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顺群 《护理研究》2006,20(8):2228-2228
静脉输液是治疗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通过对输液瓶更换后瓶内残留药液的观察,发现药物尤其贵重药物浪费现象严重。为此,我院改进输液管管嘴,以减短输液管管嘴人液孔离输液瓶瓶口橡皮塞的距离,使液体能顺利滴完,将输液瓶内残留药液量减少到最小限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PVC输液袋中残留药液情况.[方法]将临床静脉输注结束后不同输液器具(100mL玻璃输液瓶,500mL单口输液袋,50 mL、100mL、250mL双口输液袋)中的残留药液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计量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输液器具中残留药液量存在差异;小容量双口输液袋的残留药液相对于其标称容量的百分比较高.[结论]临床输注特殊药物或者对老人、儿童输液时,应该慎重选择输液器具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各个医院静脉输液均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其工作原理都是采用瓶塞穿刺器穿刺输液容器,依靠重力作用使药液进入输液器的液体通道。传统的瓶塞穿刺器主要由输液针和进气针组成,输液时将输液针和进气针插入输液瓶,药液通过输液针往输液管输送,空气由进气针进入,用来维持输液瓶内外气压平衡,保持药液的连续输送。使用时,针管插入针座露在外面,这样输液针的侧孔在输液瓶内有一定的高度,瓶内药物剩余约5mL,存在浪费现象,尤其是贵重药物。因此,病人为了不浪费贵重药物,经常自己将瓶塞穿刺器下拉,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输液管内空气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因诸多原因造成空气进入输液管内 ,为排出空气 ,常常需分离输液管与针头将空气排出 ,此法既浪费药液又易造成污染。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空气进入输液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现介绍如下。1 造成空气进入输液管的原因1.1 续加液体不及时 ,使输液瓶内药液滴完 ,瓶内空气随药液下降而进入输液管内。1.2 续加液体不认真 ,未检查或调节莫菲氏管内液面及液体下降情况 ,造成节段性空气进入输液管内。1.3 续加液体时 ,未将输液器硬针完全插入输液瓶内 ,造成输液过程中空气间断进入输液管内。1.4 患者在输…  相似文献   

5.
不分离头皮针的静脉推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 0 1年 3月起 ,我们改进了静脉推注法 ,消除了因分离头皮针 ,微量空气进入头皮针栓而不易排除 ,随着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血管 ,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使进入机体内的药物既能达到所要求的总量 ,又减少了污染环节 ,操作简便 ,现将临床实践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1 操作方法将需要静脉推注的药物备好 :安瓿类药打开安瓿 ,瓶装类药用溶媒稀释后 ,瓶口插一只排气针头。分离输液瓶 (袋 )与输液器的输出针头 ,将针头插入需要输入的药物内 ,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由输液管进入血液 ,待药液全部输完 ,消毒输液瓶 (袋 )口 ,将输液…  相似文献   

6.
一、液体中加入药液问题小儿输波最较少,故临床上有时采用开放式输液瓶输液。在更换液体时,有人先把药物加入瓶内,再加入葡萄糖液,尽管加液速度很快。也会因一部分药物先流入输液管内面造成输入药物浓度不均。正确的方法是:先加入葡萄糖液体,再加入所用药物;或者先将药物稀释后再加入输液瓶内输入。二、输液管内液体量的补给问题  相似文献   

7.
输液操作中两种排气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 ,是抢救病人的必要措施。抢救病人必须争分夺秒 ,为此 ,对输液操作排气法进行探讨和改进 ,旨在最大限度地缩短操作时间 ,提高排气一次成功率 ,同时减少药液的丢失量。1 排气方法1.1 方法 1:打开输液器外包装→关闭调节器→插输液管瓶针于密封瓶→挂输液瓶→打开调节器→排气。具体方法详见《护理技术》[1] 。1.2 方法 2 :打开输液器外包装→插输液管瓶针于密封瓶→挂输液瓶→排气。具体手法是 :(1)撤去输液器外包装 ,注意不要将输液管环弄乱 ,右手小手指勾住输液管环 ,拇指、示指和中指持输液瓶瓶颈 ,左…  相似文献   

8.
护理学基础     
972059输液避光布套的研制与临床应用/金葵花…//中华护理杂志一1996,31(10)一620 制作方法:以较厚黑色布料缝制与输液瓶相吻合的布套,一侧缝置开向瓶颈的拉链,布套底部缝一吊带。另缝包裹茂菲氏滴管的管形布套,一侧缝置与布套等长的双向拉链,拉链一端于布套下口可打开,另一端与布套上口一起缝成一松紧套。检查液体质量后,套上输液瓶布套,配制药液;将输液管布套拉链完全打开,松紧端套于瓶口。取出输液管排气、穿刺,调好滴数后,合上管形布套的双向拉链。参2(双的)972060输液瓶网套污染调查及对策/伶秀贞…//实用护理杂志一1996,12(9)一399 随…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终末减少药液丢失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通过对输液完毕拔针后输液瓶及输液管残留药液的观察,发现药物浪费现象严重,特别是贵重药物,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对输液完毕的概念往往是感官判断,于是经常导致液体剩余过多而将输液头皮针拔除。为减少输液终末至输液结束这段时间内药液的丢失,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本文对输液终末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规格:每瓶1.5 g。本品适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所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上下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胆管炎、败血症、脑膜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为黄色澄清液体,规格:250 mL(莫西沙星0.4 g与氯化钠2.0 g)。本品适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复杂腹腔感染。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上述2种药物在联合输注时输液管中出现乳白色絮状物。当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并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生输液反应。为验证上述2种药物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进行了实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