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诨铁樵(1878—1935)名树珏,早年毕业于南洋公学,善译西洋小说,有名文坛。后锐志攻医,文名反为医名所掩。曾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深通内经、伤寒之学,“为近代中医界精通旧学,独具只眼,又受过较系统的近代科学训练的第一人。”著有《群经见智录》、《伤寒论辑义按》、《脉学发徼》、《温病明理》等书共二十二种。这些著作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气概念——兼与刘家义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近阅《医学教育》1989年第6期上“浅谈‘高分低能’”一文,很受启发。然难以苟同于“高分低能”的定义域,对“高分低能”产生之主要原因分析与预防之主要措施的提出亦觉乏欠全面深刻。为此一陈己见,以求争鸣。  相似文献   

4.
《广东医学》1963年二期朱敬修同志在“《神农本草经》的历史价值及其读法”一文中提出《内经》要晚出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的看法,他以为“作书于秦,成书于汉。《汉书艺文志》未录此书之名,可能有所漏脱。”对这二书的先后问题,笔者有不同意见,希望能就教于朱先生。  相似文献   

5.
赵博同志《(黄帝内经)的整体观模式及其评价》一文,发表于贵刊1990年第四期。(以下简称《赵文》)。《赵文》认为《内经的整体观模式表现为“共宗主性结构”、“同基源性结构”和“阴阳五行结构”三种整体模式”。拜读之后,不敢苟同,现略陈管见,以与赵博同志商榷。 (一) 《赵文》在“共宗主性结构”一节中说: “这种模式的整体观,……系指宇宙万物依据某种原则,或在宇宙本体的统摄和某种力量的支配下而存在变化,从而表征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最通常的观念是把“宗主”视为道或天道。”并列举了《老子》、《周易》  相似文献   

6.
医学视听教材的制作到底要不要配乐,这不仅是编导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视听教学理论问题。杨亚明同志在本刊1989年第1期《争呜园地》上发表了“医学视听教材配乐利少弊多”的观  相似文献   

7.
“气”,在中医书籍里,几乎俯拾即是。近年来,中医界对局限于人体的“气”的涵义虽也时有探讨,但没有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目前较为通行的意见有两种。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医术语中的“气”,概括起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宋本《伤寒论》318条记载"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相似文献   

9.
<正> 读贵刊1984年第4期李滨同志《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溯源与质疑》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觉得该文虽名为对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的首语质疑,但实际上对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亦持否定态度。我们认为,这样来看待与评论叶氏著作不够公允,亦欠妥当。现就此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兼与李滨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98条是展示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及进一步明辨柴胡汤证性质和掌握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的重要条文。针对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对该条所作诠释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认为此条是在阐明小柴胡汤临床适应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小柴胡汤的禁忌证,并由此也昭示了阳明病之实和太阴病之虚及太阴病之虚和少阴病之虚的二种鉴别诊断,从而强调了临证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读了《医学教育》1990年第①期上刊载的“刍议县卫校的改革”一文很受启发。然而对文中的某些观点难以苟同,现将本人的浅见谈一谈,以供参考。一、“院校合并”不能完成县卫校的使命文章指出,县卫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较理想办法是县卫校与县医院合并成立医教中心”。这的确比县卫校单独办有很多优点,但本人认为还是欠妥。现仅就师资一事分析如下:目前,县卫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广大农村培养初中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以满足广大农村医疗保健的需要。这不仅要求有医疗  相似文献   

12.
谢诵穆,生于1911年,卒于1973年,浙江萧山兴山镇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医学院,时其师陆渊雷正在上海办函授学校,嘱谢编辑《中医新生命》杂志,并解答函授生提出的质疑。1936年,谢氏又为裘吉生罗致,为其编辑家藏书目提要,后因日冠侵华,战火蔓延,未能完成,避归故乡。1955年,从上海赴北京,参加中医研究院工作。谢氏毕生致力于外感热病的研究,于探讨感证学理,卓有成绩,著有《温病论衡》、《温病论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图书的出版发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图书的出版,更是发展迅猛.据一家医药卫生专业书店统计,医药卫生图书品种已达近万种.医药卫生图书编辑出版经历了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循环反复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医药卫生图书的选题质量与外形都跃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4.
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8年第1期上,李今庸同志发表了题为“《金匮要略》析疑三则”一文,见解独特,引证渊博,奉读之下,深感这种钻研学术的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对于这三则问题的看法,个人还有一些不同的、也不成熟的意见,现在提出来同今庸同志协商、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5.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83年第2期的“讨论与建议”栏中,刊登了李国芳同志关于《医学期刊中的错例分析》一文,傅杰青同志提出了商榷的意见。为了开展学术争鸣,希望大家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证和对文献的深入分析,否定了徐之才创“十剂”的观点。为论据虽不充分,但结论尚属正确的“十剂”之说出典于陈藏器《本草拾遗》的观点,提供了新论据。又通过分析,认为陈修源同志为“十剂”出典于徐之才之说所提供的论据,不足为凭,并对陈氏的论点和论据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文辞古朴,言简意赅.故尔论中有些原文是比较费解的,必须前后互参反复推敲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望文生义或拘泥于前人的注释则容易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9.
医学关键词是否规范性语言的争论,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界已较为明朗。作者亦认为:关键词自创始使用至今,经历了一段演化过程,关键词的日益规范化、通用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宜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唐书》、《旧唐书》和《唐本草》及其有关资料的分析,对宋兴副教授发表于《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的《〈唐本草〉修撰年代探疑》一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公孙无忌事发生于显庆四年四月,而《唐本草》成书于显庆四年正月,二者在时间上并无冲突,《探疑》一文反对《唐本草》撰成于“显庆”之说的主要论据存在疑点,不足以推翻“显庆”之说。同时,还对《探疑》一文对“显庆”说提出的另外3个疑点,进行了剖析,认为这些疑点更不足以推翻“显庆”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