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花山小橘叶、茎中挥发油成分,对比二者成分差异,为小花山小橘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小花山小橘叶、茎的挥发油成分,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花山小橘叶的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2.28%;从其茎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0.57%。结论:小花山小橘叶、茎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但二者均以石竹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82-83目的:研究美花圆叶筋骨草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花圆叶筋骨草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人蕉叶的挥发油。方法:运用气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海南美人蕉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45种成分,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25.38%。美人蕉叶挥发油主要有1,1-二乙氧基乙烷(5.56%),二甲基氰膦(4.53%)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3.61%)。结论:该研究为美人蕉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4.
藿香茎、叶和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类生药藿香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与相对含量,确定了32种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括叶油24种、茎油27种和花油22种。  相似文献   

5.
竹柏叶中挥发油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竹柏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得油率为0.05%,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分析。结果:竹柏叶中挥发油共分离出18个峰,鉴定出了13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色谱峰面积的94.11%。结论:竹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主要有4-异亚丙烯基-1-乙烯基烯(53.82%)、α-毕澄茄油烯(10.04%)、β-榄香烯(9.577%)、(-)-α-榄香烯(7.102%)、(-)-α-蒎烯(5.591%)、石竹烯(2.235%)。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竹柏的质量分析和鉴别。  相似文献   

6.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系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通常以果实人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习称南五味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而其茎藤也供药用,但功效与果实不同,据文献记载为舒筋活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野葛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GC-MS对其进行了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1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结论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百分含量为75.221%,其中十六酸(棕榈酸)含量最高(68.23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夜合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桂产夜合花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5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46%,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25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86%。结论:桂产夜合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蒎烯、橙花叔醇、石竹烯、吉玛烯D、双环吉玛烯,与文献报道其他产地的夜合花挥发油成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红叶李的叶、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考察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以培养基试验测定抗菌、抗病毒活性。结果红叶李叶挥发油含3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亚麻酸(14.26%)、油酸(13.96%)、亚麻醇(8.90%)、苯甲醛(7.72%)、2-氟苯甲酸-4-硝基苯酯(7.30%)、(Z)-3-己烯醇(6.68%)、肉豆蔻酸(6.57%);茎挥发油中含有32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石竹烯(8.57%)、水杨酸甲酯(7.12%)、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醇(7.00%)、环己烷(6.88%)、芳樟醇(6.76%)、月桂酸(6.06%)。红叶李叶挥发油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较强,茎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红叶李叶挥发油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B3作用较强。结论红叶李的叶、茎挥发油均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黄杞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杞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杞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黄杞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5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3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0%,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44.73%)、叶绿醇(phytol,14.71%)、十八碳-9,12,15-三烯醛(9,12,15-octadecatriena,12.24%)等。结论:分析结果可为黄杞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提高黄杞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沉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沉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沉香叶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154个色谱峰,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9.92%。结论:其中,壬酸(1.73%)、十四碳烷酸(7.22%)、十五碳烷酸(2、58%)、十六碳烷酸(48.86%)、十八碳烷酸(1.31%)、反式-9-十八碳烯酸(6.04%)、6,10,14-三甲基-2-十五碳酮(8.22%)、4,8,12,16-四甲基十七碳烷酸内酯(2.31%)、叶绿醇(1.91%)、异叶绿醇(1.38%)为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56%。  相似文献   

12.
红松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为松科植物,又名海松、新罗松、果松、红果松、朝鲜五叶松、柏子木等,为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m。树皮灰褐色,鳞片裂开。小枝暗褐色,密生锈褐色茸毛,新枝棕黄色,密被茸毛。叶针形,5针一束,粗硬,三菱形,长8~12cm,外侧暗绿色,内侧具5~7排白色气孔绒,  相似文献   

13.
战骨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骨是一种常用的壮族药,其常用名为壮语的译音,植物名为黄毛豆腐柴,系马鞭草科豆腐柴属植物Premna fulvaCraib,其根、茎、叶都可入药,具有活血散瘀,强筋健骨,祛风止痛等功效[1]。广西民间常用于治疗腰腿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胸膜肥厚引起的胸胀痛和有压迫感、感冒身痛、淋巴结炎、肝区痛等[2]。战骨茎的提取液(商品名健骨注射液)具有抗炎消肿、镇痛作用,用于治疗肥大性脊椎炎(即腰椎骨质增生症),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鸡矢藤茎、叶及地上部分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为鸡矢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鸡矢藤茎、叶及地上部分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鸡矢藤茎中共鉴定出31种成分,主含二甲基三硫、肉豆蔻醚、正二十六烷等成分;从叶中共鉴定出25种成分,主含叶绿醇、棕榈酸、二甲基三硫等成分;从地上部分中共鉴定出32种成分,主含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亚油酸、叶绿醇等成分;共有成分有6种,分别为二甲基三硫、正二十二烷、正二十四烷、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正二十六烷。结论鸡矢藤茎、叶及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使用上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15.
肉豆蔻叶和种仁挥发油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肉豆蔻叶片和种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色谱法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叶片中挥发油含量低于种仁。叶片中鉴定了46个化合物,种仁中鉴定了41个化合物;叶片和种仁挥发油中化学成分主要是单萜类和芳香类化合物。结论叶片和种仁化学成分大致相同,但相对含量有差异。叶片在产品开发上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0,(3)
目的:分析鉴定浙江蜡梅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浙江蜡梅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库(GC-MS-D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了37个峰并鉴定出其中33个化合物,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含量的97.78%。结论:浙江蜡梅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1,4-桉叶素(46.20%)、(Z)-2,6,10-三甲基-1,5,9-十一烯(9.71%)、1,1-二甲基-3,4-二异丙烯基-环己烷(7.42%)、三辛胺(6.44%)、α-丙酸萜品酯(4.01%)、α-蒎烯(3.92%)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合欢叶、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合欢叶、茎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117个化合物,其中合欢叶挥发油主要成分有1,1-二乙氧基乙烷、十六烷酸、三十四烷、二十一烷、叶绿醇;合欢茎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水杨酸甲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甲基环己烷、甲苯、叶绿醇、2-羟基苯甲酸甲酯、甲氧基苯基肟、乙酸仲丁酯、trans-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结论合欢叶、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17个化合物,共同成分有30种,合欢叶、茎挥发油成分类别和含量差别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红毛五加茎皮、叶及果实挥发油的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分析红毛五加茎皮、叶及果实的的化学成分。方法:E和GC-MS方法鉴定其化学成分,并用GC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59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结论:茎皮、叶及果实中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多数很相似,但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草珊瑚中根、茎、叶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差异,来揭示草珊瑚不同部位药效差异,为评价草珊瑚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草珊瑚根、茎、叶的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应用GC-MS分离鉴定各挥发油成分,并应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从草珊瑚根、茎、叶中鉴定出52个挥发油成分,根含有33个、茎含有41个、叶含有39个化合物,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重的83.99%,83.85%,93.32%,其中24个为共有成分,28个为非共有成分.结论:草珊瑚根茎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在种类和主要成分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0,(7)
目的:分析苕叶细辛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苕叶细辛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苕叶细辛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鉴定出68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2.18%。其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莰烯(13.48%)、α-蒎烯(12.44%)、β-蒎烯(11.07%)、2-莰醇(8.12%)、反式-β-金合欢烯(5.91%)、榄香脂素(5.38%)、5-(2-丙烯基)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3.06%)、肉豆蔻醚(2.95%)、喇叭烯(2.47%)、桉叶油精(2.33%)、绿叶醇(2.25%)、α-红没药烯(2.04%)、乙酸龙脑酯(1.36%)等。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苕叶细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