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1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5例给予综合护理,并早期进行功能练习,使用静脉血栓泵,穿弹力袜,口服、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抗凝药物及中药制剂;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护理,未采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6例,发生率8%;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2例,发生率17%,2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菁  林贇  饶萍萍  林莉 《光明中医》2021,36(3):468-470
目的 分析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中医护理干预,连续30天。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静脉血栓形成,分别在术后3天、5天、7天记录患肢的肿胀程度。检测术后14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术后14天用超声检测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出院前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术后5天、7天治疗组患肢肿胀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14天后,治疗组在APTT、PT、FIB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例;治疗组满意度为100%,优于对照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4.
潘竹娜 《新中医》2021,53(10):146-14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血清氧化应激值、凝血指标、股静脉血液流速、疼痛评分、全血黏度以及下肢肿胀程度和血栓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不管是内固定还是股骨头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术后常见并发症。DVT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继而皮肤青紫,严重者可引发肺栓塞,甚至导致死亡[1]。研究显示[2],骨科手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43%,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器官衰退,且合并多种疾病,身体机能差,术后需长时间卧床,增加了DVT的发生率。单纯的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该院治疗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将两组肢体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比。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37.81±1.52)cm低于对照组(40.25±1.5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36.64±2.25)d和DVT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伤口愈合时间,降低DVT出现概率,缓解患者手术后肢体的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方法,包括情志护理、按摩、合理饮食、功能锻炼、中医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5,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中医护理可有效预防DVT,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本院骨伤科8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予常规术后处理和中医治疗,并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包括按摩、功能锻炼、辨证施膳、中医健康指导和情志护理),观察预防DVT的效果。结果:83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DVT,下肢轻微肿胀,经治疗1周后痊愈。其余均未发生术后DVT。结论: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DVT中应用的效果较好,是预防术后DVT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能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常规护理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术后给予中医护理。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92%,中医护理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14%,中医护理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83.78%,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两组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90.00%、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2.50%、3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时,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其实施干预护理,以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股骨颈骨折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有效的护理预防,是减轻患者痛苦与降低DVT发病率的重要条件.我科通过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四年来均无患者发生DVT,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76%,对照组19.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71.43%。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更迅速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2-2013年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健康教育、床旁行为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等方面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DVT发生率为2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减少其发生率,并改善凝血相关指标,临床护理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施行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郑州市中医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上述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中医护理,每组50例。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00%(3/50),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00%(11/50),试验组较低(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以及生活质量对比分析,试验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较低(P<0.05),生活质量较高(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00%(41/50),试验组较高(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施行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中医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提升独立性以及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DVT形成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DVT发生率、平均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DVT发生率观察组为11.7%,对照组为2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率,缩短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6,21(8):72-73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并与以前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治疗336例病人,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下肢外展中立,将患肢抬高20°~25°,避免受压,避免过度屈髋,以促进静脉回流。治疗组25例中医护理:情志护理、推拿按摩及功能锻炼。连续治疗护理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引流血量、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治疗护理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痊愈0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3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指标护理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LT、APTT、PT值护理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在骨科下肢大型手术如骨盆骨折、髋臼骨折、股骨干骨折等中的发生率在30~60%左右[1]。老年人骨折后,由于血管内皮损伤、组织修复能力差,更易发生DVT,而一旦DVT患者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脑栓塞而危及生命,故骨科术后对DVT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在下肢骨折术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抽取60例下肢骨折术后行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PT(13.05±1.15)s、APTT(33.01±5.21)s低于对照组(13.81±1.21)s、(38.41±7.34)s,实验组PLT(214.51±13.54)×10~9/L高对照组(205.31±12.31)×10~9/L,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效果显著,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