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黄利胆胶囊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葡甲胺片,10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大黄利胆胶囊,2粒/次,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非诺贝特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非诺贝特0.2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456 mg,每天3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临床症状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变化,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率、肝功能及血脂复常率、肝脏超声影像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2%( 37/45)、63.4%( 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4,P<0.05).结论 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好,且药品费用较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利湿疏肝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利湿疏肝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一般保肝、降酶药,疗程8周。观察利湿疏肝中药临床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6%及71.7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改善肝脏影像学方面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湿疏肝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日10mg,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弛汀1日20mg,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高剂量组的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 (43/50) (P <0.05).结论 高剂量(20mg)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10mg),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杨元十  岑国栋 《中国药业》2011,20(22):35-37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以高脂乳液灌胃制备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酯组和阳性对照(易善复)组,预防治疗8周后行血清、肝组织生化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非诺贝特酯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组织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结论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乳液制造SD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进行随机划分三组,分别是非诺贝特酯组、对照组、易善复组,进行8周治疗后,检测肝组织生化反应和病理学研究.结果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肝脂水平有明显降低的作用,使脂肪变性得到改善.结论 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六味能消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非诺贝特胶囊,200 mg/次,1次/d;同时晚睡前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六味能消胶囊,1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24%、90.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脂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1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60例,B组61例和C组61例。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次/d,口服;B组患者给予非诺贝特200mg/次/d,口服;C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次/d加非诺贝特200mg/次/d,口服。观察血清TC、LDL-C、TG、HDL-C和血尿酸(BUA)的变化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3组患者各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患者血清TG较A组下降更为显著,HDL-C升高更为显著(P<0.05)。A组和C组患者血清TC和LDL-C较B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B组和C组患者BUA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BUA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特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TG、TC、HDL-C和BUA的水平,同时升高HDL-C的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性肝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二甲双胍)46例,对照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40例。两组均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500 mg,3次/d,疗程4个月。治疗前后查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脾CT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脾CT比值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以中医解毒健脾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毒蕴脾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解毒健脾通络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一般保肝、降酶药,疗程12周。观察解毒健脾通络中药临床综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及76.0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忠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改善肝脏超声学方面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解毒健脾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应用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182例,随机分为3组,即氟伐他汀组(40mg/d,n=60)、非诺贝特组(200mg/d,n=58)、联合治疗组(氟伐他汀40mg/d+非诺贝特200mg/d,n=64),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水平的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2周时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下降的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TC、LDL-C、TG3项全部达标率也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单独用药相比无明显增加。结论小剂量氟伐他汀(40mg/d)与非诺贝特(200mg/d)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较单独用药更有效、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消脂胶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非诺贝特片2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消脂胶囊3粒,3次/d。两组患者均服药持续性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脂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脂胶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廖柏明 《首都医药》2011,18(6):42-43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双环醇片治疗,对照组使用维生素C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症状、血脂结果、肝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单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与同时口服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纳入经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后仍具有脂代谢紊乱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口服非诺贝特每日100mg,同时继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结果在52例参加了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21例仍有脂代谢紊乱的患者被纳入临床研究。纳入患者年龄58(27~75)岁,体质量63.0(39.4~109.0)kg,体质量指数25.4(18.2~37.1)kg·m-2,ALT 23(14~73)IU·L-1,TG 105(92~216)mg·dL-1,HDL 58(37~93)mg·dL-1,LDL 153(66~209)mg·dL-1。21例患者在使用非诺贝特治疗6月后,20例患者中15例(15/20,75%,P=0.001 5)血LDL水平得到改善,5例患者血LDL水平未见明显下降。1例患者口服非诺贝特后出现皮肤瘙痒及皮疹,退出了研究。结论对伴脂代谢紊乱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后脂代谢紊乱未见改善,在联合使用降血脂药物非诺贝特后,脂代谢紊乱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据估计,全球约25%的成年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且患病率逐年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谱涵盖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肝活检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因有创性、取样变异和评价不一致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随着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数量增加,特别是疾病严重程度较重的病人增多,临床上迫切需要有效治疗药物,也迫切需要开发无创标志物来筛查、诊断、监测患者和判断疗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无创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对脂肪变的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和纤维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与44例仅用生活方式干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治疗高脂血症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80例,其中40例用非诺贝特缓释胶囊0.25g,口服,1次/d,连续用药6周。其余40例用脂康颗粒1包,口服,2次/d,连续用药8周。观察治疗后两组TC,TG,TDL-C,HDL-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有显著下降(P〈0.05),HDL-C仅非诺贝特组有显著升高(P〈0.05),脂康组升高无差异(P〉0.05);组间配对各项指标非诺贝特组均优于脂康组(P〈0.01)。结论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有全面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田涛  田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7-8,10
目的 评价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和辛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76例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非诺贝特组和辛伐他汀组,各38例,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的疗效,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非诺贝特组和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 (33/38)和89.47%(34/3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2%和23.6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效果优于非诺贝特(P<0.05),非诺贝特降低三酰甘油(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效果优于辛伐他汀(P<0.05).非诺贝特组和辛伐他汀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171.4元和117.6元(P<0.05).结论 与辛伐他汀片相比,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效果与其相当,但是治疗成本较高.对于以TC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的治疗推荐首选辛伐他汀,以TG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的治疗首选非诺贝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大鼠勃起功能和睾酮水平的影响,探讨非诺贝特致勃起功能障碍(ED)的原因。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去势2周后分别在交配实验前48h和4h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0μg和黄体酮500μg。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非诺贝特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非诺贝特组大鼠用非诺贝特31.5mg/kg溶于蒸馏水中(总体积4mL)灌胃,1次/d,连续14d;对照组大鼠用同等容积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14d。在停药后第1天行交配实验,观察记录30min内2组大鼠的骑跨次数(MF)、插入次数(IF)、骑跨潜伏期(ML)和射精潜伏期(EL),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和阴茎组织中睾酮水平。结果:非诺贝特组大鼠的MF和IF分别为(9.45±1.65)和(4.15±1.38)次/min、ML和EL分别为(14.1±7.0)和(5.3±5.9)min,对照组大鼠上述指标分别为(31.23±3.85)和(12.80±3.02)次/min、(6.2±4.3)和(16.2±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鼠血清和阴茎组织的睾酮水平非诺贝特组分别为(51.26±34.15)和(62.57±46.37)nmol/L,对照组分别为(153.72±83.93)和(164.89±94.0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诺贝特能降低大鼠的性功能和睾酮水平。非诺贝特引致睾酮水平降低可能是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凝胶包埋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内氧化压力和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收获得到的新鲜原代大鼠肝细胞进行胶原凝胶包埋,构建肝细胞体外凝胶包埋培养模型,同时构建传统平板模型作为对照。在肝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非诺贝特25和100μmol.L-1,分别于培养3和7 d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类(ROS)、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含量,并用尼罗红和油红O对细胞内中性脂滴进行定量分析和染色观察。结果平板模型非诺贝特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凝胶包埋模型非诺贝特各组之间差异明显。对于凝胶包埋模型,非诺贝特25和100μmol.L-1均导致细胞内ROS增加,其中非诺贝特处理3 d组细胞内ROS分别为对照组的(131±19)%和(149±10)%,非诺贝特处理7 d组细胞内ROS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21±8)%和(117±5)%(P<0.01);非诺贝特还导致了胞内MDA含量、TG和中性脂含量的显著增加(P<0.05)。结论凝胶包埋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作为体外培养模型相对于平板模型能更好地反映非诺贝特的肝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