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HC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河南地区129例HIV/HCV共感染患者,119例单纯HCV感染患者,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HIV传播途径等人口学资料,并进行HCV-核糖核酸(RNA)及HC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用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HCV基因亚型1b型最多,占54.3%(70例)。其次为2a型,占44.2%(57例)。单纯HCV感染者HCV基因亚型1b型最多,占70.6%(84例);其次为2a型,占26.1%(31例);3b和6a型各占0.8%(各1例)。两组患者间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8,P0.05),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1b型所占百分比(54.3%)低于单纯HCV感染者(70.6%),而HCV 2a型所占百分比(44.2%)高于单纯HCV感染者(26.1%)。HIV/HCV合并感染者中,HCV1b型在经血感染中占92.9%(65/70),HCV2a型经血感染者中占98.2%(56/57)。结论河南部分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基因分型以1b型为主,2a型次之,与单纯HCV感染者HCV基因型分布相似,经血感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自然清除的相关性.方法 HCV感染者280例,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00例,HCV感染后复查自发清除者80例,检测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并分析IL-28B基因型与HCV感染自然清除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与自发清除组IL-28B rs8099917位点TT、非TT(T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74,P<0.01).TT型在自发清除组中的频率为86.2%,高于慢性丙型肝炎组的62.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发清除者IL-28B rs8099917 T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0%、22.0%和92.5%、7.5%.自发清除人群中以T等位基因频率为主(92.5%),两组等位基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型HCV感染者自发清除HCV的可能性是非TT型感染者的2.84倍,而非TT型(TG+GG)HCV感染者慢性化的危险性是TT型的1.36倍.结论 宿主IL-28B rs8099917位点TT基因型与HCV感染自发清除相关,可作为HCV感染自发清除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广州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者和HCV感染者HCV基因型,了解本地区HCV基因型的流行特点。方法在233例HCV感染者中,包括95例HIV/HCV混合感染者和138例HCV感染者,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PE300模式对HCV Core和NS5B片段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HCV基因型,对测序结果提示混合基因型感染的样本,使用NS5A基因型特异引物进行验证。结果 HIV/HCV混合感染者静脉吸毒感染构成比显著高于HCV感染者(77.7%对19.6%P0.001),HCV感染者输血感染的构成比显著高于HIV/HCV混合感染者(48.6%对3.2%P0.001);HIV/HCV混合感染者HCV Core基因片段平均数据量为(15456±6689) reads,HCV感染者为(14323±5321) reads,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HIV/HCV混合感染者HCV NS5B基因片段平均数据量为(16432±3467) reads,HCV感染者为(17611±5632) reads,也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228例(97.9%)HCV感染者为单一HCV基因型感染,HIV/HCV混合感染者HCV 6a型和3b型感染率显著高于HCV感染者(分别为47.4%对26.8%,P=0.001和13.7%对3.6%,P=0.005),HCV 1b型感染率显著低于HCV感染者(20.0%对59.4%,P0.001);在233例入组的HCV感染者中,发现5例(2.1%)为混合基因型感染,其中4例为HIV/HCV混合感染者,1例为HCV感染者。结论广州地区HIV/HCV混合感染者与HCV感染者感染HCV基因型构成比存在差异,其临床意义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自1981年美国首次从男同性恋患者中报道艾滋病(AIDS)以来,相同症状的患者不断被发现,该疾病也以其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由于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艾滋病病毒(HIV)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使HCV在HIV感染者中得到广泛的传播。据报道,全球HCV感染者中大约6%~10%合并HIV感染,HIV感染者中大约有30%合并HCV感染。因此HIV/HCV重叠感染成为AIDS最关注的领域之一。现对HIV/HCV重叠感染者疾病进展及病毒间在人体内相互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使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广州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者和HCV感染者HCV基因型,了解本地区HCV基因型的流行特点。方法 在233例HCV感染者中,包括95例HIV/HCV混合感染者和138例HCV感染者,使用Illumina Miseq平台PE300模式对HCV Core和NS5B片段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HCV基因型,对测序结果提示混合基因型感染的样本,使用NS5A基因型特异引物进行验证。结果 HIV/HCV混合感染者静脉吸毒感染构成比显著高于HCV感染者(77.7%对19.6% P<0.001),HCV感染者输血感染的构成比显著高于HIV/HCV混合感染者(48.6%对3.2% P<0.001);HIV/HCV混合感染者HCV Core基因片段平均数据量为(15456±6689) reads,HCV感染者为(14323±5321) reads,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HIV/HCV混合感染者HCV NS5B基因片段平均数据量为(16432±3467) reads,HCV感染者为(17611±5632) reads,也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228例(97.9%)HCV感染者为单一HCV基因型感染,HIV/HCV混合感染者HCV 6a型和3b型感染率显著高于HCV感染者(分别为47.4%对26.8%,P=0.001和13.7%对3.6%,P=0.005),HCV 1b型感染率显著低于HCV感染者(20.0%对59.4%,P<0.001);在233例入组的HCV感染者中,发现5例(2.1%)为混合基因型感染,其中4例为HIV/HCV混合感染者,1例为HCV感染者。结论 广州地区HIV/HCV混合感染者与HCV感染者感染HCV基因型构成比存在差异,其临床意义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TLR10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临床归转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2例HBeAg阳性CHB患者,均予以PEG-IFNα进行治疗,6个月后根据HBeAg、HBeAb情况将患者分为应答组44例和非应答组48例。提取全血基因组DNA,测定TLR10基因多态性点位(RS10004195位点和RS11096957位点),分析其不同点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进而探讨TLR10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TLR10基因RS10004195位点基因型中,应答组AA+AT型基因分布频率为77.27%显著高于非应答组的52.08%,A等位基因频率65.91%显著高于非应答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10基因RS11096957位点基因型中,应答组AC+AA型基因分布频率为70.45%,与非应答组的6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A等位基因频率为61.36%显著高于非应答组的39.58%,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艾滋病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人群HC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广西地区51例HCV RNA阳性HIV感染者的血清,通过对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 nested-PCR)扩增HCV NS5B区段,所得终产物直接测序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在51例样本中,HCV基因型以3b和6a型为主,各占23.53%(12/51),其次为1a型,占19.61%(10/51);3a型、1b型、6d型分别占13.73%(7/51)、9.80%(5/51)、1.96%(1/51),2a型、6e型各占3.92%(2/51)。分析表明,HIV合并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地区HIV合并HCV感染者流行的HCV基因亚型至少有1a、1b、2a、3a、3b、6a、6d、6e共8种,3b和6a可能为流行的主要基因亚型,1a型次之。初步说明广西地区HIV合并HCV感染人群流行的HCV基因亚型呈多样性,同时它们与性别、年龄及感染途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HIV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艾滋病病毒(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二者均可经血液(静脉吸毒和血制品输入)、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国外研究报道,HIV感染者中约1/4~1/3合并HCV感染(合并感染的病例主要是静脉吸毒和血友病患者),且二者相互作用加速了疾病进展,已经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迄今,在我国HIV感染者近100万,死于艾滋病约10余万人;HCV感染者约4100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湖北省汉族HIV、HCV合并感染人群IL28B基因型的分布.方法 纳入100例抗HIV、抗-HCV均阳性的汉族人群,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基因测序法对IL28B进行基因分型.数据行x2检验.结果 目标人群IL-28B基因型中,95例为C/C基因型,C/C基因型频率为96.0%,其中,HCV RNA阴性20例,占21.1%;5例C/T和T/T基因型患者中,无HCV RNA阴性病例(x2=1.043,P-0.588).结论 湖北省汉族HIV、HCV合并感染人群IL-28B 基因型中C/C基因型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混合HI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abbott公司的MurexHCVSerotyping16Assay检测12例单纯HCV感染者及25例静脉吸毒导致HIV1感染者(其中重叠HCV感染的患者12例)HCV不同亚型的抗体,确定HCV的基因亚型。结果12例单纯HCV感染者中HCV1型7例(58.3%),3型2例(25%),4 6型1例(8.33%),6型(包括重叠4型)2例(16.67%)。12例静脉吸毒者中HCV1型7(58.33%),6型4例(33.3%),1 3型1例(8.33%),3型(包括重叠1型)3例(25%)。结论单纯HCV感染者和合并HIV1感染的HCV感染者体内HCV以1型为主,并且均存在2种亚型共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性问题,因两者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合并感染现象相当常见。合并感染者中,HIV、HCV相互作用加速了疾病的进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和机会性感染等合并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HCV合并感染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成为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HIV/HCV合并感染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8B(IL-28B)基因型多态性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离外周血细胞DNA,采用IPLEX Gold法检测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分析患者IL-28B基因型与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HCV RNA载量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感染HCV基因1型1例(3.7%),1b基因型7例(25.9%),其它基因型19例(19/27,70.4%);在IL-28B基因型中,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及rs8099917 TT基因型共24例(88.9%),而IL28B rs12979860 CT基因型、rs12980275 GA基因型和rs8099917 GT基因型共3例(11.1%);在HCV基因1型或1b型感染者中,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和rs8099917 TT基因型占62.5%(5/8),而HCV其他基因型感染者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rs12980275 AA基因型和rs8099917 TT基因型占100%(19/19);HCV基因1型或1b型感染者与HCV其他基因型感染者比,其IL28B rs12979860位点、rs12980275位点和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IL-28B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患者血清HCV RNA载量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相关。结论本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大多为非1型;大多数感染者IL-28B基因为rs12979860 CC、rs12980275 AA和rs8099917 TT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HIV-HCV合并感染者血清HCV RNA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途径相同,二者可以合并感染。据报道,在美国和欧洲有约30%的HIV感染者合并有HCV感染,而在吸毒人群中HIV—HCV的合并感染率高达60%~90%。国外研究显示,HIV感染会对HCV的病程造成影响,加快肝硬化的进程提前进入肝功能衰竭;而HCV又会加速HIV引起的CD4细胞破坏,促进HIV复制,使HIV进展到艾滋病(AIDS)相关疾病及死亡的时间缩短。目前,国内对HIV—HCV合并感染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探索国人HIV—HCV合并感染对两种疾病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230例HIV/AIDS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肝脏损害情况。方法检测230例住院的HIV/AIDS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分为单纯HIV感染、HIV/HCV、HIV/HBV、HIV/HCV/HBV合并感染4组,对这4组患者的肝脏病理、CD4 淋巴细胞计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V合并HCV感染的患者住院时的CD4 计数216±195/mm3,与单纯HIV感染者及合并HBV感染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单纯HI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呈非特异性改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酸转氨酶(AST)呈轻度升高,白蛋白(ALB)降低;HIV/HCV、HIV/HBV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脏病理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比单纯HIV感染者高,ALT、AST呈轻度升高,ALB降低,以HIV/HBV合并感染者为明显,达27.7±7.5g/L;HIV/HCV/HBV合并感染者的肝脏损害最严重,表现为总胆红素(TB)明显增高,达61.0±100.6μmol/mm3,ALT、AST呈轻至中度升高,ALB降低,胆碱脂酶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除ALB外,与单纯HIV感染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单纯HIV感染患者的肝脏损害呈非特异性,HIV合并HCV或/和HBV感染,可加重患者的肝脏损害,以同时合并HCV、HBV感染者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因特征及人群易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及基因芯片技术对5 79例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型以及30例HCV感染者以及30例健康人HLA -DRB1等位基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东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基因型特征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群易感性。5. 79例患者中Ⅳ/ 2b型HCV感染率最高,为5 1 .12 % ;约34 .72 %的HCV感染者ALT持续正常;Ⅱ/ 1b型和混合型HCV感染在ALT反复升高组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ALT持续正常组(P <0 .0 5 )。Ⅰ型和Ⅲ型HCV合并HBV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混合型HCV合并HBV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与单独感染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 ;混合型HCV感染主要见于有2次或2次以上输血史者。HLA -DRB1 0 4和DRB1 13在HCV感染者中的出现频率较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 5 )。因此,中国东北地区HCV感染以Ⅳ/ 2b型为主,约34 72 %的HCV感染者不表现出肝炎的症状,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Ⅱ/ 1b型和混合型HCV感染更容易导致肝细胞损伤。Ⅰ/ 1a型和Ⅲ/ 2a型HCV可能更易于同HBV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共存的HCV则不易于同HBV合并感染。反复接受血液或血制品可能是出现混合型HCV感染的主要原因。HLA -DRB1 0 4和DRB1 13等位基因可能与HCV的人群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 HIV/HCV合并感染人群中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HIV/HCV合并感染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基线时年龄≥40岁、男性、既往有受血史、HCV持续感染时间、合并HBV感染(HBsAg阳性)、随访末时HIV RNA≥1×104拷贝/mL、随访末时HCV RNA≥1×105拷贝/mL、随访末时CD4细胞计数>200/μL、随访末时ALT≥2×正常值上限(ULN)、包含奈韦拉平的ART、随访时间、ART持续时间>5年、HCV基因1b型]与终末期肝病发生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终末期肝病对HIV/HCV合并感染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427例HIV/HCV合并感染者,平均随访3.7年,55例患者(12.9%)出现终末期肝病,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年龄≥40岁(OR=2.385,P=0.039)、ALT≥2×ULN(OR=16.374,P=0.000)、合并HBV感染(OR=2.507,P=0.042)、ART持续时间>5年(OR=3.232,P=0.010)及CD4细胞计数≥200/μL(OR=0.364,P=0.011)与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在有终末期肝病与无终末期肝病的HIV/HCV合并感染者中,病死率分别为50.9%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随着ART的开展,终末期肝病在HIV/HCV合并感染者中仍较常见,合并终末期肝病明显缩短了HIV/HCV合并感染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汉族人群TLR4基因 Asp299Gly多态性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幽门螺杆(H 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 1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15例和正常对照者2644例的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基因型分布.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H pylori阳性率 89.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1.7%(P<0.000 1, OR=5.319.95%CI:2.784-10.162).在H pylori 感染相关性的慢性胃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中 TLR4基因Asp299Gly基因型所有个体均为 AA纯合子,未发现的突变型,其基因型、等位基因以及携带者频率总体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LR4基因Asp299Gly基因多态性与H pylori相性慢性胃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肠化生、异型增生为胃癌的癌前病变。Toll样受体1(TLR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但与胃癌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少见。目的:探讨TLR1基因rs4833095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4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432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包括上皮内瘤变84例、肠化生348例),同时以5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DNA测序法检测TLR1基因rs4833095位点基因型,评估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态。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LR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TLR1基因rs4833095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66,P=0.000),病例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6%对8.9%;χ~2=16.33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AA基因型者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1.329,95%CI:1.002~1.762)。与GG+GA基因型且未感染Hp的患者相比,携带AA基因型并感染Hp者发生胃癌癌前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OR=3.617,95%CI:2.147~6.092)。结论:TLR1 rs4833095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癌前病变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W) /HCV共感染者与单纯HCV感染者的感染途径、HCV的基因亚型分布及其遗传特征,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广东省95例HIV/HCV共感染者及99例单纯HCV感染者HCVNS5B基因区域,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HCV基因亚型分析,遗传分析利用MEGA4软件.不同种基因亚型型内基因距离以碱基置换率表示.结果 HIV/HCV共感染者HCV有5种基因亚型,其中6a型占53.7% (51/95)、3a型占17.9% (17/95)、1b型占15.8% (15/95)、3b型占11.6% (11/95)、1a型占1.0%(1/95);1b亚型内基因距离为6.30%±1.27%,高于其他基因亚型.HIV/HCV共感染者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感染(75/95,78.9%),其基因亚型主要为6a型,占60.0% (45/75).单纯HCV感染者HCV有7种基因亚型,其中1b型占67.7% (67/99)、6a型占17.2%(17/99)、3a型占6.1% (6/99)、2a型占5.%(5/99)、3b型占2.0%(2/99)、4a型占1.0% (1/99)、5a型占1.0%(1/99);1b亚型内基因距离为5.17%±1.03%,高于其他基因亚型.单纯HCV感染者主要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感染(80/99,80.8%),其HCV基因亚型主要为1b型,占76.2% (61/80).结论 广东地区HIV/HCV共感染者及单纯HCV感染者HCV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HIV/HCV共感染者与单纯HCV感染者主要感染途径不同,HCV主要基因亚型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及IL-8基因启动子区-251A/T、-738T/A、-845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HBV感染者203例,其中慢性HBV感染者102例为试验组,急性自限HBV感染者10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提取患者外周静脉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L-8基因启动子区-251A/T、-738T/A、-845T/C基因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8的水平。结果:IL-8 251A/T单核苷酸形态多样性有AA、AT、TT基因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3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等位基因相比T基因患慢性HBV感染风险更高;IL-8-738T/A和IL-8-845T/C单核苷酸多态性均只发现TT基因型;试验组血清中IL-8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其感染程度越高,血清IL-8水平越高;AA基因型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L-8水平更高。结论:IL-8基因启动子区-251A/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者发病存在相关性,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A等位基因容易诱发慢性HBV感染,血清中IL-8水平与病情程度有关。IL-8-738T/A和IL-8-845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者是否发病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