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连生物碱中小檗碱在大鼠脑核团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静脉注射黄连生物碱提取物后,小檗碱在大鼠脑核团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HPLC法测定大鼠脑核团中小檗碱的浓度。结果:小檗碱在血浆中消除很快,t1/2β为1.13h;在脑核团中消除却很缓慢,t1/2β为11~15h;在脑核团中分布较快,为2.5~4h达峰,且消除缓慢,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统计矩参数表明,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19~22h。结论:小檗碱可以在这些脑核团蓄积。因此,仅靠血浆药代动力学来指导小檗碱的临床用药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治疗脑部疾病。本研究不仅可以阐明小檗碱脑部代谢规律,为定位其脑部药效靶点打下基础,也为其理论研究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0,(10)
目的:探讨注射用双黄连中连翘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SD系大鼠尾静脉注射双黄连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连翘苷的血药浓度,应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连翘苷在大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α)(0.44±0.06)h、t1/2(β)(2.77±0.36)h、V1(0.09±0.01)L/kg、CL(0.09±0.007)L/(h.kg)、AUC0~t(5.56±0.47)mg.h/L、AUC0~∞(6.44±0.53)mg.h/L。结论:连翘苷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特点为分布快、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0,(2)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二妙丸和二妙胶囊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看不同剂型在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方法: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分别测得二妙丸和二妙胶囊中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家兔血浆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043~0.427μg/mL,提取回收率高,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0%,二妙丸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最大血药浓度为0.082μg/mL,达峰时间为8h;二妙胶囊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最大血药浓度为0.303μg/mL,达峰时间为5h。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柏中盐酸小檗碱血药浓度的方法,为二妙胶囊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吕悦  石岩  杨宇峰 《中医药学刊》2010,(10):2212-2214
目的:对益糖康胶囊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为益糖康胶囊的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建立家兔血浆内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灌胃给药后,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中药益糖康胶囊中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在血浆中随时间变化的浓度变化,并据此描绘盐酸小檗碱在兔体内的药物代谢-时间曲线。结果:对家兔予中药益糖康灌胃后,益糖康中盐酸小檗碱能迅速被吸收,达峰时间短,吸收速度快,消除速度快。其含量在5m in内达到高峰,之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随时间推移而迅速降低,2h后盐酸小檗碱含量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黄连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黄连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4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转化。方法:大鼠分别灌胃黄连总碱、小檗碱,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的血浆、组织、胃肠道中黄连4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出现2个峰值,达峰时间分别2,5h,其中血药浓度分别为Cmax3.7,2.8mg.L-1;小檗碱在大鼠血液中可以转化为药根碱;给大鼠灌胃黄连总生物碱后,小檗碱在大鼠胃中的浓度单调下降,而黄连碱、巴马汀和药根碱逐渐增加,表明在大鼠的胃中小檗碱可转化为药根碱;小檗碱和巴马汀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肺部,其次分布在肝脏中,而药根碱和黄连碱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肝脏中,其次分布在肺部。结论:小檗碱可以转化为药根碱,根据胃肠道推进实验部分解释了小檗碱在血液中出现2次峰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四妙丸中的君药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进行比较。方法以吴茱萸碱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盐酸小檗碱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并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灌胃给药后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采用DASS2.0数据处理。结果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_(max)为0.123 mg/L,T_(max)为1.05 h,MRT_(0-24)为8.69 h,AUC_(0-24)为0.778 mg/L·h;以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_(max)为0.096 mg/L,T_(max)为1.03 h,MRT_(0-24)为9.04 h,AUC_(0-24)为0.728 mg/L·h。结论以生苍术或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萸连巴布膏中盐酸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巴马汀和小檗碱HPLC测定方法,测定萸连巴布剂经皮给予后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家兔按12 g.kg-1生药经皮给药,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巴马汀和小檗碱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巴马汀和小檗碱73.75~1 18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95%,85.35%,日内和日间差异RSD均小于15%。家兔透皮给萸连巴布剂后巴马汀和小檗碱的药-时曲线呈一室模型,巴马汀和小檗碱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74.208±32.890),(541.869±367.341)ng.mL-1;Tmax(3.3164±2.490),(2.911±2.259)h;AUC(0~t)(1 259.118±720.882),(9 847.251±7 145.931)ng.mL-1.h;MRT(0~t)(13.492±1.833),(14.779±2.430)h;t1/2(6.842±2.225),(9.913±6.820)h。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巴马汀和小檗碱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萸连巴布剂经皮吸收迅速,释放缓慢,长时间给药可以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发挥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檗碱对黄芩苷在大鼠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小檗碱影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机制。方法:三组大鼠分别ig黄芩苷、黄芩苷与小檗碱的混合物以及先小檗碱、2h后再黄芩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黄芩苷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肠外翻实验研究测定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的吸收情况。测定黄芩苷在给小檗碱处理大鼠和正常大鼠粪便中的分解曲线。结果:体内实验中,同时给药组中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和AUC与单用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开给药组情况有所改善。体外实验中,黄芩苷在肠中吸收存在区域性:回肠>十二指肠>空肠。黄芩苷在ig小檗碱后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要比在ig小檗碱前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慢。结论:小檗碱显著降低口服黄芩苷的AUC,小檗碱可能通过与黄芩苷生成共沉淀和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进而减少黄芩苷转化成黄芩素影响黄芩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连与生地黄不同比例配伍对小檗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探寻二者最佳配伍比例。方法:给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黄连∶生地黄为1∶0,1∶1,1∶4,1∶8水煎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比较各组大鼠体内小檗碱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符合一级二室模型,权重W=1/C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组中相同剂量的黄连配伍不同比例的生地黄,小檗碱Cmax,AUC0~t,AUC0~∞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黄连与生地黄1∶8组Cmax,AUC0~t,AUC0~∞最大。结论:黄连配伍大剂量的生地黄,可显著提高黄连中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王恩莹  陈靓  马恒  陈勇  韩凤梅 《中草药》2016,47(23):4231-4234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中黄连、黄芪和金银花配伍对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单次ig金芪降糖片(0.42 g/kg,相当于5 mg/kg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碱(5 mg/kg)+绿原酸(3 mg/kg)及盐酸小檗碱(5 mg/kg),采用LC-MS/MS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并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法计算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各组MRT0~∞、tmax及t1/2无显著变化;盐酸小檗碱组AUC0~∞及Cmax最大,绿原酸与盐酸小檗碱合用组AUC0-∞及Cmax最小,但其CLz和Vz显著高于其他2组(其他2组无显著变化)。结论绿原酸与小檗碱合用可以降低小檗碱的体内吸收、促进小檗碱的血浆清除及体内分布。黄芪、金银花与黄连配伍可能对小檗碱的血浆消除与体内分布存在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b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后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I/R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20 mg/kg)、中(40 mg/kg)、高剂量(80 mg/kg)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大鼠仅做大脑中动脉栓塞手术,但不插入线栓。除假手术组外,另4组均接受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2 h后恢复大脑中动脉再灌注;人参皂苷Rb1各剂量组于脑缺血即刻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损伤后24 h大鼠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及血清IL-1β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P〈0.01),脑组织IL-1β阳性细胞数增加,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b1中、高剂量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降低(P〈0.05, P〈0.01),人参皂苷Rb1各剂量组梗死体积均缩小,脑组织IL-1β阳性细胞数减少,血清IL-1β含量降低(P〈0.01, P〈0.05)。与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梗死体积缩小,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1, P〈0.05)。结论 人参皂苷Rb1(20、40、80 mg/kg)可能通过下调IL-1β的表达有效缓解大鼠局灶性脑I/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运用督脉电针对慢性脑缺血大鼠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立即针刺组和针刺治疗组。分次运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2VO)制作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表达。结果:模型组IL-1β和TNF-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督脉电针干预明显降低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立即针刺组IL-1β和TNF-α表达优于针刺治疗组(P<0.05)。结论:督脉电针可以通过影响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以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提示督脉电针对慢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的作用。与缺血形成后治疗相比,早期督脉电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免疫调控角度研究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咱(IL-6)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随机分为1d、3d、7d三个时间点,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在1d、3d时间点,与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比较,电针经穴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β含量(P〈0.05,P〈0.01):与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比较,电针经穴组能明显升高模型大鼠血清IL-6含量(P〈0.05,P〈O.01)。结论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L-1B、IL-6的调节具有相对特异性,电针经穴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IL-1D、IL-6的含量变化可能是发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星蒌承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影响,探讨其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将6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星蒌承气汤组,各21只。模型组和星蒌承气汤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星蒌承气汤组于造模前30 min予星蒌承气汤7.01 g/(kg.d)灌胃,约2 mL,造模后每日给药3次,每次均2 mL;对照组、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每日3次灌胃。模型组和星蒌承气汤组大鼠脑缺血2 h分别再灌注244、8和72 h后断头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ICAM-1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ICAM-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星蒌承气汤组再灌注244、8、72 h ICAM-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NF-κ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星蒌承气汤组再灌注24 h NF-κ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降低,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星蒌承气汤组再灌注487、2 h NF-κ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星蒌承气汤能够对抗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ICAM-1和NF-κB蛋白表达,有效防止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脑温状态下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缺血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诱导目标脑温,测定轻度高温、常温、亚低温状态下各组缺血脑组织(GABA)含量。结果:(1)与常温假手术组比较,常温脑缺血对照组及常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2)与常温脑缺血对照组比较,常温银杏叶组及亚低温脑缺血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3)与常温银杏叶组比较,轻度高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降低(P〈0.01);亚低温脑缺血组及亚低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4)与亚低温脑缺血组比较,亚低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缺血时,不同脑温可能影响GBE对GAGA水平的调节。亚低温状态下,GBE上调GABA水平的作用显著增强,可能有利于"抑制性保护"机制的建立,从而增强GBE的神经保护作用。(2)亚低温和GBE联合干预,增强GABA水平的上调,可能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亚低温作用为主,两种干预因素共同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眼针治疗组;采用longas方法造模,选取眼穴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直刺,留针15min;应用ELISA法检测血中和缺血脑组织白介素-1β。结果表明;眼针组白介素-1β明显降低,与脑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眼针疗法可以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血中和缺血周围闹组织白介素-1β,进而抑制由脑缺血诱导的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伟  闫也 《中医药学刊》2010,(2):360-362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验证电针抗脑缺血损伤的机理与HSP70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随机分组,经免疫组化(SABC法)、He染色、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观察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组织学损伤分级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较对照组HSP70阳性细胞数多,组织学损伤分级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可以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的表达,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HSP70蛋白增加有关,为临床针刺治疗脑缺血疾病提供又一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任钧国  刘建勋 《北京中医》2013,(11):826-829
目的研究肉桂对滋肾丸中盐酸小檗碱在正常大鼠前列腺分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滋肾丸组(31.5s/kg)与知柏组(30.0g/kg)2组,每组25只,灌胃水煎液一次,药后1、3、4、6、14h,腹主动脉取血,摘取前列腺。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处理样品,用HPLC法测定血浆和前列腺组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0.01mol磷酸二氢钾(内含0.2%SDS)(43:57);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45nna。结臬盐酸小檗碱在血浆中的线性范围为0.6—20ng/mL,最低检测限为0.3ng/ml,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5.77%与14.24%,平均回收率为98.87%;盐酸小檗碱在前列腺组织中的线性范围为1.25,100ng/mL,最低检测限为0.625n-ml,日内与日间RSD分别为8.7%与10.68%,平均回收率为97.21%。滋肾丸和知柏中盐酸小檗碱在前列腺中的分布系数分别为3,45与2.47;与知柏组比,盐酸小檗碱在前列腺中的相对摄取率为1.08,峰浓度比为2.10;滋肾丸组血浆盐酸小檗碱的c-明显降低(P(0.05),前列腺盐酸小檗碱的c。明显升高(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在前列腺的渗透性较强,肉桂增强盐酸小檗碱在前列腺的渗透性可能是其引经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低灌注(CHP)患者血浆中B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和Aβ1-42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以EUSA法,检测44例经CT血管成像确定狭窄程度〈70%的脑低灌注患者和40例同期对照(HC)者的血浆Aβ1-40和Aβ1-42水平。结果CHP组血浆Aβ1-40和Aβ1-40/Aβ1-42比值明显高于HC组,而Aβ1-42水平则明显低于HC组。Aβ1-40和Aβ1-42是与血管狭窄相关的独立因素(R2=0.923,P〈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导致CHP患者血浆Aβ1-40升高和Aβ1-42降低.对其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用放免法观察活血熄风方对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活血熄风方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