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发于淋巴结,而原发于乳腺的极少见,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占原发性乳腺恶性肿瘤的0.12%~0.5%,占全部乳腺肉瘤的10%。现将我院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陆玲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33-133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及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肿瘤,主要原发于淋巴结,原发于乳腺在临床上极少见。据文献报道^[1],其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12%~0.53%,好发于中年女性,男性极少,本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按组织病理学类型,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7例原发性丸恶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多见于老年,表现为病变睾丸不同程度冲大,组织学类型多为弥漫型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是具有特征性的病变,确诊依赖于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对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提高其诊断和治愈率。方法对我地区4所医院收治的11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2.5岁,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界限清楚、质地中等、表面光滑、与皮肤或胸肌无粘连;针吸细胞学及术前冰冻病理学检查常不能明确诊断,11例手术标本经病理切片检查,光镜下均确诊为乳腺恶性淋巴瘤。结论本病易误诊,病理学提示本病来源于乳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病理切片常发现淋巴上皮损害,免疫组化检查可确定诊断,经手术加化疗或(和)放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PMLT)是发生于淋巴结外的生殖腺恶性淋巴瘤,其临床特征有别于常见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我院1991年~2006年共收治13例,现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雷嘉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2):112-113
二十指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由于本病病史、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所以临床上极易误诊,由于恶性淋巴瘤与假性淋巴瘤(良性增生病变)有最本质的区别,并且恶性淋巴瘤与其它恶性肿瘤在发病机理、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所以从病理学角度把它们加以鉴别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用HE染色、免疫组化,结合临床资料对8例十二指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薛英波  屈凤莲  王彬 《贵州医药》2003,27(10):919-921
乳腺淋巴瘤很少见,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更为罕见。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2.2%。本文收集了1986~2000年经病理证实的8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lympoma of the breast,PLB)进行分析,探讨PLB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由于其发病率极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不明显,因此,在术前细胞学穿刺和术中冷冻切片很难做出正确诊断。文章通过对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观察认为治疗宜选择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其预后与病理、分期和治疗方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患者38例,通过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对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0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4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2例;另2例患者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对于该病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恶性淋巴瘤的高发国家。肿瘤可发生于固有淋巴器官和固有淋巴器官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结外淋巴瘤),就结外淋巴瘤而言,其最常好发的部位是面中线和消化道。本文报道22例结外少见部位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就其组织学特点和诊断、鉴别诊断作一简要介绍。1 材料和方法 22例标本分别来自贵阳小河300医院、水城钢铁公司医院、黔东南州医院、毕节地区医院、遵义医学院等医院病理科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的存档蜡块。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全部病例均用S-P法检测LCA、  相似文献   

11.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非癌性胃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类型,由于本病预后远较胃癌好,所以正确认识本病颇为重要。本文总结本院1994年12月至2008年12月近14年来资料较完整的30例,以提高对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自1994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30例均符合Donon提出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五条诊断标准:①无浅表淋巴结肿大;②白细胞分类及记数正常;③胸透及胸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④病变以消化道为主转移亦仅限于所属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治疗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20例,对其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收治的20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中,全部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20例患者中有18例为B细胞性,2例为T细胞性,其中在18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出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是15例,黏膜相关淋巴瘤的患者为3例。其中有18例患者接受化学治疗,而另外的2例患者没有进行化疗,本次试验中18例化疗患者大多数采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进行治疗,本次试验中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是2~3年,3年的无病生存率是40.38%,5年的无病生存率是26.09%,3年的总生存率是79.38%,5年的总生存率是55.09%。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常规HE切片观察,尚需要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作者发现患者大多数是女性,同时最主要的就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相似文献   

13.
韩睿  林洪生 《贵州医药》2013,(12):1133-1135
恶性淋巴瘤是来源于免疫系统细胞(B或T/自然杀伤淋巴细胞)的异源性肿瘤,常源发于淋巴器官和组织、但同时亦可见于淋巴球缺乏器官。依据临床和病理特点的不同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病(Hodgkinlymphoma,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gdkinlymphoma,NHL)两大类;然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较霍奇金病则更为多变,其转移模式亦不具有规律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409/6~50%原发于结外淋巴结组织和器官,常见源发部位如:小肠、睾丸、骨、甲状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病因及发病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方法 复阅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42例,在HE诊断基础上采用免疫组化CD45(LCA)、CD20、CD45RA、CD3、CD45RO、CD21、CK标记。结果 42例中25例为低度恶性;17例为高度恶性。低度恶性的瘤细胞以中心细胞样细胞为主;高度恶性的瘤细胞以中心母细胞及免疫母细胞样细胞为主。在低度和高度恶性病变中均可见到或多或少的淋巴上皮病变特征;反应性或肿瘤性滤泡结构存在。免疫组化标记42例CD45(LCA)、CD20、CD45RA均呈阳性表达,示B细胞来源。结论 4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均起源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均来自B淋巴细胞。低度恶性淋巴瘤可向高度恶性淋巴瘤转化。近年不少学者研究认为该瘤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HP刺激自身免疫诱导产生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继而发生MALT淋巴瘤。目前WHO命名该肿瘤为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5.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为一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来源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属结外型非何杰金淋巴瘤,包括低恶性B细胞淋巴瘤、伴或不伴低恶性成分的高恶性B细胞淋巴瘤^[1]。国内近年关于MALT的报告日益增多,我院自1992年以来经乒术或内窥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证实MALT共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淋巴瘤(Lymphoma)是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所形成的肿瘤,病理学上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 NHL)两大类。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起源于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少数起源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如肺、胃、肠、骨、皮肤、头颈部器官及生殖器官等。无痛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是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若病变侵犯结外淋巴组织或器官则以相应组织器官受损症状为主。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少见,多发生于颅内,而原发于椎管内硬膜外的NHL极少见。本报告为原发性硬膜外NHL男性患者,病变部位发生于腰椎。该病例较为少见,可为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刘岩  张冬雪  曹经一  张潇宁 《中国医药》2013,(11):1585-1587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5例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研究5例患者均长期生活在偏远农村,主要表现为腮腺区肿块生长迅速,偶有疼痛;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均增高;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2例、滤泡性淋巴瘤Ⅱ级1例、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腮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为非特异性,确诊较为困难,手术切除合并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是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为最常见的两种病理类型.PTL发病与甲状腺的慢性炎症刺激和异常的体细胞高度突变相关.PTL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方式复杂多变.本文阐述PTL的影像学、病理学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来源于MALT的原发性淋巴瘤,为低度恶性,临床并不常见。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原发性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病理诊断、遗传学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泪腺内大量弥漫浸润中心细胞样细胞,伴淋巴上皮病变。遗传学的研究对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决定性意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与炎症和其他类型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结论 (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B细胞淋巴瘤的特殊类型;(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容易漏诊和误诊,显微镜下特征性表现和免疫组化等可鉴别;(3)治疗应该综合考虑。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