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eiter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Reiter病是以尿道炎、结膜炎、关节炎三联征为特点的多系统性疾病,临床少见,反复发作者治疗困难。本文对其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新进展加以综述。一、概况Reiter病,1776年由Stoll首先报道,1916年以HansReiter正式命名[1]。该病在英国及北美以不洁性交后发病为多,而欧洲及亚洲则多发于痢疾后。1986年我国新疆地区有大量痢疾后Reiter病报道,以后散发的性病后Reiter病亦见报道。Reiter病好发于青年男性,其中HLAB27阳性者约占80%[2]。二、病因Reite…  相似文献   

2.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poikiloderma-like cutanc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是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少见类型,国内外关于本病的报道较少;多种因素参与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发病,明确诊断需组织病理的支持,必要时需行电镜观察,且需与有皮肤异色样变表现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基于已报道的病例,就该病病因、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Mondor病也称“自发性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广义Mondor病是指发生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浅表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以突发性疼痛和扪及条索状肿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854年Addison首先报道该病,但是直到1939年,法国医生Mondor对此病做了详细报道,故此得名。  相似文献   

5.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是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少见类型,国内外关于本病的报道较少;多种因素参与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发病,明确诊断需组织病理的支持,必要时需行电镜观察,且需与有皮肤异色样变表现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基于已报道的病例,就该病病因、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毛囊角化病于1859年首先由Darier命名,故又名Darier病.本病是以表皮细胞角化不良为基本病理改变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性皮肤病.1国内少见毛囊角化病并发红皮病,现将我科遇到l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Laugier病     
1970年,Laugier和Hunziker描述了颊内和唇部黑变病性豆状色素沉着,命名为Laugier病.黑变病性色素沉着可累及指趾甲、外阴、阴茎头.阴道和子宫颈等处.本文报道20例患者,10例口腔黑变病,累及唇部、唇和齿龈、口内和口周;7例阴茎黑变病;5例女阴黑变病,可伴有阴道、宫颈以及女阴周围皮肤色斑;3例粘膜伴皮肤损害.  相似文献   

8.
苔藓样红皮病具有独特的苔藓样皮疹,不易与其他红皮病混同。目前仅见日文文献所报道的病例。故有人推测是由于种族不同所形成之皮肤素质间的差异,可能是黄种人特有的一种皮肤疾患。1979年由太藤等以“2例始于苔藓样丘疹,发生弥漫性红皮病样病变”为题首先报道。1980年上野等也介绍了类似病例。1981年太藤又在补充报告病例的同时,提出了“丘疹-红皮病综  相似文献   

9.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三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36年 Marchionini等报道 1例“苔藓样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 1959年 R ckl命名为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 (poikiloderma-like cutaneous amyloidosis,简称 PCA综合征 )。我们曾遇 3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 22~ 31岁,平均 27岁;病程 8~ 13年,平均 10年;其中 2例为兄弟同患。均表现为灰色或褐色色素沉着,间有乳白色的色素减退斑 (图 1),并有苔藓样丘疹,可见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异色病样改变,分布于面、颈、躯干及四肢,轻度瘙痒或不痒,病情发展慢。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  相似文献   

10.
脱屑性红皮病(Erythroderma Desquamativum)由Leiner于1908年首次报道[1],又称Leiner病。1958年国内由罗汉超等[2]报道此病。该病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科2005年9月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汗管角化病一般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惟本病并发恶性肿瘤的报道不多,兹报道我科一例汗管角化病并发鳞癌的病例于下。  相似文献   

12.
毛囊角化病为常染色体不规则显性遗传性皮肤病,最近我院诊治毛囊角化病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放线菌病是一种渐进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主要侵犯头颈部和胸腹部。脑型放线菌病少见 ,极易误诊、漏诊。本文通过国内外报道的有关病例就脑型放线菌病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指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多发性斑丘疹,1970年由Loyd首先报道,并取名为多中心性色素性Bowen病。临床并不多见。本科近期见到夫妻二人同患鲍温样丘疹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落屑性红皮病(Erythroderma Desquamativum)又称Leiner病,由Leiner(1908)首先报道,该病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科2004年2月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皮肤原发性黄曲霉菌病1例尹建奇,花尔荣河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050051)皮肤原发性烟曲霉菌病曾报道1例[‘1,但皮肤原发性黄曲霉菌病目前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近期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女,4岁。因双颊部起疙瘩3年余就诊。初始于左侧面颊部出现小皮...  相似文献   

17.
庐山霉素经临床试用以来,治疗着色真菌病,抱子丝菌病,念珠菌病等,相继不断有报道(1~3),我们曾用以治疗3例皮肤念珠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斑驳病也称图案状白皮病,少见,为常染色体湿性遗传病,累及黑素母细胞的分化,本文报道一斑驳病家系。  相似文献   

19.
毛囊黏蛋白病临床少见,最近诊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schenckii)及其卢里变种(Sporothrix schenckii var.luriei)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局部淋巴系统的感染,偶可播散至全身,引起多系统损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898年,孢子丝菌病由美国Shenck首先报道,并分离出病原菌;1916年,刁信德报道国内首例孢子丝菌病,但未做真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