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一般持续10~15min,多在1h恢复,最长不超过24h,可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因其发病特点有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来得快、消失快,恢复后不留后遗症而易被病人和家属忽视。TIA是脑缺血卒中最危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 TIA)系指脑血管病损所致短暂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症状突起又即消失 ,一般持续数分至 1 0分 ,2 4h内缓解 ,不留后遗症。有过一次 TIA病史的人 ,将来患脑梗塞的机率高达 2 0 %~ 40 %。TIA的发病机理  ( 1 )微血栓学说 :即非常小的血栓栓塞脑血管后再通。这些栓子有的是来源于附着在动脉硬化血管壁的血小板栓子 ,也有的来自心脏。 ( 2 )脑血流动力学学说 :某些原因引起的血压下降 ,脑血流量减少或断绝 ,血压改善后 ,血液恢复。如体位性低血压。不论哪个学说 ,都认为是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血管狭窄或血管壁不规整 ,而…  相似文献   

3.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最常见的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是在脑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或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出现低血压或血压波动时,引起病变血管血流减少,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这种情况称为低灌注。微栓塞一般认为来源于颈部和颅内大动脉,尤其是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附壁血栓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局部脑供血障碍导致的短暂神经功能缺损.频发TIA是指72 h内TIA发作3次或3次以上的特殊状态.TIA频繁发作后近期卒中的风险较高[1-2].因此明确TIA的病因,对其防治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多普勒超声对34例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血小板活化功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是由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 min,多在1 h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 h,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微栓子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机制.方法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2例符合TIA诊断标准的患者入选试验组.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颅内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颈动脉血管,TCD-MF软件进行微栓子监测30 min,取大脑中动脉(MCA)或大脑后动脉(PCA)作监测血管.收集数据经SPSS 11.0版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成组t检验,相关分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IA组13例患者微栓子(MES)阳性(2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ES出现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I=0.4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责任血管狭窄是MES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抗凝药物治疗10 d后11例患者(84.62%)MES为阴性.1年内TIA组MES阳性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再发率显著高于MES阴性患者(P<0.05).结论 TIA的发生与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后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脱落形成血液中流动的栓子有关.MES出现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狭窄程度越高,MES出现的机率也越大.抗凝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MES.MES阳性的TIA患者脑血管事件再发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叫TIA(transcient ischemic attacks)是一种历时短暂的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现将我们两院2001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两年内收治之TIA病人做临床统计,理学检查后以血常规,血流变学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眼底检查,颈椎片及头部CT为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科常规及血管支架内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的35例经CT或MRI及临床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人均接受自内科常规或血管内支架成形置入手术。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发作性短暂脑缺血(TIA)或脑梗塞。术中采用球囊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充盈球囊至5至6个大气压,支架释放后造影确认展开良好,回撤球囊。结果:所有病人都完成内科常规治疗或支架置入,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有14例,有3例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支架置入治疗后TIA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残余狭窄均低于50%,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行急诊动脉溶栓1例,未成功,患者死亡出院。内科常规治疗随访有1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反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再发脑梗塞。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有效、安全的方法,而内科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但对于严重的血管狭窄患者,其远期疗效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又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指血管缺血导致相应区域一过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其症状在24h内完全恢复。我国TIA的患病率是180/10万,其中大约1/3TIA病人发生卒中,TIA发作越频繁,发生卒中的机会就越大。TIA提示病人足够严重的卒中危险因素,是对医生发出的在卒中发生之前进行治疗的警告信号。1临床表现和其它脑血管病一样,TIA一般发生在高龄者,在临床上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发作突然;②持续时间短暂;③恢复完全;④常反复发作。按照缺血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内动脉系统或推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所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其症状体征于24小时内完全恢复。而脑出血的神经功能缺损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内不会有任何改善,故很少误诊为TIA。随着CT的普及应用,我们发现一些临床表现TIA的病人,经CT检查却是  相似文献   

11.
1概念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是指在供应脑的血管管壁病变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基础上发生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而出现脑组织坏死或软化,并引起短暂或持久的、局部或弥散的脑损害,造成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候群。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  相似文献   

12.
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对TIA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1].2002年美国TIA工作组起草新定义,并于11月由Albers等[2]撰文发表:局限性脑或视网膜缺血所致的短暂的神经功能异常,典型的临床症状持续不足1 h,且没有急性梗死的明确证据.  相似文献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s,TIA)的传统定义是历时短暂并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症状于24h内完全消失。随着医师临床经验的积累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目前公认的TIA定义是Albers等Ⅲ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提出的,即由于局灶性脑或视网膜缺血所致的短暂神经功能障碍,典型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一般在1h以内,且没有急性脑梗死证据。若临床症状持续存在,并有与神经功能缺损相符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则诊断为脑梗死。TIA极易复发且是卒中的危险因素,TIA患者中48h内发生卒中者占5%,  相似文献   

14.
椎动脉狭窄是引起脑循环缺血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椎动脉狭窄易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重者可发生脑干、小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单纯药物治疗效果难以肯定。近年来,随着神经放射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5例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其中左颈内动脉系统TIA 2例,右颈内动脉系统TIA 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右颈内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2例,左颈内动脉闭塞2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1例;扩容、升压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即可表现为前循环TIA,也可表现为后循环TIA,病因是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与病变血管不一致,确诊本病需靠脑动脉造影,低灌注是其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扩容、升压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肺动脉栓塞(PE)又称肺栓塞或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征。其病因和诱发因素中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公认的首位原因。是心肺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及误诊率高且可治好的急诊医学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它是指在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每次犯病时间持续不长,通常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TIA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往往因症状来得快,消失也快,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而易被人忽视。其实,TIA症状虽轻,但后果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约有25%—40%患者,在5年内将产生严重的脑梗塞。因此,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1TIA的病因与危险因素1.1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对TIA病因和发病机制还存在许多分歧和争论。但多数认为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局部脑血液循环障碍。主要…  相似文献   

1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min,多在1h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h,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无责任病灶。  相似文献   

19.
李建明 《临床荟萃》2007,22(17):1254-125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也称为“小中风”,目前认为是完全性卒中的先兆,TIA患者在TIA首次发作后的未来5年内约有25%~40%发生完全性卒中,因此TIA是完全性卒中的最危险信号,是脑梗死的特级预警。TIA的发病机制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上的血栓破碎脱落,而形成微栓子流向远端,导致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而发生功能障碍。但因栓子很小,且又易碎裂,甚至溶解消失,故脑组织血流及功能又重新恢复。此外血液动力学改变、颈部动脉扭曲受压、脑血管痉挛、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在本病发生上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任丽娟  高蕾  余凤莲  汪琳 《临床荟萃》2011,26(14):1249-125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并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TIA的反复发作容易进展为脑梗死,故及时治疗TIA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作为新一代的哌嗪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及保护脑细胞的作用.我科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TI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