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是我国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75%的脑卒中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极具潜力的康复技术,与传统康复治疗方式相比具有低成本、高沉浸感、高参与度、趣味性与安全性的优点。近年来,研究聚焦VR技术在脑卒中后运动、认知功能方面的应用并且证实二者间相互影响,但机制尚未明确,VR技术有望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认知功能方面的机制以及高级运动认知的相关研究。本文就近年来VR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推广并加深VR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真实日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病患上肢功能康复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异常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为参考,共98例,采用数字标记方式分成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两组,各49例。常规组运用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技术组在常规上肢功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真实日常功能训练。比较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指标。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各项评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技术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得到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传统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是专项训练,具有明显的康复治疗局限性,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真实日常功能训练是当前使用效果较好、使用范围较广、临床实证结果较佳的一种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针对性康复治疗手段,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由于其安全、无创、方便及疗效好等特点,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中,特别是肌肉骨骼康复的骨科术后或外伤炎症康复当中,而相比之下,ESWT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较少。神经系统疾患中的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脑卒中后遗留的功能障碍,给无数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把体外冲击波应用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本文对其近十年的相关临床应用进行统合、对比及分析,希望能为未来的脑卒中康复提供新的思路与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已较多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我们通过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救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平衡康复训练,观察组传统平衡康复训练加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评分、ADL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康复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效果显著,患者平衡功能和ADL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对老年人预防跌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导致患者的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MOTOmed运动训练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脑卒中后的功能康复,我们应用MOTOmed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入选标准:(1)初发病例;(2)病程<3个月;(3)一侧肢体功能障碍;(4)生命体征平稳;(5)有较好康复欲望和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165-168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目前新兴的康复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其对于帕金森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帕金森病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利于今后虚拟现实技术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脑卒中后的足内翻和(或)下垂是导致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方法也在不断丰富,步行训练、运动疗法、电刺激、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踝足矫形器等通过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步行速度、增强核心肌力、加强中枢反馈、调整足底力学结构来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保证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回归家庭。多种康复技术相结合,兼以个体化的精准康复将是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NIHSS、VFSS、SSA、SWAL-QO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患者神经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开展脑卒中后电刺激康复治疗的研究是今后神经康复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患者常伴有多种功能障碍,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脑卒中后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高,而膈肌功能障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等。本文对脑卒中后膈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着重阐述脑卒中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产生原因、膈肌功能训练,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维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康法是基于头穴丛刺治疗脑源性疾病的优势与现代康复技术(Bobath法、运动再学习等)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包括"三期六阶段"的康复治疗新方案。在临床中已经取得满意的效果,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的结合,弥补了针灸治疗在神经康复学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新型颅外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抑郁症、脑卒中或脑卒中引起的各类功能障碍,改善抑郁症状,促进脑功能康复。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科分会讨论并形成《重复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上海专家共识》,以进一步普及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4.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通过对大脑施加脉冲磁场,引起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及神经电活动.近年来TMS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语言、吞咽、认知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和治疗中,是脑调控研究的一大热点.然而TMS作用于脑卒中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虚拟现实康复机器人组(实验组)和康复机器人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验组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而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的康复机器人训练,均为30min/次,5次/周,共进行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评定表(FMA-LE)、10m步行能力测试(10MW),起立-步行测试(TUG)和6分钟步行能力测试(6MWT)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FMA下肢评分、10MW、TUG和6MW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除FMA下肢评分外,其它各项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脑卒中幸存者中60%~80%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很多,有的疗效较好,有的尚在探讨中。现就国内外在肢体功能障碍的循证康复治疗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主要的功能障碍是运动功能障碍,及其引起的日常生活能力的低下.我们应用促通技术结合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对6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8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卒中单元护理干预的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的手功能障碍的康复历来为偏瘫康复中的难点.本研究对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治疗偏瘫后手手功能障碍的近期疗效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20.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相比于下肢,上肢功能障碍病程长,治愈难度大,恢复速度慢,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上肢功能障碍包含肩部、肘部以及手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常表现为上肢疼痛、肌张力增高、肌力和感觉减弱、手不能完成精细动作等临床症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动了康复治疗学的发展,新康复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恢复的希望。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近5年来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最前沿康复技术进行了回顾性对比研究,通过概述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康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