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左心室导线脱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共8例[其中CRT3例,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5例]在术后4周内发现左心室导线脱位,脱位时间发现在3—24(10±6)d,发现时的临床表现分别为:新出现膈神经刺激3例、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起搏失夺获2例、心功能恶化3例次及复查X线胸片发现1例。结果8例9人次均成功处理左心室导线脱位,其中6例7人次利用原左心室导线成功复位,2例发现后未及时复位并原左心室导线内保留了PTCA导丝,未能成功拔除。给予重新成功植入新的左心室导线,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RT术后近期左心室导线脱位给予及时处理是安全、可行的,对脱位的左心室导线需评估后依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左心室导线不同植入部位在心脏再同步治疗( CRT)中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 CHF)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CRT植入的患者共45例,根据左心室导线植入部位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左心室导线植入心侧静脉或心后侧静脉或心外侧静脉组32例( A组)、左心室导线植入心中静脉或心大静脉组13例( B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3、6个月及此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对患者心功能( NYHA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等进行比较,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死亡5例,其余40例患者完成临床随访5年,其中A组29例,B组11例,A组与B组患者比较术后1、3、5年QRS时限缩短(161.45±16.60) ms、(149.07±17.48) ms、(140.59±19.90) ms对(174.82±15.52) ms、(165.73±11.59) ms、(156.73±15.11) ms,LVEF增加0.39±0.07、0.41±0.07、0.44±0.08对0.33±0.07、0.35±0.08、0.37±0.09、LVEDD缩小(69.69±9.13) mm、(65.41±10.06) mm、(62.48±10.09) mm对(76.45±5.80) mm、(74.55±5.99) mm、(71.00±7.61) mm,6-MWT延长(316.28±56.70) m、(349.41±66.81) m、(374.00±70.48) m 对(274.27±47.59) m、(300.27±61.14) m、(322.45±71.30)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临床随访的A组与B组患者比较术后1、3、5年心功能改善(2.31±0.81)级、(2.24±0.74)级、(2.14±0.78)级对(2.82±0.87)级、(2.55±0.94)级、(2.45±0.9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心室导线植入部位不同,CRT患者的长期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植入CRT起搏器/除颤器(CRT-P/D)患者41例.根据逆行心脏静脉多体位造影确定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按照右前斜位30°心脏长轴造影分为基底部组(n=15)、室中部组(n=26)和心尖部组(n=0);按照左前斜位45°心脏短轴造影分为前壁组(n=9)、前侧壁组(n=10)、侧壁组(n=12)、后侧壁组(n=10)和后壁组(n=0).随访记录并比较各组基线(术前),术后7d,3、6、12、18、24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时限、心功能(NYHA分级)、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CRT参数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41例患者无应答率为19.5%(8/4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与基线时相比,所有患者LVEF升高、LVEDD下降、QRS时限缩短、心功能改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下降(P<0.05);②随访3个月后各时间点,非前壁(前侧壁、侧壁或后侧壁)组在LVEF、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前壁组(P<0.05);LVEDD下降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侧壁、侧壁和后侧壁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随访时间点,基底部与室中部组间相比,LVEF、LVEDD、QRS时限、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患者术后随访CRT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正常,无心力衰竭再入院、导线脱位、膈肌起搏、囊袋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 ①CRT可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获益;②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前壁者CRT疗效可能较前侧壁、侧壁或后侧壁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植入应用左心室四极导线的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评估其安全性和急性期疗效。结果2例患者均通过静脉途径成功植入CRT—D装置,仅1例在头端(第1极)起搏测试时有膈神经刺激,未出现其他手术并发症。程控发现,优化的起搏向量下,2例患者的QRS时限和心脏同步性均最佳,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结论初步的应用结果表明,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同时,提高CRT急性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右心室起搏导线位置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7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手术,53例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18例植入前壁或下壁(非侧后壁);48例右心室导线植入心尖部,23例植入流出道间隔部.术前记录受试者心功能(NYHA分级)、QRS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术后6个月对上述参数进行随访,比较不同右心室起搏部位对CRT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术后6个月,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LVEF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0.44±0.07)对(0.40±0.07),P=0.048],余心功能、QRSd、LVEDD、LVESD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左心室起搏部位进一步分为侧壁或侧后壁与非侧后壁两组,就侧壁或侧后壁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较间隔部起搏可更好地提高心输出量LVEF[(0.45±0.07)对(0.40±0.08),P=0.027],改善心功能[(2.59±0.59)对(3.00±0.68),P=0.038],对于非侧后壁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无视左心室起搏部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略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而对于左心室侧壁和/或侧后壁起搏者,应尽量将右心室导线置于心尖部,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合并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左心室导线植入是CRT的核心技术,常规方法需行心脏静脉逆行造影,以显露靶静脉。但随着植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辅助器材的更新,植入技术由复杂趋向简单,标准的逆行造影流程是否必需?本文报道了2例未行常规逆行造影植入左心室导线,探讨左心室导线直接植入技术在CRT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在多数病人中,它能改善临床症状,逆转或终止慢性心脏重构。然而,仍有约20%~30%的患者起搏后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入选不合适以及左心室电极导线位置不恰当有关,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如何指导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放置还没有理想的方法。我们运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在术前直接测量心室机械不同步性,识别室壁运动最延迟的部位及其程度,指导术中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的放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1-2],已成为合并心脏不同步者的一线治疗手段。在CRT的发展过程中,超声心动检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在传统超声的基础上,组织多普勒、三维超声等新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指标来预测CRT疗效。超声检测心脏扭转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其独特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治疗的广泛开展,应用心外膜电极导线起搏左心室逐渐增多。现介绍这方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左心室、右心室同步起搏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存活率,降低病死率,改善症状、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和心功能[1]。无论是否同时置入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CRT均可降低心力衰竭人群病死率和死亡率[2]。因此,各种指南一致推荐,对最佳药物治疗无效的适宜心力衰竭患者,CRT无疑是其治疗的首要选择。大量证据支持心功能III级或非卧床的心功能IV级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冠状静脉窦(CS)长鞘(无鞘)技术植入左室导线的可行性及适合人群心脏静脉形态特点。方法 51例拟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CRT前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顺行心脏静脉显影。随机分为无鞘组(n=26)和常规组(n=25),前者先采用无鞘技术植入左室导线,失败者(未成功亚组)继改为常规有鞘方法植入;后者通过常规有鞘方法植入左室导线。 观察无鞘组植入左室导线的成功率,比较两组导线植入时间、曝光时间、相关并发症、导线参数,并分析无鞘组成功亚组心脏静脉形态与临床资料。 结果 无鞘组8例成功(成功亚组),另18例未成功(未成功亚组),无鞘组植入成功率30. 8% ;常规组植入成功率96% ,显著高于无鞘组(P〈0. 001)。 但无鞘组成功亚组导线植入时间、曝光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24.1±5.1)min vs (45.6±10.1)min,(9.1±2.5)min vs(13.3±2.4)min, P均〈0. 001]。 常规组2例(8% )出现心脏静脉夹层、撕裂,3例(12% )在退出CS长鞘即刻发生导线脱位;无鞘组成功亚组无1例出现上述并发症。 无鞘组未成功亚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同常规组相比并未延长,围术期并发症也未增加(P均〉0. 05)。 成功亚组管状CS比例显著高于未成功亚组(87. 5% vs 33. 3% ,P〈0.05),同时与未成功组亚组相比,CS、靶血管直径更粗[(15.7±2.7)mm vs (13.3±2.0)mm,(4.0±0.8)mm vs (3.3±0. 5)mm,P均〈0. 05],靶血管与CS近端成角更大[(117.9±12.7)° vs (97.1±10.4)°,P〈0. 01]。 结论 无鞘技术为植入左室导线提供了一种简化、安全、经济的方法,但成功率有限,更适用于管状 CS、靶血管直径粗大、呈钝角走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13.
Left ventricular lead positioning is always the critical ste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because of the complex anatomy of coronary sinus branches. 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 46-year-old man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presenting with heart failure. The placing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lead into the posterolateral branch was hampered by an angulated portion at the proximal branch eve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nchor wire technique and one to two additional parallel wires’ support. The use of three buddy wires facilitate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lea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左室电极的植入方法、特殊病情的个体化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110例心力衰竭患者行CRT。左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冠状静脉窦(CS)插管、CS及心脏静脉逆行造影(RCV)、选择靶静脉并植入电极。根据RCV静脉解剖特点选择靶静脉及特殊情况个体化处理。观察左室电极植入的成功率、左室电极的型号、置入CS靶静脉的部位、并发症。结果左室电极植入成功率为96.4%(106/110),4例左室电极未成功植入者包括1例植入DDD双腔起搏器、2例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及1例行心外膜左室电极植入术。9例特殊情况需个体化处理,其中2例心侧静脉狭窄应用球囊扩张数次,3例应用多根经皮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导丝加强支撑下植入左室电极,4例需更换不同型号或厂家的电极(包括3例术中和1例择期更换)。术中发生冠状静脉夹层或心肌穿孔5例(4.7%),仅1例择期CRT成功,另4例发生轻微夹层,少量或未见心包积液,但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影响左室电极置入。术中急性左室心力衰竭4例(3.7%),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2例(1.9%),均经治疗未影响手术。结论左室电极植入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采取个体化处理策略,可提高左室电极植入的成功率、并使并发症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室起搏电极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12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CRT,其中93例将左室电极植入侧后静脉、侧静脉或后静脉(A组),另16例植入心中静脉(B组)、12例植入心大静脉(C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组患者术后NYHA分级得到显著改善,QRS波时限变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缩小(P<0.01);B组患者超声心动图部分指标及QRS波时限显著改善,但其NYHA分级无显著改变;而C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 CRT时应尽可能将左室电极置于左室侧壁或侧后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室不同起搏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患者术后短期(1周及6个月)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成功行CRT/D手术,且相关观察数据完整患者共36例。分析术中左室电极植入情况,左室起搏部位根据左室电极末端左前斜45度时的投影结合其相应心脏静脉的部位确定,分为靠近间隔部组(A组)和游离壁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常规心脏超声变化,随访6个月CRT/D临床应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与A组相比,B组对心脏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返流情况仅在B组有所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35例有应答,B组中1例无应答,两组术后6个月无应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CRT/D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短期内即可使患者获益。左室电极位于游离壁可以更好的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