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从全国33家三甲医院提取2001-2016年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信息,运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其一般信息、诊断特征,联合用药及死亡时间规律。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0.29岁,男性多于女性;西医诊断频数较高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肝恶性肿瘤、肠梗阻及贫血;中药功效联合西药药理可见,清热解毒剂与抗代谢细胞毒类药、免疫调节药、抗生素药之间联合使用频率较高;中药品种联合西药药品可见,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奥沙利铂、胸腺肽注射液之间联合使用频率较高;死亡节气以惊蛰与冬至比例最高(5.79%),小雪最低(2.43%);死亡时辰以申时比例最高(20.37%),寅时最低(2.43%)。结论 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高血压、糖尿病增加其患病风险,肠梗阻、贫血是其常见并发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患者在申时死亡比例最高,寅时最低。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人群的临床特征和联合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选取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2 857例脑梗死患者的住院信息,采用描述分析、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结果显示,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共1 727例,占69.61%,男性1 610例,占63.59%。治疗上与降脂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脑代谢功能促进剂、血管扩张药等西药,以及中药活血化瘀剂、清热剂、祛痰剂等联合使用较为常见。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使用频数最高的西药是阿司匹林肠溶片(1 528例,53.48%),中药是醒脑静注射液(378例,13.23%);其中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最常用的西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使用率达83.48%,最常用的中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活血化瘀剂,使用率达63.49%。为了更深入地探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合并用药规律,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合并药物进行关联分析。临床联合2种西药时,最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27.10%;联合3种西药时,最常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15.90%。结果表明,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指南基本相符,其在治疗脑梗死时常与西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中药活血化瘀剂等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联合使用,且对合并有其他疾病的脑梗死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症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方法基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医嘱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453例患者中,年龄中位数为70岁,65~80岁患者数量最多(47.99%),其次为45~65岁(30.47%);住院天数多在15~28天(56.71%);西医合并疾病频数排名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病(14.09%)、冠心病(7.79%)和糖尿病(4.96%)。联合用药频数最高的西药为阿司匹林(63.76%),中药为疏血通(45.86%);联合西药药理作用频数最高的为抗凝剂(76.15%),中药功效作用为活血化瘀剂(84.26%);联合2种西药频数最高的是前列地尔+阿司匹林,中药是银杏叶提取物+疏血通;联合的2种西药药理作用最高的为抗凝血药+血管活性药,中药功效作用为活血通络剂+活血化瘀剂。结论使用脉血康胶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病理因素以血瘀多见,其西医合并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相关性,治疗上应注重西医合并疾病的治疗以及活血化瘀法和抗凝法的使用。在联合用药上,中西药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注重中西药联合应用,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多发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为充分了解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特征及合并用药规律,该研究以1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41 180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对其中西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按药物种类分析,发现西药以还原性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14 079例(支持度为34.61%),中药以甘草酸二胺使用频率最高,共14 058例(支持度为34.56%),中西药物联合使用以甘草酸二铵合并还原型谷胱甘肽使用频率最高,共8 607例(支持度为25.09%);按药物作用分析,中药、西药均以降酶类药物使用比例最高,中药降酶药物使用者10 983例(支持度为27.01%),西药降酶药物使用者9 595例(支持度为23.59%),中西药物合并用药以清热利湿类药合并降酶类药使用频率最高,5 621例(支持度为13.8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药清热利湿类药物合并西药降酶类药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中西联合用药方案,中药清热利湿类药合并西药降酶类药和核苷(酸)类似物是临床最常出现的三药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关联分析及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刺五加注射液应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选取的全国19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至少使用过3次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的5 904例患者信息。应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分析频率较高的变量,采用Apriori关联分析算法分析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5 904例患者中,患者年龄中位数70岁,65~75岁患者数量最多(2 096例,35.5%);诊治性别来看,女性多于男性,且45~65岁及65~75岁年龄段女性患者远高于男性。西医诊断占前3位的依次是冠心病(8 104例,65.66%)、血脂异常(2 515例,20.38%)、心功能Ⅱ~Ⅲ级(581例,4.71%);中医出院证候其他最多(1 109例,21.37%),其次是气虚血瘀证(739例,14.24%)、肝肾阴虚证(698例,13.46%)。西药联合用药频数最高的是硝苯地平(2 567例,7.21%),中药最高的是复方鲜竹沥液(766例,3.53%)。从药理分析结果看,联合使用1种中药合并1种或2种西药时,使用刺五加注射液+祛瘀剂+钙通道阻断药的频率均为最高;联合使用2种中药合并1种西药时,以刺五加注射液+清热剂+祛瘀剂+钙通道阻断药最为常见。该研究阐述了真实世界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且女性多于男性。治疗上需依据不同心血管疾病治疗指南加以治疗,减少因基础疾病而引发的并发症,并应注重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脂质代谢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通过频数分布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病时,临床主要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祛瘀剂等联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在联合其他中西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为避免出现药理变化,影响药物疗效,需密切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为刺五加注射液后续临床指导用药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集全国39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1998—2016年收录的醒脑静注射液用药人群临床特征信息,经数据规范化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53 075例住院患者中男性(62.02%)多于女性(37.98%),年龄中位数为58岁。进一步以性别分层后发现男性患者(7 564例,29.35%)和女性患者(4 970例,31.51%)均以45~65岁最多。入住科室主要为神经科(40.09%)。患者西医合并疾病以高血压病(25.29%)和脑梗死(14.75%)占比较高。患者单次给药剂量的中位数为20 mL,用药天数3 d以下占比最高(16 736例,32.55%)。临床常合并使用的西药为维生素类(62.64%)、氯化钾(58.43%)、氨溴索(美舒咳)(51.60%)、甘露醇(41.83%),中药合并用药以痰热清注射液(31.82%)、丹红注射液(9.37%)居多,其次为蛇胆陈皮散(7.28%)、当归丸(7.11%)。醒脑静注射液临床用药人群以45~65岁的男性为主,神经科使用居多。临床应用的常见合并疾病有高血压病、脑梗死、肺部感染、冠心病等,与说明书功能主治基本相符,但存在超说明书使用剂量、违反说明书注意事项的问题,仍需广大医生在临床治疗中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淋巴恶性肿瘤真实世界临床用药人群特征,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提取3 674例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淋巴恶性肿瘤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对其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95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来源科室为肿瘤科、血液科;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住院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15%;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 mL居多;疗程以4-14天为主;联用西药常见品种包括地塞米松、托烷司琼注射液、甲氧氯普胺片、胸腺肽注射液、环磷酰胺注射液等;联用西药常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化疗药、免疫调节药、糖皮质激素药、抗生素类药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淋巴恶性肿瘤真实世界临床用药剂量、疗程基本符合说明书界定,用药人群特征符合品种定位及淋巴恶性肿瘤疾病规律;基于出院转归判定的住院患者临床疗效较为确切;联合用药类型广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对来源于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4 4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67.62岁,男性居多(共2 533例,占比62.95%),脑血管疾病西医诊断以脑梗死(共2 501例,占比49.14%)最为常见,主要单种联合用药有乙酰水杨酸(共2 479例,占比3.12%)、蛋白水解物(共1 733例,占比2.18%)、阿托伐他汀(共1 636例,占比2.06%),2种联合用药以银杏叶口服制剂+蛋白水解物最为常见;单种中药联合单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为主;单种中药联合2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最常见;单种中药联合3种西药类别则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口腔疾病治疗药最为常见。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适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上常与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心脏病治疗药、口腔疾病治疗药等联合使用,药物临床使用剂量与药物说明书存在出入,临床医生应谨慎对待,本研究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分析研究速效救心丸应用的临床特征,探寻联合用药规律线索,为下一步深入探索提供参考证据。方法:提取2001—2015年全国37家三甲医院中使用速效救心丸的患者信息,将所需数据规范化后,描述分析其临床用药情况,以及使用Apriori算法分析联合用药关联规则。结果:23575例使用速效救心丸的患者中女性稍多于男性,平均年龄72岁,主要分布在心内科(19.13%),住院时间多为15~28 d(38.78%);疗程多≤3 d(86.41%);口服(58.98%)比例高于舌下含服(23.97%);剂量范围在4~6粒/次最多(58.22%)。使用患者多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死等疾病。速效救心丸最常合并使用的西药是硝酸异山梨酯,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复方丹参滴丸;最常合并使用的西药种类是血管扩张药,中药种类是活血化瘀剂;联合2种西药组合是肝素和硝酸异山梨酯,中药组合规律反映多合用活血药物治疗适应证的同时,也联用扶正清肺及兼顾他病药物,符合适应证及其基础疾病的处理,为临床诊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其并发症提供基础思路。结论:真实世界中速效救心丸运用广泛、作用多维,合并用药符合指南推荐,有一定规律可循,但需加强正确用药途径的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联合用药规律。方法:以全国19家大型三甲医院的使用过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334例2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利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其一般信息、合并疾病和联合用药。结果:2型糖尿病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联合单个西药频次最高的是阿司匹林164例(49.10%);联合单个中药频次最高的是疏血通注射液124例(37.13%);联合2种西药时,最常联合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组合(规则支持度为20.66%);联合2种中药时,最常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组合(规则支持度为20.958%);常与降血糖药、抗血小板药、活血化瘀剂类药物联用。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用药以化学药为主,既针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又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联合用药较为合理;同时应重视超说明书用药的问题,临床联合用药应注重科学性,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以及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收集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成药、西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用药规律。结果:消渴丸、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六味地黄丸、玉泉丸等中成药为治疗2型糖尿病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药物,滋肾养阴是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法则。二甲双胍、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罗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齐特、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等药物或治疗方式,为治疗2型糖尿病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西药或治疗方式。玉泉丸与二甲双胍联用,六味地黄丸与格列齐特联用是最常用的中西药联用组合。结论: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从文献报道频数方面提供中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中西药联合应用在药物作用机制、适应症等方面,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栀子及其活性成分栀子苷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以口服西药为主,疗效迅速,但临床中多有不良反应以及未能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的报道,不适于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即中医理论所述的消渴症,历史悠久。近年来,不少学者以中药提取物或分离的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以期开发出治疗、预防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因此,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中药栀子及其环烯醚萜类活性成分栀子苷有着显著的降糖效果,并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该文就栀子及栀子苷防治糖尿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分析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腰椎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和用药规律。基于来自全国范围25家大型三甲医院在2004—2014年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腰椎疾病的6 990例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对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布以45~64岁患者最多(3 883例,55.55%);腰椎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多(5 519例,82.50%),中医证候以气滞血瘀证为主;日剂量以8~12 m L居多;一般用药疗程是1~3 d。常见联合使用的西药药理作用为高渗脱水药、抗生素、营养神经药等,联合使用的中药类别为活血化瘀剂、补肾壮骨剂、清热解毒剂等。联合使用最多的西药是甲钴胺、腺苷钴胺、利多卡因注射液、甘露醇等。联合使用最多的中药是金天格胶囊、强骨胶囊等。提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腰椎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临床上常与补肾壮骨剂、活血化瘀剂、镇痛药、抗生素等合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真实世界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因子异常患者的联合用药特征。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构建的来自全国16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医疗电子数据仓库,提取其中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白细胞异常患者,进行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的分析,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清开灵注射液治疗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指标升高患者临床用药规律及联合用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联用1种西药、中药时,联合用药频率最高的分别是维生素C(159例,占74.30%)、痰热清注射液(71例,占33.18%),联合2种中药时频次最高的是血栓通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支持度10.75%);治疗白细胞异常患者,联合1种西药、中药时联合用药频率最高的分别是维生素C(596例,占56.02%)、感冒清热颗粒(247例,占23.21%),联合2种中药时频次最高的是双黄连+感冒清热颗粒(支持度5.26%),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和白细胞异常患者中,从药理作用角度看,西药中,与抗生素类、营养支持剂联合用药最为多见。可见,清开灵注射液治疗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炎症指标升高的患者,多与抗生素类药物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iabetes chronic complications,DCC)的专利情况,并应用关联规则、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防治DCC的中药专利复方配伍规律。方法:在SOOIP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检索防治DCC的中药专利复方,对入选的中药专利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信息、建立EXCEL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药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防治痔术后并发症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使用中医药方剂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文献,将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提取新方组合。结果 筛选出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方剂161首,使用中药123味,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的药物有苦参、黄柏、五倍子、芒硝、大黄、蒲公英、冰片、金银花、马齿苋、红花等;高频药物组合包含黄柏-苦参、苦参-五倍子、芒硝-苦参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个新方,功效各有侧重。结论 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熏洗处方用药主要以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殷佳  潘晔  王朔  梁如  蔡雪朦  李琳  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59-663
收集中国知网中近30年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中药治疗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用药规律,对筛选所得的178个处方进行分析,根据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分析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得到24个核心组合和12个新处方,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效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数据84697例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中西药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一般信息、合并疾病、中医证候及中西药使用信息,使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在该HIS数据库84 697例冠心病患者中,以男性、老年人居多。年龄中位数为71岁,男女比例约为1.45:1。住院天数多为8~14 d,住院总费用分布多在0.5万~2万元;25~59岁冠心病患者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死亡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该数据库中患者最常见合并的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血脂蛋白紊乱血症。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最为多见;血瘀是比例最高的证候要素,占79.97%,其次为气虚、痰浊、阴虚等。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司匹林,其次为硝酸异山梨酯、氯吡格雷;中成药使用最多为丹红注射液,其次为疏血通注射液;使用活血化瘀药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已经较为普遍,有43.46%的患者共同使用了抗血小板西药及活血化瘀注射液,同时联合硝酸酯类药物的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