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研究羊毛防虫蛀剂对人的毒性及安全性,作者用小鼠进行了毒性实验。用80%乙醇溶液,在豚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上进行了皮肤刺激性实验。用10%生理盐水混悬液对家兔眼结膜进行了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羊毛防虫蛀剂的半敷致死量为9.2g/kg。对豚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明显的刺激性,对家兔眼结膜可产生轻度刺激。研究证明:该羊毛防虫蛀剂对人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陈雅  杨征  徐果 《中国药业》2014,(5):25-26
目的 对伊柔抗皱美白精华素的安全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小鼠皮肤刺激性试验、毒性试验及大白兔眼刺激性试验.结果 伊柔抗皱美白精华素对小鼠完整、破损皮肤均无急性吸收毒性和刺激性,对大白兔眼睛无眼刺激.结论 伊柔抗皱美白精华素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方双氯芬酸辣椒凝胶贴膏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毒性反应。方法:采用二甲苯致炎法、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复方双氯芬酸辣椒凝胶贴膏局部给药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考察大鼠的皮肤急性毒性和家兔皮肤刺激性。结果:复方双氯芬酸辣椒凝胶贴膏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和热板舔足反应;大鼠皮肤给药的无明显损害作用剂量为200 mg·kg-1,家兔皮肤给药对完整皮肤组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结论:复方双氯芬酸辣椒凝胶贴膏可用于局部疼痛炎症的治疗,临床剂量下是安全的,但应慎用于破损皮肤。  相似文献   

4.
丝瓜根提取物的安全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丝瓜根提取物的安全性并考察其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豚鼠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和刺激性试验;给小鼠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试验,考察丝瓜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丝瓜根提取物对豚鼠的破损皮肤和完整皮肤均无急性毒性和刺激性作用;灌胃给与小鼠最大耐受量,动物无全身中毒症状,亦无动物死亡。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结论丝瓜根提取物外用和口服安全性强,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消疣液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疣液的安全性。方法:①大鼠20只,随机分2组,观察消疣液对大鼠灌胃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②家兔10只,观察消疣液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③豚鼠30只,随机分3组,观察消疣液的皮肤过敏反应。④家兔18只,随机分3组,观察消疣液高、低剂量组的皮肤长期毒性。结果:消疣液经口给药大鼠的LD50>35g·kg^-1,对家兔完整皮肤无明显刺激性,破损皮肤24h内为轻度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明显致敏作用,家兔外涂消疣液4周,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消疣液外用安全低毒、刺激性小、无过敏性,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肤福牌皮肤消毒护肤喷雾剂的毒性和刺激性。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进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完整和破损皮肤刺激实验、急性眼刺激实验以及微核实验。结果:急性灌胃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该产品对雌、雄小鼠的LD50〉5000mg/kg;对家兔多次完整皮肤、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实验,以及急性眼刺激实验均属无刺激性;500~5000mg/kg微核实验结果呈阴性;亚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对雌、雄SD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为1000mg/kg。结论:该产品属实际无毒级,无刺激性,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样膏对大鼠及豚鼠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用Wistar大鼠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用豚鼠进行皮肤刺激性和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二样膏外涂大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对豚鼠皮肤也无刺激性和过敏性。结论二样膏是较安全的外用制剂,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丽华  杨孟欢  孙昭君 《中国药师》2010,13(8):1131-1133
目的:观察自制双黄连溶液剂的抗炎作用及皮肤刺激性实验。方法:将双黄连溶液剂冷湿敷于大鼠完整皮肤及破损后皮肤进行观察,以小鼠耳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皮肤刺激反应平均分值等于0,皮肤刺激性强度评价均为无刺激性。结论:双黄连溶液剂冷湿敷对炎症过程中的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丽萍  何文 《中国药师》2009,12(9):1255-1256
目的:对甲氧沙林脂质体(LMOP)凝胶的毒理进行考察,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以豚鼠为实验动物,观察豚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短时间接触LMOP凝胶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情况以及单次与多次接触LMOP凝胶后所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并通过动物皮肤重复接触LMOP凝胶后,观察机体免疫系统在动物皮肤上的反应。结果:LMOP在豚鼠完整或破损皮肤局部均无明显刺激性及毒性,多次使用LMOP后,全身也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LMOP具有较高的皮肤应用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方通乳贴的抗炎作用,对微循环的影响及毒性。方法:取昆明种♀小鼠24只,随机分成高、低剂量药物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电镜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取♀SD大鼠随机分组,观察大鼠完整和破损皮肤急性毒性、皮肤刺激、皮肤过敏及长期毒性试验。结果:一方通乳贴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扩张小鼠耳廓微循环细动脉,细静脉,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供血状况,与对照组比较P〈0.01。对大鼠完整和破损皮肤的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过敏试验均呈阴性,连续用药30d,大鼠体质量、肝功、肾功、血糖、血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心、肝、脾、肺、肾、乳房等器官组织未见结构异常。结论:该药对试验动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且安全低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凝血四项功能与分娩方式、体重的关系,分析新生儿凝血生理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644例不同分娩方式和体重的新生儿的血浆进行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的第1组凝血四项均明显增加(P<0.01),第2组PT、APTT延长(P<0.05)但FIB、TT值无显著差异(P>0.05),第4组凝血四项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的第1组与顺产组的第1组相比,PT、APTT延长(P<0.05),TT、FIB值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相对应组的凝血四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凝血四项受体重影响,体重越轻凝血时间越长,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缩短,纤维蛋白原则逐渐增多;分娩方式主要对体重<1500g的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51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及2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研究,监测其伤后24h内体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将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监测数据与健康对照组患者以及中、轻型颅脑损伤组患者进行对比,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24h内体内血浆PT、APTT、TT、FIB和PLT分别为(16.565±3.563),(29.755±4.731),(18.009±0.627),(2.283±1.211),(142.900±30.675),其中PT、APTT、TT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FIB和PLT均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可发生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3.
车勇  王斌  纪国业  张建 《安徽医药》2012,(9):1232-1236
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凝药对血液灌流脓毒症兔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兔动物模型,分为应用抗凝剂进行血液灌流的肝素组、枸橼酸组、水蛭素组和不应用抗凝剂血液灌流的手术组以及健康兔的假手术组,对各组造模前及灌流的0、10、30、601、20 min各时间点进行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枸橼酸组和水蛭素组均无皮肤黏膜出血以及手术创口渗血,滤器无凝血;肝素组有1只手术创口渗血和1只眼睑黏膜出血,滤器无凝血;各药物组之间的动物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手术组的PT、APTT、TT和FIB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01),灌流过程中灌流器均堵塞导致蠕动泵无法转动,灌流时间为(44.45±13.27)min。灌流开始后随着灌流时间的延长,各灌流组检测指标值均逐渐下降,至灌流结束后(120 min),肝素组的各检测指标值下降最快,水蛭组的各检测指标值下降最平缓。结论在血液灌流中应用各抗凝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凝血障碍,枸橼酸作用平稳且无出血事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独一味止血有效部位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各项血液凝集参数的影响,同时对其毒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大鼠口服给药独一味水提取物HLRE(3g.kg-1)、总黄酮(P1,0.36g.kg-1)、总环烯醚萜苷(P2,0.99g.kg-1)、大极性部分(P3,1.65g.kg-1)和生理盐水(NS)14d,颈总动脉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大鼠口服给药P2(1.4、0.7、0.35g.kg-1)、云南白药(BY,0.9g.kg-1),测定各项凝血参数;小鼠口服及腹腔注射给药不同剂量的P2,计算其最大耐受量(MTD)和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与NS对照组比较,独一味各类成分给药后大鼠TT分别缩短18.59%、—3.12%、24.11%和9.92%,FIB含量分别增加25.32%、8.67%、28.29%和5.36%,HLRE及P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2不同剂量灌胃给药14d后,各组均能使大鼠TT缩短、FIB增加,有一定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与NS组和BY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PT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使APTT显著延长(P<0.05)。总环烯醚萜苷1次最大口服剂量(55g.kg-1)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腹腔给药LD50为7.834g.kg-1,MTD为5.31g.kg-1。结论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可以显著缩短大鼠TT并增加FIB含量,有较好的量效关系,是其止血活性部位,且小鼠口服基本无毒性,比水提取物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四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4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检测设备为ACL-200贝克曼血凝仪。结果:48例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相吻合。结论: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较准确的反应了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为临床对患者的病情评价、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HS)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69例PHS患者和82例正常未孕妇女及74例正常妊娠妇女的PT、APTT、TT、FIB及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未孕组比较,PHS组PT、APTT均明显缩短(P<0.01),FIB水平明显增高(P<0.01),TT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血高切、全血低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显著增高(P<0.01,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HS组FIB水平明显增高(P<0.05),PT、APTT均缩短(P<0.05),TT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血低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显著增高(P<0.01,P<0.05)。结论常规检测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对PHS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2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用ADP做诱导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血液凝聚仪定量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采用酶标仪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CRP)采用生化分析仪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与16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PAGT:MAR、FIB、vWF、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PA、PT、APTT和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MAR、FIB、vWF、CRP水平增高且t-PA水平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PT、APTT、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联合检测上述分子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出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KD患儿出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和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和冠状动脉损伤组(CAL),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PLT、FIB、D-D均高于正常,冠状动脉损伤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一周后PLT仍处于上升期,而FIB、D-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冠状动脉损伤组仍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IB、D-D是判断川崎病血液高凝状态及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灯盏乙素葡萄糖醛酸羧基进行结构修饰,合成葡萄糖醛酸羧基酯类衍生物,并测定这些衍生物的体外抗凝血活性。方法 通过将灯盏乙素葡萄糖醛酸羧基先成盐后酯化的方法合成6个灯盏乙素酯类衍生物,其中灯盏乙素乙酯及苄酯为已知化合物,其余4个为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抗凝血活性采用家兔的贫血小板血浆(PPP)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测定,以80% EtOH作溶剂,以生理盐水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6个灯盏乙素酯类衍生物Ⅱa~Ⅱf。药理实验表明,该类衍生物的抗凝血活性没有灯盏乙素强,灯盏乙素羧酸基改造后对凝血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对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267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133例,2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凉血地黄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FIB)等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T、APTT均较治疗前降低,PTA、FIB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地黄汤治疗肝硬化可缩短出凝血时间,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减少患者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