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42例,年龄34~71岁,男25例,女1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史3个月至15年.治疗时均于控制血糖同时给予静脉推注前列地尔10 μg,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前及第2个疗程结束时分别测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记录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和治疗前比较,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爱维治和弥可保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爱维治8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1中静脉滴注,1次/d,两周后改为200mg肌肉注射,1次/d,连用两周;同时应用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10μg加入生理盐水20m1中静脉推注,1次/d。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爱维治和弥可保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缓解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优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方法将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依帕司他50 mg/次,3次/日,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情况,采用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达到抑制醛糖还原酶,修复受损神经,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提供营养支持,多途径、标本兼治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末梢神经的代谢、传导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88-9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82例,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非DPN)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DPN组年龄显著大于非DPN组,病程显著长于非DPN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潜伏期较非DPN组长,MCV较非DPN组低,腓总神经波幅较非DPN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腓浅神经感觉神经SCV较非DPN组低,正中神经以及腓浅神经潜伏期较非DPN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患者神经病变临床分布:感觉神经:尺神经22例,正中神经29例,腓浅神经22例;运动神经:尺神经15例,正中神经6例,腓总神经1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病程、HDL-C(OR=2.3、1.7、2.1,P0.05)。结论年龄大、病程长、HDL-C水平低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以及运动神经均存在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下降;感觉神经发生异常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稳定后予生理盐水500 ml+奥扎格雷钠80 mg静滴1次/天,15天为1疗程.用肌电图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达93%.治疗前后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92例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腓总神经MCV和胫神经MCV进行检查。分析有症状DPN组和无DPN组之间MCV的差异。结果:92例糖尿病患者中,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为DPN患者64(69.56%)例,有临床周围神经表现的45(48.91%)例。两组患者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P组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MCV、SCV,腓总神经MCV及胫神经MCV与无DNP组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各组患者中SCV异常率均高于MCV,下肢MCV异常率高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测定下肢MCV可作为诊断DNP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α-硫辛酸600mg,1天1次,治疗前、治疗后3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测定,评价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肢体疼痛、麻木、发热、发凉、感觉减退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DPN阳性症状,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用肌电图测定70例糖尿病患者(35例DPN患者和35例非DPN患者)正中神经及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并同时检测血清VEGF、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DPN组正中神经及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非DPN及正常组(P <0.01). DPN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非DPN组(P<0.01).结论:DPN患者中VEGF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西平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量表(TC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T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传导速度,减轻神经病变,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DPN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GM-1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一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评价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 vs 6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282,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弥可保与前列腺素E1(PGE1)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电生理改善情况。方法5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弥可保500μg肌注,每日1次,连用4周后改为隔日1次,总疗程12周,前列腺素E1 10μg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每日1次,连用4周后改为隔日1次,总疗程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CV和SCV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弥可保与前列腺素E1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2.
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将5 0例D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 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2 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7.2 Nu·d- 1 ,并在治疗12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和临床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疼痛、发凉、感觉异常(或减退)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 1)。结论 神经妥乐平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检测分析。方法:对8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检测其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F波,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F波,与78例无饮酒嗜好的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80例慢性酒精中毒的MCV下降异常率为65.6%,SCV下降异常率为8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V受累较MCV重。神经电生理检测的异常可早于临床症状。结论:神经电图检测能早期诊断慢性酒精中毒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ype2-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入我院的90例老年tpye2-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为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单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为实验组。两组治疗3周。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并且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及SC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快;实验组患者的CR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8.9%。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type2-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DPN)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DPN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贝前列素钠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上,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于治疗前(P0.05),人磷髓脂碱性蛋白(MBP)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能够明显改善DPN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相关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甲钴胺+前列地尔、依帕司他+前列地尔、甲钴胺+依帕司他+前列地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甲钴胺+前列地尔)、B组(依帕司他+前列地尔)和C组(甲钴胺+依帕司他+前列地尔)三组,每组36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临床体征及症状评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治疗后的SCV及MCV速度均快于治疗前,临床体征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三组患者的SCV及MCV、临床体征及症状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C组患者的SCV及MCV速度均快于A、B组,临床体征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A、B组.A、B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3.3%,77.8%)明显低于C组(100.0%).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甲钴胺+依帕司他+前列地尔在DPN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临床疗效突出,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感觉神经SCV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神经肌电图检测158例糖尿病患者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分析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检测腓浅神经SCV异常率(65.18%)及95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腓浅神经SCV异常率(45.26%)均明显高于其他神经NCV(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结论:下肢感觉神经SCV检测更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毫米波脉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DPN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舒血宁针和甲钴胺针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毫米波脉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舒血宁和甲钴胺针而不应用毫米波脉冲治疗,均连续应用2周。对每个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用肌电图仪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结果毫米波脉冲可以提高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清ET和hs-CRP的水平。结论毫米波脉冲治疗联合应用舒血宁针和甲钴胺针治疗DPN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并且还可以降低DPN患者血清ET和hs-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华容  刘仲初 《海南医学》2011,22(4):101-104
目的 了解测定神经传导速度(NCV)在诊断糖尿病患者外周神经病变(DPN)方面的优势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化检验与肌电图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112例糖尿病患者测定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作了对比分析.结果 NCV异常率为69.60%,MCV与临床的符合率为70...  相似文献   

20.
PGE1加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方法:将72例DPN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予PGE1、甲钴胺治疗及其二者合用,共4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给予PGE1加甲钴胺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单用PGE1或甲钴胺治疗组(P<0.01)。结论:PGE1加甲钴胺联合用药对DPN症状改善优于单用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