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固体制剂中白杨素的溶出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白杨素不同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度,并建立白杨素制剂的溶出度HPLC测定方法。方法分别以体积分数40%和50%乙醇溶液,5和10g·L~(-1)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溶液为溶出介质,对制备的3种白杨素固体制剂进行体外溶出度考察,并建立白杨素溶出度HPLC测定方法。结果 10g·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更适合作为本研究中制备的3种白杨素固体制剂的溶出介质,白杨素微粉化胶囊剂的溶出度最高。此外,初步探讨了白杨素固体制剂体外溶出标准。结论不同制剂的白杨素溶出度差异较大,微粉化工艺能显著提高白杨素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2.
董宪凤 《海峡药学》2012,24(8):11-14
描述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现状及新进展,溶出度依据及目前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现行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评价的局限性,提出其质量控制评价的新模式。从化学和生物双重角度共同把关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建立标准溶出谱,体现中医药的整体观,弥补现行"惟成分论"的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明 《安徽医药》2007,11(2):171-173
阐述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现状,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意义和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因素,以及改善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提出溶出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沁怡  沈国祥 《药学研究》2021,40(5):281-288,299
随着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溶出度作为固体制剂体外工艺控制的重要指标,其日益受到重视。针对中药药效成分的复杂多样性,本文依据文献对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的重要意义、溶出度测定装置、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用不同批次制剂的溶出曲线点的宏定性相似度Sm≥0.9和宏定量相似度70%≤Pm≤110%作为判定批间溶出曲线一致性的新标准,为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度研究提新的控制标准。评价中药工艺是否恒定规范以保证药效是否最优,固体制剂溶出度的一致性是先决条件。中药一致性控制中的药效物质总量控制并不难,最难的地方是中药固体溶出度的一致性控制。溶出度控制是中药固体制剂一致性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是制剂药效一致性控制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溶出度试验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及近期常用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紫外光纤监测头孢克肟5种固体剂型的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美国药典中头孢克肟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结合六通道光纤传感原位过程分析仪原位、在线监测头孢克肟5种不同固体制剂溶出度。结果原位光纤法测定头孢克肟固体制剂的溶出数据与美国药典方法对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位光纤法无需取液、稀释等手工操作,能实时监测药物溶出全过程,为药物内在质量的检测提供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金华 《北方药学》2013,(5):113-114
溶出度检测,是控制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制药工业质量控制项目的重点。本文就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测定意义、溶出度研究试验主要包括内容、改善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贴剂的溶出度测定可用于指导贴剂的研究,提高贴剂的研制水平。贴剂的溶出度与其他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没有多大差别,一般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均可用于贴剂的溶出度测定。通过比较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方法,阐述贴剂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溶出溶剂的选择、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溶出数据的处理等,介绍新型制剂透皮贴剂的溶出度研究情况,为贴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贴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贴剂的溶出度测定可用于指导贴剂的研究,提高贴剂的研制水平。贴剂的溶出度与其他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没有多大差别,一般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均可用于贴剂的溶出度测定。通过比较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方法,阐述贴剂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溶出溶剂的选择、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溶出数据的处理等,介绍新型制剂透皮贴剂的溶出度研究情况,为贴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度研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难点问题。中药与化学合成药不同,中药药效物质十分复杂,临床疗效可能取决于其中的未知成分,也可能取决于各个成分的协同作用。单独使用化学方法测定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度不能全面反映其内在质量,本课题组首次提出基于生物检测的一种新的溶出度评价方法。在试验中,以清热解毒类中药固体制剂双黄连片为模型药,进行了溶出度研究。在pH值为6.8的溶解介质,即磷酸盐缓冲液中双黄连片不同溶出时间的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应用微量量热法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功率–时间曲线和该抑制作用的一系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方法可以用于控制中药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生物热活性检测有望成为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胡翮  张旋  徐平声 《中南药学》2013,(7):484-488
目的通过对4个不同厂家的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第一法装置,以4种不同的溶出介质测定各样品不同时间的溶出量,以Weibull方程拟合最佳溶出介质的溶出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体外释放环境较为理想,且根据t50、td等溶出参数显示,4个厂家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除D厂样品溶出迟缓外,其他厂家均符合标准。结论该药的释放受pH值的影响较大,且不同厂家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释放度有一定差异,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以光纤药物溶出度原位过程监测仪考察苯妥英钠片溶出过程的方法,初步评价制剂质量。方法:用光纤药物溶出度原位过程监测仪实时监测10个厂家苯妥英钠片的溶出过程,绘制实时溶出曲线,测定时间为45min,测定波长为258nm,参比波长为550nm,探头为5.0mm,测定光程为1cm,取样间隔为30s;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方法比较溶出度。结果:各厂家之间样品的溶出曲线差异较大;2种方法溶出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相对平均偏差均小于3%。结论:该监测仪能够有效监测苯妥英钠片的体外溶出过程,可为改进制剂工艺、监控制剂工艺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尼群地平的体外溶出速率.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以体外溶出为指标,对固体分散体的载体、制备方法及比例进行优化.通过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尼群地平固体分散片,根据日本橙皮书的要求对片剂的体外溶出进行考察.结果:采用泊洛沙姆188为载体,药物与载体比例为1:5,通过熔融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效果较好,且制成的片剂,在4种介质(含0.15%吐温-80的水溶液、pH 1.2盐酸溶液、pH 4.0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45 min时最低累积溶出度达80.3%.结论:通过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尼群地平片体外溶出能满足日本橙皮书的要求,且工艺简单、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4.
阿魏酸钠滴丸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固体分散技术制备滴丸,以提高阿魏酸钠的溶出度。方法:以聚乙二醇(PEG)6000、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基质制备滴丸,HPLC法测定含量,转篮法考察溶出度。结果:滴丸中PEG6000/药物比值越大.阿魏酸钠溶出越快;所制得滴丸外观圆整,质地均匀;分别以0.1mol/L盐酸溶液、水、pH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阿魏酸钠滴丸均较市售片显著增加溶出度。结论:阿魏酸钠滴丸具有良好的速释效果。  相似文献   

15.
3种方法制备中药汤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GNG 中药抽出机与直火加热法、蒸气煎药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方法:以总固体含量的微生物限度为指标,比较3 种方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结果:GNG 中药抽出机制备中药汤剂的总固体含量是其余2 种方法的2 倍以上,保存时间较其余2 种方法长。结论:GNG 中药抽出机制备的汤剂质量优于直火加热法和蒸气煎药法,适宜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nhance dissolution rate of aceclofenac (ACF) with extremely low solubility and high permeability (BCS class II) in water using poly vinyl pyrrolidone (PVP) and sodium lauryl sulfate as carriers. Solid dispersions were prepared by spray drying method and rotary evaporation method using different ratios of ACF and polymer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olid dispersions was evalu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powder X-ray diffractometer.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solid dispersions was compared with pure ACF (API) and Airtal® (Deawoong, Co, Korea) as control groups in simulated phosphate buffer at pH 6.8.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the drug was affected by nature and amount of polymer used. The prepared solid dispersion of ACF/PVP (1:5) appeared to have the highest dissolution rate. Therefore, solid dispersion techniques of spray drying and rotary evaporation method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CF.  相似文献   

17.
The poor solubility of astaxanthin in water can cause problems during dissolution tests of dosage forms because they are usually performed in water-based medi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venient dissolution medium and a method for a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astaxanthin in an aqueous solution. Three surfactants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tested as solubility-improving substances: sodium lauryl sulfate (SLS), polysorbate 80 (PS 80) and macrogolglycerol hydroxystearate (Cremophor RH 40, CR 40).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dissolution of astaxanthin from solid dosage form is performed into 1000 g of a solution of sodium lauryl sulfat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1.0% (w/w) at 37 degrees C by paddle method, 100 rotations per minute, dissolution time 30 minutes. The procedure is convenient for solid dosage forms with a content of 4 to 12 mg of astaxanthin. The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astaxanthin in aqueous solution from the dissolution test is measured at 486 nm. The specific absorbance A(1%) 1cm for astaxanthin in water is 2000, a sodium lauryl sulfate solution (1%) was used as a blank.  相似文献   

18.
非诺贝特固体分散片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EG40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了非诺贝特固体分散体,再与适当辅料混合压片制得非诺贝特固体分散片。用正交设计表L9(3^4)筛选处方。溶出度实验表明自制片较市售两种制剂溶出快。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微量量热法从生物热活性角度、结合UPLC法, 首次探讨生物检测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的可行性, 旨在弥补单纯化学方法难以客观反映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检测的不足。以银黄片为模型药, 考察在pH 6.8 (磷酸盐缓冲液) 溶出介质中, 不同溶出时间的银黄片溶出液对金葡菌抑制作用, 测定金葡菌生长代谢热曲线特征谱图, 得到一系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提出基于生物热活性所得银黄片的累积溶出度, 并与UPLC法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两个指标成分所得的溶出度运用f2相似因子法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 f2相似因子均大于50, 表明两方法所测的溶出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生物热活性检测有望成为中药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度评价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