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妮  赵帅  朱红娜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7):1300-1302
目的:比较两种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术中和术后的作用.方法:将2016-06/12于我科确诊为PDR伴有玻璃体出血(vitreous hemorrhage,VH)和/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TRD)的62例64眼41~59岁患者纳入研究,于PPV术前3d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0.50mg(0.05mL),无明显并发症后行标准23G微创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眼内电凝使用、是否硅油填充等,对术前及术后1mo视力及黄斑厚度进行对比,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种抗VEGF药物预处理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眼内电凝使用、是否硅油填充及术后玻璃体二次出血发生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二者均可提高PPV术后视力,减低术后黄斑厚度.结论: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二者效果相似,预处理联合PPV可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改善黄斑水肿,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与康柏西普(IVC)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2015-01/2023-06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眼1 100眼。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IVR组和IVC组。根据ROP的病变程度分为急进型ROP(A-ROP)、Ⅰ区1型ROP和Ⅱ区1型ROP。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PSM)匹配后对两组复活与再次治疗情况进行比较。随访时间至少至术后3 mo。

结果:在Ⅱ区1型ROP中,IVR组和IVC组的病变复活率及再次治疗率均有差异(P<0.05); A-ROP和Ⅰ区1型ROP中两组病变复活率及再次治疗率均无差异(P>0.05)。Ⅰ区1型ROP复活风险及再次治疗风险高于Ⅱ区1型ROP,药物的选择和首次治疗矫正胎龄是术后病变复活及再次治疗的影响因素。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IVR或IVC对Ⅱ区1型ROP的首次治愈效果有明显差异,且IVC组的复活率和再次治疗率远低于IVR组。  相似文献   


3.
背景 玻璃体切割术(PPV)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晚期的主要治疗方法,研究表明PPV术前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关于康柏西普在PPV术前辅助应用的报道尚少见. 目的 观察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行经平坦部PPV的辅助效果.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于粤北人民医院确诊并行PPV的PDR患者47例51眼的病例资料.依据术前是否行IVC将患者分为IVC组24例26眼和对照组23例25眼.对比分析2个组患者术中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率、玻璃体腔填充物的应用和术后玻璃体再出血、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 结果 术中IVC组患眼医源性裂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中IVC组患眼应用玻璃体腔填充物的比例为19.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3,P=0.014);术后4个月时IVC组玻璃体再出血的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术后3个月时IVC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278.04±43.46) μm,明显较对照组的(340.76±84.91) μm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0,P=0.002);术后3个月时IVC组BCVA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4,P=0.034).IVC术后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 术前IVC能减少PDR患者PPV术中医源性裂孔的发生及玻璃体腔填充物的应用,降低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的发生率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并可提高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01/2020-01医院收治的PDR患者78例89眼,按术前是否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分为手术组(仅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35例41眼)与联合组(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43例48眼),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电凝止血次数、眼内填充及视网膜裂孔发生情况;治疗前,术后1d,3mo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的变化;治疗前、术后1wk均抽取房水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含量的变化;统计两组随访3mo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短于手术组,电凝止血次数、硅胶填充眼数少于手术组(P<0.05),术中总出血眼数少于手术组(P<0.05);术后1d,3mo联合组BCVA改善优于手术组(P<0.05),CMT、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低于手术组(P<0.05);两组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wk,两组VEGF-A、SDF-1、PEDF均降低(P<0.001),联合组房水内VEGF-A、SDF-1、PEDF均低于手术组(P<0.001);联合组医源性裂孔及玻璃体再积血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其余各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PDR整体价值优于单独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器械操作,促进术后视力恢复,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降低医源性损伤发生风险,并发症少,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05/2017-05于我院眼科治疗的PDR患者60例66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为30例33眼。A组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前3~5d注射雷珠单抗,B组患者仅行玻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内出血及术后视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均出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内出血,A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眼数、术中玻璃体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术后A组患者视力改善优于B组(P<0.05)。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玻璃体内出血、高眼压和黄斑水肿眼数较B组少(P<0.05)。

结论:术前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PDR能有效减少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中玻璃体内出血的情况发生,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欧舟  王沁  蒋洁  刘曦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6):986-990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价值。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01/2019-10我院收治的PDR患者64例75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38眼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与对照组32例37眼采用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 手术前后均采集患者房水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各症状(视网膜水肿、眼底出血、渗出)改善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术后1wk,1、3mo观察组患者BCVA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mo观察组患者CMT低于对照组(P<0.001); 观察组患者房水中VEGF、PIGF、bFGF浓度低于对照组(P<0.001); 观察组手术时间、视网膜水肿、眼底出血、渗出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前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消退新生血管,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李琴  王建宏  张明媚  王颖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59-1961
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b,IVR)对23G 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PDR需行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67眼纳入研究。术前7~10 d行IVR 治疗者37眼作为注药玻璃体切割组;未行IVR 治疗者30眼作为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两组患眼均由同一医生完成23 G 玻璃体切割手术(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通过手术记录及手术中三方核查表获得术中操作及手术时间,计算并比较分析两组患眼手术中手术时间、电凝、眼内填充物(硅油或惰性气体)使用率以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对比分析两组患眼手术后视力提高率。
  结果:注药玻璃体切割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1.7±20.8、117.6±18.6min。注药玻璃体切割组手术时间较单纯玻璃体切割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314,P<0.05)。电凝使用率:注药玻璃体切割组为11%,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3,P=0.006);医源性裂孔发生率:注药玻璃体切割组为5%,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9, P=0.004);硅油或气体填充率:注药玻璃体切割组为27%,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为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8, P=0.043);术后视力提高率:注药玻璃体切割组为76%,单纯玻璃体切割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0,P=0.022)。所有患眼均未发生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严重术后并发症。
  结论:PDR患眼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前IVR 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电凝、眼内填充物的使用率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提高患眼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tive dibetic retinopthy,PDR)患者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VRS)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02/2015-12我院接受VRS治疗的PDR患者74例82眼,根据术前玻璃体腔是否注射雷珠单抗分为VRS+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和仅行VRS组.记录VRS手术时间、填充物情况、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等情况.结果:VRS+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手术时间和电凝次数均显著低于VRS组,两组手术时间和电凝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RS+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和使用硅油为填充物的例数均低于VRS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C3F8和灌注液作为填充物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S+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组术后3mo内有4眼出现玻璃体再积血,VRS组术后3mo内有13眼出现玻璃体再积血,两组患者术后3mo内出现玻璃体再积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66,P<0.05).结论:PDR患者25G微创VRS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能够减少术中眼部出血、视网膜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术后眼部再出血、再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手术操作的作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诊断为PDR合并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6例(36眼)随机平均分为2组。注药组:术前1周行颞下方距角膜缘4 mm处经睫状体平坦部穿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所有注射均为无菌操作;对照组:术前未行任何玻璃体腔注药。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比较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电凝止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手术填充物类型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3±8)min;2例(11.1%)发生术中出血,1例(5.5%)术中必须采用眼内电凝止血;全部手术过程中无一例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或行视网膜松解术;硅油填充2例(11.1%)。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10)min;14例(77.8%)发生术中出血,其中5例出血严重,8例(44.4%)术中必须采用眼内电凝止血;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3例(16.6%);行视网膜松解术1例(5.5%);硅油填充12例(66.6%)。结论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减少PDR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出血率,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术前不同时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辅助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10/2019-06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并确诊为严重PDR的患者47例47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26例26眼于PPV术前2~3d行IVC术,B组患者21例21眼于PPV术前7~8d行IVC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次数、电凝次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次数、视网膜切开和硅油填充情况。随访至术后6mo,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mo,两组患者BCVA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1.37±0.83 vs 1.18±0.98,P>0.05)。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B组(73.19±22.78min vs 91.00±31.36min,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次数、电凝次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次数、视网膜切开及硅油填充情况均无差异(P>0.05)。术后1wk,B组患者高眼压发生率高于A组(43%vs 15%,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性玻璃体出血,继发性青光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前2~3d较7~8d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更能缩短手术时间,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改善术后视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观察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应用或不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intravitreal ranibizumab,IVR),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手术中操作及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对照性研究.将2013年2~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的34例(37只眼)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PDR患者,分为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联合玻璃体切除术(IVR/PPV)组及单纯玻璃体切除术(PPV)组.IVR/PPV组术前1周注射雷珠单抗0.5 mg.观察两组手术中出血量(积液盒红细胞平均计数)、手术时间、术后短、长期再出血发生率及视力预后的差异.结果 随访6个月,总共29例(31只眼)最终纳入研究,其中IVR/PPV组12只眼,单纯PPV组19只眼.IVR/PPV组术中出血量(平均红细胞计数)为(79±62.24)×106/mL,显著低于单纯PPV组的(156.54±123.2) ×1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5,P=0.028),手术时间(79.47± 15.44) min也显著低于单纯PPV组(102.08±22.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7,P=0.006).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92,5.75;P=0.01,0.000),但两组间的视力预后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能显著减少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为复杂糖尿病史网膜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07/2020-07本院收治的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25G玻璃体切割术,术前7d给予抗VEGF药物,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雷珠单抗组(31例31眼)、康柏西普组(30例30眼)、阿柏西普组(29例29眼)。于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前及行玻璃体切割术时采集房水检测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于术前及术后3、6mo时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各组患者玻璃体腔注药后房水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PEDF水平升高(P<0.05),三组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医源性裂孔发生情况比较均无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3、6mo时BCVA显著优于术前(P<0.05),CMT显著低于术前(P<0.05),三组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23 G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8例PDR患者(88只眼),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4例(44只眼)。对照组给予23 G玻璃体切除术,实验组给予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23 G玻璃体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电凝止血使用率,对比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实验组电凝止血使用频率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较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PDR患者采取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和23 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4.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眼部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切除术(PPV)是治疗严重玻璃体积血、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PDR患者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异常增高,使得玻璃体腔内和视网膜表面存在大量的新生血管,极易渗漏、出血,术中常常出现活动性出血而降低手术野的清晰度,降低操作精准度进而影响手术进程.在较严重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气/液交换可导致血小板的残留,术后再次出现机化膜的概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另外,新生血管可引起术后前房出血、再次玻璃体积血以及视网膜表面出血等,炎症、积血造成的术后高眼压,机化膜再次牵拉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也将随之而来,严重影响其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和远期预后.随着近几年抗VEGF药物的广泛临床应用,研究发现PPV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抑制新生血管的活动性,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发生,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就抗VEGF辅助PPV治疗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术前1wk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手术(PPV)的效果。方法:对46例PDR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46例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手术(PPV)组(n=28)和IVB组(n=18,PPV术前注射贝伐单抗)。玻璃体术前1wk注射贝伐单抗,比较两组间视力,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术中和术后出血情况。结果:术后1mo,PPV组和IVB组视力都明显提高(82.1%对88.9%)(P<0.01),两组间并无明显差异。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PPV组18例,IVB组4例(64.3%对22.2%)(P<0.05)。术中出血PPV组28例,IVB组7例(100%对39%)(P<0.01),术后出血PPV组9例,IVB组0例(32.1%对0)(P<0.01)。结论:术前注射贝伐单抗可以减少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中出血和术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IVB) injection 1 week before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 i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search was done on 46 PDR patien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PPV group (n=28) and IVB group (n =18, PPV with preoperative IVB). Bevacizumab was injected 1 week before PPV. Main outcome measures were visual acuity, incidence of iatrogenic retinal break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RESULTS: At 1 month after surgery, visual acuity in PPV (82.1%) and IVB group (88.9%)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0.01)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Iatrogenic retinal breaks were reported in 18 cases (64.3%) in PPV group and 4 cases (22.2%) in IVB group (P<0.05).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was encountered in all cases in PPV group and 7 cases (39%) in IVB group (P<0.01). Postoperative bleeding was reported in 9 cases (32.1%) in PPV group and none in IVB group (P<0.01). CONCLUSION: IVB injection before PPV is helpful in reducing iatrogenic retinal break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in PD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8例(74眼)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26例(36眼),单纯玻切组(对照组)32例(38眼)。两组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在关闭切口前联合组加用TA2mg~4mg玻璃体腔注射。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9个月,对视功能恢复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术后视力提高97.22%,不变2.78%,无下降;单纯组术后视力提高78.95%,不变15.79%,下降5.26%;联合组比单纯组要好(P〈0.05)。术后出血:联合组为11.11%,单纯组为34.21%(P〈0.05)。联合组与单纯组术后高眼压分别为13.89%和10.53%(P〉0.05)。并发白内障:联合组和单纯组分别为36.11%和7.89%(P〈0.05)。视网膜脱离:联合组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单纯玻切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IVR)辅助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治疗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严重PDR的60例患者70只眼纳入研究。依据手术前是否行IVR治疗将患者分为IVR组和对照组。IVR组31例35只眼,对照组29例35只眼。IVR组于手术前3~4 d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ranibizumab 0.05 ml(含ranibizumab 0.5 mg),然后行23G微创VRS。对照组直接行23G微创VRS。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5±1.8)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视网膜复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IVR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注射及药物相关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手术后1周,1、3个月,IVR组玻璃体积血(VH)发生率分别为8.6%、0.0%、0.0%,对照组VH发生率分别为28.6%、17.1%、8.6%。两组手术后各时间点VH发生率比较,手术后1周及1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56,P<0.05),手术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81±0.40、1.05±0.42,均较手术前提高。IVR组、对照组手术前后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4.39,P<0.05)。IVR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较对照组提高,两组手术后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平均CRT分别为(297.6±79.8)、(347.6±85.0) μm,两组平均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IVR组、对照组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7.1%、94.3%,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IVR组、对照组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4.3%、34.3%,两组间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IVR组、对照组视网膜前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97、0.51,P>0.05)。结论 IVR辅助23G微创VRS治疗严重PDR能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手术后VH发生率,减小C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