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低位房间隔起搏导线定位方法,评价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房颤的预防作用。方法:病窦综合征患者48例,以X线及心电图特征定位,主动固定心房电极于低位房间隔,观察起搏后P波时限的变化及房颤的发作频率。结果:所有患者经房间隔起搏后,P波时限均显著缩短,118.00±24.00ms比93.00±16.0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有心房内传导延缓者,起搏后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率明显减少,而心房内传导正常者,房颤发作无明显减少。结论: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房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它能明显缩短左、右心房激动时间,使心房的除极趋于同步化;对伴房间传导阻滞者,房间隔起搏能减少房颤发作。  相似文献   

2.
冠状静脉窦口起搏对心房激动时间影响及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静脉窦口起搏对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并探讨该部位起搏的方法学。方法包括两部分,首先对20例射频消融的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术中分别给予高位右心房(HRA)、冠状静脉窦口(CS9-10)、左心房游离壁(CS1-2)起搏,记录刺激信号至腔内电图最远A波为心房激动时间;HRA至CS1-2的AA间期作为左、右心房间激动时间差,同时测量体表心电图最长P波时限。第二部分研究在可控弯导丝系统的辅助下将心房主动电极导线固定在冠状静脉窦口,比较冠状静脉窦口起搏与HRA起搏的起搏参数及起搏后体表心电图P波时限。结果冠状静脉窦口起搏时P波时限、心房激动时间及左、右心房激动时间差较窦性心律下、高位右心房及左心房游离壁起搏时均明显缩短。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静脉窦口起搏患者体表心电图P波宽度明显缩短。结论冠状静脉窦口起搏时心房激动时间明显缩短,左、右心房间激动时间差最短。采用可控弯导丝系统的辅助可实现冠状静脉窦口起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简单的超声多普勒方法评价房间隔起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效果。方法在23例行CRT治疗的患者中进行了超声多普勒测量,9例患者存在房间阻滞,心房起搏导线固定在房间隔,其余14例常规固定在右心耳。结果右心耳起搏组中心房间传导延迟时间(IAD)延长[(46±20)ms vs(53±23)ms,P〈0.05],IAD和心室间传导延迟时间(IVD)的差异增大[(53±23)ms VS(40±17)ms,P〈0.05],左机械房室延迟时间(LMAVD)和右机械房室延迟时间(RMAVD)的差异明显增加[(172±25)ms vs(210±32)ms,P〈0.001]。房间隔起搏后IAD明显减小[(34±12)ms VS(12±11)ms,P〈0.001],IAD和IVD的差别减少[(12±11)ms VS(18±16)ms,P〉0.05],LMAVD和RMA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43)ms vs(182±50)ms,P〉0.05]。二尖瓣A峰速度时间积分在房间隔起搏后明显增加[(8.9±4.9)cm vs(13.0±4.0)cm,P〈0.001]。结论房间阻滞可以导致左心和右心房室收缩顺序的差异,房间隔起搏能纠正这种差异,增加二尖瓣舒张期充盈进一步改善心脏再同步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edtronic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右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4例需行DDD起搏的患者分为两组,房间隔组22例采用Medtronie3830主动固定电极,右心耳组22例采用Medtronic4574或stJude1642被动电极。通过比较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中术后起搏参数、术后并发症来评价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结果与右心耳组相比,房间隔组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稍有延长,两组的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房间隔组心房激动时间明显短于右心耳组[(94.6±30.8)msV8(135.5±20.3)ms,P〈0.05]。结论房间隔起搏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在植入操作时间、起搏参数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行起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房间隔组20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右心耳组20例,采用被动固定翼状电极行右心耳起搏.对比两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电极植入时、术后1个月、3个月的起搏参数(阈值和阻抗).结果 房间隔组与右心耳组比较,心房电极植入操作时间和起搏参数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具有相似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以及相同的起搏参数,为临床起搏治疗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6.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88例,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67.6±24.3(28~9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共使用主动电极导线151根,其中心室电极导线88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80根,右室流入道间隔部5根,右室中间隔3根);心房电极63根(右心耳37根,低位房间隔10根,高位房间隔10根,心房侧壁6根)。起搏参数在电极导线置入15min后可达到理想值。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无电极导线脱位,起搏参数与置入时比较没有差异。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行低位房间隔(LAS,Koch三角处)起搏并与右心耳(RAA)起搏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60例需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RAA起搏组和LAS起搏组各30例,其中LAS组先将主动螺旋固定电极导线放置在RAA测量起搏参数后再将其植入LAS,而RAA组则用被动翼状电极导线直接固定在RAA。分别测量不同部位的起搏参数,比较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脱位率。结果两个部位的起搏电压阈值、阻抗无明显差别,但腔内P波振幅LAS明显高于RAA(3.8±0.7 mV vs 2.2±0.8 mV),LAS起搏的P波宽度明显短于RAA起搏的P波宽度(88±18 ms vs 154±37 ms)。与RAA组相比,LAS组的手术成功率偏低(90%vs 100%),手术曝光时间亦明显延长(128±45 s vs 12±4 s),术中脱位率在低位房间隔明显高于右心耳(33.3%vs 0%)。结论LAS起搏是可行的,能较RAA起搏明显缩短心房激动时间,但植入手术较传统RAA起搏复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适应症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永久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先行心内电生理标测 ,寻找使双心房同步激动的房间隔最佳起搏点 ,采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固定于该部位。结果  4例患者窦性心律时房间传导为 10 6 0± 4 3ms ,标测后房间隔起搏房间传导时间为 11 0± 1 1ms,(P <0 0 0 1)。达到了双心房同步起搏。 3例患者成功地植入房间隔主动固定导线 ,一例患者失败。结论 永久房间隔起搏方法在伴有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主动固定心房导线的起搏阈值在植入时和随访期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主动固定心房导线后心房起搏阈值的变化。方法对植入主动固定心房导线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植入后即刻阈值、术后3个月、6个月及随后每6个月心房起搏阈值的变化。结果362例患者随访了6~52个月,植入术后发生心包积液1例,心房电极导线脱位2例。92例植入后即刻阈值偏高(1.5~2.5V),但随访期显示心房阈值逐渐降低,植入后3个月随访时心房阈值1.0~1.5V者26例,≤1.0V者336例;6个月时1.0~1.5V者26例,≤1.0V者336例,其后心房阈值稳定。结论主动固定心房导线应用后部分患者植入时阈值偏高,但植入后逐渐降低并长期维持在稳定水平,且植入术后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房间隔起搏的初步临床应用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有适应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永久性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先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寻找使双心房同步激动的房间隔最佳起搏点,采用主动固定方法将导线固定于该部位。结果 18例伴有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4例患者完成房间隔标测和永久性起搏导线植入手术,4例未能成功植入房间隔起搏导线。结论 在伴有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永久性房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