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观察稀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稀桐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稀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9,(8)
目的探讨豨桐丸对尿酸钠晶体诱导巨噬细胞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00μg/mL)、秋水仙碱组(0.4μg/mL)及豨桐丸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μg/mL)。预给药2 h后,加入尿酸钠晶体诱导RAW264.7细胞,ELISA法检测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p65表达,试剂盒法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尿酸钠晶体刺激RAW264.7细胞18 h后,IL-1β水平显著升高,30 min后细胞内IκBα表达显著降低,2 h后细胞核中p65表达、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显著升高(P0.01);200、400μg/mL豨桐丸作用后,IL-1β水平、p65表达、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显著降低,IκBα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豨桐丸通过抑制尿酸钠晶体诱导巨噬细胞NF-κB活化,从而降低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十五味儿茶丸对尿酸钠诱导的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及炎症反应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氢化可的松组(4 mg·kg~(-1))及二十五味儿茶丸高、中、低剂量组(2.4,1.2,0.6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向大鼠踝关节内注入尿酸晶体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定造模前及造模后3,6,9,12,15 h关节肿胀度,同时经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T)数目,取滑膜组织测定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环氧合酶-2(COX-2)含量,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olt)检测滑膜组织中COX-2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升高,WBC,NEUT数目明显升高,TNF-α,IL-1β,IL-8,COX-2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COX-2蛋白水平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儿茶丸高、中、低剂量组肿胀度明显降低,抑制率明显升高,可明显减少WBC,NEUT数目,明显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1β,IL-8,COX-2含量,并可明显降低COX-2蛋白水平表达(P0.05,P0.01)。结论:二十五味儿茶丸通过减少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达到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周围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可伴有全身多系统受损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关节,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范围发病率约为0.5%~3%左右,在我国患病率为0.32%~0.34%.该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有"顽痹"、"尫痹"、"历节风"之称.豨桐胶囊由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作用的豨莶草、臭梧桐皮等中药组成,治疗各种关节炎具有良好效果.笔者应用该药治疗RA,经38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姜楠 《中医药导报》2011,17(4):128-130
将近些年中医复方对尿酸钠诱导的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中医复方可以减少模型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降低关节滑膜中IL-1、IL-6、IL-12、IL-21β、IL-28、TNF-α、VCAM-1的水平;上调TGFβR1、TGFβ1水平;降低模型大鼠的血尿酸水平;降低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6.
顾翀浩  于潇  蒋涛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67-1070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尿酸钠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于大鼠右侧踝关节处注入尿酸钠构建痛风大鼠模型,正常组仅注射0.9% NaCl溶液;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灌胃川芎嗪50 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秋水仙碱100 μg/kg,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量0.9% NaCl溶液。每日1次,连续干预5 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1、2、5 d,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踝关节周长增加,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缩短(P<0.05),干预后2、5 d,实验组较阳性对照组缩短(P<0.05);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5 d,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6、IL-12、IL-33、TNF-α水平升高(P<0.05),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血清IL-33、TNF-α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Mankin’s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且实验组低于阳性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  相似文献   

7.
痛风洗剂对尿酸钠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 ,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而近年来 ,痛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为此 ,我们结合以往实践的经验 ,对痛风洗剂防治痛风大鼠关节炎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现将资料整理如下。1 材料1 1 实验动物 Wistar雄性大鼠 4 0只 (由中科院上海动物中心提供 ) ,体重为 1 50± 1 5g。予以普通饲料喂养 ,并自由饮水。1 2 主要试剂 中药痛风洗剂由黄柏、桂枝、山栀、当归、麻黄、白芥子 ,桃仁等药组成 ,本院中药制剂室制备。扶他林乳剂浓度为 1 % ,2 0g分装。诺华制…  相似文献   

8.
吴威  宋芷琪  田琨宇  张会永 《中草药》2020,51(17):4586-4597
豨桐丸最早记载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毛世洪的《济世养生集》中,具有清热燥湿、疏风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热痹,临床常用于治疗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豨桐丸仅有豨莶草和臭梧桐2味中药组成,因其药简力专、配伍精当、疗效突出等特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经典方剂合方使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和现代国内外文献,对豨桐丸其组方药物进行本草考证,梳理其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情况,并对其化学成分和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豨桐丸的现代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风湿病。本文通过搜集整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近5年来极具代表性的相关文献,简述中医药通过干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治疗本病的方法,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确切的疗效,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展开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清热祛痛搽剂对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取45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模型对照组,造模后按时间点涂等容积赋形剂;阳性药吲哚美辛组(4.5×10-3 g·kg-1),于造模前1h灌胃给药(10 mL·kg-1);清热祛痛搽剂高剂量组(0.91 g·kg-1)、中剂量组(0.46 g·kg-1)、低剂量组(0.23 g·kg-1),于造模后立即涂药(0.1 mL/只),并于致炎后6,12,24,48 h检测大鼠踝关节容积.结果:清热祛痛搽剂高、中、低剂量在致炎后各时间点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踝关节疼痛,减轻肿胀程度,降低步态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祛痛搽剂对尿酸钠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尿酸钠诱导的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雄雌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1)),秋水仙碱组(1.5 mg·kg~(-1)),每组12只,按分组预给药5 d后在大鼠右踝关节腔内注射3.0%尿酸钠溶液100μL复制大鼠GA模型,继续给药48 h,期间测量右踝关节周径并作步态评分。造模48 h后麻醉动物,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关节腔积液涂片和关节滑膜白细胞浸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关节囊和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关节囊和滑膜组织环氧化酶-2(COX-2)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周围组织肿胀,步态跛行,关节积液和滑膜组织中大量白细胞浸润,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GE_2含量明显升高(P0.05),关节囊和滑膜组织COX-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ICA低、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GA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和步态异常,显著降低白细胞浸润和IL~(-1)β,IL-6,TNF-α,PGE_2含量,明显降低COX-2蛋白表达(P0.05)。结论:ICA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尿酸钠诱导的大鼠急性GA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十五味乳鹏散对尿酸钠(MSU)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环氧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十五味乳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十五味乳鹏散低、中、高剂量(0.4,0.8,1.2 g·kg-1)组,吲哚美辛(3 mg·kg-1)组。正常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各给药组按剂量ig给药,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正常组双侧膝关节腔注射50μL无菌1%磷酸盐缓冲液(PBS),其余各组注射50μL尿酸钠溶液,于造模后24 h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关节滑液和滑膜组织COX-2,PGE2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SU注射进大鼠膝关节腔24 h后,COX-2,PGE2在大鼠关节滑液中的含量及在滑膜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十五味乳鹏散低、中、高剂量组及吲哚美辛组均显著降低MSU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液COX-2和PGE2的蛋白水平及滑膜组织COX-2 mRNA水平(P0.05,P0.01),但滑膜组织PGE2mRNA水平在各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U可以增加关节滑液及滑膜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伴有COX-2,PGE2水平的增加;十五味乳鹏散可能通过降低COX-2的表达,降低COX-2,PGE2的水平产生抗MSU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土茯苓总黄酮(TFSG)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小鼠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65 mg·kg-1),土茯苓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00,300,500 mg·kg-1),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尿酸钠结晶复制小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定小鼠踝关节肿胀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组别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滑膜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NLRP3,ASC,Caspase-1 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踝关节肿胀度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小鼠滑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土茯苓总黄酮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踝关节肿胀度(P<0.01),滑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以及NLRP3,ASC,Caspase-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土茯苓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NLRP3炎性体轴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对尿酸钠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肿胀度的影响,对大鼠血清、肝脏和滑膜中炎症因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吲哚美辛(3.0 mg·kg-1)组和槲皮素(100,200,400 mg·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d.第5天给药后1h采用大鼠右后肢踝关节腔内注射注入3.0%尿酸钠溶液100μL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2,4,8,12,24,48 h用缚线法测取右后肢小腿踝关节同一部位周径,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色法等测定大鼠血清、肝脏和滑膜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 F-oα)、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结果: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抑制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2含量,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结论:槲皮素通过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发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功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蒲灰散合四妙散对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蒲灰散合四妙散(1.0,2.0,4.0 g·kg-1,ig)对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关节肿胀度、关节腔白细胞数及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蒲灰散合四妙散于给药后1~3h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肿胀度,模型组药后1,2,3h分别为(41.98±5.74)%,(37.84±8.03)%,(33.30±9.05)%蒲灰散合四妙散低剂量药后3h为(26.40±3.96)%(P<0.05),中剂量药后2,3h为(27.61±5.40)%,( 20.22±7.75)%;(P<0.05),高剂量药后1,2,3h为(34.25±5.93)%,(26.00 5.66)%,(12.30±7.07)%(P<0.05)且呈量效关系;高剂量组关节腔中白细胞数量(3.42±0.36)×105个/mL,比模型组[(4.32±0.66)× 105个/mL]明显减少(P<0.05),且血清中尿酸水平也显著降低,模型组与高剂量组分别为(44.50±4.85),(35.33±7.84)μmol· L-1 (P <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关节滑膜组织病变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蒲灰散合四妙散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家兔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红花寄生对尿酸钠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苯溴马隆组(阳性对照,4.2 mg·kg-1)和红花寄生高、中、低量组(4.0、2.0、1.0 g·kg-1),连续灌胃给药10天(苯溴马隆组2天),灌胃体积为10 mL·kg-1,每天给药1次。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微晶型尿酸钠(MSU)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造模后0、2、4、8、12、24、48、72、96 h测量右侧踝关节周长;于造模后96 h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酸(UA)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结果:MSU注射大鼠右侧踝关节腔成功诱发急性踝关节肿胀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各剂量红花寄生提取物能不同程度显著抑制大鼠踝关节肿胀,并能显著降低血清IL-1β、IL-8、TNF-α、UA与XOD水平(P < 0.05,P < 0.01,P < 0.001)。结论:红花寄生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干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抑制XOD活力及促进尿酸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痛风宁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NALP3炎性体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方法将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200只和正常组40只。右后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盐混悬液制作大鼠AGA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痛风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首次干预后6、12、24、48 h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处死,收集右后踝关节液与滑膜组织,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RT-qPCR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IL-1β、PGE2含量及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风宁中、高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各时间点IL-1β、PGE2含量及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与秋水仙碱组比较,痛风宁中、高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IL-1β、PGE2含量及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痛风宁低剂量组大鼠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中剂量痛风宁在下调模型大鼠NALP3、ASC、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及降低IL-1β、PGE2含量方面作用相对较佳,且首次干预后48 h抗炎作用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风合剂及其优化组方对尿酸盐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明确痛风合剂优化方的疗效是否更确切。方法:选取wista大鼠54只,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痛风合剂高、中、低浓度组、痛风合剂优化方高、中、低浓度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吲哚美辛混悬剂、痛风合剂高、中、低浓度汤剂、痛风合剂优化方高、中、低浓度汤剂灌胃7天,早晚各1次。于灌胃第四天把25g/mL(0.05mL)浓度的尿酸盐溶液注射到大鼠踝关节腔内,制备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腔注射0.05mL生理盐水。分别于灌胃前和造模前、造模后24、48、72h秤取大鼠体重;造模前一天上午和下午,造模后0、2、4、6、8、10、12、24、48、72h测取右侧距小腿关节同一部位周径(取均值);造模后72h取血,观察血浆白细胞计数,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取血后将大鼠处死,取踝关节,10%福尔马林固定待做病理。结果:5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灌胃前体重无差异,造模后第1、2天痛风合剂及优化方高浓度组、西药组高于模型组,存在差异;造模前一天大鼠上午和下午踝关节周径无差异,造模后大鼠关节肿胀度各组均有所增高,其中以模型组最为明显,药物治疗后,用药组肿胀度均下降低,高浓度组和吲哚美辛效果相当;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各剂量组血浆白细胞计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模型组最为显著,与模型组相比,痛风合剂及优化方高浓度组差异明显;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可减轻痛风性关节大鼠踝关节的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改善滑膜增生,且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但以上检测指标中,痛风合剂组和优化方组无差异。结论:痛风合剂及优化方可以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该作用在痛风合剂和优化方之间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