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主要探讨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友谊质量问卷对某市一所小学3~6年级187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孤独感水平在性别(t=2.523,P0.05)、年级(F=2.924,P0.05)、是否独生子女(t=-2.554,P0.05)和生源地上(t=-2.534,P0.05)存在显著差异;儿童积极友谊在性别上(t=-4.002,P0.01)存在显著差异,而儿童积极友谊与消极友谊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儿童孤独感与友谊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352,P0.01),即儿童孤独感程度越高,友谊关系质量越低;儿童孤独感程度越低,友谊关系质量越高。结论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伴接纳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5)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在留守儿童依恋模式对自尊水平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自尊量表,对220名留守儿童及89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3.18,-2.36;P0.05),自尊量表得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t=2.45,3.22,3.52,2.82;P0.05);②留守儿童依恋回避与自尊水平、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呈负性相关(r=-0.23,-0.29,-0.35;P0.05),自尊水平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r=0.31,0.30;P0.05);③留守儿童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在留守儿童依恋回避和自尊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留守儿童具有不安全依恋、低自尊及社会支持欠缺的特征,留守儿童依恋模式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对自尊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中期同伴侵害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策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对1467名3-5年级学生施测修订版班级戏剧量表(RCP)、儿童自我觉知量表(HSPPC)以及自评应对策略量表(SCS),并借助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考察同伴侵害与自尊的关系,以及应对策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1在同伴侵害、自尊和应对策略上,年级和性别的主效应均显著,而交互作用不显著。2同伴侵害与自尊、趋近应对策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12,而与回避应对策略的相关系数为0.17;趋近应对策略与自尊的相关系数为0.33,而回避应对策略与自尊的相关系数为-0.10。3应对策略中介模型的拟合度良好,χ2/df=3.82,RMSEA=0.04,RMR=0.02,GFI=1.00,AGFI=0.99,NFI=0.98,CFI=0.99,IFI=0.99。应对策略在同伴侵害与自尊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0%。结论:同伴侵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儿童的应对策略来改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亲子沟通在留守儿童情绪表达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情绪表达性量表、孤独感量表、青少年亲子沟通问卷对481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情绪表达(r=-0.248,P<0.01)、亲子沟通(r=-0.276,P<0.01)与孤独感呈负相关.②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尊在大学生焦虑、孤独感与总体幸福感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随机选取520名大学生,采用总体幸福感问卷(GWB)、孤独感量表(UCLA)、自尊量表(SES)以及特质焦虑量表(STAI)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与孤独感(r=-0.72)、特质焦虑(r=-0.75)呈显著负相关与自尊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自尊与孤独感(r=-0.56)、特质焦虑(r=-0.58)呈显著负相关;②自尊在焦虑、孤独感和总体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结论自尊可以部分调节大学生在体验到负面情绪时对幸福感产生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手机由单一的通信设备发展成为集通信、游戏、照相、视频和音乐播放、支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移动终端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群体中尤其普遍,在享受手机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出现成瘾的现象,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韩登亮和齐志斐~([1])将手机成瘾症界定为: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 相似文献
7.
209名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的关系.方法:在本项横断面研究,用方便取样在河南省南阳市一所普通小学随机抽取的二、四、六年级的209名学生,年龄7~12岁.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同伴提名法进行施测,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1)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得分存在着年级差异,二年级得分最高(34.6±10.7),其次是四年级(27.6±7.6),六年级得分最低(24.7±9.1);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30.8±10.0)vs.(25.8±8.7),P<0.001].(2)不同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儿童的孤独感存在差异,双高组(21.6±8.9)、高低组(19.8±8.0)的孤独感得分均低于双低组(39.8±11.O)(均P<0.05).(3)同伴接纳和积极友谊质量各自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51,-0.18;P<0.001),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04.结论:小学儿童的友谊质量、同伴接纳能够预测孤独感;可通过改善儿童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来对群体地位不利儿童的消极情绪体验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6)
目的:探讨留守烦恼认知评价在隔代亲合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留守类别差异。方法:采用隔代亲合量表、留守烦恼的认知评价量表和抑郁量表对595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隔代亲合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积极认知评价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消极认知评价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2留守烦恼的积极/消极认知评价在隔代亲合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留守烦恼认知评价的中介作用在双亲外出儿童与父亲外出儿童中存在差异。结论:隔代亲合是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重要资源:隔代亲合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儿童的抑郁,而且还能通过增加其积极认知评价和降低其消极认知评价来降低儿童的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自尊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314名流动儿童进行施测。结果:1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其同伴关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2.54,P=0.05),老家身份认同对其同伴关系没有显著预测作用(t=1.23,P=0.22);2流动儿童自尊对其同伴关系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9.84,P=0.000);3自尊在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自尊在流动儿童城市身份认同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城市身份认同通过自尊影响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与不同宽恕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在自尊与不同宽恕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以446名初二学生为被试进行测量。结果:1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和不同宽恕之间均显著正相关,但自尊与宽恕自己比自尊与宽恕他人有更高的相关;2同伴接纳在自尊水平和宽恕自己、总的宽恕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自尊水平和宽恕他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对于不同的宽恕对象,自尊和同伴接纳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同性恋者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498名同性恋者进行调查,探讨同性恋者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并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1)社会支持与同性恋者的孤独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对同性恋者的孤独感有直接的影响。(2)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自尊及同性恋者的孤独感三者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自卑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孤独、自卑等问题,但少有研究涉及留守儿童的孤独与自卑关系。本文调查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并分析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儿童同伴接纳训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童早期的班级中大约10%~24%的儿童被鉴定为受欢迎的,10%~22%的儿童被拒绝,12%~20%的被忽视。剩下的儿童处于平均受欢迎水平。被忽视或被拒绝的儿童都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玩伴。5年的纵向研究表明,一些儿童的受欢迎程度一直都保持较高的水平,不受欢迎的儿童持续被其同伴拒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4)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在依恋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3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192名和非留守儿童86名,采用亲密关系量表(ECR)、社会支持量表(SSRS)、应付方式问卷(CSQ)以对依恋、社会支持、应付方式进行测评。结果:①ECR量表中留守儿童依恋焦虑及回避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t=-2.357,-2.869;P0.05);SSRS量表中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得分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z=-2.808,-3.235,-2.776;P0.01);在CSQ量表中,留守儿童在求助这个因子上低于非留守儿童(z=-1.970,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留守儿童依恋回避与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求助、解决问题存在负相关(r=-0.252,-0.379,-0.363,-0.234;P0.01),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与求助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6,0.521;P0.01),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与解决问题存在显著正相关(r=0.272,0.351;P0.01);③留守儿童主观支持在依恋回避与求助及解决问题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对支持的利用度在依恋回避与求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结论:①留守儿童表现为高回避、高焦虑的不安全的依恋特征,缺乏社会支持,较少采取成熟型应付方式;②留守儿童依恋模式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应付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高师生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28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两两显著相关(r=0.12~0.38,P<0.05);②回归分析表明,自尊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不完全中介。Sobel检验表明,自尊的中介效应显著(Z=-3.85,P<0.01)。结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尊在高师生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连云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
目的:探讨社会关系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农村小学3-5年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①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伴拒绝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亲子依恋、同伴喜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②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亲子依恋、同伴拒绝与其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P<0.05);③留守儿童的教师接纳、同伴拒绝、父子依恋共同预测孤独感,解释率为41%。结论:三种社会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考虑完美主义的积极成分对消极成分与抑郁间关系调节效应的情况下,探讨自尊在完美主义的消极成分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自尊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对488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用SPSS 12.0和Lisrel 8.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整合模型中高标准调节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自尊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在控制了高标准对差异和抑郁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的情况下,自尊仍然部分中介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大学生亲子亲和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并探讨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亲和问卷、孤独感量表(UCLA)、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对33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1)亲子亲和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显著正相关(r_(母亲)=0.11,r父亲=0.12;P0.05),扩散状态显著负相关(r_(母亲)=-0.18,P0.01;r父亲=-0.11,P0.05);(2)亲子亲和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r_(母亲)=-0.33,r_(父亲)=-0.30;P0.01);(3)孤独感与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显著负相关(r=-0.22,P0.01),与延缓(r=0.15,P0.01)、早闭(r=0.20,P0.01)、扩散(r=0.18,P0.01)显著正相关;(4)孤独感在亲子亲和与同一性获得状态、扩散状态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亲子亲和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有效保护因子,且孤独感是两者关系的重要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差异与自我接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青少年现实-理想自我差异问卷和自我接纳问卷对208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心理健康和自我差异无显著相关(P0.05),但和心理健康的强迫症状(r=0.139,P0.05)、人际紧张及敏感(r=0.141,P0.05)、焦虑(r=0.138,P0.05)因子显著正相关;(2)心理健康和自我接纳之间显著负相关(r=-0.436,P0.01);(3)自我差异和自我接纳之间显著负相关(r=-0.288,P0.01);(4)在自我差异影响心理健康中的强迫症状、人际紧张及敏感和焦虑时,自我接纳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合理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四川省自贡市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与老人的孝顺期待、子女间亲子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亲子社会支持问卷对四川自贡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8.326,P<0.001);低亲子支持的农村老人孤独感显著高于中、高亲子支持的农村老人的孤独感(F=8.121,P<0.001).结论 ①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较高;②亲子社会支持对老人的孤独感体验有显著的影响,老人的亲子支持越低,孤独感越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