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脐孔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微创美容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结果外科学者从盲肠活动度,麦、脐距离测定,预测并实现了盲肠阑尾拉出脐外手术达到了微创美容的目的。通过肚脐的测量,创制了不同型号的脐刀—周氏脐刀,脐镜鞘气囊“碘伏(洗必肽)棉球浸渍换药法”的发明,加快了手术速度,保障了术后肚脐不感染。结论脐孔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完美的微创、美容、科学的结晶,利在人类,启迪来者。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年来应用脐带残端修剪术,减少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率,但剪脐方法不同有关能否彻底剪除脐残端。本文对我院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一刀平剪和分层修剪脐残端两种剪脐法在创面渗血和创面干燥方面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云南白药是驰名中外的中成药之一,原用于治疗刀、枪、创伤出血,跌打损伤,血肿疼痛等症。近几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云南白药不仅在治疗内外妇科疾病中效果显著,而且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一、婴儿腹泻沈氏用云南白药1g,加60~70%酒精调成糊状敷于脐窝并用风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6岁。因阵发性剧烈腹疼3天收入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阵发性剧痛,似刀绞样,以脐周及下腹部为甚,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当地按“急性胰腺炎”治疗2天效果差,夜间大便时又突发腹部剧痛,遂来急诊。查体:体温37.4℃,血压11.5/8kPa,痛苦面容,无黄疸,心肺听诊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儿童521例肚脐测量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儿童肚脐脐深及脐口、脐底直径,为腹部微创美容手术打下基础;方法选用工具:橡皮泥、分规及标准硬尺;用橡皮泥在儿童肚脐内塑型,再用分规测定“塑型”之相应部位,得出脐深及脐口、脐底各径。结果测出儿童脐深、脐口方程。结论为儿童微创手术器械,奠定了脐解剖数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一旦降临人世,与母体相连的脐带即失去它特有功能与存在意义,存留在体表的脐残端形成刨面如不能给予恰当护理将成为感染门户,可造成新生儿脐炎、脐静脉炎、化浓性脐动脉炎,甚至引起败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为此应改变过去等待新生儿脐带在首次结扎后自然脱落的方法,在脐结扎后适时剪脐并加强对剪脐后的护理与观察可杜绝脐出血,缩短脱脐时间,控制脐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苏奕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228-229
目的研究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预防新生儿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和缩短脐部愈合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0例新生儿,按出生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实验组,采用二次剪脐法,双号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剪脐法。结果二次剪脐法在降低新生儿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和缩短脐带愈合时间等方面与传统剪脐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次剪脐法在降低新生儿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缩短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剪脐法。  相似文献   

8.
姚丽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02-1703
目的 探讨二次断脐及康脐宝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来行二次断脐;改良组实施二次断脐及康脐宝脐部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残脐脱落时间等指标.结果 二次断脐及康脐宝改良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二次断脐及康脐宝预防新生儿脐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临床中药敷脐疗法应用的数据挖掘,结合临床实际和现代敷脐疗法研究,经学会专家多次论证,形成中药敷脐疗法临床应用技术规范(草案),包括临床适应证、禁忌症、用药前评估、用药前准备,敷脐的方法、用药剂量、频率、时间,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以期规范中药敷脐疗法的应用、提高敷脐疗法的疗效、减少敷脐疗法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脐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以及脐带残端未愈合,爽身粉,异物刺激和粪便污染等致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引起的脐部急性炎症,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水肿,脐区可伴少量浆液脓性分沁物。重者脐部及脐周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可向其周围皮肤扩散成腹壁蜂窝组织炎,皮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脐环内环状切口在脐茸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脐茸17例,年龄7~26个月。采用自制牵引环牵开脐环,显露脐部病变,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环形切开皮肤、皮下,游离出脐茸的蒂部,予以高位缝扎、切断,最后荷包皮内缝合脐环切口。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整保留脐部形态,平均出院时间为术后2.5d,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采用脐环内环状切口的脐茸切除术可完整保留脐部形态,手术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次断脐加用百炎净粉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517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二次断脐组和加用百炎净组,观察两组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脐带干燥时间、脐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加用百炎净组在降低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率和缩短脐带干燥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次剪脐法加用百炎净预防新生儿脐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超产前诊断胎儿单脐动脉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经产前超声发现的23例单脐动脉及伴发畸形,并跟踪随访进行分析。结果产前超声检出23例单脐动脉,其中15例为单纯性单脐动脉,单脐动脉合并胎儿畸形8例。全部病例均经正常产或引产证实。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能准确诊断单脐动脉,单脐动脉与胎儿畸形关系密切,应对单脐动脉胎儿做详细系统超声检查,以发现有无其他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二次剪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二次剪脐促使新生儿脐部残端脱落时间缩短,出血与感染的概率减少的临床观察。方法新生儿出生后48h后进行二次剪脐。结果50例二次剪脐的新生儿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剪脐后未发生感染,明显缩短脐带脱落时间。结论二次剪脐掌握好剪脐时机,加强日常护理,能有效地促进脐带残端脱落,减少脐部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前2种清洁脐孔方法对患者局部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58例施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0例和对照组128例。试验组用石蜡油清洁脐孔+0.5%碘伏消毒;对照组用松节油清洁脐孔,分别观察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2种方法皮肤准备前后脐孔皮肤带菌情况。结果试验组脐孔局部不良反应和皮肤准备后脐孔皮肤带菌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用石蜡油+0.5%碘伏清洁脐孔局部不良反应小,脐孔术野无菌率高,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6,(11):847-850
目的:探讨新生儿改良式断脐及护理方法即晚断脐改良纱布包扎后暴露护理法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2015年12月足月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晚断脐(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脐夹断脐后,脐部改良式包扎24~48 h,取下脐夹暴露直至脐带干燥自然脱落。选择2015年1—2015年6月足月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常规断脐法,即早断脐(出生后10 s内),脐夹断脐后,脐部采取护脐卷包裹24~48 h,取下脐夹仍用护脐卷包裹直至脐带自然干燥脱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脐带自脱时间,脐部渗血、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3~7 d者70例,8~14 d者21例,超过15 d者9例。对照组3~7 d者40例,8~14 d者43例,超过15 d者17例。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脐部感染、脐部渗血3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改良式断脐及护理法可有效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脐部渗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欧阳平 《安徽医药》2013,34(4):457-458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静脉置管缝扎固定法,以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将66例实施脐静脉置管的高危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改良式脐静脉缝扎法,对照组实施传统脐静脉缝扎法,比较两组患儿在脱管、脐出血及置管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脱管、脐出血、置管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脱管、脐出血,延长置管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评价分析晚断脐(DCC)与新生儿血氧含量变化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278例正常单胎阴道分娩孕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早断脐(ECC)组139例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晚断脐组139例在新生儿在脐带停止搏动后断脐,观察两组新生儿血氧含量变化。结果晚断脐组新生儿24 h红细胞、血红蛋白、细胞比容均显著高于早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晚断脐组和早断脐组新生儿胆红素以及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晚断脐组晚发感染率为11.51%明显的低于早断脐组2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晚断脐能有效预防新生儿贫血,使新生儿血红蛋白量升高,且未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未发现对新生儿有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绕颈在不同分娩方式下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分娩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绕颈发生率29.5%,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6.3%,脐绕颈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4.2%,与脐绕颈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脐绕颈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7.5%,与脐绕颈剖宫产率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绕颈对阴道分娩新生儿情况可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的一个间接愿因,但剖宫产并不能减低脐绕颈新生儿窒息率,因此,就脐绕颈对新生儿的影响应予重视,但不宜盲目扩大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20.
正常胎儿脐带内有一条静脉两条动脉,这两条动脉在胎儿体内称之为腹下动脉,下腹部膀胱两侧可见,并且向上行走至脐部胎儿腹前壁进入脐带,称之为脐动脉。脐带内仅有一条脐静脉、一条脐动脉,称单脐动脉畸形,患病率约为1∶500[1]。单脐动脉畸形有较高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畸形发生率。孕妇常无特殊表现。笔者对单脐动脉畸形与正常脐动脉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