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aFGF对肺腺癌AGZY—83A细胞株TPK,PKC活性及Ca^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aFGF与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探讨aFGF导致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FGF处理AGZY-83A细胞,利用[γ-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测定受体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TPK)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用Fura-2/AM为荧光指示剂测定[Ca2+]i。结果:随着aFGF浓度增加,TPK及PKC活性随之升高。当aFGF浓度为1.12μg/ml时aFGF处理组的TPK是对照组的4倍;膜PKC活性也是对照组的4倍,胞浆PKC活性是对照组的1.75倍。[Ca2+]i是对照组的3倍。结论:该细胞株中aFGF受体具有TPK活性。TPK激活后进一步促进蛋白质和酶磷酸化,而使PKC活性及[Ca2+]i升高,即PKC和Ca2+是TPK的下游信号分子,进一步促进c-fos、jun基因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K+-ATPase及Ca2+-AT-Pase活性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测定77例NIDDM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GSH)、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IDDM组血糖、HbAlc、TC、TG、TC/HDLC、L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GSH、SOD、GSHPX、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除GSH的P<0.05外,其他P<0.01);不同HbAlc、TC/HDLC、GSH、LPO、TC组的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有显著性差别。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12.80+0.27(GSH)-0.12(LPO)-0.09(TC/HDLC),红细胞胞膜Ca2+-ATPase活性=108.20+1.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高血糖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rp酶的影响,采用改良的Hanahan和Luthra法测定了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NIDDM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降低,且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后者与红细胞内Ca2+浓度呈正相关。说明(Ca2+-Mg2+)-ATP酶活性下降时,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可能与患者红细胞膜蛋白的过度糖化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检测了19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患者及17例正常人(对照组)的红细胞膜Ca2+ATP酶、N+-K+ATP酶及Mg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Na+-K+ATP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g[2+]ATP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组红细胞膜Na+-K+AT酶、Ca2+ATP酶活性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呈弱相关(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了高血压Ga2+ATP酶活性降低,致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血糖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rp酶的影响。采用改良的Hanaham和Luthra法测定了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NIDDM患者红细胞膜(Ca^2+-Mg^2+)-ATP酶活性降低,且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后者与红细胞内Ca^2+浓度呈正相关,说明(Ca^2+-Mg^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改变及牛磺酸的影响。给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5mg/kg)制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另一组在注射ISP前30min腹腔注射牛黄酸200mg/kg及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测心肌细胞膜K+·Na+-ATP酶,Ca2+-ATP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钙含量。结果显示,缺血组Ca2+-ATP酶和K+,Na+-ATP酶活性分别降低48.23%和45.85%(P<0.01),MDA含量升高80%(P<0.01),牛磺酸保护组未见显著性变化。并发现K+、Na+-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MDA含量之间有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牛磺酸可通过抑制心肌MDA生成,实现它对心肌细胞膜Ca2+-ATP酶和K+·Na+-ATP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细胞和细胞膜酶分子水平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病理生理特点,测定了30例正常人和102例慢性胃炎病人基础和胰岛素刺激后红细胞膜Ca^2+-Mg^2+-ATPase活性,红细胞ATP含量及24h尿17-OHCS排出量。结果表明:湿热证膜Ca62+-Mg^2+-ATPase活性和细胞内ATP含量呈代偿性增高;脾胃气虚酶活性和ATP含量有所下降;脾肾气虚组织细胞代谢完全失代偿。  相似文献   

8.
用酶解法和H2O2分解法分别测定28例风心瓣膜病变患者红细胞膜钠泵(Na+、K+-ATP酶)、钙泵(Ca2+、Mg2+-ATP酶)活性和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患者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和Ca2+、Mg2+-ATP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正常人34.75%(P<0.01)和26.77%(P<0.01);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20.07%(P<0.01);而患者LPO含量却显著高于正常人97.50%(P<0.01)。结果提示风心病患者瓣膜病变与质膜钠、钙泵活性变化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同步测定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的方法。采用孔雀绿比色法测定磷以反映酶活性。结果显示:Ca2+浓度以及成骨细胞传代培养的代数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Ca2+有助于提高ATPase活性。Ca2+浓度为40μmol/L时,ATPase活性较高。细胞传代越多,膜Ca2+-ATPase活性越低。成骨细胞膜Ca2+-ATPase活性低于Na+、K+-ATPase。结论:孔雀绿比色法同步测定大鼠成骨细胞膜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猫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线粒体丙二醛及心肌ATP含量变化。方法: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心脏低温停搏60min后,恢复正常血液灌注60min。测定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肌浆网钙摄取能力、心肌ATP及线粒体丙二醛含量。结果:心脏缺血60min时,随着心肌ATP含量的下降,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下降,而丙二醛含量仅有轻微增加;恢复灌注60min后,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进一步下降,同时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缺血期间心肌细胞膜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的下降主要与心肌能量储备降低有关,而复灌后Ca2+-ATPase活力及肌浆网钙摄取能力进一步下降,可能与复灌过程中氧自由基大量产生,使膜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氧化应激及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氧化应激及ATP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治疗组(Pue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前两组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8周后,测3组大鼠血清葡萄糖、胰岛素、胰腺线粒体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Na^+-K^+-ATPase)和Ca^2+-ATP酶(Ca^2+-ATPase)的活性。结果(1)DM组大鼠血糖和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血清胰岛素水平、SOD、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显著降低(P〈0.05)。(2)Pue组大鼠血糖及MDA含量较DM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SOD、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在胰岛素抗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NO在胰岛素抗急性缺血再灌注(IR)肾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胰岛素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肾动脉钳夹法建造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模型。将家兔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胰岛素处理(Ins-IR)组。观测三组动物缺血再灌注2小时、48小时时,肾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血清尿素氮(BUN)水平、血清及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肾缺血再灌注2小时和48小时时,IR组肾组织中NO含量明显降低(P<0.001),胰岛素处理组NO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应的缺血再灌注48小时时的血清尿素氮水平,IR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Ins-IR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及肾组织中MDA含量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处理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切片电镜观察显示,对照组超微结构无改变,IR组肾组织有变性和坏死,而Ins-IR组肾组织仅轻度变性。结论:促进NO的生成是胰岛素抗肾IR损伤的重要环节,可能与NO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肾组织IR损伤中的无复流现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妊高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细胞钙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细胞钙代谢的关系。方法 对42例妊高征患者用口服糖耐量试验观察糖负荷前后血糖及血胰岛素变化,用荧光染料法测定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改良Vincenzi法测定红细胞溶血物钙泵活性。结果 重度妊高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和基础钙原活性下降。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存在明显正相关,两者互相影响,成为重度妊高征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活血祛痰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 线粒体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活轿祛痰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及其Ca^2 -Mg^2 ATP酶、膜脂持氧化的作用。方法 以正常Wistar大鼠为对照组,将SHR分为14周龄组、28周龄组和中药治疗组,分别在14周28周取材,透射电镜分析线粒体膜形态计量,并测定线粒体膜Ca^2 -Mg^2 ATP酶活性、膜丙二醛含量。结果 SHR各组线粒体比表面小于对照组,心肌线粒体Ca^2 -Mg^2 ATP酶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丙二醛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SHR病程延长而呈上升趋;中药治疗能降低该趋。结论 活血祛痰法能阻滞左室肥厚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抗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胰岛素 (insulin ,Ins)对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钳夹肾动脉的方法建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三组 :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 (IR)组、胰岛素处理 (Ins -IR)组。胰岛素处理组再灌注的同时给予胰岛素溶液 (含Ins 3UI/kg ,葡萄糖 1.5 g/kg ,k+ 0 .4mg/kg) ,对照组和I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观察三组动物缺血再灌注 2h ,4 8h后 ,血清尿素氮 (BUN)、血糖、血清及肾组织中丙二醛 (MDA)、肾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 ,以及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 4 8h后 ,IR组血清尿素氮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而Ins-IR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IR组血清及肾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胰岛素处理后MD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5 ) ;缺血再灌注 2h后 ,肾组织中NO含量即明显降低 (P <0 .0 0 1) ,胰岛素处理后 ,NO水平升高至正常水平。缺血再灌注 2h后 ,三组动物血糖均较术前增高 ,但以IR组增高更为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Ins-IR组与对照组无差异。电镜结果显示 ,对照组超微结构正常 ,IR组肾组织呈变性和坏死改变 ,Ins -IR组肾组织轻度变性。结论 :胰岛素具有抗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的作用 ,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犬心脏停搏复苏后脑氧供需变化及高血压性再灌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犬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CA)复苏后再灌流期间脑氧代谢情况变化及高血压性再灌流的影响.方法建立犬电击引起室颤(ventricularfibriHation,VF)性CA 8 min后开胸心肺复苏(CPR)模型,动物随机分两组:正常血压性再灌流(NT)组(n=6),高血压性再灌流(HT)组(n=6),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MAP在NT组维持于CA前基础值水平,而HT组维持于基础值的110%~115%.取动脉血及脑矢状窦血行血气分析,观察CA前及CA再灌流后30、60、120、240 min的脑动脉-矢状窦氧含量差(ca-ssDO2)及矢状窦氧分压(PssO2)变化.结果与基础值比较,CA后再灌流30min,NT组Ca-ssDO2显著下降(P<0.05),PsO2显著升高(P<0.01),直至再灌流240 min,Ca-ssDO2升高显著(P<0.01),PssO2下降显著(P<0.01).两组间比较,再灌流30min,HT组Ca-ssDO2下降显著(P<0.01),PssO2升高显著(P<0.01),但此后4 h内两组脑氧代谢值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CA复苏后脑氧供需关系失衡,高血压性再灌流进一步增加CA后早期脑氧供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L-1受体拮抗剂(IL-1ra)抗肾缺血再灌流性兔血清致培养人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对照和缺血再灌流(IR)组,IR组作双肾动脉夹闭1小时再灌流2小时;对照组仅模拟实验过程,不夹闭肾动脉。分别提取其血清。肾小管细胞培养分对照组(DMEM+小牛血清);SC组(DMEM+对照兔血清);SIR组(DMEM+IR肾损伤性兔血清);IL-1ra+SIR组(DMEM+IR肾损伤性兔血清+IL-1ra)。培养96小时时,测定其增殖状况和细胞存活率,细胞或培养液中MDA、SOD、NO、LDH、Na~+-K~+-ATP酶和Ca~(2+)-ATP酶。结果:SIR组MDA、NO含量、LDH活力比对照组、SC组高(P<0.05),对照组、SC组和IL-1ra+SI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肾小管细胞中的SOD活力,对照组最高,IL-1ra+SIR组次之,SC组又次之,SIR组最低,除IL-1ra+SIR组与SC组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力在SIR组均较对照组和SC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SC组和IL-1ra+SIR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1ra具有减轻IR性肾损伤兔血清致培养人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膜"钙泵"活性的变化机制,并研究大黄素和生长抑素对上述变化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大黄素处理组、生长抑素处理组,5%牛磺胆酸钠逆行性胆胰管注射制作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制模6 h后测定大鼠回肠组织细胞膜钙泵活性、荧光偏振度值、丙二醛含量及回肠组织黏膜血流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处理组相比较,大黄素处理组和生长抑素处理组的丙二醛含量降低(P<0.01),细胞膜钙泵活性、细胞膜流动性增加(P<0.01),肠黏膜缺血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大黄素和生长抑素可通过改善肠黏膜缺血、提高钙泵活性并改善肠黏膜细胞膜流动性,从而起到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的特点。方法选择HD患者106例(HD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T2DM组)和健康对照者115例(对照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早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AUCI30-120/AUCG30-120)、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BG/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和HD组患者FBG、FINS和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患者FBG水平显著高于HD组(P<0.05),FINS水平显著低于HD组(P<0.05),但2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和T2DM组患者OGTT 30、60、120、180 min时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组和T2DM组患者OGTT各时间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各时点胰岛素和C肽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60、120、180 min时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60 min时血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120、180 min时血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D组HOMA-β和AUCI30-120/AUCG30-120和ISI均高于T2DM组(P<0.05);HD组FBG/FINS低于T2DM组(P<0.05),HD组△I30/△G30、HOMA-IR和HIR与T2D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患者存在明显的IR和高胰岛素血症,以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及餐后高血糖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海水浸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变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平原休克组(n=8),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组(n=8)。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浆磷脂酶A2(PLA2)活性,心肌和心肌线粒体钙含量,心肌线粒体Ca^2+、g^2+-ATPase活笥变化,血浆和心肌MDA的变化。结果 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动物血流动力学明显低于平原失血性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