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分析太子参新品种"施太1号"的田间稳定性与适应性,为太子参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选择4个不同种植区域,以"黔太子参1号"(品种)和"SB-C"(品系)为对照,测量农艺性状、药材性状、药材品质等指标,比较3个品种(系)在不同种植区域间的表型差异。结果表明相比2个对照品种(系),18个农艺性状中"施太1号"有10个性状区域间变异系数最小,其他8个性状处于中间;8个药材性状和品质指标中浸出物含量、太子参环肽B含量、50 g块根数、单个块根重、单株药材重5个指标区域间变异系数在3个品种(系)中最小;基于3个品种(系)在4个种植区域间的表型差异,可划分为3类,新品种"施太1号"单独聚为一类,而"黔太子参1号"和"SB-C"存在明显交集。与"黔太子参1号"和"SB-C"相比,新品种"施太1号"在农艺性状、药材性状、药材品质等评价指标方面稳定性、一致性和适应性较好,可作为新品种进行保护、审定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和评价全国各地太子参种质资源基础上,以施秉SB-4号种源为材料,通过混合选育、小区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选育了新品种"施太1号"。"施太1号"植株抗病性及抗倒伏性、药材产量和多糖含量、商品一等品率均优于"黔太子参1号"和施秉农家用种,且在不同区域"施太1号"的产量相对稳定。表明"施太1号"为适宜贵州太子参主产区的优良品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太子参分级种苗与药材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太子参分级种苗对其药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为制定太子参种苗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单个种苗重、直径为分级指标,通过K值聚类分析,将种苗分为3个等级,并以未分级为对照,进行大田种植试验。于出苗期测定植株主要农艺性状,采收期测定药材产量及粗多糖、总皂苷、太子参环肽B、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出苗期幼苗长势为:一级二级三级。各级药材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粗多糖含量一级、二级显著高于三级;太子参环肽B含量二级显著高于未分级,各分级种苗间差异不显著。二级药材的4个指标(产量、单个块根重、粗多糖含量、太子参环肽B含量)个体差异最小。结论:综合药材产量、质量、个体差异及成本分析,生产上选取单根重量在0.75~0.95 g,直径在5.0~6.0 mm的二级种苗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闽产太子参"柘参2号"与新品种"柘参3号"浸出物及多糖含量的差异,为不同品种太子参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冷浸法测定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加热回流提取、苯酚硫酸法测定太子参中多糖含量。结果:15批次"柘参2号"太子参浸出物含量在29. 78%~36. 30%、多糖含量在31. 14%~38. 74%范围之间; 15批次"柘参3号"太子参浸出物含量在35. 84%~43. 83%,多糖含量在32. 16%~41. 48%范围之间。结论:"柘参3号"太子参浸出物和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柘参2号",新品种"柘参3号"太子参在浸出物、多糖含量指标方面优于"柘参2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宣参1号"及"宣参1号"脱毒株的质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宣参1号"及"宣参1号"脱毒株太子参样品中太子参环肽B及多糖、皂苷的含量;并与不同产地太子参样品进行比较。结果 "宣参1号"及"宣参1号"脱毒株环肽B含量为0.021%、0.030%;皂苷含量分别为0.735%、1.231%;多糖含量分别为8.31%、9.30%。不同产地太子参样品中太子参环肽B及多糖、皂苷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分析"宣参1号"及其脱毒株的多糖类、皂苷类、环肽类活性成分并与其他产地太子参样品比较;"宣参1号"脱毒株经过脱毒后改良了品种,其品质特性比"宣参1号"优良。实验结果为宣州太子参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和道地药材GAP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太子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目的:为规范太子参商品市场秩序,实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定太子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方法:对市场上收集到的不同产地、不同等级太子参药材的9个外观性状量化指标进行测量,并结合内在质量的化学成分指标验证商品药材等级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和市场实际运用,制定出太子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结果: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实际筛选出上中部直径、单个重量、50 g块根数3个指标,并划分大选、中选、小选、大统、小统5个等级。相关性分析认为,块根长度不宜作为太子参药材商品分级指标,多糖含量的高低与太子参商品等级有关系。结论:以上中部直径、单个质量、50 g块根数作为太子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划分的外观量化指标,以太子参多糖含量作为药材内在质量评价指标。制定的太子参商品规格分为5级,各等级与市场上太子参药材等级现状及其内在品质相一致,可作为市场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等级天冬药材中醇溶性浸出物和活性物质总皂苷、总多糖的含量,分析天冬商品等级与醇溶性浸出物、活性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考察商品天冬等级划分方法的合理性。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测定不同商品等级天冬药材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37份不同等级天冬中总皂苷含量,检测波长408 nm;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90 nm;运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天冬药材醇溶性浸出物、总皂苷及总多糖含量与商品等级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等级天冬药材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皂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等品与三等品比较天冬总多糖含量具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等级间总多糖含量差异无显著性。在相关性分析中,天冬商品等级与醇溶性浸出物、总皂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总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商品天冬以药材中部直径为主要标准的分级方法能体现天冬醇溶性浸出物和内在活性物质总皂苷含量,传统等级划分方法仍具有合理性;天冬药材建议以测定总皂苷含量为主,醇溶性浸出物和总多糖含量作为辅助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5,(4)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为太子参的合理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采集全国15个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3种基本养分和5种无机元素以及药材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省区太子参环肽B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福建省区未检测出太子参环肽B;而多糖含量差异较小(≤30%)。不同太子参栽培土壤基本养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分布不均匀,其中贵州土样中以Pb、Cu和有效硼含量最高,山东土样以Cr和速效磷含量最高,福建土样以Zn和有效钾含量最高。参照《土壤质量环境标准》(GB15618-1995),全国大部分地区太子参土壤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从土壤元素与药材质量相关性来看,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与土壤中各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太子参土壤中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及Pb、Cr、Cu、Zn、B元素并没有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起到直接作用,全国有60%的太子参种植土壤中普遍缺硼。在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硼元素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运用Maxent模型对气候因子进行逐层筛选分析,综合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2个内在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气候因子与太子参化学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影响药材质量的关键气候因子,并基于关键气候因子明确太子参品质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多糖与气候因子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该指标并不是气候主导型的代谢物质。而太子参环肽B可与降水量构建回归模型,且区划结果显示,太子参环肽B含量总体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全国降水量变化情况相一致,表明降水量是影响太子参药材中太子参环肽类物质积累的关键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5,(9)
目的:为了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铁棍山药新品种。方法:通过铁棍山药零余子太空诱变育种,筛选7个新品系(分别编号为1号、2号、4号、6号、8号、9号、10号)与对照(主栽品种铁棍山药)在产量、尿囊素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及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新品系10号、6号和对照进行了营养成分测定分析。结果:(1)单株鲜重6号10号4号9号1号对照2号8号,6号和10号单株鲜重均高于对照,与对照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折干率2号10号9号6号8号对照1号4号,10号和6号折干率均高于对照;单株干重10号9号6号2号1号对照4号8号,10号和6号单株干重均高于对照。(2)尿囊素含量6号4号10号对照9号8号2号1号,6号尿囊素含量高于10号和对照,与10号和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5);10号尿囊素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6号在尿囊素含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0号尿囊素含量与对照相近。(3)浸出物含量6号2号4号10号1号对照9号8号,浸出物含量6号高于10号和对照,与10号和对照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10号浸出物含量高于对照,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5)。(4)10号口感干、面、甜、香,具有明显优势;6号口感干、面、硬,9号口感干、脆,表现一般。(5)6号高抗炭疽病,高抗褐斑病,抗性较高;10号中抗炭疽病,高抗褐斑病,抗性表现良好;对照中感炭疽病,中抗褐斑病,抗性一般。(6)10号和6号淀粉、还原糖、蛋白质、灰分含量均高于对照,水分含量低于对照,10号和6号营养品质好于对照。结论:新品系10号(审定名为"铁棍06-1")适合作为食用铁棍山药新品种推广;新品系6号适合作为药用铁棍山药新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优选蓬莪术新品种。方法: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四川双流、崇州、温江3个地区开展了蓬莪术新品系的多点试验,对其生物学性状、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药材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优良品系进行申报。结果:与对照比较,蓬莪术新品种"川蓬2号"根茎增产21.86%,其浸出物、挥发油含量分别提高16.67%、7.95%,吉马酮含量提高17.72%;块根增产18.52%,其吉马酮含量提高16.82%。2016年8月9日通过审定为抗癌成分吉马酮含量高含型新品种。结论:"川蓬2号"蓬莪术新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内在品质优等特点,适合在四川金马河流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考察黔产太子参生长区域海拔高度及其总多糖含量,探讨海拔高度对太子参总多糖含量的影响规律,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及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太子参总多糖,运用UV测定总多糖含量,硫酸-蒽酮法显色,检测波长626 nm。海拔高度采用手持坐标定位仪测定。结果:不同海拔基地太子参总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含量(281 mg·g-1)最高为施秉县牛大场上坝小朝老,含量(23 mg·g-1)最低为清镇市王庄乡罗田村。相关性分析表明太子参总多糖含量与生长区域海拔高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黔产太子参总多糖含量普遍较高,海拔高度对总多糖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但应避免在海拔过高区域种植。贵州虽为太子参非道地产区,但可作为太子参的主要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安徽地产太子参药材中太子参环肽B含量,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HC-C_(18)(2)(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A为水,B为乙腈,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条件为:0 min,2%B;10 min,10%B;30 min,45%B;35 min,45%B;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太子参环肽B含量在0.001%~0.040%之间,安徽产8个样品中5个样品的太子参环肽B含量高于或等于平均值,其中4个样品在全部16个样品中太子参环肽B含量处于前列。高于平均值的样品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安徽芜湖1江苏句容1安徽芜湖2安徽宣城安徽广德1江苏句容2江苏溧阳1江苏句容3安徽广德2江苏溧阳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并为安徽地产太子参药材中太子参环肽B含量情况提供了基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6,(3)
目的:通过川丹参田间多点品比试验研究,优选川丹参新品种。方法:以丹参种质资源中系统选育获得丹参新品系CDS1、CDS2、CDS3、CDS4、DS5为品比试验品系,以当地大田生产常规品种为对照,于2010、2011年度在川丹参主产区四川中江县石泉乡西眉山和林家沟、集凤镇石垭、合兴乡等5个点开展多点品比试验,从品系的生长周期、性状特征、产量、品质等方面对新品系进行评价。结果:CDS2在两年的多点品比试验中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生育期250~270 d,出苗早,齐苗快;植株较高;产量位居第一;药材商品性状好,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含量均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该新品系于2011年通过田间技术鉴定,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为"中丹1号"。结论:"中丹1号"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产量高,品质优,生产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育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高产优质云芝药材新品种。方法采用系统选育法,从野生云芝菌株中选育出一株综合性状优良的云芝菌株——云芝1号。然后同时以当地主栽品种"云20"和本课题组同期系统选育的云芝菌株"云24"为对照,对"云芝1号"进行连续两年的多点品比试验。结果 "云芝1号"在两年的多点品比试验中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生产周期约118 d,绝对生物转化率可达到7%以上,内在品质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浸出物和多糖含量两项关键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 "云芝1号"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审定的云芝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产周期较短、产量高、内在品质优的特点,可满足市场对优质云芝药材的需求,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以往研究工作基础上,选育出铁皮石斛优良品种,促进铁皮石斛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杂交、诱变、筛选等方法,选育出高产、优质的铁皮石斛新品种。结果:获得了适应性及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铁皮石斛新品种"仙斛3号"。与对照品种"新黑"、"仙斛1号"比较,"仙斛3号"新鲜茎叶、茎产量以及浸出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仙斛3号"与石斛属其他品种(系)存在明显遗传差异。结论:"仙斛3号"是继"仙斛2号"之后又一个铁皮石斛新品种,为铁皮石斛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方向与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ITS2和psbA-trnH序列的黔太子参品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别人工选育的黔产太子参2个品种,为二者的商品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鉴别太子参人工选育品种——黔太子参1号和太子参丰抗1号。结果:黔太子参1号和太子参丰抗1号ITS2共有序列相似度达100.0%(469/469),gap为0.21%(1/470),前者较后者多一个碱基‘G’;二者psbA-trnH序列相似度为98.47%(385/391),后者较前者多20个碱基,且gap达到2.74%(11/402)。结论:以psbA-trnH序列为主ITS2序列为辅可从分子水平准确鉴定太子参两个人工选育品种黔太子参1号和太子参丰抗1号。  相似文献   

18.
黔产党参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黔产党参多糖的含量测定董立莎,冯英,冷泠,陈兴文,吴家红,杨桂华(贵阳中医学院550002)党参为常用中药,具补中益气,健脾生津之功效。全国党参类药材商品众多,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目前药材的品质评价还局限于"味甜、嚼之无渣者为佳"的传统经验,以此来作为等级的分级标准之一。理化分析亦较少研究,多糖的含量测定尚未见报道,为了对黔产党参类药材进行科学的品质评价,我们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对19种不同品种、产地的党参样品进行了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钙镁元素与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方法:以太子参种根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钙镁元素缺乏对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缺钙、缺镁处理的太子参单个块根质量分别比正常处理低43.59%和28.21%,且单株产量均极显著低于正常处理;钙、镁元素缺乏太子参块根比重差异不大;不同处理间太子参药材水分含量差异不大;缺钙、缺镁处理浸出物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处理;缺钙处理灰分含量为4.63%,极显著高于正常和缺镁处理,缺镁处理灰分含量为3.29%,与正常处理差异不大。结论:钙镁元素缺乏严重影响太子参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益母草多点品比试验,优选益母草新品种。方法: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浙江衢州、丽水和义乌3个地区开展了益母草新品系两年三茬区域试验,从品系的生育期、地上部性状特征、抗逆性、产量和药材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浙益1号"品系产量最高,鲜产量为20 157 kg·hm~(-2);全生育期为329.8 d,较对照迟35.4 d;植株较高;有效成分水苏碱和益母草碱含量均最高;在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病害,耐寒性稍差,但不影响来年抽苔。该品系于2015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定为"浙益1号"[浙(非)审药2015003]。结论:"浙益1号"益母草新品种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丰产性好、药材品质佳、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可以在浙江省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