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女贞子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多波长切换梯度洗脱技术,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15%甲酸(B)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m~(-1);检测波长为224 nm (检测红景天苷和酪醇)、235 nm (检测特女贞苷、女贞苷、女贞苷G13和橄榄苦苷)、349 nm (检测木犀草苷);柱温为28℃;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特女贞苷、红景天苷、女贞苷、女贞苷G13、木犀草苷、酪醇、橄榄苦苷分别在6.645~66.450、3.616~36.160、1.621~16.210、3.690~36.900、1.634~16.340、0.843~8.428、3.557~35.570 μg·mL~(-1) 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2.0%;平均回收率为96.28%~101.57%,RSD为0.72%~1.44%。女贞子经酒制后特女贞苷、女贞苷、女贞苷G13及橄榄苦苷的含量明显降低,而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则显著升高;净制及盐制后女贞子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基于HPLC测定女贞子中7种化学成分在3种不同炮制方法下的含量,通过7种化学成分具体的含量变化,为进一步对女贞子不同炮制方法引起的质量和药效物质基础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LC-TOF/MS快速鉴定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特女贞苷、新女贞苷、橄榄苦苷、女贞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7%~12%A;5~20 min,12%~25%A;20~30 min,25%~40%A;30~35 min,40%~100%A),流速0.2 m L·min-1,柱温25℃,进样量3μL,检测波长240 nm;质谱使用Agilent 6230型LC-TOF/MS联用系统,在ESI/MS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及文献参照分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中均检出了橄榄酸;特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红景天苷和2种特女贞苷异构体;新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鉴定出了3,4-二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橄榄苦苷和女贞苷模拟清蒸品中分别检出其各自的苷元羟基酪醇和酪醇。结论:女贞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性质不稳定,加水、加热可使其水解生成次级苷或者苷元,特女贞苷在模拟炮制过程中可转化为其异构体。女贞子酒蒸后补肝肾药效增强与其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水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女贞子酒蒸过程中5种苯乙醇类成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探讨女贞子酒蒸过程中5种苯乙醇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女贞子生品及酒蒸不同时间(4,8,12,16,20,24 h)炮制品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红景天苷、酪醇及羟基酪醇的含量。结果:在24 h内,随着酒蒸时间的延长,松果菊苷含量逐渐降低,红景天苷含量逐渐增加,酪醇、羟基酪醇含量均先逐渐升高后达到稳定状态,而毛蕊花糖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红景天苷含量变化最为显著。结论:炮制对女贞子中苯乙醇类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女贞子酒蒸后,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产生质变,红景天苷、酪醇、羟基酪醇发生量变。为揭示女贞子的炮制机制与女贞子饮片的规范化炮制及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炮制对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炮制对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影响,探讨女贞子酒制过程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女贞子生品和不同炖制时间酒炖品中特女贞苷的含量.结果:6种酒炖品中特女贞苷含量较生品降低了4.76%~60.71%;且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炮制品中特女贞苷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实验结果为女贞子饮片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女贞子酒制过程中外观性状及主要成分随蒸制时间的变化规律,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 2015年版酒女贞子含量测定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 2015年版方法制备不同蒸制时间的酒女贞子样品,结合PANTONE色卡观察酒女贞子性状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样品中特女贞苷、红景天苷、酪醇、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芦丁6个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统计软件分析酒女贞子蒸制过程中性状、主要成分随蒸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随蒸制时间的增加,酒女贞子颜色逐渐加深,并伴有白霜,酒蒸6~24 h的样品符合《中国药典》 2015年版酒女贞子性状标准,蒸制时间超过12h时,酒女贞子的性状不再发生变化;女贞子在酒蒸过程中,特女贞苷、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含量降低,芦丁含量略有下降,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升高。结论:经酒制后,女贞子外观性状、内在成分均发生明显变化,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反映女贞子的炮制质量,建议以含量相对较高、含量差异较小且生物活性强的红景天苷作为酒女贞子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酒女贞子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含量,为女贞子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酒女贞子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含量,运用聚类分析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女贞子炮制前后含量变化.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得到红景天苷在0.1~0.5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橄榄苦苷与其苷元羟基酪醇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差异,分析橄榄苦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女贞子酒蒸增效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灌流模型,以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胃与小肠灌流流出液中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10%~20%A;10~25min,20%~35%A),检测波长240 nm。计算二者的吸收速率常数和累计吸收率;通过已知橄榄苦苷、羟基酪醇对照品定位,分析橄榄苦苷在大鼠胃和小肠中的代谢产物。结果:羟基酪醇在大鼠胃和小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和累计吸收率均显著高于橄榄苦苷;在橄榄苦苷的大鼠胃和小肠代谢物中均检出羟基酪醇。结论:羟基酪醇较橄榄苦苷更利于机体吸收,橄榄苦苷在大鼠胃和小肠中均可代谢为羟基酪醇。  相似文献   

8.
采用UPLC技术建立了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同步测定方法,通过测定二者在不同炮制时间的酒女贞子(炮制12,15,18,21,24 h)中的含量探讨女贞子炮制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并且采用同一方法探讨建立了酒女贞子的特色质量标准。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进行分离,乙腈-0. 2%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 5 m L·min^-1,柱温4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2成分分离良好,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分别在10. 19~326,49. 53~1 585 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 4%,101. 7%,RSD分别为0. 81%,0. 79%。不同炮制时间的酒女贞子中红景天苷的含量随炮制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而特女贞苷含量则随炮制时间延长逐渐降低。27批次女贞子药材中红景天苷的质量分数在0. 042 5%~0. 192 4%,特女贞苷在0. 829 7%~5. 218%;25批酒女贞子中前者在0. 229 2%~1. 045 8%,后者在0. 743 8%~3. 645 4%。与女贞子药材相比,酒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和红景天苷含量的比值明显减小。依据实验结果,该文暂定女贞子药材中特女贞苷不低于0. 80%,特女贞苷含量/红景天苷含量不小于15;而酒女贞子中红景天苷不低于0. 20%,特女贞苷不低于0. 70%,二者比值不大于8。该文所建立方法的简便可靠,可用于女贞子样品中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的测定,所建立的标准可区分女贞子和酒女贞子。  相似文献   

9.
女贞子不同工艺炮制品中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为指标,对女贞子不同工艺炮制品进行比较.用HPLC法测定红景天苷和酪醇的含量.结果:女贞子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红景天苷和酪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红天苷含量增加显著.结论:炮制对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羟基酪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盐酸水解橄榄苦苷粗提物制备羟基酪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橄榄苦苷粗提物的水解工艺条件进行考察;以HPLC检测羟基酪醇的含量。结果:最佳水解工艺为:盐酸浓度0.5 mol/L,水解时间15 min,水解温度105℃,料液比1/30,水解后相对于橄榄苦苷的转化率为56.3%,大样经粗提取后羟基酪醇纯度4.6%。结论:该法工艺简单,经济实用,为进一步提高羟基酪醇纯度奠定基础,并为工业化生产羟基酪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女贞子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女贞子水煎剂15,30g/kg给小鼠灌胃10日,可以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并可对抗肾上腺素或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2.
女贞子的药理作用研究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十个方面概述女贞子药理作用实验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3.
女贞子药材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女贞子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用本法测定甘露醇在(12.5~7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4;其平均回收率为97.06%,RSD为0.662%。结论:采用该法对女贞子中甘露醇含量进行测定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更具有普遍性及简便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女贞子酒制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黄酒用量、闷润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自变量,以齐墩果酸含量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结果:最终优选的女贞子酒制工艺为:黄酒用量25.19%,闷润时间3.06 h,蒸制时间5.16 h,在此条件下,齐墩果酸含量的理论值为1.650 35%。结论: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验观察数据相符,优化的女贞子炮制工艺方法简便,有效成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15.
女贞子及其炮制品中的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女贞子及其炮制品中的微量元素测定表明,女贞子中含有11种微量元素,其中4种为人体宏量元素,5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实验还表明炮制对女贞子中的微量元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观察女贞子对此模型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同时皮下注射小剂量四氯化碳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在给予高脂饮食同时以女贞子对其进行干预,与正常饮食组对照。喂养4周后检测血清肝脏酶学(ALT、AST)、血脂肝脂(TG、TC、LDLC、HDLC)水平;肝组织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的肝功能和脂质水平上升,肝细胞形态明显改变,肝索消失或不清晰;与模型组相比,女贞子干预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脂质水平均显著下降,肝细胞气球样变较少,无明显肝细胞坏死。结论:女贞子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防治效果,能减轻脂肪沉积、改善血脂紊乱、纠正肝功能,保肝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女贞子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女贞子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廓肿胀、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对角叉菜胶、蛋清、甲醛性大鼠足垫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显著降低大鼠炎症组织PGE的释放量。女贞子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同时伴有肾上腺重量的增加,对大鼠胸腺重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淫羊藿女贞子水煎剂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防治维甲酸(RA)致大鼠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女贞子水煎剂组、淫羊藿-女贞子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RA(70 mg·kg-1)ig造模,造模的同时给药,给药组分别给予淫羊藿-女贞子水煎剂(9.5 g·kg-1)及药对有效成分提取物低、中、高3个剂量(50,100,200 mg·kg-1)ig治疗2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p53的蛋白表达;实时RT-q PCR法检测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MAD类似基因2(Smad2),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骨组织TGF-β1及Smad2,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Smad7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上调Bcl-2以及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下调p53,Smad7的表达水平,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淫羊藿-女贞子抗O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维持凋亡与抗凋亡间的平衡,抑制骨组织细胞凋亡以及调控TGF-β/Smads通路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女贞子-黄芪药对抗癌治疗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成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进一步探讨女贞子-黄芪药对抗癌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筛选女贞子-黄芪的潜在活性成分,采用Dis Ge NET数据库与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预测和筛选其治疗癌症的作用靶点,采用omicshare平台(http://www. omicshare. com/)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匹配。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女贞子-黄芪关键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得到33个药物活性成分,共涉及203个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活性成分为14个,主要通过调控ERBB2,AR,SRC,EGFR,ESR1等靶蛋白及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通路、癌症通路、癌症中的微小mRNA(micro RNA)等通路等发挥抗癌治疗作用。结论:女贞子-黄芪药对对癌症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阐释其抗癌治疗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