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红 《中国药业》2013,(19):90-91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连续给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12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8例。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连续应用,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单次应用。比较两组临床近期疗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包块大小改变、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血β—HCC水平、包块大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连续给药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血B—HCG水平及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情况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包块总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较好,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01月至上2008年12月未破裂异位妊娠72例行保守治疗。随及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对照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组包块缩小(P〈0.01),症状消失时间(P〈0.01),尿HCG转阴时间(P〈0.01),血HCG2周(P〈0.05)达治愈标准时间(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用于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24例接受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下降与包块缩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纽(P〈0.05)。结论在异住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能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易干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柜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盆腔积液吸收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0.9%(30/33),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9.7%(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P=0.025)。研究组的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及盆腔积液吸收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徐州电力医院异位妊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13-HCG、包块缩小情况、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HCG下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包块缩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血B—HCG,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73例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5年6月~2008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异位妊娠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的1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3例,肌内注射甲氨蝶呤0.4mg/kg.每日1次,连续5日,并同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72例,仅肌内注射甲氨蝶呤0.4mg/kg,每日1次,连续5日。治疗前后常规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定期监测β-HCG水平及B超监测包块直至正常。结果:(1)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0.4%,对照组成功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血β—HCG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为(20.34±6.82)天,而对照组为(25.23±8.3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2.05±5.70)天,对照组时间为(16.13±6.45)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疗程短,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12例异位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β-HCG、包块直径、阴道出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5%(58/62),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包块直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异位妊娠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给予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β-HCG、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为(12.1+5.3)d,短于对照组的(18.9±7.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包块缩小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活血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miR-323-3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异位妊娠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包块吸收时间、治疗后输卵管完全通畅率及血清VEGF、miR-323-3p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保守治疗成功率升高(92.59%vs. 78.85%),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包块吸收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患侧输卵管完全通畅率升高(52.00%vs.29.2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和miR-323-3p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和miR-323-3p相对表达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活血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可有效提高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84例正常妊娠(对照组)和62例异位妊娠(观察组)妇女血清β-HCG和孕酮的水平,比较两组间血清β-HCG及孕酮水平的变化。结果妊娠第4周β—HCG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5、6周β-HCG和孕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HCG和孕酮检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β-HCG,联合检测确诊时间显著早于单独检测β-HCG(P〈0.05)。结论血清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有助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可提高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8例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9.6±2.1)d、住院时间(2251.6±78.9)d明显少于对照组[(15.2±3.4)d,(2337.8±72.7)d],包块直径(1.14±0.46)cm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23±0.61)cm(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5/4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85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43)给予MTX50mg/m2单次肌内注射,同时加服桂枝茯苓胶囊3粒,3次/d,共4周;对照组(n=42)给予MTX50mg/m^2单次肌内注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38例(88.3%);对照组治疗成功34例(81.0%),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β-HCG转阴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与附件包块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X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异位妊娠,能促进血β-HCG下降,缩短了住院天数,并且很好的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蒋秋丽  陈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81-1782
目的 比较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85例异位妊娠患者,按自愿原则选择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7d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β-HCG)值的变化及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β-HCG值降低较对照组快,恢复正常的时间短(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与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均能有效治疗异位妊娠,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恢复快,能较彻底治愈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切除黄体联合应用甲氨蝶呤(MTX)防治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切除黄体联合应用MTX72例为研究组,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应用MTX6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研究组为(10.24±4.5)d,对照组为(14.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PEP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8.96%(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切除黄体联合应用MTX防治PEP效果确切,优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应用MTX。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包块缩小比例、症状1周内消失、阴道排出蜕膜管形、2周尿HCG转阴以及2周血HCG下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甲氨蝶呤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明显提高疗效,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96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7例)使用甲氨蝶呤0.1mg/(kg·d)臀部肌肉注射,连续5d,第2天加用米非司酮50mg,每12h1次,空腹口服,连续3d;B组(49例)单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成功A组42例(89.36%),B组39例(79.59%);A组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大于15%的时间及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9.
陈双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69-70,74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β-HCG、包块大小、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包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显著,血β-HCG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方案;观察组47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β-HCG下降(接近)至正常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和β-HCG下降至(接近)正常所需时间均有显著性的提升(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是临床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适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