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者认为中医学的特点应是整体观念与辨病辩证论治,即是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论论治。其理由有7:1、辨病辩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本意;2辨病辩证论治源于《内经》;3、辨病与辩证是《诸病源侯论》探索病源和归纳证侯的方法;4、温病学运用和发展了辨病辩证论治;5、辨病辩证论治是临床实践的需要;6、辨病辩证论治能促进中医对病的认识;7、辨病辩证论治有助于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对于疾病的系统认识和辩病论治理论的提出源远流长。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辩证论治的大力推崇.中医辨病理论进渐弱化。本文简要论述辩病理论的源流和辨病与辨证之间的关系,认为在21世纪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医辩病理论,将辩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期论治的中医临证思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取病证结合、分期论治的中医临证思维方式,在辨病的基础上,根据水肿程度、激素用量、尿蛋白变化及水肿与激素用量相结合情况进行分期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龚坚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242-243
在我们一些中医医务人员中,有不少人说:"我们中医是辨证论治."当我们讲中医学的特征时,也每每只言"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而对"辨病论治",不愿提及,不去研究,有的甚至把辩病论治与辩证论治对立起来. 其实,中医单纯的辩证论治是不能真实地反应中医学的本质.那么当我们去说中医学的特征时,首先要明确是相对谁而言.凡说特征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其共性的东西.很明显,我们讲中医学的特征,是相对西医学而言,辨证论治是我们的特色,但前提是辨病论治是二者的共有.但现在我们只讲异,不求同,甚至于扬言中西医无法结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辨病论治不是西医的专利,也是中医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内科疾病之一。中医药应用单方药和中成药、复方药以及注射剂治疗偏头痛,一般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和舌象(舌质和舌苔)立法给予药物治疗,即传统的辨证论治;另外就是根据患者独特的症状和明确的疾病,应用药物治疗,即辨病论治。一般来说,辨病论治比辨证论治在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中有更为广泛的用途。本文作者根据文献资料和在临床药学方面的工作经验,现将几种中药及其制剂治疗偏头痛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复合为患的临床特点,提出脾胃损伤、肝肾亏虚为发病之本,痰、湿、瘀、热、郁滞为发病之标,治疗要补虚祛实并重,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临床分为五个常见复合证型,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7.
眩晕一证,临床颇为多见。然纵观其证治,医家多重肝责肝,用平肝镇肝之法。从肝论治,疗效虽著,然作者临床辨治眩晕,见证颇多,今就临床体会略陈管见。1辨病因,重外风,内外合病“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当有内外之分。然《内经》所指虽未十分明确,但后世诸家所注,多偏重于内风。如《临证指南医案》云“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辨证与辨病的角度出发,试将脾病证治和现代医学中有关疾病作了有机的结合,从而扩大了脾病的证治范围,发展了中医临床医学,这对于脾病的探讨和探索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精囊炎不育症的论治要点,从中医治疗指征、辨证思考、探讨病因病机、辨证用药以及针灸、穴位注射治疗等方面提出决策,为男科不育证的中医辨病辨证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老在中医学术上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依法定方,用药有据;先行扶正,再议攻邪。王老以治疗急慢性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病著称,对产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骨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内科杂病均有建树。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王老将其分型论治、随证而施。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医药》2008,(6):24
王老在中医学术上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依法定方,用药有据;先行扶正,再议攻邪。王老以治疗急慢性风湿、类风湿、强啻睦脊柱炎等病著称,对产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骨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内科杂病均有建树。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王老将其分型论治、随证而施。  相似文献   

12.
张士卿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小儿哮喘辨治过程中强调从痰瘀论治,用药灵活,善用经方,辨"症"加减;药用平淡,寒温佐制;虫类搜风,化痰祛瘀。并附验案2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3.
便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凡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均属便秘范畴,董建华教授在辨治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 脏腑相关,整体论治 董老认为便秘虽属肠道病变,症状较单纯,但成因却很复杂,肠胃燥热、津液耗伤、情志失调、气机部滞、劳倦内伤、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等均可导致  相似文献   

14.
李广元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56-457
东汉张仲景首提"心悸"之名,并示人辨证论治之法之方,为后世垂范。本文归纳了近五年来现代医家对心悸的认识与论治。现代医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拓展了心悸的治法,尤其辨西医之病与辨中医之证相结合治疗心悸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津液代谢障碍类病证辨治思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匮要略》津液代谢障碍类病证主要指痰饮、水气、咳嗽上气及湿病等病篇的内容,因其皆为肺脾肾三焦所主的津液代谢出现障碍而致的病证。《金匮要略》在该类病证的辨与治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思路,各病的辨治既各有重点,又互有联系。笔者即试图揭示这种规律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氏儿科针对小儿时疫感冒,遵循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湿温三焦辨证、小儿五脏分证辨证,3种病因病机,三机审证论治,辨因辨机,结合小儿推拿疗法,疗效甚佳。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治疗慢支患者同时意外发现对患者牛皮廯有显著疗效,继而结合历代医家对牛皮廯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现代文献对牛皮廯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分析患者有效原因,同时也探讨了当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发生矛盾时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海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29-631
中成药的应用应坚持辩证论治为基础,将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并充分了解中成药所含的成分,重视配伍禁忌、患者个体差异、剂量的大小、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中成药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学科融合与交叉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状态医学是系统科学与中西医学的结合,系统科学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超巨系统,是各种低级系统优化的结果,涵盖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和过程,具有多元组成、多级构成、多通道联系、多途径反馈的特点,是自组织、自修复、自学习、自调控的自稳系统,是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耗散结构,具有与外界进行被动适应和主动适应动态协调能力。辨态论治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机体偏离状态的认识和处理,由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走向辨态论治,将使医学诊疗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导师苏云放教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30余年,治学严谨,在温病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临床经验丰富,勤于著述,建树良多。在他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中既有中医内科疑难杂病辨治的学术精华,又融合了温病学派四大诸家的学术特色。现仅从他论治不寐病证中总结学习他的特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