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机体所摄取的药物必须在特定部位达到一定浓度后才发挥药效作用,而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不仅与给药剂量相关,更是与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密切相关。由于在病理状态下机体组织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生理功能有别于正常组织器官,因此病变机体的药物体内行为可能发生显著改变,故研究机体病理状态下的药代动力学,对于临床合理设计给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一些临床常见疾病因素对中药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各环节的影响,探讨不同的机体病变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药体内代谢过程的影响,为中药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和葛根黄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药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是中药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为葛根素及葛根黄酮,该文从生物样品预处理、样品测定、葛根素及葛根黄酮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动学参数等方面着手,对葛根素和葛根黄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应加强正常和病理状态下葛根素和葛根黄酮在脑脊液及脑组织中的分布和代谢研究,为临床脑血管疾病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3.
疾病状态下生理和病理变化可能引起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显著改变,在病理状态下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对提示药物的体内过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缺血性脑卒中(IS)病理状态下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变化的原因进行评述,以期为抗IS药物研究及临床设计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提取物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分析多种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阐述中药复杂体系的体内过程,对于帮助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思路、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研究者对中药提取物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文对近五年来中药提取物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生物样本分析技术、中药复杂体系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中药炮制和疾病状态对中药提取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代动力学以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长期以来都是中药学研究的瓶颈问题。考虑到中药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及其复杂性带来的困难,以及内源性功能小分子对人类代谢影响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整合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组学的方法。以代谢组为桥梁,从机体对中药产生的内源性小分子应答这一角度,通过同时监测 中药原型及被代谢成分(药代)和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的变化,将二者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进行关联。这一方法合理简化了中药和人体这两个复杂系统,可以全面探索彼此的交互效应,考察单个药物成分在 这两个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徐砚通 《中草药》2015,46(4):465-469
方剂配伍作为中药复方的组成原则,是解析中药复方规律性的关键。立足中药复方与生物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从中药复方化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3方面探讨方剂配伍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复方化学是解析方剂配伍现代科学内涵的基础,配伍引起的化学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属方剂配伍的化学内涵;方剂配伍能够改变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行为,通过调节药物代谢过程关键环节来影响复方疗效和毒性反应;方剂组成影响配伍疗效,为了研究方剂配伍治疗机制,提出了"疾病病理生理指导的药物靶点组合"方法来研究中药复方化学多成分作用于机体多靶点现象,为理解方剂配伍增效/减毒作用机制和推动中药复方现代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文光  凌保东  周京国 《中草药》2010,41(10):1748-1751
根据已有研究资料,探讨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中药代谢组变化评价上市后中成药,即探讨已上市中成药有哪些成分进入体内代谢并可能治疗特定病、证的科学问题。部分中药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来发挥作用;不同中药成分的代谢吸收可能存在物种差异;疾病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机能和改变器官功能状态,从而影响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对于中药复方的代谢研究,还存在解析技术与实验方法的制约。通过研究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中药代谢组差异,探讨疾病因素对药物作用过程的影响,能系统阐明已上市中成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体内过程和作用机制,有利于临床规范、合理、安全用药及节约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中药制剂组分较为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仅关注单一成分或生物效应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中药药代动力学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新领域,研究者们在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和药动/药效学模型结合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整合药代动力学、药代标志物、指征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复方谱动学新研究方法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制剂组分较为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仅关注单一成分或生物效应的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为了全面阐述中药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推动中药现代化,中药药代动力学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中药研究新领域,研究者们在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和药动/药效学模型结合法等经典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整合药代动力学、药代标志物、指征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复方谱动学新研究方法等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大大推进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查阅通过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并对其中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总结,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研究中药复杂成分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特点、组方机制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中药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且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的多维复杂体系,使得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成为中药领域的难题.随着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虽然得到快...  相似文献   

11.
降脂中药研究勾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阶  张金生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1):1005-1008
在梳理近年国内外降脂中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降脂中药体外筛选模型、有效单体、复方和单味降脂中药以及降脂中成药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降脂中药的研究现状,提出降脂中药有效单体的开发利用和中药有效单体组分配伍的思路,强调通过借用中药筛选细胞模型发现新的降脂中药单体和降脂机制,突破以临床经验积累作为研制新药的单一模式,针对单味药固定组分的改变、不同药物有效组分配伍的加减、不同病理环节的组分配伍和有效单体性味归经等展开研究,加快中药有效单体配伍理论的创新,使中药配伍研究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使中药药理的作用靶点、作用环节及作用机制更加清楚,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医药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近况。方法:通过广泛检索近几年的文献,对文献中所记载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及中药复方治疗血管性痴呆,在改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结论: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其优势,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得到更多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概况。方法:总结、归纳、分析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文献。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应用中医药治疗痹证历史悠久,在防治及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病变进展上有很大优势,又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药四性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和反思中药四性研究的现状,提出基于生物光子辐射检测的中药四性研究新思路.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药性是药物与疗效相关的性质和性能,是中药调整机体偏性状态的能力.深入剖析传统中药药性概念和反思目前药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机体电磁辐射能表征中医之气的观点,笔者认为四性就是调节机体电磁辐射量子叠加态的度量.目前中药四性研究存在着不足,从生物光子辐射角度来探讨中药四性将会是有意义的探索.通过检测不同药性中药调节机体电磁辐射叠加态的能力,为揭示药性的本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医学认为脉是奇恒之腑,具有输送血液濡养组织器官的作用。由于脉深藏于组织之间,故缺乏对脉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致使脉病多从血论治。现代科技手段证明脉病不仅独立存在,还是导致血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调脉、养脉是防治血病的重要环节。认为脉以柔顺畅达、舒缩有度、约束有节为生理特性,为多气多血组织,除心主血脉外,肝气的疏泄及脾气固摄都是脉保持健康、通畅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中药肝毒性损伤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见致肝损伤的中药及其成分、中药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和肝损害病理特点以及预防措施作了综述。指出:加强研究有毒中药,就是通过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和基础及临床毒理学研究,为临床提供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近年来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以便为临床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近年有关中医各家对糖尿病肾病的文献报道,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分期分型和复方及单味药,不同层面揭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结论]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药配伍理论研究问题瞻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中药配伍是指两味或两味以上的中药配合应用。配伍应是指有规律、有制度的配合、搭配。规律、制度即配伍理论。对中药配伍理论完成体系、全面的科学探索,应是迎接新世纪中药理论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包括:中药配伍理论的内涵、分类、引申,中药配伍的药效学、药剂学、化学效果的现代科学研究。最后,提出关于中药配伍理论研究组织与分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领域外科手术开展的现状,为中医外科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改善中医外科发展和执业环境。方法:通过对中医开展外科手术历程和现状的掌握,提炼出当今中医领域外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困惑,进而提出一些改进中医开展外科的思路和策略。结果:通过研究掌握了中医外科发展的主要矛盾,对中医外科发展和中医师开展外科手术的困惑原因进行解析,归纳总结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中医师开展外科手术的局限性。结论:外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必须坚持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原则来进行评判,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办事,恢复中医人基本的外科手术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总结药对的配伍及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开展配伍研究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出要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合理及高效地使用药物提供理论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