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膝骨关节炎与生物力学因素密切相关.文献中应用现代步态分析方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不同膝骨关节炎患者自然行走过程中的步态特征,试图探讨患者行走过程中不稳定的成因.方法;采用footscan SCSI高频平板测试系统对22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平地常速行走时步态特征的测试.结果与结论:左膝疼、右膝疼和双膝疼患者的健侧和患侧的步态分期参数、足底各区域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以及足的平衡参数存存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步态参数反映了他们行走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繁忙的工作和快速行走的严格要求势必造成护士足部压力增高,甚至引起足部疾病。目的:分析护士平地自然行走下的步态特征和足底压力分布。方法:采用比利时RSscan INTERNATIONAL公司生产的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对73名护士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与结论:护士步态分析中足底压强、冲量、支撑时间数据分析一致:在自然步态下,护士足部最大压强部位在第2、3跖骨区;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前足;支撑期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前足离地阶段;加上护士步速较快,足底压力相应增高,前足压力也随其增大。提示护士前足压力较高,易疲劳而发生运动损伤。因此,护士要科学的选择护士鞋或鞋垫,调整足底压力分布和足底冲量,加强对前足、特别是前足第2~3跖骨区的保护,尽可能避免足部疲劳和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郑俊俊  于卫华  闫亭  张利  任影  张海燕 《全科护理》2023,(13):1741-1746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的情况并探讨不同久坐行为水平与常速行走步态特征的关系。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5月便利抽取合肥市6所社区中65岁及以上的279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评估量表(MMSE)、害怕跌倒评估、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IPAQ-L)和便携式步态分析仪进行调查,并探讨常速行走步态参数与不同久坐行为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279名社区老年人每日总久坐时间为(6.79±1.98)h,每日久坐时间≥6 h的老年人有193人(69.18%);高龄、未婚/丧偶/离异、存在多重服药、共病数多、害怕跌倒、认知能力差、独居现象是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久坐组老年人相比,久坐组老年人的步速、步频减慢,步长及步幅减短,跨步时间延长(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步速、步频、步长及步幅与久坐行为水平呈负相关,跨步时间与久坐行为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久坐行为水平是社区老年人常速行走步态参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肥市社区老年人的久坐行为现况不容忽视,不同久坐水平下的老年人常速行走步态特...  相似文献   

4.
马淑敏  高谦  徐峰  谢娜  林瑞珠 《中国康复》2023,38(6):345-349
目的:观察中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股四头肌功能水平及步行过程中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方法:选取18例KOA患者为KOA组,8例无KOA者为对照组,2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值)相匹配。2组受试者均进行等速肌力测试、无线表面肌电测试及步态测试,测试及比较2组股四头肌峰力矩(PT值)、股内侧肌(VM)、股外侧肌(VL)和股直肌(RF)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平均功率频率(MPF)及峰值髋内收、外展角度等和步行中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将股四头肌肌力与髋关节运动学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OA组股四头肌等长和等速运动时PT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VL在60°/s等速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RM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F在180°/s等速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RM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步行时峰值髋关节内收及外展角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股四头肌肌力与髋关节运动学特征无相关。结论:KOA组较对照组股四头肌肌力显著降低,活动时神经支配效率显著下降,且步行过程中峰值髋内收、外展角度显著减少,股四...  相似文献   

5.
背景:应用现代步态分析技术研究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报道较少,尚未建立骨性关节炎患者特征性的足底压力数据库。目的:比较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青年人步态特征的差异。方法:运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40例年龄44-70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10名正常青年人行走时的步态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单足支撑期参数、步角、足底各分区压力峰值。结果与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百分比均高于正常青年组,两组足跟内外侧值差异尤为显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触地阶段时问百分比、前足离地阶段时间百分比低于正常青年组,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高于正常青年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侧部区域压力峰值均较正常青年组降低。说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指标具有特征性,足跟部触地时间百分比、足跟触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及前足离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均与正常人有明显区别,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部位外侧肌肉活动和平衡能力控制都较正常年轻人弱。  相似文献   

6.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青年人步态的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应用现代步态分析技术研究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报道较少,尚未建立骨性关节炎患者特征性的足底压力数据库.目的:比较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青年人步态特征的差异.方法:运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40例年龄44~70岁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10名正常青年人行走时的步态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单足支撑期参数、步角、足底各分区压力峰值.结果与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百分比均高于正常青年组,两组足跟内外侧值差异尤为显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触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前足离地阶段时间百分比低于正常青年组,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高于正常青年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侧部区域压力峰值均较正常青年组降低.说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指标具有特征性,足跟部触地时间百分比、足跟触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及前足离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均与正常人有明显区别,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跟部位外侧肌肉活动和平衡能力控制都较正常年轻人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太极拳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市太极拳运动员及爱好者,且患有早期KOA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基础治疗均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伊索佳)口服,治疗组进行规律太极拳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功能锻炼,共进行20周,锻炼前后采用三维步态运动分析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步态运动学参数、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结果:两组治疗后步长、步频及VAS和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步长、步频及VAS和WOMAC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拳锻炼对早期KOA患者步态运动学参数及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有利于提高KOA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佩带膝外翻支具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旻  江澜 《中国临床康复》2011,(17):3109-3112
背景:佩带膝关节外翻矫形器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有效减轻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方法,但是佩带矫形器后的膝关节所产生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变化至今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佩带膝关节矫形器前后的膝关节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参数变化,便于为将来设计新型膝关节矫形器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例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分别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和测力板对其在佩带膝外翻矫形器及不佩带膝外翻矫形器两种情况步行中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相比未佩带膝关节外翻支具,佩带膝关节外翻支具后患者在步行过程中膝关节内收力矩明显减小,与此同时膝关节内翻角度明显减小,外翻角度明显增加(P均〈0.05),膝关节在步行过程中的最大屈曲角度以及时间空间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膝关节外翻矫形器可有效地通过增加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在步行过程中的外翻角度减小内翻角度从而降低膝内侧间室所承受的压力,与此同时纠正膝关节非正常对线。  相似文献   

9.
背景:佩带膝关节外翻矫形器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有效减轻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方法,但是佩带矫形器后的膝关节所产生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变化至今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佩带膝关节矫形器前后的膝关节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参数变化,便于为将来设计新型膝关节矫形器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例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分别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和测力板对其在佩带膝外翻矫形器及不佩带膝外翻矫形器两种情况步行中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相比未佩带膝关节外翻支具,佩带膝关节外翻支具后患者在步行过程中膝关节内收力矩明显减小,与此同时膝关节内翻角度明显减小,外翻角度明显增加(P均<0.05),膝关节在步行过程中的最大屈曲角度以及时间空间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膝关节外翻矫形器可有效地通过增加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在步行过程中的外翻角度减小内翻角度从而降低膝内侧间室所承受的压力,与此同时纠正膝关节非正常对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双侧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与健康成年人步态特征的差异。方法:应用现代步态测试系统对双侧KOA患者及健康成年人(各50例)进行步态检测,比较并分析受试者足底各区域受力时间参数、步角、单足支撑时间。结果:双侧KOA患者足底受力时间百分比M1值明显低于健康成年人,而M2、M3值则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均P0.05);双侧KOA患者与健康成年人步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KOA患者单足支撑时间明显大于健康成年人(P0.05)。结论:双侧KOA患者与健康成年人的步态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60~69岁妇女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足履行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60~69岁妇女自然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冲量、时相等参数特征,探索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设计,观察实验,于2009-01在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完成.对象:60~69岁的普通健康妇女.方法: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3名60~69岁妇女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所有受试者测试期间足踝关节活动正常,测试时均脱鞋袜,以个人平常步态自然行走,每人行走3次,记录动态足底压力,计算足底各个区域的平均峰力值、冲量、时相等参数特征.主要观察指标:足底各个区域的平均峰力值、冲量、时相等参数特征.结果:受试者平地自然行走时,足部最大受力部位在足跟,各部位最大压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第3跖骨、第1跖骨、第1趾骨、第4跖骨、足弓、第5跖骨、第2~5趾骨;足部最大冲量部位在足跟,各部位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第3跖骨、第1跖骨、第4跖骨、第1趾骨、第5跖骨、足弓、第2~5趾骨;支撑时期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整足接触阶段,依次是离地阶段、前掌接触阶段、着地阶段.结论:60~69岁妇女自然行走过程中足底承受压力及冲量最大部位为足跟和足前掌中部第2、3跖骨处;行走时整足接触阶段、离地阶段过长,前脚掌处压力中心密集,长时间大负荷刺激,易疲劳积累致损伤,老年人在行走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鞋子,加强注意对足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从下肢生物力学来解析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而受到广泛关注。对于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研究比较确切的是生物力学的改变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本文从肌力与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内收力矩、步态、髋踝力线等方面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步态中膝关节的三维运动特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设计康复训练提供研究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KOA患者29例为观察组;15例无KOA者纳入对照组.2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2组受试者均使用KneeKG系统进行测量,对比自重状态下步行时两组受试者膝...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步行能力进行步态分析评定,探讨理筋手法及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应用三维红外步态分析设备,分析了81例(男36例,女4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在理筋手法和功能训练干预前后平衡能力和步行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理筋手法+功能训练组患者的步长、步速、双支撑相等指标疗后明显改善,与单纯理筋手法组的差异有...  相似文献   

15.
16.
膝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其发生与发展与生物力学因素密切相关。膝关节受力受到关节形态、下肢力线、肌肉的主动收缩、外部负荷、软组织牵拉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由于体内测量限制,基于运动分析技术的生物力学参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膝关节内收力矩、膝关节内收冲量、膝关节屈曲力矩、内翻延伸等。充分研究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膝关节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对疾病的病因探究、诊断、干预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各阶段时间分布及地面垂直反力。方法选取40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10位正常老年人和10位正常年轻人,运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试单足支撑期足底压力各阶段时间分布及地面垂直反力。结果在时间分布上,单侧OA组健、患侧触地初期和前脚掌蹬离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健、患侧之间前脚掌触地及全足支撑期差异有非常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单侧KOA组健侧与正常老年组相应侧比较,各阶段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双侧OA组左右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单侧KOA组健、患侧比较,各阶段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侧KOA组健、患侧缓冲时间T0和缓冲力系数K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健侧与正常老年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P<0.001);双侧KOA组自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小于正常老年组及单侧KOA组健侧(P<0.05)。结论KOA患者单足承重期时间减少,缓冲时间缩短,缓冲力系数降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KOA患者功能评价步态指标和疗效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图观察和分析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股四头肌表面肌电活动。方法:采用全无线肌电测试系统评测30例KOA患者(KOA组)和30例健康受试者(CON组)在不同角速度(60°/s、90°/s、180°/s)膝关节屈伸运动等速肌力测试下,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的表面肌电图,并记录KOA组受试者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肌肉厚度与膝痛程度,以评估肌电数据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KOA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在各不同角速度60°/s(P<0.001)、90°/s(P<0.01)、180°/s(P<0.01)膝关节屈伸运动中屈膝最大力矩与伸膝最大力矩均具有显著性意义,且KOA组膝关节屈伸最大力矩平均值均低于CON组。在角速度为60°/s等速肌力测试时,KOA组股外侧肌的中值频率差值率(P<0.05)、股直肌的均方根值(P<0.01)与相应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在角速度为90°/s等速肌力测试时,两组受试者的股直肌均方根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角速度为180°/s时,两组的股直肌中值频率差值率(P&...  相似文献   

19.
背景:人体背部负重行走时若背负重物过重或长时间地承担质量,容易导致一系列的损伤问题,目前有关人体负重行走状态下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目的:综述人体负重行走的步态参数变化、足-地反作用力变化、压力传感器及肌电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5/2010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负重、行走、背包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gait,load carriage,backpack",中文检索词为"负重行走、背包、步态"。结果与结论:目前对于负重行走的研究:①在研究指标上,各种指标比较单一,综合研究还不够。②在研究对象上,针对青年人群和儿童的相关研究比较多,有关士兵负重行军的研究相对较少。③在研究内容上,针对负重行走的步态研究居多,背包商业化测试较多,对产生负重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探讨,以及足底压力变化上研究较少,对相关鞋类产品的生物力学测试关注不够。④在研究结果上,一些研究结果产生相互矛盾的结论,致使负重行走对人体步态影响的确切机制仍旧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20.
人体负重行走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人体背部负重行走时若背负重物过重或长时间地承担质量,容易导致一系列的损伤问题,目前有关人体负重行走状态下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目的:综述人体负重行走的步态参数变化、足-地反作用力变化、压力传感器及肌电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5/2010 PubMed 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负重、行走、背包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gait,load carriage,backpack",中文检索词为"负重行走、背包、步态".结果与结论:目前对于负重行走的研究:①在研究指标上,各种指标比较单一,综合研究还不够.②在研究对象上,针对青年人群和儿童的相关研究比较多,有关士兵负重行军的研究相对较少.③在研究内容上,针对负重行走的步态研究居多,背包商业化测试较多,对产生负重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探讨,以及足底压力变化上研究较少,对相关鞋类产品的生物力学测试关注不够.④在研究结果上,一些研究结果产生相互矛盾的结论,致使负重行走对人体步态影响的确切机制仍旧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