毒使用的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和月腺大戟E.ebracteolaa Hayata的根则是历代本草中所记载的Lu茹及草Lu如。  相似文献   

6.
大戟狼毒对小鼠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戟狼毒又名猫眼花根和东北狼毒,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药用部分为本品之根,其主要成分为皂甙、强心甙、甾醇、酚类和鞣质。据中医文献记载,大戟狼毒苦辛平,有毒,具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可疗肋下积癖和治痰饮癥瘕,晚近有采用此药治疗结核、皮肤病而获良效的。但是.对于大戟狼毒的抗癌作用尚未见系统报导,近年来,我们曾对此进行了多次实验观察,发现该药确有较高的抑瘤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戟、京大戟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本草古籍中所载的大戟药用来源繁多,本草研究表明,历代所用主流品种即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ceae pekinensis Rupr.,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红大戟为茜草科植物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此为晚近出现的新兴品种.从产地考证可知,其药用历史以江苏、安徽、山西等地比较悠久,这与现时京大戟的主产区相符.江苏、安徽应该是京大戟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梳理紫草药用品种变迁,正本清源,并分析其现在药用品种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紫草在不同时期的用药基原进行考证,对古今历代本草及其药图中所记载的本草进行对照,并结合含量测定结果对紫草当前市场供应品种进行调研;结果:历代本草中所记录的正品本草与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或Arnebia guttata Bunge有所差异;结论:根据紫草药用品种的变迁规律,应结合不同基原紫草的资源分布、成分等情况,对紫草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月腺大戟和狼毒大戟体外抗肿瘤药理活性,为狼毒质量标准制订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方法:乙醇超声提取月腺大戟和狼毒大戟,取其浸膏配制成合适浓度为受试物,选取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通过观察给药后肿瘤细胞外观改变、MTT法定量检测其IC50及细胞计数检测药物作用对肿瘤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综合评价月腺大戟和狼毒大戟体外抗肿瘤药理活性。结果:月腺大戟作用于BEL-7402细胞48 h后,对BEL-7402细胞的IC50为90.0μg/mL;狼毒大戟对BEL-7402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在作用48 h后,对BEL-7402细胞的IC50为24.8μg/mL;月腺大戟和狼毒大戟同一浓度75μg/mL对BEL-7402细胞杀伤率分别为34.4%和50%,观测时间96 h计算其倍增时间(TD值)分别为18.0 h(空白对照为16.7 h)及26.6 h(空白对照为16.3 h)。结论:月腺大戟和狼毒大戟对BEL-7402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相差甚远,月腺大戟对BEL-7402细胞无明显体外细胞毒作用,狼毒大戟对BEL-7402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是一类很有...  相似文献   

10.
瑞香狼毒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亚杰  徐小玲  李冬生  李红梅 《中成药》2008,30(7):1035-1038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为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又名红狼毒、棉大戟、断肠草等,为中药狼毒之正品,有毒,用药部位为根,性味苦平,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蒙古和朝鲜等国,在我国青海、甘肃、陕西、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资源丰富。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具有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等活性,最新研究还发现其具有抑菌、杀虫和抗癫痫作用,特别是抗HIV病毒作用。对瑞香狼毒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瑞香狼毒药用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为指标,评价21批狼毒商品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1批月腺大戟或狼毒大戟来源的狼毒药材中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Agilent 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238nm紫外线检测。结果岩大戟内酯B在2.125~27.2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9),按干燥品计算21批狼毒药材中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为0.00910%~0.04161%,其中狼毒大戟中的岩大戟内酯B的含量高于月腺大戟。结论岩大戟内酯B可作为狼毒药材鉴定和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研究结果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药用枸杞的名称、品种、性味及功效等进行考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枸杞提供文献依据。方法:立足传统本草文献进行梳理和校对,并同《中国植物志》及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进行古今对照。结果:梳理清楚了枸杞的名称、品种、性味及功效。结论:枸杞产地经历了由河北、江苏逐渐向陕西、甘肃等地的变迁,最终形成了以宁夏为道地产区的稳定状态;古时药用枸杞的品种由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逐步变为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枸杞子同枸杞根(地骨皮)的功效自唐代开始就有区别,至《本草纲目》变得完全清晰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枸杞子功效中的"内热消渴"在传统本草文献中为地骨皮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74-977
目的:款冬花药用自《神农本草经》开始就有记载,对其进行本草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现代文献,从其基原考证、产地变迁等方面对款冬花的药用进行考查。结果:款冬花药材的主产区和道地产区曾有较大变迁,款冬花主要产地或道地产区有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结论:自宋代以来,款冬花的药材品种来源和道地产区与当今用药大致相同,为发掘或扩大药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古族药狼毒炮制减毒药性理论的科学性,了解其炮制前后药效变化,并建立各样品中岩大戟内酯B和狼毒乙素含量测定的RP-HPLC。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比较蒙古族药狼毒炮制前后的成分差异;通过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泻下作用比较炮制对该药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利用RP-HPLC测定蒙古族药狼毒及其炮制品中岩大戟内酯B和狼毒乙素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0.1%冰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40%A;5~10 min,40%~50%A;10~30 min,50%~55%A;30~40 min,55%~60%A;40~45 min,60%~70%A),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与生品相比,蒙古族药狼毒在炮制后奶制品、诃子汤制品、酒制品中分别有30,20,21个峰的含量降低。狼毒生品及奶、酒、诃子汤制品粉末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694,3.642,3.461,4.309 g·kg~(-1)。药效试验表明药物粉末给药剂量为0.53,0.133 g·kg~(-1)时,狼毒生品及其各炮制品均能明显提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狼毒中狼毒乙素和岩大戟内酯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 12~1.202 4,0.060 72~1.214 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7.55%(RSD 4.7%)和103.03%(RSD 3.6%)。结论:蒙古族药狼毒不同方法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含量会不同程度降低,进而可能会降低部分刺激性成分含量或使其转化为毒性较小成分,从而降低了其毒性。蒙古族药狼毒炮制后的粉末较未经炮制的粉末毒性降低,炮制后对该药材的泻下作用无影响,即炮制可减毒保效。狼毒炮制机制可能与炮制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有关。建立的HPLC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蒙古族药狼毒及其炮制品中岩大戟内B和狼毒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金粟兰科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历代本草记载金粟兰科植物多品种可供药用,尤其是该科中的草珊瑚毒性最小,属无毒级,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之功。该文基于本草学理论,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从金粟兰科植物的药用历史、在我国的本草地理学分布特点、本草生态学特点、标准收录情况以及现代毒理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阐述金粟兰科植物选药的科学性,以期为金粟兰科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小鼠腹腔注射(ip)狼毒大戟乙醇提物表观体内残留量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 liss法评定狼毒大戟醇提物的急性毒性,求出其腹腔注射和灌胃(ig)两种给药途径的LD50值,根据ip的"对数剂量-死亡机率单位"直线(D-P直线)求出其LD90值,取小鼠120只,按性别、体重组间一致原则分为6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ip药物,剂量为1/2 LD90,体积为0.5 m l/只,每组小鼠给药2次,按1,2,4,8,24,48 h顺序设置各组给药间隔,连续观察7 d,根据每组小鼠累积死亡数计算狼毒大戟表观体内残留量药动学参数。结果狼毒大戟醇提物ip给药LD50为130.39 mg·kg-1(95%的可信限为118.9~144.62 mg·kg-1);体内代谢过程属二房室模型;主要表观药动学参数如下:α为0.315 h-1,β为0.01 h-1,K21为0.057 h-1,K10为0.055 h-1,K12为0.212 h-1,T1/2(α)为2.2 h,T1/2(β)为69.5 h,T1/2(K21)为12.06 h,T1/2(K10)为12.7 h,T1/2(K12)为3.26 h;狼毒大戟醇提物ig给药LD50为3.53 g·kg-1(95%的可信限为3.19~3.91 g·kg-1);F值(ipLD50/igLD50)约为:0.04。结论该方法适合狼毒大戟体内残留量药代动力学评价;狼毒大戟醇提物体内代谢半衰期很长,可能在体内重要器官有蓄积,用药时要考虑其在体内的蓄积毒性,测定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狼毒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狼毒3个品种瑞香狼毒、大戟狼毒及月腺大戟生品及其炮制品醋狼毒、酒制狼毒、奶制狼毒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提出使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液质及气质联用等分析方法对狼毒药材和炮制品进行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为科学全面制定狼毒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利于控制狼毒药材与炮制品的质量,保证狼毒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药狼毒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的干燥根,主要含有萜类、鞣质、苯乙酮类、植物甾醇类、挥发油、糖类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白血病、抗菌、抗病毒、抗痛风、杀虫和抗氧化等作用。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狼毒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狼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毒性中药狼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毒性中药狼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化学、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进行定性鉴别,以液相色谱及液相/质谱法测定含量。结果:狼毒大戟中月腺大戟乙素含量为0.01%w/w,月腺大戟中月腺大戟乙素含量范围为0.01%~0.02%w/w,均未检出瑞香内酯、狼毒色原酮和新狼毒素A。瑞香狼毒中瑞香内酯、狼毒色原酮及新狼毒素A等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57%~2.12%w/w、0.86%~1.6%w/w及0.45%~0.96%w/w,但未检出含月腺大戟乙素成分。结论:各法能用于常规检测狼毒属植物。  相似文献   

20.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裴月湖  韩冰  冯宝民  华会明 《中草药》2002,33(7):591-592
目的 研究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heriana的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分离,采用化学性质分析及NMR数据解析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2个酚酸性成分,分别鉴定为狼毒乙素(Ⅰ)和没食子酸(Ⅱ)。结论 这2个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狼毒大戟中狼毒乙素的分离推翻了狼毒乙是月腺大戟中的特征化学成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