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surficiency,AI)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患者伴随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在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后的转归,判断在此类患者中,轻中度或中度FMR(2+<FMR≤3+)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74例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舒张期未径(LVEDD)≥70 mm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并伴2+<FMR≤3+的患者.男61例,女13例.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及围手术期详细临床资料.术后进行随访.计算FMR术前/FMR术后比值,对年龄、性别、体质量、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房颤、LVEDD、LVEF、左心房内径(LAD)、肺动脉压(PAH)、二尖瓣对合点与瓣环水平间距离(CPMA)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8.1%.术后平均随访(14.9±7.7)个月,随访率83.8%.随访期间死亡5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MR术前/FMR术后与年龄、性别、体重、LVEDD≥75 mm、LVEF≤0.30、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不相关.而PAH≥50mm Hg(1 mm Hg =0.133 kPa)、LAD≥50 mm、CPMA≥15 mm、术前房颤与FMR术后改善呈负相关.结论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患者,如PAH≥50 mm Hg、LAD≥50 mm、CPMA≥15 mm、术前房颤,其伴随的轻中度或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通常不会改善甚至加重,应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同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和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7年6月间收治的37例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及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大多数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室壁瘤切除后左心室重建、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结果 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8.1%,其中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脑部并发症1例.随访30例,随访率88.2%(30/34),4例失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6年.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抗凝治疗失败并发的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30.1±3.5mm vs.39.3±3.7mm, P=0.004),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48.4±4.3mm vs.61.2±5.1mm, P=0.003),旷置的室壁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直径<5 cm),二尖瓣成形和旷置者无反流或轻微反流12例,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例.结论 对不同类型的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和二尖瓣反流患者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绝大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二尖瓣解剖结构探索容量相关性二尖瓣反流的发生机制.方法 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符合标准的室间隔缺损(VSD)伴二尖瓣反流(VSD-MR)患者共32例.相对于心脏轴线的方向:二尖瓣反流束偏离轴线沿左房壁走向为偏心型,反之为中心型.其中,VSD伴偏心型二尖瓣反流(VSD-EMR组)23例,其中男1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行左冠状动脉移植术后的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并探讨是否需要同期处理反流的二尖瓣。方法 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共52例ALCAPA患者行左冠状动脉移植术,其中男20例、女32例,中位年龄10(2~193)个月,平均体质量(9.7±7.8)kg。按同期有无行二尖瓣成形术分为二尖瓣成形组(MVP组)及非二尖瓣成形组(Non-MVP组)。其中Non-MVP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35.4±42.8)个月;MVP组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13.5±11.0)个月。为便于量化统计,二尖瓣反流按无、局限性、轻度、轻-中度、中度、中-重度及重度分别定义为0.0、1.0、2.0、2.5、3.0、3.5、4.0。结果术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2.1%±10.1%vs.28.6%±9.6%,P=0.023;(30.5±5.7)mm vs.(38.4±5.6)mm,P0.001],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亦较术前明显减轻(2.4±1.2 vs.2.9±1.2,P=0.001)。术后早期死亡4例,死亡率7.7%(4/52)。中位随访时间21.0(1.5~111.0)个月,3例(5.8%)失访,1例(1.9%)接受再次手术,随访期间无死亡。末次随访LVFS较术后明显改善(38.0%±6.0%vs.32.1%±10.1%,P=0.001);末次随访二尖瓣反流程度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2 vs.2.4±1.2,P=0.541),但有减轻趋势。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冠状动脉移植术恢复双冠状动脉供血,可显著改善ALCAPA患者左心室功能,是否需要同期处理反流的二尖瓣仍然存在争议。对于ALCAPA合并中-重度及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有助于二尖瓣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我院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小儿外科中心行冠状动脉再植术治疗小儿ALCAPA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21例,平均年龄25.5(7.3~60.0)个月,其中19例患者年龄小于1岁,平均体重11.8(7.8~19.8)kg。结果住院死亡1例,体外循环时间(131.8±61.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3.4±32.1)min,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ICU时间分别为12.5(6.5~43.8)h和49.0(1.0~116.0)h。3例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并成功脱机,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3.4%±15.8%vs.50.6%±18.7%)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36.4±32.5)mm vs.(42.3±7.4)m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15例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术后二尖瓣反流(MR)情况为中度2例,轻度8例,微量2例,其余3例无反流。其他41例未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MR程度保持不变或改善。平均随访时间(45.4±23.6)个月。随访期间1例死于非心源性原因,无再次手术及入院,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或Ⅱ级,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LVEF(62.8%±5.0%)较出院时显著提高,MR中度6例,轻度24例,微量4例,21例患者无反流。结论冠状动脉再植术对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近中期效果良好。对于合并二尖瓣大量反流并有乳头肌缺血表现的患者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尝试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期间对轻至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采用自制二尖瓣成形装置进行外科处理,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北京安贞医院6例轻至中度IMR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52~73岁)在OPCAB期间采用自制二尖瓣成形装置进行二尖瓣成形的临床资料。在处理IMR前及处理后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IMR程度、二尖瓣瓣环前后径、左心室短轴径、左心室长轴径、左心室球形指数(左心室短轴径/左心室长轴径)等;通过Swan-Ganz导管测量并记录主动脉平均压、肺动脉平均压和中心静脉压等。比较围术期相关心功能指标。结果无住院死亡。二尖瓣成形后IMR均消失、二尖瓣瓣环前后径[(3.43±0.08)cm vs.(3.68±0.08)cm;t=5.430,P=0.001]、左心室短轴径[(4.80±0.21)cm vs.(5.53±0.11)cm;t=7.530,P=0.001]和左心室球形指数(0.64±0.02 vs.0.74±0.01;t=11.110,P=0.002)均较处理前明显减小;左心室长轴径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6例患者(随访率100%)均在门诊复查,均无自主临床症状,心功能均改善至Ⅰ级(NYHA)。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无反流4例,有微量反流2例。结论在OPCAB期间采用自制二尖瓣成形装置成形治疗IMR,直接完成了左心室塑型,规避了体外循环风险,即刻疗效确切,对循环指标影响甚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障碍对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99m锝-红细胞(^99mTc-RBC)门控心血池显像技术,测定2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前左心室9个分区的局部射血分数和整体功能参数,并对比分析这些技术参数的变化与术后心功能转归的关系。结果 术后6例患者发生严重心功能不全,与心功能正常者比较,其术前左心室心尖区和前间壁的局部射血分数、整体峰值射率和峰值充盈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相角程增大,左、右 心室收缩明显不协调。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心室心尖区和前间壁的室壁运动减弱程度与心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密切有关,术前采用^99mTc-RBC门控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障碍对术后心功能的转归有一定预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对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功能改变的影响,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53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45例,女8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3.3岁。53例患者均行off-pump CABG,术前及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改变及二尖瓣反流情况。结果术后3h死于突发心室颤动1例;术后发生大出血1例,于术后6h行二次开胸止血手术。随访52例,随访时间12个月,其中行超声心动图检查48例。术后12个月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34.75±6.83mm vs.38.80±7.21mm,t=-3.550,P=0.001),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0.50±10.31mm vs.53.85±11.20mm,t=-6.364,P=0.000)和二尖瓣反流面积(25.32%±9.80% vs.29.45%±12.30%,t=2.129,P=0.001)均较术前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62.10%±24.20% vs.57.75%±22.10%,t=2.132,P=0.038)较术前增加。结论冠心病合并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off-pump CABG术后12个月二尖瓣反流量减少,左心室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MVR)的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行MVR患者1 03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2例,女473例;年龄37~78(53.84±13.13)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712例,退行性瓣膜病323例;二尖瓣狭窄为主38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646例;均排除冠状动脉疾病。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不保留组)457例,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保留组)578例,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左心室大小与功能。结果不保留组与保留组患者的死亡率(2.63%vs.1.21%,P=0.091)及并发症发生率(8.53%vs.7.44%,P=0.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保留组左心室破裂发生率高于保留组(1.09%vs.0.00%,P=0.012);术后6个月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较术前缩小,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术前提高,保留组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患者的LVEF优于不保留组(56.00%±3.47%vs.53.00%±3.13%,P=0.000),两组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中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00%±5.58%vs.56.00%±4.79%,P=0.066)。结论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左心室破裂的发生并改善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乳头肌瓣环固定后的二尖瓣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提高二尖瓣置换术的疗效和远期效果 ,总结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以维持动力环完整性的经验。 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2月 ,对 130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将乳头肌缝合固定于瓣环下的方法 ,并根据二尖瓣主要病变类型将其分为 3组 :二尖瓣关闭不全组 (MI组 )、二尖瓣狭窄组 (MS组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组 (DVR组 )。术后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升主动脉内径 (AD)、右心室舒张期内径 (RVIDd)、右心房内径(R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 (L VIDd)、左心房内径 (L AD) ,比较各组手术前后的效果。 结果  MI组术后 L VIDd、L AD均较术前明显缩小 (P<0 .0 1) ,RAD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DVR组 RAD、L VIDd、L AD明显缩小 (P<0 .0 1) ;MS组 RVIDd、L AD明显缩小 (P<0 .0 1) ,L VID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全组住院死亡 1例 ;随访 12 9例 ,死亡 3例 ,其余12 6例术后心功能达 级和 级。 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时 ,将左心室乳头肌固定于瓣环下 ,可保持乳头肌瓣环的连续性 ,最大程度地改善心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改良的人工腱索技术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术修复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脱垂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其近、远期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应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术修复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脱垂引起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43例,年龄5~73(51.4±14.4)岁。术中在脱垂瓣叶对应的乳头肌上将不带垫片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缝线作U型缝合,两头的针线则均在距缘3~5 mm处缝合于脱垂瓣叶的游离缘,先将每根线在脱垂的瓣缘缝两针,在置入C型二尖瓣成形环后,通过左心室的反复注水试验,调整人工腱索的长度至最佳位置,直至完全纠正瓣叶脱垂和二尖瓣反流,最后每根针线再在瓣缘缝一针,打结固定。结果全组患者均成功行二尖瓣成形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1~3(2.4±0.7)根e PTFE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后,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78例患者无二尖瓣反流,34例患者为轻度二尖瓣反流。出院时,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无反流72例,轻度反流39例,轻中度反流1例。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明显缩小[(58.6±8.7)mm vs.(50.7±6.3)mm],P0.001]。术后随访3~105(41.5±24.8)个月时,无反流或轻度反流93例,轻中度反流16例,中度反流3例。术后5年,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免除率为95.1%±3.0%。结论应用该改良人工腱索技术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术修复瓣叶脱垂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操作简单易行,人工腱索的调整、固定方便,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腱索转移和人工腱索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采用腱索转移和人工腱索技术治疗以二尖瓣前叶脱垂为主(均为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40例,年龄22~64(48.00±6.40)岁。按手术方法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腱索转移组(n=42):行腱索转移术,采用后叶腱索转移至前叶的方法;人工腱索组(n=32):行人工腱索术,采用的是线圈技术。术后观察围术期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二尖瓣反流程度。随访期间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末内径等指标变化。结果腱索转移组和人工腱索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开胸止血,9例术后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给予静脉滴注胺碘酮处理后好转。出院前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腱索转移组患者有少量反流5例,微量反流12例,未见明显反流25例。人工腱索组有少量反流6例,微量反流15例,未见明显反流11例。随访70例,随访率94.59%(70/74)。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较出院前明显增加(腱索转移组:64.00%±4.20%VS.55.00%±5.10%;人工腱索组:63.00%±3.50%vs.56.00%±4.20%),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腱索转移组:(47.00±2.20)mm vs .(58.00±6.90)mm;人工腱索组:(45.00±3.80)mm vs.(57.00±5.10)mm]、收缩期末内径分别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腱索转移组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末内径与人工腱索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腱索转移组术后14个月有1例患者因二尖瓣大量反流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人工腱索组有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由于频繁出现血红蛋白尿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结论腱索转移和人工腱索技术均适合复杂二尖瓣前叶脱垂的处理,人工腱索技术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腱索转移的技术要求更高,变化性较大。两种方法均有良好的近期效果,值得临床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心律、不同类型二尖瓣病变患者手术前、后左心房几何形态的改变,并进一步研究影响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心房重构逆转的重要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同一医疗组施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215例,其中男52例、女163例,年龄(40.58±10.54)岁,所用瓣膜均为St.Jude Medical机械瓣膜。按照术前二尖瓣病变类型及心律情况进行分组: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组54例,其中男13例、女41例,年龄(39.31±9.46)岁;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组56例,其中男14例、女42例,年龄(41.12±10.72)岁;二尖瓣反流伴窦性心律组52例,其中男12例、女40例,年龄(39.71±10.09)岁;二尖瓣反流伴心房颤动组53例,其中男13例、女40例,年龄(40.19±11.87)岁。所有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2年均行左心房几何构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评价左心房重构及重构的逆转情况。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肺部感染6例,均经相应的治疗治愈出院。二尖瓣狭窄患者LAVi小于二尖瓣反流患者(P0.05),伴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其LAVi则低于伴心房颤动的二尖瓣病变患者(P0.05);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2年,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房重构的逆转程度高于二尖瓣狭窄患者(P0.05),窦性心律患者左心房重构的逆转程度高于心房颤动患者(P0.05)。结论年龄、心房颤动、术前左心房容积、二尖瓣反流、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是影响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左心房重构逆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肥厚室间隔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手术效果和经验体会.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对22例合并有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OHCM患者实施肥厚室间隔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术.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28~51岁,平均(36±5)岁.左心室流出道压差55~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88.0±15.8)mm Hg.分析比较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术中经食管心脏超声,以及术后10 d,6个月、1年超声心动图的结果 .结果 术后因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术中经食管超声示所有患者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存活的21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和室间隔厚度均较术前下降(P<0.01).结论 肥厚室间隔切除联合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近中期手术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处理方法及手术时机. 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采用外科手术治疗89例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66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55~73)岁].所有患者手术前先用药物治疗3个月后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病变未做处理.就诊时、术前和术后6个月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二尖瓣反流情况,并检测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无手术死亡,无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81例(91.0%),随访时间6~60个月,术后6个月二尖瓣反流面积[(3.1±1.3) cm2 vs.(5.6±2.3)cm2]、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1.3±4.2) mm vs.(54.3±5.5)mm]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31.7±3.9) mm vs.(34.6±4.3) mm]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术后6个月LVEF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1%±3.9%vs.58.9%±5.6%,P> 0.05).术后3年起,随访患者每年行冠状动脉血管CT检查1次,未发现移植血管存在明显狭窄(狭窄>50%). 结论 对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适当的延缓手术,结合正确的药物治疗,可能不再需要同期处理二尖瓣病变,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尖瓣病变患者赖氨酸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表达与持续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关系。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纳入我院拟行瓣膜置换术187例二尖瓣膜病变患者。根据是否伴有持续性AF,将研究患者分为窦性心律(sinus rhythm,SR)组和AF组。在AF组,根据患者的二尖瓣病变类型,进一步分组为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伴AF组(MS+AF组)和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伴AF组(MR+AF组)。AF组97例,男44例、女53例,年龄(52.76±11.35)岁;SR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47.95±14.22)岁。结果二尖瓣病变患者中51.87%(97/187)伴有AF,与二尖瓣反流相比,二尖瓣狭窄较多伴有持续性AF(60.31%vs.34.43%,P0.05)。AF组血浆LO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R组(73.78±25.42IU/L vs.51.05±18.96 IU/L,P0.05)。在AF患者中,MS组的LOX水平高于MR组(84.21±32.15 IU/L vs.59.74±35.21IU/L,P0.05)且易伴有血栓。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F与LOX水平(r=0.124,P=0.036)及左心房直径(r=0.531,P=0.042)有关。结论二尖瓣病变患者血浆LOX水平升高与AF发生有关,二尖瓣狭窄患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附壁血栓的左心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北京安贞医院15例合并附壁血栓的左心室壁瘤,且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63.5±4.8)岁,均有心肌梗死病史,无脑梗病史。对所有患者实施双极射频消融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成形术和左心室血栓清除术。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无术中死亡。体外循环时间(92.7±38.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2.4±17.8)min。旁路移植血管(3.9±0.4)支,术后7~10 d出院,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围术期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出院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54.87±5.21)mm vs.(60.73±6.24)mm,P=0.013],但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无明显改善[45.20%±3.78%vs.44.47%±6.12%,P=1.00];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24 h室性期前收缩频率[4 021.00(2 462.00,5 496.00)次vs.11 097.00(9 327.00,13 478.00)次,P0.001]及室性期前收缩负荷[2.94%(2.12%,4.87%)vs.8.11%(7.51%,10.30%,P0.001]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患者均无心绞痛、头晕等不适。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较出院前明显改善(49.93%±4.42%vs.45.20%±3.78%,P=0.03],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出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00±4.41)mm vs.(54.87±5.21)mm,P=1.00]。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24 h室性期前收缩频率较出院前进一步降低[2 043.00(983.00,3 297.00)次vs.4 021.00(2 462.00,5 496.00)次,P=0.04],室性期前收缩负荷较术前明显降低[2.62%(1.44%,3.49%)vs.8.11%(7.51%,10.30%),P0.001],但与出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整体功能的恢复是心肌缺血、心室形态与功能异常及电生理异常得到改善的综合体现。双极射频消融术能够纠正心脏电生理异常,显著降低室壁瘤相关室性期前收缩的负荷,能够进一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单心室瓣膜反流的外科治疗经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61例单心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25例;手术年龄2个月至20岁;体重2~58 kg。右心室型41例,左心室型13例,未定型型7例。根据瓣膜反流程度不同分为3组,无/微量反流组:28例,瓣膜未行处理;轻/中度反流组:21例,瓣膜未行处理;重度反流组:12例,手术同期行瓣膜成形。收集所有患者住院及随访资料,分析轻/中度反流组、重度反流组瓣膜反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瓣膜反流的因素。结果住院死亡5例,住院死亡率8.2%(5/61)。重度反流组患者行瓣膜成形术后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由术前4.00级下降至术后2.08级)。随访56例,随访时间6~38个月,重度反流组随访10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余8例中重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3例,轻度反流2例,微量反流1例;瓣膜反流程度增加趋势明显(由术后平均2.08级增加至平均2.75级)。轻/中度反流组随访19例,随访中无死亡,其中反流程度增加至重度3例(原1例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反流程度由轻度增加至中度3例,瓣膜反流程度由术后平均2.33级增加为平均2.58级。轻/中度反流组瓣膜反流增加率与无/轻微反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瓣膜反流增加率为31.5%vs.19.2%,χ2=0.36,P=0.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瓣膜反流增加者在随访过程中心功能较瓣膜反流无变化或减轻者明显降低(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53.11%±5.61%vs.59.65%±3.32%,t=-5.49,P=0.00),而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较瓣膜反流无变化或减轻者明显增加(t=2.58,P=0.01)。结论单心室合并重度瓣膜反流行瓣膜成形术近期效果较好,但随着心功能下降、心室扩张,瓣膜反流程度加重趋势明显;轻/中度瓣膜反流可暂不进行处理,但部分患者瓣膜反流有增加趋势,提示应注重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6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微创小切口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34.2±11.2)岁;二尖瓣狭窄2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7例,二尖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30例;合并三尖瓣反流19例;均行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同期收治2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对照组),其中男86例,女114例;年龄(49.4±13.2)岁;二尖瓣狭窄8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66例,二尖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49例;合并三尖瓣反流76例;均行传统二尖瓣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主动脉阻断时间、住ICU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二次开胸止血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无院内死亡,两组院内死亡率、体外循环时间、二次开胸止血率、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和伤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小切口组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0.2±3.1)h vs.(15.2±7.1)h,P=0.008]、术后胸腔引流量[(92.0±28.0)mlvs.(205.0±78.0) ml,P=0.000]、术后输血量[(0.8±1.6)U vs.(1.9±2.1)U,P=0.006]、住ICU时间[(14.0±8.0)h vs.(26.0±12.0)h,P=0.003)和住院时间[(14.8±4.6)d vs.(19.7±3.2)d,P=0.006]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 结论 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在手术安全性上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相当,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在术后恢复上显著优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主动脉瓣轻度和轻中度反流患者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脏手术后15例主动脉瓣轻中度反流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减低(40.00%)患者行IABP辅助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63.60(50~74)岁。主动脉瓣轻度反流9例,轻中度反流6例,LVEF均40.00%。术后放置IABP,比较患者使用IABP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LVEF、主动脉瓣反流等指标。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患者使用IABP后C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0±0.29)L/(min.m2)vs.(1.99±0.23)L/(min.m2),t=48.30,P=0.00],LVEF高于使用IABP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20%±1.37%vs.42.60%±2.87%,t=11.34,P=0.00),SVRI较使用IABP前改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 347.00±190.00)dyn s/(cm5 m2)vs.(2 128.00±204.00)dyn s/(cm5.m2),t=20.60,P=0.00],主动脉瓣反流未见明显增加(χ2=0.60,P=0.44)。结论对主动脉瓣轻度和轻中度反流伴LVEF显著减低患者心脏手术后进行IABP辅助具有明显的循环支持效果,且未增加主动脉瓣反流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