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诸病源候论》集隋以前养生方导引法之大成,在气功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该书卷二十八为"目病诸候"篇,是最早阐述眼科疾患的专篇文献,且其中三候下载有养生方导引法共11条。鉴于"目病诸候"篇对眼科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均有重要指导意义,故仅对该篇的研究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2.
《诸病源候论》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病理学专著,也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功法集成和气功治疗学专著。该书汇集了隋以前儒、释、道、医诸家各流派及散在民间的许多功法和气功治疗经验,反映了我国气功实践和理论探索的杰出成就,使人们得以看到散佚无存的《养生方导引法》的梗概,对后世气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发掘研究古代功法,推动我国气功科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该书《以下简称《病源》)共辑功法论治  相似文献   

3.
《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诸病源候论》中“腰背病候”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导引法和养生方的特点,指出此书中导引法体现了练功三要素,养生方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指导人们养生,为现代推拿练功所提倡。  相似文献   

4.
分析《诸病源候论》呕吐的证论,包括详列呕吐诸候,细解致病之源,详载了养生方和养生方导引法治疗本病等,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诸病源候论>中的养生方和导引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诸病源候论》中的“养生方”和“养生方导引法”继承和发扬了《内经》的养生思想,把预防疾病的措施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导引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用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简单易行,对于人们的卫生保健事业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史上现存的第一本专门论述疾病分类、病因病机和证候学的中医学典籍。全书未涉及一方一药以治疗,却辑录了当时已佚的"养生方导引法"或"养生法"用来防治疾病。呼吸是整个导引动作的核心,对呼吸特点的总结,可以更加深入导引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诸病源候论》在"风病诸候"篇中记述风病诸证共二十九候,风偏枯候病机不外乎正虚邪实。在巢氏辑录的病候导引法中,根据正虚为气血虚弱、邪实为风湿闭阻半身经络的特点,以意识引导、调息行气和运转腰脊为主,共列举了四种导引法。  相似文献   

8.
《诸病源候论》"冷热病诸候"篇中记述冷热病诸证共七候,病冷候的病机不外乎是邪气存内与卫气相搏,阴胜则寒。在巢氏辑录的养生导引法中,根据正气虚,阴寒胜的特点,以运动形体,调节呼吸,意识导引为主,共列举了五种导引法。  相似文献   

9.
三、气功家及其论著 1.《却谷食气篇》与《导引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却谷食气篇》和《导引图》是有关气功学的珍贵资料。据考证,其著述日期应是战国时期,至迟也是秦末汉初的作品。是我国现存气功学最早的、系统的珍贵文献。尤其是《导引图》,前所未见,实属研究动功源流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以气功导引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运动,包括太极拳运动、中医养生功法、健身气功、宗教养生功法等锻炼内容.以身体外在表现形式分析,气功导引锻炼可划分为静功和动功两类.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整理评析《诸病源候论·病热候》章节治疗热病的功法基础上进行阐释整合,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因内伤而发热的人群尤其是阴虚体质人群的滋阴清热导引功法。滋阴清热功法总共有5节,除起势与收势以外有3节正功,分别命名为踞坐仰头式、仰卧鼓腹式与俯卧立足式,并从功法原文摘录评析、功理评析、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文中编创的功法的目的在于改善内伤发热的状态以及阴虚体质及其易得病症的防治,进而提高此类人群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最早将癥瘕单独作为一类疾病设专候论述,系统全面论述了癥瘕的临床特征,并对癥与瘕进行了辨析。指出外邪侵袭、脏腑虚弱、饮食不节、经期产后调摄不慎为癥瘕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倡导导引调摄之法以增强人体正气。癥瘕相当于现代胸腹部(如胃、肠、子宫)的良恶性肿瘤,巣元方重视脾胃的枢机功能,注意顾护正气,为现代肿瘤的中医诊治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导引术起源、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文献的总结论述,结合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研究分析,揭示导引术防病治病的应用价值。导引术具有疏通经脉、行气活血、培护元气、扶正祛邪、舒筋通络及调整阴阳的作用,其精髓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导引术调摄身心,呼吸吐纳,配合运动和意念,动静结合,动中有静,刚柔并济,成为融合中医学与体育学的理念于一体的绿色、健康的特色疗法。导引术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尤其在治未病及运动疗法的应用中彰显出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现代医学介入治疗的态势下,导引术为非损伤、免介入的绿色疗法,应当引起临床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素问》中包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理论,书中的养生术语更是传达养生学核心概念、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的重要载体,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本文通过对比《黄帝内经·素问》中"术数"、"酸生肝"、"积精全神"等七个养生术语在三个具有代表性英译本中的译文,探讨中医养生术语直译、意译、音意译结合和音译加注等四种常用的翻译技巧,以求忠实、通顺地再现中医养生术语的内涵和语言优美。  相似文献   

15.
心病导引法是历代医家记载的专门治疗心病及相关症状的中医导引法。文章梳理了中医心病导引法的历史源流及临床应用。针对心病的导引法研究,以《诸病源候论》相关论述为初步形成标志。随着隋唐时期基本内容的成型,宋金元时期内容的具体化和丰富化,以及明清时期图示形象化和多元化发展以及结合心理治疗等特色,中医心病导引法日趋成熟与完善。"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心病导引法针对的2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是一所专业的中医药古籍图书馆,气功古籍的收藏是其古籍部一大特色。鉴于此,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于2008年成功申请了国家体育总局的科研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文献调查、整理及数据库的开发.现已完成了“气功基本古籍提要库”的开发与应用。“气功基本古籍提要库”的开发与应用以养生类气功古籍文献为特色,开创了气功古籍文献专题库的开发模式。同时,网络设计思想提高了数据库的共享性。总而言之,“气功基本古籍提要库”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气功的经典面貌与文化传承,既对气功古籍研究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检索方式,又实现了对气功古籍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练习导引能够达到调整脏腑功能,使后天精气充实,从而增强抗病防病能力的作用。导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神,疏通人体经络,对身体气机的运布重新调整,顺应各脏腑的气机,激发人体的潜能,进而使身体向愈。观本次肺炎发病以体质偏弱者易患,导引可增强患者体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据此提出社区、病患、医护人员等人群具体锻炼导引功法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和扩大导引在疫情期间的有益运用,提高不同人群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8.
B S Yao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6):341-2, 324
It has been well known that Qigong keeping one in a self-controlling condition is a traditional method for promoting human health, prolong life and treating several kinds of diseases refractory to other remedies. As aplastic anemia (AA) is one of the disease poor responded to conventional therapy. Qigong was applied to a number of AA patients. Five principle methods of Qigong were practiced as fellows: (1) Regulating respiration consciously to tonify Qi; (2) ameliorating the digestive function on tiptoe; (3) holding one's head for tranquilizing; (4) massaging the loins to nourish the essence; (5) at one's ease to regulate the circulation of Qi and blood. Besides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patients, some other Qigong methods such as for anti-inflammation and analgesia, diuretic, massage to viscerals etc. were also applied for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 authors' previous work by ABC immune enzymic assay, the authors have shown in most AA patients, their suppressor T cell (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helper T cell (Th) dropped resulting in a decreased ratio of Th/Ts. The changes of T-cells subsets were investigated in 10 cases treated by Qigong. For the patients in Qigong therapy, their Th and the ratio of Th/Ts were greatly elevated than those without Qigong treatment (P less than 0.02). In addition, Ts went down but not significantly in Qigong treating patients. Because the change of T cell subse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A, the reversion of the change by treating with Qigong may be a promising way for recovery of the AA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短时间之内使普通人进入前气功状态的方法。方法:健康的试验参与者以不随机的方式纳入本次研究。使用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试验参与者是否有进入前气功状态。参与者在针刺合谷穴的时候获得酸(得气)的感觉,同时暗示参与者丹田处有热及放松的感觉,由此让参与者进入一个松、静、自然的前气功状态。结果:本研究中,72.2%没有习练气功经历的参与者成功进入前气功状态。参与者进入气功状态后,大部分生理指标与基线指标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针刺引起酸的感觉可以让试验参与者快速进入前气功状态。因此气功的研究不再限制在特定的人才可以实行,本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到每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