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抗菌治疗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分析其相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常规抗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mg,3次/d),14d为一疗程。ELISA法检测腹水中IL-6、TNF-α、IL-10表达,以及血液中DAO和D-乳酸表达,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IL-6、TNF-α、IL-10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和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L-10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DAO和D-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DAO和D-乳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可以调节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炎症免疫紊乱状态,保护肠黏膜屏障,有利于损伤肠黏膜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结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患者肠屏障及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患者,将其平均分为Gln组、益生菌组、Gln与益生菌结合组(结合组)、对照组,观察其相关治疗后的肠屏障功能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结果]Gln组、益生菌组、结合组患者的AST、ALT水平、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结合组均低于Gln组和益生菌组(P<0.05).Gln组、益生菌组、结合组血清内毒素水平、DAO、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结合组又较Gln组、益生菌组低.[结论]Gln结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能够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屏障及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消旋卡多曲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在急性轮状病毒腹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断及就诊的急性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抗病毒、补液及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消旋卡多曲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后症状改变情况、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内毒素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比78%;χ2=5.892,P=0.014)。观察组腹泻时间、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呕吐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t=13.875、12.438、7.348、9.382;P=0.000、0.007、0.012、0.008),同时需静脉补液治疗及治疗7 d后仍腹泻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5.005、5.982;P=0.025、0.014)。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中TNF-α、IL-6及内毒素显著小于对照组(t=5.619、7.838、4.169;P=0.000、0.000、0.001)。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8.00%比4.00%;χ2=5.005,P=0.025)。 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急性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症状及炎症水平,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牛涛  汪金燕  伍苏娟  刘泓 《肝脏》2015,(2):135-137
目的探讨Gln结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肝硬化病人肠屏障及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Gln组、益生菌组、结合组患者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结合组患者的内毒素、D-乳酸水平又明显比Gln组和益生菌组低(P0.05);治疗后治疗后Gln组、益生菌组、结合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AST、ALT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结合组Child-Pugh评分、AST、ALT水平均明显比Gln组和益生菌组低(P0.05)。结论 Gln结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能够有效改善肝硬化病人肠屏障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在电切肠息肉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肠息肉择期手术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前2d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口服(与抗菌药同时应用时,先用抗菌药,2h后再服用酪酸梭菌活菌片),3片/次,3次/d,服用至手术后第7天。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肠黏膜修复、伤口愈合及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术后出血率:观察组(9.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修复率:观察组(96.8%)明显高于对照组(66.7%),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可以加速肠黏膜修复,促进手术后创面愈合及预防术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双歧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伴发SBP患者92例,患者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金双歧辅助治疗观察组,每组46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内毒素(ET)、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改变,以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DAO、D-Lac、ET、IL-6和TNF-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AO、D-Lac、ET、IL-6和TNF-α均显著减低(P0.01),但观察组对DAO、D-Lac、ET、IL-6和TNF-α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P0.05)。[结论]金双歧辅助治疗肝硬化SBP,可以保护肠黏膜,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疾病的疗效。[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阳性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给予四联疗法,即雷贝拉唑肠溶片(20mg,2次/d)、枸橼酸铋钾颗粒(2g,2次/d)、阿莫西林胶囊(1g,2次/d)、盐酸左氧氟沙星片(0.2g,2次/d);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0.7g,3次/d);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肝脏》2016,(7)
目的研究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中使用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抗感染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5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通过延长输注时间使用时间依赖性抗生素;B组28例,按说明书使用时间依赖性抗生素。观察指标为给药72 h后患者体温、WBC计数、TNF-α水平、IL-6/IL-10比值、PCT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患者的体温、WBC计数、TNF-α水平、IL-6/IL-10比值、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B两组患者的体温、WBC计数均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TNF-α水平、IL-6/IL-10比值、PCT水平的下降同B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长输注时间使用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更适合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8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清内毒素(ET)、血氨、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对照组升高(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ET、血氨、TNF-!、IL-6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0%,优于对照组的67.5%(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能够降低肝硬化患者ET和血氨,通过下调促炎因子TNF-!和IL-6水平,以达到缓解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强化改善方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肠道通透性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乙肝肝硬化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在常规抗病毒方案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单用和与乳果糖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肠道通透性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Ab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G、 TBil及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LN、IV-C及PC-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毒素、D-乳酸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菌群强化改善方案治疗乙肝肝硬化可有效提高病毒清除效果,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和肠道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预防自发性腹膜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儿科3种不同类型腹泻(小儿生理性、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所致)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40例腹泻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3种不同类型腹泻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最常见3种不同类型腹泻患儿,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石荣亚  李志锋  刘芳 《肝脏》2016,(8):666-66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降钙素原(PCT)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和40例无SBP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腹水和血清TNF-α、IL-6水平,采用酶联荧光分析(ELFA)法测定腹水和血清PCT水平,将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BP患者腹水、血清中TNF-α、IL-6和PCT水平显著高于非SBP肝硬化患者(P0.05);SBP经治疗好转患者腹水、血清中TNF-α、IL-6和PC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SBP经治疗恶化组患者腹水、血清中TNF-α、IL-6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P均0.05)。结论腹水和血清中TNF-α、IL-6、PCT水平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SBP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SBP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2g,静脉注射,2次/d,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 g,静滴,2次/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静滴,2次/d。疗程14~21 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性及对机体血锌、炎性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吴堡县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2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盐(ORS)、补充维生素、钙质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照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广谱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锌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锌水平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血锌、炎性因子水平有积极地调节作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血清CRP、IL-2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治疗前,两组ALT、TBil、ALB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均显著降低(P 0.05),ALB均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IL-2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均显著降低(P 0.05)、血清IL-2均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清CRP水平并升高IL-2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及腹水中CRP、PCT、MCP-1、TNF-α、IL-6水平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诊断及其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28例肝硬化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腹水中CRP、PCT、MCP-1、TNF-α和IL-6水平,评估其在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结果]合并SBP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及腹水CRP、PCT、MCP-1、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SBP组(P0.05),经抗感染治疗后,合并SBP组患者血清及腹水CRP、PCT、MCP-1、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诊断SBP特异性、敏感性方面联合检测高于单一项目检测(P0.05)。64例合并SBP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好转41例,恶化23例。好转组血清及腹水CRP、PCT、MCP-1、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血清和腹水CRP、PCT、MCP-1、TNF-α和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硬化合并SBP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鳖甲煎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O.01)。[结论]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TNF-α和IL-6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腹水中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1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被分为并发SBP组(n=58)和未并发SBP组(n=54);在SBP患者,根据预后又分为好转(n=38)和恶化(n=20),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腹水TNF-α、IL-6、IL-8水平。结果 SBP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水平分别为(103.2±42.1)pg/ml、(77.2±31.4)pg/ml、(44.1±20.7)pg/ml,腹水分别为(252.8±77.2)pg/ml、(144.6±58.4)pg/ml、(106.2±42.0)pg/ml,明显高于非SBP组[血清分别为(63.7±26.8)pg/ml、(34.6±17.5)pg/ml、(20.1±11.2)pg/ml,腹水分别为(91.8±45.9)pg/ml、(62.7±29.2)pg/ml、(50.1±21.5)pg/ml,P0.05];经抗感染治疗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好转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IL-6、IL-8水平明显低于恶化患者(P0.05)。结论血清和腹水TNF-α、IL-6、IL-8水平可作为诊断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干预过程为3个月。观察所有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水平变化,并同期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及肝脏彩超,评估脂肪肝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干预后肝功能、TNF-α、内毒素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治疗组的肝功能、TNF-α、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可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损伤及脂肪沉积,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NAFLD疗效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20.
背景: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联合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12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同的常规保肝、利尿治疗,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Gln组:复方Gln肠溶胶囊400 mg tid,疗程14 d;益生菌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1 500 mg tid,疗程14 d;联合组:复方Gln肠溶胶囊400 mg tid+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1 500 mg tid,疗程14 d。试验第1、14 d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评估肝功能;以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以显色基质鲎试剂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以改良的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ST、ALT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的血清DAO、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Gln组、益生菌组、联合组的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又明显低于Gln组和益生菌组(P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的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联合组的Child-Pugh评分、血清AST、ALT水平均较其余三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Gln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