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休克蛋白70与脑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heatshock,HS)现象是Ritossa(1962)在观察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染色体在过热环境中发生形态变化时首先发现的。当环境温度高于正常生理体温(4~6)℃时,染色体上会出现特殊的膨突。Tissiers(1974)等发现这一现象与细胞中一类特殊蛋白质合成有关,他们称这种蛋白质为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在细菌到哺乳动物体内均可见HSP表达[1]。现已证明除热外,其它如缺血缺氧、重金属离子、乙醇、H2O2 、氨基酸类似物、病毒感染等许多应激因素均可造成热休克反应,诱导细胞合成HSP。HSPs的主要生物功能是提高细胞对应激因素的耐受,维持细胞蛋白自稳,使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根据HSP的同源性和分子量大小,Morimoto将其大致分为4个家族:HSP90家族(83-90kD)、HSP70家族(66 -78kD)、HSP60家族和小HSP家族。其中HSP70与心脑缺血、癫痫、多发性硬化、感染、肿瘤等关系密切,被认为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新生多肽键的正确折叠,维持解聚蛋白恰当构型,分子重排以及新生多肽链在细胞内、跨膜转运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 (HSP)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细胞中的一个蛋白质家族 ,是在热休克状态下启动一系列特殊基因编码合成的蛋白质。HSP能保护细胞并促进细胞从各种刺激所造成的损伤中自身修复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帮助蛋白折叠、装配、向内质网易位及分解错装的蛋白等分子伴娘功能[1 ,2 ] 、参与抗原提呈[3] 、免疫调控[4] 、预防和控制感染[5] 、抗肿瘤[6] 及参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1 ,7] 等生理和病理作用。HSP和细胞凋亡均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但有关二者的相关性报道甚少 ,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如下。1 HSP家族及其…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损伤与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明华  成义仁 《医学综述》1996,2(12):649-651
<正>脑缺血时除引起一系列生理和神经化学变化外,还可导致核酸、蛋白质代谢及合成异常.当前对脑缺血引起的脑内热休克蛋白(HSP)基因表达与脑细胞功能状态、损伤时程以及保护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脑缺血性损伤与HSP70KD基因表达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HSP发现、命名、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了解肌苷 (Inosin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热休克蛋白 70 (HSP 70 )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Inosine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②方法 应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再灌注模型 ,腹腔注射Inosine注射液 (1 0 0mg/kg)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HSP 70mRNA表达。③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2h皮质区与纹状体区即出现凋亡细胞 ,并逐渐增加 ,皮质区 1d达高峰 ,纹状体区 2d达高峰 ,之后逐渐减少 ,至 1 4d接近于假手术组水平 ;经Inosine治疗后 ,皮质和纹状体区凋亡神经细胞减少 ,其中再灌注 1 2h~ 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 =3.2 38~1 1 .1 6 3,q =2 .4 5 1~ 7.2 0 0 ,P <0 .0 5 )。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区和纹状体区HSP 70mRNA的表达于 2h逐渐增加 ,皮质区 1 2h、纹状体区 1d达高峰 ,3d后逐渐降低 ,至 1 4d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Inosine治疗组再灌注 1 2h~ 1 4d ,皮质区和纹状体区HSP 70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F =4 .5 73~ 1 0 .2 4 1 ,q =3.1 4 4~ 6 .992 ,P <0 .0 5 )。④结论 Inosine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蛋白70与脑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的应用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在脑中存在着完善的适应机制 ,通过迅速诱导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来阻止导致脑细胞死亡的病理生理变化。众多的研究表明脑缺血可诱导许多基因的表达 ,其中大多数参与脑的自我修复 [1 ]。热休克蛋白 (HSP)是机体在遭受各种应激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种应激蛋白 ,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与缺血型脑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患关系密切。其中热休克蛋白 70(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 )作为脑缺血所诱导的一种神经元保护性物质可阻止蛋白质在压力下发生聚集或错误折叠而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与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细胞在受到包括烧伤在内的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后会发生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应激反应中可产生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的应激蛋白.主要是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后者能够快速短暂调整应激过程中细胞机能.保护细胞抗损伤.并有助于细胞恢复正常结构和机能的重建.而细胞凋亡普遍存在于生物的生理、病理过程中.是  相似文献   

7.
就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HSP参与细胞凋亡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tein,Hsp)70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sp70阳性细胞及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结果:缺血2h即有Hsp70阳性细胞,6~24h明显,48h减弱,3d消失。TUNEL阳性细胞于再灌注后2h出现,24~48h达高峰,72h减弱。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即有Hsp70表达及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凋亡素下调HepG2细胞热休克蛋白70 (HSP70)的分子机制.分析凋亡素与HSP70启动子区热休克元件(HSE)的相互结合作用.方法 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法检测凋亡素与HSE的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分析凋亡素在细胞内与HSE的结合能力.结果 EMSA结果表明凋亡素在体外和细胞水平可以直接与HSP70启动子区的HSE结合,凋亡素浓度越高,与HSE结合能力越强;Luciferase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凋亡素对HSE具有专一的结合能力,揭示在与HSE结合上,凋亡素与HSF1间存在竞争关系.结论 凋亡素与HSP70启动子区HSE序列结合,抑制HSP70转录的起始,显著下调HSP70的表达,解除HSP70对肿瘤细胞的保护作用,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脑缺血再灌流后p5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再通0-72h脑组织p53基因的表达与调亡细胞的分布,结果发现,缺血2h及再灌流1h即可见p5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和,凋亡细胞,p53mPNA及其蛋白的表达高峰在缺血再灌流后24h,凋亡细胞数高峰在再灌流24h-48h,提示:脑缺血再藻流后诱导p53mPNA及其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孙漓  彭强  王兰香 《现代医学》2012,40(4):400-403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 70)对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HSP对脑复苏的可行性。方法:将4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干预组,假手术组不进行模型制作及治疗干预;模型组仅制作心搏骤停(SCA)并心肺复苏动物模型,不进行治疗干预;干预组大鼠在SCA并心肺复苏模型制作后静脉注射HSP 70。分别于6、12 h后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数目、Bcl-2蛋白表达量,对比分析各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的差异,验证HSP 70对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HSP 70对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数目,增加Bcl-2蛋白表达。结论:HSP 70对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对脑复苏具一定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丙泊酚对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目前对检测凋亡较为敏感的末端去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结合光镜对海马区进行细胞凋亡检测 ,观察丙泊酚 (异丙酚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  SD雄性大鼠 ,体质量 2 80~ 32 0 g,购于上海西普耳—必凯实验动物中心。1.2 药物 丙泊酚 ,10 mg/ ml(英国捷利康公司 )。1.3 大鼠缺血模型 本研究采用四血管阻塞大鼠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术后 1,2 ,3,4,5 ,7d6组 ,分别在缺血前和缺血后 10 m in给药 ,又按照给药剂量分为 2 .5 ,5和 10 mg/kg3组 ,每个时间点每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氯胺酮导致神经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  35只成年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氯胺酮2 0 .0、4 0 .0、6 0 .0、80 .0、1 0 0 .0、1 2 0 .0 mg/ kg腹腔内注射 ;另取 0~ 1 0 ,1 1~ 2 0 ,2 1~ 30 ,31~ 4 5 ,4 6~ 6 0 ,6 1~ 90 ,91~1 2 0 d各年龄段大鼠共 35只 ,分别腹腔内注射氯胺酮 80 .0 mg/ kg。2 4 h后取鼠脑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海马中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表达 ,并用 MIAS- 2 0 0 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大鼠海马 HSP70阳性细胞百分率、密度和灰度值。结果 氯胺酮可诱导成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表达 HSP70。氯胺酮剂量在 80 .0 m g/ kg以内 ,随剂量的增加 ,HSP70阳性细胞密度、百分率和反应强度均显著增加 (P<0 .0 1 ) ;氯胺酮剂量在 80 .0 m g/ kg以上 ,随剂量的增加 ,HSP70阳性细胞密度、百分率和反应强度显著降低 (P<0 .0 1 )。氯胺酮不能诱导 2 0 d以下的幼鼠神经细胞表达HSP70 ;2 0~ 90 d大鼠 ,随着年龄的增加 ,HSP70表达增强 ;90 d以上的大鼠神经细胞 HSP70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胺酮可诱导 HSP70在大鼠海马中表达 ,提示海马的神经元可能受到损害 ;随剂量的增加 ,其损害作用加强 ;氯胺酮对成年大鼠的脑损害作用较幼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海马CA1区热休克蛋白(Hs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脑缺血再灌注组(IR)、姜黄素组(CU)、溶剂对照组(SC);每组据再灌注时间点不同又分6 h、1 d、3 d、5 d及7 d 5个亚组,每组6只动物.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以TUNEL法行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检测,免疫组化ABC法测定Hsp70、Hsp27基因表达产物Hsp70及Hsp27蛋白在海马CA1区的动态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显著减少沙土鼠探索活动及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量(与IR组相比,P<0.01),进一步诱导Hsp70蛋白表达并抑制Hsp27蛋白的表达(与IR组相比,P<0.01).结论: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调控热休克基因hsp70和hsp27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再灌注后3、6、12、24、72 h和7 d处死。其中亚低温组大鼠于缺血后30 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4 h。采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常温缺血组梗死灶明显,大量神经元坏死消失;亚低温缺血组未见明显梗死灶,但可见神经元固缩。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或偶见HSP70阳性细胞;常温缺血组HSP70阳性细胞较多;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在相应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常温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至72 h达高峰;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有保护作用,通过降低HSP70的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惠  曾祥龙 《医学争鸣》1997,18(3):263-265
观察大鼠完全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的另一种形式-细胞凋亡。采用琼酯糖凝胶电泳及原位缺口翻译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是否有凋亡特征性改变。结果;脑缺血损伤后5d,从海马CA1区神经元提取DNA,其琼酯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梯状结构。而采用原位缺口翻译法,发现缺血损伤后3d,海马CA1区开始出现胞核染色体阳性的凋亡细胞,缺血损伤后5d,凋亡细胞达到高峰。结论:海马CA1区尽管  相似文献   

17.
热休克蛋白和脑缺血耐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侯德仁 《医学综述》2000,6(2):84-86
<正>脑缺血耐受(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是指经预处理的脑组织对随后的严重缺血耐受性明显增强的现象。在严重缺血之前给予的各种保护性的干预措施称为预处理(pretreatment),其中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是常用的方法,还包括升高体温、药物干预、高压氧等。虽然脑缺血耐受现象早有报道,但其产生机制仍不十分靖楚。近年来,受热耐受现象的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和热休克处理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72(HSP72)基因表达,并讨论其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HSP72特异性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肾脏HSP72mRNA变化;用免疫印迹观察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烧伤早期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表达是逐渐增加的,到24h,其mRNA和蛋白质均处于高表达水平。②热休克预处理后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表达峰值在6h ̄12h  相似文献   

19.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采用光,电镜观察了全脑缺血15min再灌注后锥体细胞是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流48h后CA1区发生了迟发生神经元死亡,锥体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了凋亡样改变,同时也观察到部分锥体细胞胞浆出现类似坏死的空泡化现象。结论提示凋亡与环死机制可能共同参与全脑缺血再灌注后DND。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相关基因Fas在海马区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机制和GM-1的脑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同时给予GM-1治疗,采用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凋亡及Fas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变化规律。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细胞过度地表达Fas蛋白,并且该区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凋亡;GM-1能够使Fas蛋白的表达高峰及神经细胞凋亡高峰下调。结论Fas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GM-1可能通过抑制Fas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