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壮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08-1111
【目的】探讨嚼食槟榔者I:2腔鳞癌组织中MT-1、HO-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8例患者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RTPCR、免疫组化来检测MT-1、HO-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MT1、HO-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T-1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N分期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T分期无相关性;HO-1的表达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N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T分期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MT-1、HO-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且和肿瘤的N分期有相关性,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热休克蛋白70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食管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石蜡包埋食管癌肿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0%,高于正常黏膜表达(13.3%),差畀有显著性(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比正常食管黏膜明显升高。在伴有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病例中,HSP7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6%,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术后生存期〈3年的食管鳞癌病例中,83.3%表达HSP70,而在生存期〉5年的病人中,HSP70阳性表达率为96.1%,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SP70蛋白的表达与预后有关,HSP70高表达者预后好,HSP70可以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重要生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5例食管癌、14例非典型增生食管上皮和51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率分别为13.7%(7/51)、42.9%(6/14)和73.8%(48/65).癌组织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食管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亦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18E6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关系(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4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实验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NRP-1原位表达情况,采用 RT-PCR 检测 NRP-1 mRNA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4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RP-1均为高表达,4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 NRP-1表达均呈阴性;癌组织 NRP-1 mRNA 为(0.59±0.1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43±0.17),且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3 cm 的口腔鳞状细胞癌 NRP-1 mRNA 为(0.63±0.1)显著高于≤3 cm 的组织;周围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的 NRP-1 mRNA 表达为(0.67±0.20),显著高于局部无转移的组织,且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 NRP-1为高表达,且可能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MP一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I。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I,C临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以51例NSCLC患者癌组织(A组),36例癌旁组织(B组)和1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标本经外科手术收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病理的意义。【结果】A组中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均P〈O.05)。MMP9在鳞癌中表达高于腺癌(P〈0.05),并且阳性率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P〈o.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肺癌组织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O.01)。【结论]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姚莹  梁虹  张启国  张璃  曾静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9):1197-1199
【目的】研究p33^ING1基因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本院1999-2004年收治的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及25例原位鳞癌(Bowen病)组织中的p33^ING1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p33H^I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9%(15/35),明显低于正常组的82.9%(29/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1.99.P〈0.05)。其原位鳞癌中阳性表达为56%(14/25),同样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阳性率82.9%(29/3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18,P〈0.05)。【结论】p33^ING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提示p33^ING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进展中有重要意义.并有可能成为其肿瘤检测蛋白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兵  孙光远  李兵  何金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228-1230,1234
【目的】研究碳酸酐酶Ⅸ(CAⅨ)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80例NSCLC手术标本中的CAⅨ和HIF-1α表达,分析其在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NSCLC中CAⅨ和HIF1α的表达率分别为71.25%及66.25%,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CAⅨ在NSCLC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无关(P〉0.05),但CAⅨ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NM分期Ⅲ~Ⅳ期的cAⅨ阳性表达率高于TNMⅠ~Ⅱ期的CAⅨ阳性表达率(P〈0.05)。而HIF-1α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CAⅨ和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不强(P〉0.05)。【结论】CAIX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其可能成为抗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mo及Gli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8例食管鳞癌、3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mo及Gl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①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o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0(0/38)、14.3%(5/35)和63.2%(43/6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li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亦依次增高,分别为2.6%(1/35)、17.1%(6/35)和70.6%(4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mo及Gli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Smo及Gli1 mRNA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基因mRNA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AR-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病理分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AR-1的表达率:Ⅰ级31.3%,Ⅱ级42.1%,Ⅲ级50%,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AR-1 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Ⅰ期40%,Ⅱ期35%,Ⅲ期42.9%,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AR-1 mRNA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28.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7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AR-1mRNA表达增高可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转移和侵袭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杨庞  杨罗艳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06-1808
【目的】研究Eta-1 mRNA、Eta-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 mRNA、Ets-1及VEGF的表达;分析Eta-1 mRNA、Ets-1表达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VEGF表达与Ets-1 mRNA、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 mRNA、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35/40)和82.5%(33/40)(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VEGF在BTCC中阳性表达率为72.5%(29/40),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表达(P〈0.01)。在BTCC中Eta-1 mRNA、Ets-1表达与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07和0.797,P值均〈0.01)。【结论】①Ets-1 mRNA、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 mRNA、Ets-1蛋白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a-1 mRNA及Ets-1与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VEGF可诱导Ets-1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p33/ING1基因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口腔黏膜正常组织30例、异常口腔黏膜增生组织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黏膜组织30例,观察p33/ING1在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角化细胞(Normal Oral Keratinocyte,NOK)、人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细胞( Dysplastic Oral Keratinocyte,DOK)和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NG在NOK细胞中的表达要远远高于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3/ING1蛋白的表达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降,p33/ING1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卢秋成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998-1000
【目的】探讨COX-2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和2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OX-2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和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MMP-2和COX-2表达在结肠癌不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明显(P〈0.05),分化越低、分期越晚、发生淋巴结转移者表达越高;2种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OX-2与MMP-2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ox-2和MMP-2表达可能有助于判定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2在宫颈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1)和AQP2在90例宫颈癌和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QP1在正常宫颈、宫颈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54.4%,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1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晚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AQP2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癌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56.7%,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2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AQP1和AQ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s=0.301,P=0.004)。【结论】AQP1在宫颈癌中表达升高,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沈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66-4868
目的探讨E-eadherin、CD44V6和HIF.1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E-eadherin、CD44V6和HIF-1α的表达。结果(1)E-eadherin在结肠癌中的高表达率为58.89%,低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90.00%(P〈0.05),CD44V6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7.78%,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56%(P〈0.05),HIF-1α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1.11%,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6.67%(P〈0.05)。(2)E-cadherin、CD44V6和HIF-1口的表达均与结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结肠癌的Dukes分期有关(P〈0.05)。E-eadherin的表达还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3)结肠癌中CD44V6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CD44V6和HW-1α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中 ERCC1、AKT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织中 ERCC1、AKT2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浆, ERCC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而 AKT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 <0.05)。ERCC1和AKT2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无明显相关性。术后化疗患者中ERCC1和 AKT2阴性者预后好于均阳性者。【结论】ERCC1和 AKT2在与胃癌预后及耐药密切相关,对其变化进行检测可帮助了解胃癌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A)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BTCC组织中HPAmRNA及VEGF mRNA表达,并以12例正常膀胱组织作对照,分析HPAmRNA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分析HPA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PAmRNA阳性表达,BTCC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为58.06%(36/62)。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明显相关。而且,HPA与VEGF二者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r=0.501,P〈0.01)。【结论]HPAmRNA阳性表达与BT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PA在BTCC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释放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D)的关系,同时探讨COX-2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5例直肠癌中COX-2的表达,同时标记CD34和D2—40用以分别检测直肠癌组织中MVD和MLD。【结果】95例直肠癌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95.79%(91/95),高表达率为71.58%(68/95),CO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有关(P〈0.05);CCX-2高表达组的MVD和MLD值明显高于COX-2低表达及阴性组(P〈0.01和P〈0.05)。【结论】COX-2在直肠癌病人的广泛表达对肿瘤微血管及微淋巴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133、CK1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2例鼻咽癌及20例正常对照组中CD133、CK19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D133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在原发癌与转移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CK19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异,但在原发癌组与转移癌组之间、伴和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之间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133可能在诱导鼻咽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鼻咽癌干细胞较特异的表面标记物;CK19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但不宜作为鼻咽癌干细胞特异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